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輕易說「不行」、「不能辦」,而要積極借鑑先進地區的經驗作法,研究「怎麼行」、「怎麼辦」,著力解決市場準入不暢通的梗阻問題」;「法無禁止即可為,工商幹部不得擅自說「不!」。12月16日,瀋陽市工商局組織召開全市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優化營商環境電視電話會議,該局主要領導重申上述要求並強調,全市工商幹部要強化責任意識,提高「心為民所想,事為民所為」敬業意識,正確理解有關工商登記的法規、政策,不斷探索新形勢下湧現的新行業、新的組織形式,幫助企業解決各類市場準入難題,為企業發展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和保障。
連日來,市工商局上下加緊行動,深入細化工作方案,要求全系統各部門、各單位「一把手」要負總責,圍繞確定的目標任務,確定推進時限和責任部門。並開展定期不定期檢查和跟蹤督辦,對工作開展不及時、落實不力的予以通報批評,並嚴肅追究有關責任人責任。
繼續深化工商登記制度改革
著力營造寬鬆便捷的準入環境
要進一步放開市場準入限制。認真執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實行市場主體同規則、同待遇、降門檻,凡是法律法規未明確禁止的,一律允許各類市場主體進入。繼續實行企業「五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和個體工商戶「兩證整合」登記模式。通過「一窗受理、互通互聯、信息共享」,向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核發加載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營業執照,並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遼寧)進行公示。嚴格履行後置行政審批事項告知當事人、告知相關行政審批部門的「雙告知」職責,確保工商登記與審批監管的有序銜接。
全面推進網上申請、網上受理、網上審核、網上公示、網上發照和頒發電子營業執照等工作。加速企業名稱登記制度改革。依託省工商局綜合業務系統,公開企業名稱庫,開放企業名稱網上查詢比對,對不涉及前置審批項目的企業,最終取消名稱預先核准環節,最大限度釋放企業名稱資源。
實行眾創空間等區域內企業住所(經營場所)登記備案制。市、區兩級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對設在眾創空間、產業園區、創業基地和孵化基地等區域內的企業,住所(經營場所)登記管理由審查制改為備案制,不再審查房屋產權證明,由園區管委會出具證明文件備案即可。實行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即時登記。對無需前置審批事項的辦照申請,申請人僅需提供身份證件和住所(經營場所)證明,口述申請事項,由登記受理窗口工作人員錄入電腦自動生成申請表格,經申請人核對無誤並籤字後,即可完成受理申請,實現「口頭申報、當場取照」。
推行市場主體登記信用承諾制度,以進一步簡化登記手續,提高註冊登記效率。實行銀行網點代辦工商登記。充分利用商業銀行網點多、分布廣的優勢,開展工商登記業務代理合作,申請人可就近到銀行網點提交工商登記註冊資料,由銀行工作人員初步整理,交給工商登記窗口審核後,發放營業執照。
全面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著力營造誠實守信的市場環境
強化企業信用監管。依託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遼寧),加快推進市和區、縣(市)兩級政府相關部門涉企信息歸集和公示工作,建立健全並公開「企業經營異常名錄庫」和「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庫」,實現部門之間信息共享、對外公示和聯合懲戒,初步形成企業自治、行業自律、社會監督和政府監管的社會共治格局,使守信企業暢通無阻,失信企業處處受限。
全面實施「雙隨機、一公開」抽查制度。不斷完善「市場主體名錄庫」和「執法檢查人員名錄庫」,除投訴舉報、大數據監測、轉辦交辦以外,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對企業的監督檢查都必須通過「雙隨機」抽查的方式進行,並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系統(遼寧)向社會公示抽查結果,最大限度減少對企業的幹擾,實現對企業檢查的公平、公正、公開。
建立完善信用信息公示、在線監測指揮、事中事後監管實施、監管痕跡留存「四大平臺」,加強大數據分析應用,及時開展輿情研判,服務政府決策。
探索建立跨部門綜合行政執法體系。堅持政府主導、各行政執法部門按職能實施的總體思路,代市政府起草《瀋陽市人民政府關於在市場監管領域實行綜合行政執法的意見》,建立跨部門綜合執法機制、執法平臺、執法隊伍,實現「一個平臺管執法,一張表格管檢查」。
按照總局和省局部署,開展集中整治公用企業限制競爭和壟斷行為突出問題專項執法行動,嚴厲查處醫藥、公共服務等重點行業、重點領域的商業賄賂等不正當競爭行為。
以馳著名商標、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為重點,開展打擊侵犯智慧財產權和製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實施中德(瀋陽)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園智慧財產權管理試點。
完善扶持小微企業政策措施
著力營造和諧健康的成長環境
完善小微企業名錄庫。在小微企業名錄庫增加植入信息發布、統計分析等功能內容,利用網際網路、大數據等手段,為全市小微企業提供全面快捷的線上服務。在成功獲批總局註冊商標專用權質權登記受理試點單位的基礎上,申請設立註冊商標瀋陽受理處,提升我市商標註冊便利化水平。
加強支持企業拓寬融資渠道。深入開展文明誠信戶評定和「銀企對接」活動,聯合更多銀行為企業辦理「道德金卡」,並運用股權質押登記、動產抵押登記、註冊商標專用權質權登記職能,幫助小微企業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開展創業輔導,講解「雙創」和扶持小微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鼓勵引導大學生、復轉軍人、農民工、科技人員創業創新。
同時,要轉變維權理念和工作方式,著力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進一步加強公共維權。加速維權服務站建設,強化消費投訴舉報受理,推進消費教育和消費引導走進社區、村屯、學校,加快「放心消費」示範單位創建工作,引導經營者誠信經營、守法經營。
要進一步提升服務效能,全力營造廉潔高效的政務環境。
繼續強化環境意識。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深入動員引導全體幹部進一步解放思想,充分認識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形成人人為營商環境建設作貢獻的良好局面。
倡導雷厲風行、馬上就辦的工作作風,除法律法規有明確規定的外,不得擅自說「不」。嚴厲整治辦事拖拉、效率低下,以權謀私、「雁過拔毛」,弄權耍威、百般刁難,互相扯皮、不負責任,思想僵化、不敢擔當,忽忽悠悠、不講誠信等問題,不斷提升窗口服務的質量和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