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方言連載九:好面饃、花大姐、花米糰

2021-01-13 文情漫語

方言是一種文明。方言的使用比文字要早許多,它標誌著文明的開始,古人類使用方言進行思想活動、交流和記事,才產生了人類文明。中國第一部字典——《說文解字》,是由東漢時期一個叫許慎的人編撰的。字源本身來自方言,而許慎就出生成長在當時的汝南召陵(今河南漯河召陵區),所以《說文解字》字源大多來自於許慎熟悉的漯河附近方言。曾有人說,如果把中華文字比作大樹的話,漯河方言就是《說文解字》的根和種子......

H

花大姐

Hāo :拉,拽,拔。例:你去回地裡Hāo 幾根蘿蔔,晚上炒菜吃。

Hāo miàn :白面。

Hāo miàn饃:指白面饅頭

Hào jiàn:喜歡。例:他就Hào jiàn酒,不讓他喝都不行。

Hào pāo shi:喜歡在外跑著玩。

Hài qi:1.年輕。例:他長得Hài qi。2.膽怯。例:儘管他30多了,性格還是Hài qi。

Hānr qi:義氣。例:他比較Hānr qi。同「Gùn qi」。

Hān shuǐ:口水。

Hāng :1.平地用具。2.(一聲)打,捶。例:你再不知好歹,我hāng你。

Háng :納,織。Háng被子。例:我正在Háng被子,你別打擾我。

Háng hù:特指農村經紀人。

Háng :熟練。

Háng li hěn:熟練。例:他騎自行車Háng li hěn,我經常見他大撒把。

Háng shi:墩實。

Hē lǎo:攪動。例:吃菜時,你別亂Hē lǎo,那樣不文明。

Hē lěr:角落。

Hē le(lǎng):形容瓜壞掉。瓤子化成水。例:這西瓜都Hē le(lǎng)了,不能吃了。

Hē lǐ:晚上。例:yèr Hē lǐ我做了個夢。

Hē liǎo:傍晚。方言:Hē liǎo Hē liǎo 來個 qié (客)

Hē jiū wó:酒窩。

Hē lāo tāng:傍晚。

Hē niu:多指小孩子為要東西而鬧人。

Hé mō:青蛙。

hé lěr:角落、縫隙。例:你的手錶掉到牆hé lěr了,你怎麼會找得到?

Hé mō ge dou:蝌蚪。

Hě sě:1.形容詞,發抖,抖動。例:看他Hě sě的樣子,一定是感冒了;2.動詞,抖動。例:你的衣服上都是土,把它Hē sě一下;3.將正捆的東西抖亂。同「Xiè sě

Hè shǎng:晚上。例:你Hè shǎng到我家來一趟,我又重要事情要告訴你。

Hèng :杏。

Hér qì:豪爽,義氣。例:他很Hér qì.

Hōng shì:長熟或捂熟的柿子。

Hòng :介詞,直。例:你是不是哪點對不起她了?剛才你走到她跟前,她hòng吐口水。

Hòuer:精,能。

Hóuer bāi:愛耍小聰明。

Hóur chi:同Hóur bā i

Hòu yǔn er:後天。

Hòu yǔner:後邊。

Hòu bǎner:下午。

Hū:用巴掌打,掌摑。

Hū shǎn:1.用巴掌打。2.閃動。例:Hū shǎn著眼睫毛。3.搖動。例:Hū shǎn著扇子。

Hū:騙。同「mēng」。詞語:hū dà tǒu:一種撲克遊戲。

Hū chā(róu,liǎn,zhuǎi,):打臉的動作。 例:不聽話,我Hū zhuǎi你的臉!

Hū che糊扯:向人靠攏,套近乎。例:捉(這)小狗很會糊扯人。同「圍護」,「圍扯」。

Hū Nōng:1、熟透、爛。例:這柿子熟透了,Hū Nōng。2、碎片。例:他把書本摔得Hū Nōng。

Hū deir deir:多指小孩長得壯實。

Hū dù糊肚:有點稠的粥。

Hū ér chě胡二扯:瞎編,騙人。

Hū ér sán:同「虎二馬三」。

Hū liǎn hū:應付。例:那事Hū liǎn hū。

Hū tǔ mà chǎn :馬馬虎虎。例:這件事不要太認真了,Hū tǔ mà chǎn 辦結不就妥了。

Hū niē:1.用手抓泥灰批牆。2.應付,對答。例:這活我Hū niē住算啦!3.撮合。例:你Hū niē住他倆好好過日子。4.黏糊。

Hū pa pa:粥或泥水把身體或衣服弄髒。例:他正在垛牆,一身Hūpa pa。

Hū qìu nòng:胡搞。

Hū līn:胡亂說。例:你說話注意點,別Hū līn,他就不是賴人。

Hū liān:1.說謊。詞語:xia hū liān。 2.亂來。例:我正忙裡,別Hū liān我!

Hū shi :夯實,壯實。

Hū tèn:1.強烈跳動。例:他的心臟Hū tèn個不停。2.突然。例:他Hū tèn跳了起來。

Hū luér:性格外向。隨便。

Hú lā :隨和。

Hú lāo:同Hē lāo,攪動。

Hú lē:胡亂攪動。同Hē lā o,xiē lā o。

Húlian:編造。例:這事你純粹Húlian,你根本就不知道來龍去脈。

Hú shān:1。閃動。例:她Hú shān著兩隻翅膀,穿過窗子飛走了2.掀起有蓋上。例:你再Hú shān被子,我冷!

Hú shǎn:拉動。例:鍋快滾了,再Hú shǎn兩下fēng xiǎn(風箱)

Hú shǎn:用巴掌打。例:我沒有搭理他,他為什麼Hú shǎn我一巴掌?

Hú shǎn:抖。例:被子上落滿了灰塵,你睡覺時Hú shǎn一下。

Hú xiěr:1.喘氣。例:他有哮喘病,正在Hú xiěr哩!2.哮喘。例:很久他就有Hú xiěr病,可能是肺結核。3.一Hú xiěr:形容時間極短。例:他快要死了,只剩下一Hú xiěr。

Hú lǐ hú xiě:斷斷續續大喘。例:他跑得Hú lǐ hú xiě的,上氣不接下氣。

Hǔ róu:沒有根據地亂說。

Hǔ zuā n:沒有根據地亂說。

Hǔ bā:掌摑,用巴掌打人。例:去Hǔ bā他兩耳巴。

Hù xìng :暴脾氣,很牛很拽。

Hù yā ng:癢。

Hù:核。杏Hǔ。例:昨天買的芒果很好,Hù小肉多。

Huā bà :話尾巴。

Huā dà jie:瓢蟲。

Huā mi tuáner:一種零食,用大米、小麥等膨化後用糖稀做成的小圓團。

Huā jiāo:戲弄。例:你別Huā jiāo人,我沒有那麼多錢,哪來的幾套房子?

Huā shào:花,花樣多。例:他穿得Huā shào哩很,也不怕別人笑話。

Huā cháo:亂。例:這牆上什麼都貼,真Huā cháo。

Huā li hū shào:種類、顏色繁多的意思。

Huàer:1.瓤子。例:紅薯Huàer。2.蛋黃。例:雞蛋Huàer。

Huà lǒu zi:話筒。說話說不開頭。同「Huà xiǎ zi話匣子」。

Huà xiǎ zi:話筒。說話說不開頭。同「Huà lǒu zi」。

Huāng:天氣由陰轉晴。例:陰雨綿綿這麼多天,今天天氣終於Huā ng了。

Huāng:晾曬。例:今天提起終於放晴了,可以把被子掛到外面Huāng Huāng。

Huàng:失敗。例:這事經他這麼一攪和,最後Huàng了。

Huàng:色。例:他們在看Huàng片,被公安帶走了。

Huáng zuǐ chá zi:雛兒,資歷淺。

Hùn huǒ:張揚。例:別看他家裡窮,他在外面吃香的喝辣的,Hùn huǒ哩很。

Hùn zi:懶漢。

Hùn zi yū:似是而非的話。

Huō:潑,Huō水。

Huō:語氣詞。刺激後的叫聲。例:fo,真疼,我被針尖扎了。

Huō chu :舊時用鏊子烙饃時翻饃得工具。

Huō chuo :生猛,勇敢。同「竄」。例:這人性格火戳。

Huō lā :1.遊說。例:這人Huō lā勁很大。2.禍害。例:這人Huō lā 一圈兒。3.同Pō la,潑辣。

Huō lēr:性格外向。例:他Huō lēr得很,到處都有認識的人。

Huō luo:不結實、鬆動。例:這牆你磊得太Huō luo,小心別塌了。

Huō luǒ bā xì:物品捆綁不結實或堆放不穩定。

Huō shāo:一種用炭火炕的餅。

Huō shuǐ:往外撩水。

Huō ya:豁口。

Huǒ shài:(貶義)活躍。例:小剛在課堂上huǒ shài得很,今天讓老師很批了一頓。

Huǒ dǎo :靈活。

Huǒ tòu:黑魚。

Huǒ:攪拌。例:Huǒ面,Huǒ泥。

Huǒ xī ní:在調節糾紛時充當老好人不得罪任何一方。

Huò :量詞,次。例:地裡剛拔出來的菜太髒,要多洗幾Huò。

Huò sè:浪費。例:他好Huò sè東西。

Huī:1.推到重來。例:我建議這牌huī了,有人偷換牌。2.消滅。例:你再胡性一下,不信我Huī了你!

(江濤)

相關焦點

  • 四川方言丨彭應欽:人體部位的方言俚語
    文/彭應欽按我們川南一帶的方言,人體從上到下:額樓(前額)、後爪爪(後腦勺)、臉波兒(臉,兒化音)、下扒兒(下巴,兒化音)、挫言片片(肩夾骨)、手倒拐(手肘)、腰杆、肚雞眼(肚臍)、客希頭兒(膝蓋,兒化音)、連二桿(
  • 小小的「花大姐」一點兒不簡單
    「剛開始,我發現窗戶外面有一個一個的小黑點,知道那是『花大姐』,並沒有在意,但是沒有想到,這幾天我家屋子裡也進來了『花大姐』,上午時這些『花大姐』就在窗戶玻璃上爬來爬去,下午沒有陽光了,就爬到牆角聚集成一堆。」侯女士說,看見牆上那些密密麻麻的小點,她很詫異,不知道為什麼紗窗沒有阻擋住它們的步伐。
  • 盤點農村常見的小動物,活農藥「花大姐」,七星瓢蟲
    每年春夏季,在鄉村花間草莖、田陌綠叢中,總能看到一些身姿機敏,體色豔麗的小甲蟲,這其中就有人們常說的「花大姐」,七星瓢蟲。「花大姐」是我國北方的方言詞彙,常見於河南話、山東話、東北話等,它是瓢蟲的形象叫法。
  • 俗稱「花大姐」,蟲界美嬌娘,農村孩子當零食,卻不知是大害蟲
    除了要回歸的動物,有些動物一直陪在人類身邊,如今天說到的花大姐。初聽花大姐,腦海中浮現出的是:衣著樸素,憨態可掬,笑容能觸動人心的女性形象。事實上,在昆蟲界中,花大姐卻不低調,靠豔麗無比的皮膚,花枝招展的出現在世人面前。相比土灰的昆蟲色,花大姐顏色就如同遊戲中充錢的開掛者,堪稱蟲界美嬌娘。花大姐樣子雖美,但在人類眼中不過是昆蟲。
  • 今年哈市瓢蟲特別多→「花大姐」沒毒 咬一口沒事
    專家稱:秋季是瓢蟲俗稱「花大姐」的繁殖期,其實它們不是在咬人,而是在尋找越冬的地方,「花大姐」沒毒,咬一口沒事。今秋瓢蟲特別多「花大姐」沒毒,咬一口沒事樹底下成片花大姐死亡是咋回事?入秋以來,哈市的瓢蟲突然多了起來,特別是陽光充足的地方,像綠地裡、花叢中、牆壁上,處處都有它們的足跡。
  • 漢字與漢字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漯河召開
    上世紀八十年代出土於漯河舞陽賈湖遺址的裴李崗文化刻畫符號,是世界上已發現的最早的文字雛形。漯河是「字聖」許慎的故裡,許慎編纂了世界上第一部字典《說文解字》,使漢字的形、音、義趨於規範和統一,漯河也因此被命名為首個「中國漢字文化名城」。漢字文化深深吸引著世界各地的漢語研究專家。
  • 大姐兒與巧姐兒是兩個人還是一個人?
    《紅樓夢》故事中,作者寫翠墨、小螺、翠縷、入畫,邢岫煙的丫頭篆兒,並奶子抱巧姐兒,彩鸞、繡鸞八九個人,都抱著紅氈笑著走來,給賈寶玉拜壽,這裡寫到了抱在手裡的巧姐兒。《紅樓夢》故事中,作者寫劉姥姥進賈府與周瑞家的送宮花,兩次寫到王熙鳳的女兒大姐兒在東邊屋內睡覺。
  • 石家莊:「花大姐」發威大樹直「下雨」
    昨日15時,記者聯繫了市園林局,市園林局技術人員稱,這種蟲子應為斑翅蠟蟬,民間俗稱「花大姐」。這條道路上的樹木屬於橋西區園林局管理。隨後,記者聯繫了橋西區園林局,其工作人員表示,他們會聯繫相關部門,馬上實地查看,儘快解決問題。
  • 去河南必吃的美食,空心掛麵還行,花米糰還行,最後的萬分期待!
    河南宜陽靈山花米糰也是非常出名的一種美食,和其餘地方的花米糰不一樣,這個地方的花米糰兒,造型特別的大,有的甚至比一個人的腦袋還要大。普通的大米機制化,攪拌上玉米糖稀和蜂蜜,讓它變得粘粘起來,再用特殊的工具將它搓成圓圓的球。很多人小的時候去趕廟會,都買過這種零食吧,而且靈山花米糰還會在上面,向前一根絲線,可以隨手拎著,非常方便。
  • 你還會說方言嗎?從方言童謠中尋找兒時的記憶
    隨著普通話和英語的普及與推廣,現在的孩子對於方言的認知越來越少,方言也出現了瀕危的狀態。方言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就是家鄉話,所謂的鄉音,絕大多數是口口相傳。語言這東西很奇妙,說著說著也就會了,不說不說也就忘了。
  • 《狼毒花》連載六十二
    《狼毒花》第八章(4)  川子驚然望著:「你……你是狼毒花?」  常發一愣:「臭婆娘,你怎麼知道老子?」  川子強笑著:「我當然知道了!狼毒花大英雄,會打仗,會騎馬,會喝酒,還會……」她突然站起身來,將上身衣服脫去,「憐香惜玉……」  常發轉過身去:「憐你個屁!臭娘們,收起你那層皮!
  • 劉強東老家江蘇宿遷那些方言,翻譯成普通話是啥意思一
    最近在家跟人家聊天,宿遷方言聊起來有意思,跟同事可以炫耀這個方言那個方言挺有意思,那下面我就收集了一些方案,看看普通話是啥意思吧:lao(第一聲)bu(第四聲)dao(第三聲):沒有時間或者是忙,抽不出時間;
  • [公告]漯河經濟開發區投資發展有限公司:18漯經開:2018年漯河經濟...
    信達城投:指漯河經濟技術開發區信達城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立達創業園:指漯河立達創業園建設管理有限公司。創業服務中心:指漯河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立達廠房開發:漯河經濟開發區立達工業廠房開發建設有限公司。立達擔保:指漯河經濟開發區立達擔保有限公司。立達置業:指漯河經濟技術開發區立達置業有限公司。
  • 【方志四川•方言】雷映松 ‖ 渠縣方言之一
    【方志四川•方言】雷映松 ‖ 渠縣方言之一 2020-10-14 07: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紅樓夢》裡的山西晉源方言:十
    第六十一回害饞癆柳氏啐道:「昨兒我從李子樹下一走,偏有一個蜜蜂兒往臉上一過,我一招手兒,偏你那好舅母就看見了。叫我也沒好話說,搶白了他一頓。害饞癆:山西晉源方言說嘴饞是害饞(s ang)癆。頂缸平兒聽了,笑道:「這樣說,你竟是個平白無辜之人,拿你來頂缸的。頂缸:比喻替人背黑鍋。
  • 哈爾濱:園林生物防蟲請來「異色花大姐」
    瓢蟲俗稱花大姐,如今它正被哈爾濱市園林科研人員培養成守衛城市園林生態平衡的衛士。
  • 姥姥是普通話,外婆是方言?到底什麼是普通話,什麼是方言?
    事情的起因是有網友爆料說:上海小學二年級的語文課文第24課《打碗碗花》(李天芳著散文),原文中的「外婆」全部被改成了「姥姥」。不光是《打碗碗花》,同一本教材的第6課《馬鳴加的新書包》也全部用了「姥姥」這一表述。
  • 「三會合一」,漯河這次會議有啥不尋常?
    把基層黨建、作風建設、「陽光漯河」三個主題的內容集中到一起,「三會合一」,別開生面。  「抓好基層黨建是強基固本的長遠之計,持續糾『四風』轉作風是推動各項工作的有力保障,推進『陽光漯河』建設是全面從嚴治黨的新舉措、轉變幹部作風的好抓手。這三項工作聯繫緊密,是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應有之義,也是推動漯河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證。
  • 閩方言中的古閩越語詞彙
    當時的漢語逐步同化了當地的土著語言,但這種變化不是瞬時產生的,應有一個漸變的過程,由漢語漸逐漸滲透到土著語言中,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種新的漢語方言,今天南方方言(除官話方言),多數都是這樣形成的。  未被漢族所同化的,以百越民族發展而來的,主要是使用壯侗語系(侗臺語系)的各民族,今天的壯語、侗語、傣語、仫佬、黎語等語言都屬於這一語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