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式電源帶給電網管理深刻變革

2020-12-01 九正建材網

11月1日起,6兆瓦及以下容量光伏發電項目可直接在當地電網公司申請併網

受理、制定接入電網方案、併網調試全過程不收任何費用,以1元/千瓦時標準全額收購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富餘電力

歐美外需市場受阻,我國光伏產業亟須開拓內需市場。國家電網公司的新規定有助於增強國內光伏市場發展預期

從11月1日開始,6兆瓦及以下容量的光伏發電項目,可直接在當地電網公司申請併網,電網企業要在45個工作日以內免費為其辦理全部併網流程。近日,國家電網公司連續出臺了相關服務意見、管理意見和內部技術規定,促進分布式光伏發電併網。

免費併網,全額收購富餘電量

國家電網表示,將按照「支持、歡迎、服務」的基本原則,促進分布式光伏發電發展。依據新出臺的意見、規定,今後國家電網公司將對「小光伏」敞開懷抱,不僅承諾免費併網、限時辦結,還承諾全額收購富餘電量。

作為國內**個分布式光伏併網的服務意見,國家電網公司確定了分布式光伏的界定標準:位於用戶附近、所發電能就地利用、以10千伏及以下電壓等級接入電網、單個併網點總裝機容量不超過6兆瓦的光伏發電項目。國家電網公司表示,該範圍結合了國際上有關國家及組織界定標準和我國電網特點,根據測算,能涵蓋所有的屋頂和光電建築一體化項目。

對於不超過6兆瓦的光伏發電項目,國家電網公司在受理、制定接入電網方案、併網調試的全過程中,不收取任何費用。不僅如此,常規發電項目併網要交納的系統備用費,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也無需交納。項目接入引起的公用電網改造部分也由國家電網承擔,接入用戶僅需承擔自用部分少量的電纜線路投入。

除免費承諾外,國家電網公司還簡化分布式光伏發電併網流程,作出限時受理、辦結承諾。今後,國家電網公司全部併網流程辦理周期約45個工作日(不含工程建設時間),且隨時提供併網相關問題諮詢服務。

為支持分布式光伏發電分散接入低壓配電網,國家電網公司承諾按國家政策,以1元/千瓦時的標準全額收購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富餘電力,上、下網電量分開結算。

為光伏產業轉戰國內市場掃除障礙

據介紹,當前我國分布式光伏發電發展主要面臨兩大制約。

一是系統建設成本仍然很高,沒有合理的支持政策不可能發展。目前國家主要通過投資補貼(「金太陽」工程)和上網電價來支持光伏發電的系統建設。國家電網公司副總經理舒印彪認為,免費併網有利於降低成本,餘電收購有利於增加利潤,國網公司出臺的新規定可以進一步提高國內資本投資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的積極性。

二是電力系統管理的制約。我國的電力系統建立在大電源、大電流基礎之上,是從電源向用戶的單向流動。我們既不熟悉在用戶端大量建立分布式電源的管理方式,也缺乏分布式電源建設、管理的法律、法規體系。國家能源局可再生能源司司長史立山認為,國家電網公司促進分布式光伏發電併網,必將推動我國分布式光伏發電發展跨上新臺階。

受歐洲削減光伏補貼、歐美對我國光伏電池和組件的「雙反」調查等影響,我國光伏產業正承受前所未有的巨大壓力。如何改變「兩頭在外」的發展模式、打開國內光伏市場,成為我國光伏企業乃至光伏產業發展的重要挑戰。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國家電網公司的新規定雖然不能直接幫助光伏企業渡過難關,但有助於增強國內光伏市場發展預期,為國內光伏企業轉型發展提供思路。

按照《太陽能發電發展「十二五」規劃》,到2015年底,我國太陽能發電裝機目標為2100萬千瓦,其中要在東部省區建設1000萬千瓦的分布式發電項目。

分散式電源帶給電網管理深刻變革

「分布式電源的發展,帶來的絕不僅是電力系統接納了多少發電容量,還帶來了電力系統管理革命性的變化。」史立山說。過去相對簡單的電力調度和電網管理,僅僅根據電力負荷來安排電力發電、消費不足時甩掉負荷等傳統做法,已經不能適應分布式電源大量使用、用戶自建電源大量發展的需要。電網管理必須從根本上轉變思想,深入研究風能、太陽能的發電規律性,深入研究分布電源大量使用、千家萬戶大量建設分布式發電系統的管理要求。

舒印彪舉例介紹,為了接納大量分布式光伏電源接入,我國的低壓配電網從過去的「無源」變成「有源」,這不僅需要設備改造,還意味著傳統的調度模式、檢修模式必須進行顛覆性改變。低壓電網離用戶**近,新增一個電源,就是一個安全隱患,檢修人員甚至電源所在地居民的人身安全,都成為需要重新考慮的重大問題。

「依據其他國家的實踐經驗,我國分布式光伏發電設備的應用目標,應該是像購買和安裝家用電器一樣便捷。」史立山說。舒印彪透露,國家電網公司正在組織研製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的「黑匣子」,將逆變控制、保護、智能計量、通信等單元設備集合為一。

專家認為,國家電網公司對分布式光伏發電併網的推進,意味著電網開始大規模接受分布式電源,可以為下一步分布式風電大規模併網探索經驗。

相關焦點

  • 關於分散式風電負荷消納的幾點思考
    基於上面原因,小編就聊聊如何促進分散式風電負荷消納技術問題進行探討。一、儲能技術風電具有隨機性、間歇性和波動性的特點,是造成棄風限電的根本原因。儲能技術是電網調峰和促進可再生能源大規模應用的重要手段,同時將促進電網的結構形態、規劃設計、調度管理、運行控制及使用方式等發生變革,應用於電力系統的發、輸、配、用等各環節。
  • 分散式風電併網破題
    狼爾溝經驗  華能定邊新能源發電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曉朝表示,狼爾溝風電場在國家能源局的指導下積極開展接入及運行管理的研究工作,目前已經解決了一些併網難題。  陝西省地方電力(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劉斌也認為,狼爾溝風電場的接入為西部電網注入了新的電源點,就地平衡負荷,改善了當地配電網的電能質量。「風電場所接入的10千伏線路的供電半徑超過20公裡,線路負荷較大,末端電壓降非常嚴重,接入點的電壓長期維持在8.5-9.3千伏之間,電能質量較差。
  • 風口來了 分散式風電有望「東山再起」
    作為全球清潔能源投資第一大國,中國清潔能源的發展方式也在不斷進行變革。國家能源局日前印發《分散式風電項目開發建設暫行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鼓勵開展商業模式創新,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分散式風電項目開發;鼓勵項目所在地開展分散式風電電力市場化交易試點……  對此,多個省市紛紛響應,眾多社會資本密切關注,發展多年卻一直未見起色的分散式風電能否「捲土重來」?
  • 分散式獨立供電與集中式供電(EPS電源)的性能比較
    指標  集中式應急電源(EPS電源) >  獨立分散式供電  結 果
  • 我國分散式風電進入大規模開發期
    大參考  本文作者:於海江  為加快推進分散式風電發展,完善分散式風電管理流程和工作機制,日前,國家能源局根據《可再生能源法》和國家發展改革委《分布式發電管理暫行辦法》,制定了《分散式風電項目開發建設暫行管理辦法》(簡稱《辦法》),《辦法》在技術要求、管理規劃、流程簡化、電網接入、開發模式等方面對分散式風電項目做出了具體的指導
  • 關於分散式風電,山東省下發重要通知!
    進展:山東省能源局2月6日下發《關於協調推進分布式新能源發電項目的通知》,通知要求各級能源主管部門和電網企業要重視分布式新能源的開發利用,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和技術要求做好項目開發與建設管理工作,科學有序推進開發工作。鼓勵分散式風電、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與天然氣、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等其他能源形式綜合開發,提高區域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
  • 遠景能源解讀分散式風電的未來可期
    而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要優化開發布局,由單一的集中式風電轉變為集中式風電和分散式風電並舉。繼「破冰」之後,如何推動分散式風電真正迎來「暖春」,實現分散式風電的規模化發展?正是在政策和規劃的指引下,中東南部地區按照「就近接入、本地消納」的原則,引導分散式風電有序發展,有些項目已顯現出可示範和可複製的普適性。田慶軍認為,在能源改革的發展方向中,清潔低碳和電氣化是兩大核心。分布式電源與電網是未來改革的重點,分散式風電與電網的聯動和耦合更加緊密,可以緩解過高的電網容量擴容和基建投資訴求,正好順應了這一能源發展趨勢。
  • 分散式風電啟動發展元年 核准、併網預計將加速
    2017年11月,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出臺《解決棄水棄風棄光問題實施方案》,通過政府引導與市場化手段相結合,協調新能源供給與手段市場,技術創新與體制改革相結合,全面提升電源、電網、用電各環節消納可再生能源電力的技術水平。
  • 哈密分散式接入風電場二期工程加緊建設 全部併網運行後,預計可...
    中廣核哈密分散式接入風電場項目是新疆在建規模最大的分散式接入風電場,總裝機容量 11.7 萬千瓦,一期工程總裝機容量6.9萬千瓦,於2013年建成併網。二期工程總裝機容量4.8萬千瓦,由兩個電源點組成,分布在白山泉和雅滿蘇區域。
  • 遠景能源趙晨淇:解決電網消納的制約既要改善電源結構也要增加調峰...
    【國際能源網報導】2019年11月7日,由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主辦,遠景能源承辦,金風科技、明陽智能、中國海裝、上海電氣、嘉實多等協辦的中國中東南部分散式風電開發研討會在江蘇江陰盛大召開。會上,遠景能源風場電氣負責人趙晨淇,做了主題為「分散式風電消納及電網接入」的演講。
  • 陝西發布關於做好省"十三五"分散式風電開發方案調整工作通知
    項目應符合各類規劃、自然資源、生態環境等管理要求,不得佔用基本農田和生態林地,應避開交通要道、特高壓路線、各類管線、軍事敏感區等。  2、切實落實接入和消納。以電網接入和消納條件為前提,優化電源布局,合理控制開發節奏,確保優先消納,對於不能全額消納的分散式風電不得納入建設方案.  3、認真做好調整工作。
  • 政策:分散式風電項目不得佔用永久基本農田
    中國電力新聞網訊 日前,國家能源局印發《分散式風電項目開發建設暫行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強調,分散式風電項目不得佔用永久基本農田。  《辦法》鼓勵各地方政府設立以能源主管部門牽頭的「一站式」管理服務窗口,建立與電網接入申請、併網調試、電費結算和補貼發放等相結合的分散式風電項目核准等「一站式」服務體系。
  • 分散式風電「井噴」背後 「平價上網」漸行漸近
    根據國家能源局下發的《關於徵求2020年風電建設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徵求意見稿)的函》,2020年將積極推進平價上網項目建設。各省級能源主管部門在落實消納等各項建設條件的基礎上,可自行組織、優先推進無補貼平價上網風電項目建設,並積極支持分散式風電項目建設。「國內大部分地區是可以實現平價上網的。」
  • 主管部門負責人談風電:分散式有前景 企業悠著點幹
    分散式風電將成為新的增長空間。希望企業按照「十三五」規劃和電網實際送出能力,以及環保的各項要求量力而行。對分散式風電提供政府一站式服務,對分布式電源制定更健全的競價機制等等。分散式風電穩中突破。中東南部分散式風電開發顯現出巨大潛力。就地開發、就近利用的理念,為低風速風能資源地區探索出節本增效的好路子,隨著一批項目的落實,分散式開發在提高風能利用效率、降低社會用能成本等方面的價值初步顯現,分散式風電將成為新的增長空間。棄風問題企穩向好。經過多年努力,棄風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 分散式風電優勢顯著 將成行業下一個風口
    優勢顯著   分散式風電一般是指採用風力發電機作為分布式電源,將風能轉換為電能的分布式發電系統,容量多在30~50兆瓦左右,實現小規模化分散式、布置在用戶附近的、高效可靠的發電模式。分散式風電雖然其總的容量比較小,但可以利用現有已建成的電網進行輸送,有更多的靈活性,進而實現分散風能資源的有效利用和就地消納。   相對於傳統的風電模式,分散式風電的優勢顯而易見。   首先,分散式風電靠近負荷中心,易於就近消納,與遠距離輸電要求不同,分散式風電更注重於多點開花,自點向面延伸,其發展對於「棄風」問題的解決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 通信電源的管理和維護
    一般通信設備發生故障的影響面較小,是局部性的,但如果通信電源系統一旦發生故障,通信系統將全部中斷,所以電源系統要有備份設備,電源設備要有備品備件,市電要有雙路或多路輸入,交流和直流互為備用。我國對通信電源的要求是:防雷措施要求完善,設備允許的交流輸入電壓波動範圍大,多重備用系統以防止電源系統發生電源完全中斷故障。由於電網分布和利用市電的條件存在千差萬別,許多地方的市電電壓波動範圍很大。
  • 河南「十三五」擬建210萬千瓦分散式風電
    本報訊 日前,河南省發改委發布《關於下達河南省「十三五」分散式風電開發方案的通知》,共涉及124個項目,總規模達210.7萬千瓦。河南省是我國中部地區風電開發潛力較大的省份之一。其中,河南省中部山區向平原過渡區的低山丘陵(海拔為200-700m),是風能資源開發價值最好的區域。
  • 我國未來電網格局研究報告:電網分層分區平衡將引領分布式電源發展
    《報告》的主要觀點是,中長期,我國電網結構形態將繼續維持東北、華北、西北、華中、華東、南方的六大區域電網格局,區域間相對獨立,跨區長距離輸電應以直流線路為主,區域內進一步優化網架結構,形成清晰合理、分層分區的主網架;遠期將從以集中式大電網為主,逐步向以分布式和綜合能源利用的智能電網方向發展,儲能、微網、智能通信、能源網際網路等技術大範圍推廣應用,電網智能化水平全面升級。
  • 風電走進「強健肌肉」新常態 分散式成行業主戰場
    分散式成為風電產業的下一個風口。公開資料顯示,分散式風電一般是指採用風力發電機作為分布式電源,將風能轉換為電能的分布式發電系統,容量多在30兆瓦-50兆瓦左右,實現小規模化分散式、布置在用戶附近的、可靠的發電模式。分散式風電雖然其總的容量比較小,但可以利用現有已建成的電網進行輸送,有更多的靈活性,進而實現分散風能資源的有效利用和就地消納。
  • 投資高、收益低、用地難……7大難點讓分散式風電難取經分布式光伏!
    據了解,15個建成投運的分散式風電示範項目中,單體項目最小規模為0.9萬千瓦,最大為5萬千瓦;既有通過10千伏線路T接接入就近電網的,也有通過建設110千伏升壓站接入電網匯集站的。「這兩類項目開發和運行差異較大,納入一個概念下進行管理容易出問題。」李瓊慧說。在鹽城市大豐區江蘇金風科技有限公司廠區,運行著一套由風電、光伏、儲能構成的微電網系統,系金風科技自主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