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王鬥天 通訊員 陳躍 胡鐵青
11月19日下午,羅湖區政府在華天苑小區召開現場會,推廣清水河街道電動自行車智能監管經驗。
公開信息顯示,全國每年約發生電動自行車火災2200餘起,其中8成在入戶停放充電時引起。今年9月,羅湖區清水河街道在華天苑小區試點設置電動車阻行裝置,一旦有居民將電動車推進電梯,裝置就會自動報警,電梯無法關門,只有讓電動車退出方可正常運行。這是中國移動深圳分公司聯合深圳會為科技公司利用5G和AI等技術研發的電動自行車智能監管系統。羅湖區委書記羅育德要求在全區推廣清水河街道的經驗做法。
清水河街道辦事處主任李智介紹,街道黨工委以「網際網路+基層治理」思路,探索推進電動自行車「一車一碼」微改革工作。9月份試點至今,轄區共投放二維碼1.02萬個,掃碼註冊電動自行車2950臺;檢查發現並整改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336處。街道委託第三方網際網路科技公司設計開發「智慧雲碼」,打造車主—物業—監管單位為一體的智能管理平臺,備案車主基礎信息,通過大數據管理提升智防能力。街道工作人員引導車主掃描二維碼錄入個人信息,完成登記註冊;工作人員通過二維碼可準確掌握違規停放充電車主個人信息,並及時採取有效措施,糾正違規行為。在區應急局的支持下,街道還在華天苑小區試點安裝阻行裝置,解決了電動車違規進樓入戶充電的難題。
清水河街道黨工委書記魏剛還親自掛帥,與班子成員每周開展「行走清水河」夜查行動,重點檢查電動自行車「一車一碼」落實情況;在街道、社區、派出所、民兵、物業五支安全監管力量基礎上,清水河新增了義工、黨員、業委會、老協四支勸導隊伍,在7個社區黨委的統一領導下發揮綜合監管效力。對違規停放及充電屢教不改車主進行志願者安全勸導及志願者送平安教育;對嚴重違規、拒不整改的車主暫扣車輛電池,由社區警務室進行訓誡教育,並要求籤訂承諾保證書;對停車充電管理不到位的物業管理公司約談督辦,責令限期整改。
羅湖區常務副區長範德繁充分肯定了清水河街道「科技強安」的經驗做法,並要求其他9個街道迅速行動推廣清水河經驗,主動作為。尤其是對城中村、老舊小區和無物業小區,應參照清水河的做法,預防和降壓電動自行車安全事故。
範德繁還強調,全區各單位各部門應加強先進科技手段和科技成果推廣應用,夯實科技強安的基礎,提升城區安全水平和監管效能,實現監管智慧化、智能化,讓城區運行更智慧更聰明,讓轄區群眾有更多的安全感、獲得感和幸福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