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聽到這樣一個說法:「愛迪生發明了電燈。」其實,這是一個不嚴謹的表述。愛迪生並非電燈的發明者,即使從獲得專利的法律角度也不是。
1802年,英國化學家亨弗萊·戴維發現電弧現象,實現了電能向光能的轉換,並提出電弧理論,可以視為電燈的雛形。
1840年,英國科學家威廉·羅伯特·格羅夫爵士製造了世界上第一臺可以使用的電燈,該型電燈使用鉑作為燈絲,曾被用於禮堂照明。但該型電燈耗電大、亮度低,和同時代的煤油燈相比,性價比太低,所以未能推廣,貌似也沒有申請專利。

1841年,英國人德莫林斯造出了一種改進型白熾燈,並申請專利。但該型電燈使用了較多碳粉,導致電燈在使用後沒多久,就會因碳粉氣化而變黑,使用耐久度較低。因此,同樣無法撼動當時照明界煤油燈的霸主地位。
1845年,英國人託馬斯萊特成功獲得弧光燈專利,然而他的設計並未付諸實施。
1860年英國物理學家斯旺製造出碳絲電燈,但因為無法突破真空抽離的技術瓶頸,斯旺所造的電燈壽命極低,這導致斯旺暫時中斷了自己的研究。
1862年對於照明界來說是裡程碑式的第一年,這一年英國安裝了世界上第一盞商用弧光燈,煤油燈的霸主地位開始受到撼動。
1876年巴黎街道使用商用弧光燈進行照明,1878年美國建立商用弧光燈系統,至此煤油燈的霸主地位基本被電燈中的弧光燈取代。
但是弧光燈耗電大、輻射高、壽命短、易釋放有害氣體,依然不是理想的光源。於是在1878年和1879年,斯旺與愛迪生先後推出了自己的改進型白熾燈泡。兩者很快圍繞自己的產品發生了智慧財產權爭議,斯旺憤怒地把愛迪生告上法庭。後來二人選擇庭外和解,愛迪生收購了斯旺的專利。至此,白熾燈泡逐漸取代弧光燈,成為20世紀主要的照明工具。
所以愛迪生只是電燈的改良者(之一)而非發明者,而在他之前是許許多多前輩默默無聞的付出,他們不應該被愛迪生「發明大王」的光環所遮擋。
冷知識:羅馬帝國不是「帝國」
冷知識:不是幽王烽火戲諸侯,而是平王謊言戲天下!
冷知識:武則天並非中國第一位女皇帝
「5.27」既要愛妻也要孝老,兼論回答「老婆和老媽落水該先救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