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幹部去世一般不開追悼會 鼓勵捐器官遺體

2020-11-26 中國新聞網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黨員幹部帶頭推動殯葬改革的意見》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黨員幹部帶頭推動殯葬改革的意見》,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關於黨員幹部帶頭推動殯葬改革的意見》全文如下。

  殯葬改革是破千年舊俗、樹一代新風的社會改革,關係人民群眾切身利益,關係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關係黨風政風民風。為發揮廣大黨員、幹部帶頭示範作用,進一步推動殯葬改革,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深刻認識推動殯葬改革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新中國成立以來,在老一輩黨和國家領導人的積極倡導下,在各級黨委和政府大力推動下,廣大黨員、幹部帶領群眾積極實行火葬,改革土葬,革除喪葬陋俗,樹立文明節儉辦喪事的新風尚,殯葬改革取得了明顯成效。但近年來,一些喪葬陋俗死灰復燃,封建迷信活動重新活躍,突出表現在:火葬區遺體火化率下滑、骨灰裝棺再葬問題突出,土葬改革區亂埋亂葬、濫佔耕地現象嚴重,浪費了大量自然資源,破壞了生態環境;重殮厚葬之風盛行,盲目攀比、奢侈浪費現象滋生蔓延,加重了群眾負擔;少數黨員、幹部甚至個別領導幹部利用喪事活動大操大辦、藉機斂財,熱衷風水迷信,修建大墓豪華墓,損害了黨和政府形象,敗壞了社會風氣。這些現象亟需整治。

  黨員、幹部帶頭推動殯葬改革,是移風易俗,發揚社會主義新風尚的應盡責任;是推動文明節儉治喪,減輕群眾喪葬負擔的重要途徑;是加強黨風政風建設,樹立黨和政府良好形象的必然要求;是解決人口增長與資源環境矛盾,造福當代和子孫後代,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迫切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充分認識黨員、幹部帶頭推動殯葬改革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進一步統一思想,完善政策措施,逐步形成黨員和幹部帶頭、廣大群眾參與、全社會共同推動的殯葬改革良好局面。

  二、充分發揮黨員、幹部帶頭作用,積極推動殯葬改革

  (一)帶頭文明節儉辦喪事,樹立時代風尚。黨員、幹部應當帶頭文明治喪,簡辦喪事。要在殯儀館或合適場所集中辦理喪事活動,自覺遵守公共秩序,尊重他人合法權益,不得在居民區、城區街道、公共場所搭建靈棚。採用佩戴黑紗白花、播放哀樂、發放生平等方式哀悼逝者,自覺抵制迷信低俗活動。除國家另有規定外,黨員、幹部去世後一般不成立治喪機構,不召開追悼會。舉行遺體送別儀式的,要嚴格控制規模,力求節約簡樸。對於逝者生前有喪事從簡願望或要求的,家屬、親友以及所在單位應當予以充分尊重和支持。嚴禁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在喪事活動中大操大辦、鋪張浪費,嚴禁藉機收斂錢財。

  (二)帶頭火葬和生態安葬,保護生態環境。在人口稠密、耕地較少、交通方便的火葬區,黨員、幹部去世後必須實行火葬,不得將骨灰裝棺再葬,不得超標準建墓立碑。在暫不具備火葬條件的土葬改革區,黨員、幹部去世後遺體應當在公墓內集中安葬,不得亂埋亂葬。無論是在火葬區還是在土葬改革區,黨員、幹部都應當帶頭實行生態安葬,採取骨灰存放、樹葬、花葬、草坪葬等節地葬法,積極參與骨灰撒散、海葬或者深埋、不留墳頭。鼓勵黨員、幹部去世後捐獻器官或遺體。少數民族黨員、幹部去世後,尊重其民族習俗,按照有關規定予以安葬。

  (三)帶頭文明低碳祭掃,傳承先進文化。黨員、幹部應當帶頭文明祭奠、低碳祭掃,主動採用敬獻鮮花、植樹綠化、踏青遙祭、經典誦讀等方式緬懷故人,弘揚慎終追遠等優秀傳統文化,不得在林區、景區等禁火區域焚燒紙錢、燃放鞭炮。積極參與社區公祭、集體共祭、網絡祭掃等現代追思活動,帶頭祭掃先烈,帶領群眾逐步從注重實地實物祭掃轉移到以精神傳承為主上來。

  (四)帶頭宣傳倡導殯葬改革,弘揚新風正氣。黨員、幹部要積極主動宣傳殯葬改革,加強對親屬、朋友和周圍群眾的教育引導,及時勸阻不良治喪行為,自覺抵制陳規陋俗和封建迷信活動,倡導文明新風。各級領導幹部要加強對直系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喪事活動的約束,積極做好思想疏導工作,對不良傾向和苗頭性問題,要做到早提醒、早制止、早糾正,決不允許對違法違規殯葬行為聽之任之甚至包庇縱容。

  三、大力營造有利於殯葬改革的良好環境

  (一)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工作機制。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黨員、幹部帶頭推動殯葬改革作為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強黨風政風建設的重要內容,擺上議事日程,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堅持以黨員、幹部帶頭為引領,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參與殯葬改革的自覺性。組織部門要注意掌握黨員、幹部治喪情況,加強對黨員、幹部的教育管理。宣傳、文明辦等部門要做好殯葬改革宣傳引導工作。發展改革、公安、民政、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國土資源、工商、林業等部門要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加強基本殯葬服務供給,完善惠民殯葬政策措施,規範殯葬服務市場秩序,督促黨員、幹部破除喪葬陋俗,加快推動殯葬改革。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和基層黨組織、村(居)委會以及紅白理事會、老年人協會等社會組織要充分發揮作用,廣泛動員群眾積極參與殯葬改革。

  (二)注重統籌規劃,提高保障水平。各級黨委和政府要立足實際,制定和完善殯葬事業發展規劃,明確殯葬改革目標任務和方法步驟,並納入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根據人口、耕地、交通等情況,科學劃分火葬區和土葬改革區,統籌確定殯葬基礎設施數量、布局、規模和功能。加大投入,重點完善殯儀館、骨灰堂、公益性公墓等基本殯葬公共服務設施,逐步形成布局合理、設施完善、功能齊全、服務便捷的基本殯葬公共服務網絡,為推動殯葬改革創造有利條件。

  (三)完善法規制度,強化監督管理。加快修訂《殯葬管理條例》,健全基本殯葬服務保障、殯葬服務市場監管、喪事活動管理執法等方面制度。進一步健全和規範對亂埋亂葬、違規建墓等行為的行政強制執行制度。積極建立殯葬改革激勵引導機制,實行生態安葬獎補等獎勵政策。加強監督檢查,強化責任追究,對黨員、幹部尤其是領導幹部在喪事活動中的違紀違法行為,要依紀依法嚴肅查處。

  (四)加大宣傳力度,做好輿論引導。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和傳播手段,深入宣傳殯葬法規政策,普及科學知識,倡導文明節儉、生態環保、移風易俗的殯葬新風尚。大力宣傳黨員、幹部帶頭推動殯葬改革的先進典型,傳播正能量。充分發揮媒體監督作用,曝光負面案例,努力營造有利於殯葬改革的良好氛圍。

  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按照本意見精神,結合實際制定貫徹落實的具體措施。

相關焦點

  • 中央明確禁幹部大辦喪事 鼓勵去世後捐獻遺體或器官
    原標題:黨員幹部去世一般不開追悼會 昨天,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黨員幹部帶頭推動殯葬改革的意見》。按照該《意見》,黨員、幹部去世後一般不召開追悼會,並帶頭火葬和生態安葬,政府同時鼓勵黨員、幹部去世後捐獻遺體或器官。
  • 小夥去世家人捐其器官 帶你了解捐獻器官那些事
    小夥子去世後,家人決定捐獻他的器官,來幫助更多的人。  9月11日下午2點13分,剛剛過世的廣東揭陽小夥子吳遠旋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東院(黃埔院區),捐獻出心臟、肺、肝、腎和眼角膜。北京、廣州、無錫的7位病人,將因他贈送的這份無價的「生命禮物」而重獲新生。
  • 江蘇南京舉辦2020年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日特別公祭活動
    3月30日上午10時,江蘇省和南京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來到「南京市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林」,對南京市2526名遺體器官捐獻者進行了緬懷紀念。江蘇省紅十字會、南京市紅十字會、南京醫科大學、東南大學醫學院、南京紅十字眼庫、南京紅十字醫用組織庫中心的工作人員參加。
  • 她和老伴要捐角膜捐遺體
    壽宴現場,在西安市眼庫副主任劉明的指導下,兩位老人填寫了角膜捐獻志願書,還籤了遺體捐贈志願書。親眼目睹兩位老人的善舉,鄉黨們紛紛豎起大拇指稱讚。劉明表示,老人的行為不僅會影響後輩,也給鄉親們做了個好榜樣,會引導更多的人參與到器官捐獻的公益事業中。   劉碧霞老人說,器官、遺體將來帶走也沒用,能幫助有需要的人非常有意義。
  • 人體器官捐獻:因愛而生,為愛而捐
    根據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管理系統給出的信息規定顯示,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18歲以上),願意在逝世後無償捐獻器官、遺體、角膜、組織用於臨床治療、醫學教學和科學研究,可以通過網絡或書面途徑進行志願登記,表達捐獻意願。  暫時無法成為器官捐獻志願者,何思穎決定先將自己的頭髮捐給癌症患者,一頭濃密烏黑的長髮是她的驕傲,從小到大引來不少同學羨慕。
  • 西安市紅十字會關愛200戶西安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者家庭
    西安市紅十字會2019年申請100萬元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用於關愛在西安成功實施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者家庭,從2019年8月至2020年7月分四批次關愛了200戶在西安市成功實施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者家庭。
  • 全國人大代表支月英:亟待出臺《中華人民共和國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
    國際國內在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立法方面都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和實踐,通過立法可以明確各相關部門的職責、規範捐獻的流程、動員全社會參與、維護捐受雙方的合法權益、保護捐獻事業健康發展,也是對我國現有法律體系的必要補充和完善,讓移植技術更好地造福於民。
  • 小夥突發腦出血離世 家人捐器官
    他年過六旬的父母在悲痛之際,決定將其遺體捐獻,希冀給更多人帶去生的希望,也能夠推動醫療事業的發展。然而,兩位老人卻擔心楊菲的妻子不同意,當他們試探性地在其妻子面前提到捐獻遺體的話題時,楊菲的妻子吳東瓊卻給出了這樣的答案:「我同意,因為楊菲兩次給我提出過想要捐獻遺體的念頭,我一定會幫他完成最後一個心願。」9日下午,吳東瓊與楊菲父母一起,在器官捐獻同意書上,按下了手印。
  • 自10月1日起,邢臺所有城鄉居民遺體都必須實行火葬
    市委市政府「兩辦」印發實施方案深化殯葬改革 提倡厚養薄葬自10月1日起,全市所有城鄉居民遺體都必須實行火葬根據《方案》,自4月15日起,全市所有黨政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幹部職工及其直系親屬,農村、社區的黨員幹部及其直系親屬一旦去世,必須無條件實行火化,同時宣傳發動、鼓勵帶動其他群眾積極落實火化制度。自10月1日起,全市所有城鄉居民遺體都必須實行火葬,不得火化後再裝棺土葬。少數民族城鄉居民去世後,在尊重民族習俗的基礎上,提倡火化、節地生態安葬。
  • 大學生捐眼角膜未上功德碑 官方:角膜不屬器官
    捐出眼角膜,名字能上功德碑嗎?  核心提示|2014年4月,21歲的大學生李翠去世前,籤署了遺體捐獻書。最終,她的角膜給兩位患者帶去了光明。  一年多過去了,時至今日,李翠的親屬們仍在為她的事情奔波。「捐獻遺體時,省紅會一名工作人員曾承諾今年清明會將李翠的名字刻在福壽園的功德碑上。可現在功德碑上仍沒有她的名字……」李翠的堂哥李釗告訴大河報記者。  承諾為什麼沒能落實?
  • 遺體和器官捐獻有關問題解答
    在此基礎上,報名者攜帶本人有效身份證,到縣(市)區級以上紅十字會報名,填寫《福建省自願捐獻遺體登記表》或《福建省人體器官捐獻自願書》;行動不便者,可電話預約,由紅十字會派人上門接受報名登記;也可來電告知詳細住址,由紅十字會郵寄表格,填妥後回寄給當地紅十字會收即可。報名捐獻遺體和器官,需要填寫一式三份的表格,報名者留存一份。紅十字會對接受登記的所有資料保密,不對外公布。
  • 人大代表建議簡化流程鼓勵遺體捐獻,只要本人自願有委託執行人就可...
    全國人大代表、天津公交集團第三客運有限公司8路車隊駕駛員王豔認為,遺體捐獻有利於醫療衛生事業發展,有利於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應當簡化捐獻流程,予以鼓勵。「法律規定,捐獻者需要一個委託執行人,在捐獻者死亡後,由委託執行人及時通知當地紅十字會。
  • 一對母女同時登記捐獻遺體 遺體器官捐獻得到更多人的理解和支持
    近期,泉州網報導了市民無私捐獻遺體或登記成為捐獻器官遺體志願者的新聞,引起廣泛關注。昨日上午,村務工作者洪如萍主動來到南安市紅十字會辦公室辦理登記器官捐獻。而在9月4日,市民黃女士與女兒也一同到南安市紅十字會填寫了《福建省自願捐獻遺體登記表》,並完成了網上遺體捐獻志願登記。她們是南安市今年線下登記捐獻器官或遺體的第13位、14位、15位志願者。
  • ...提倡厚養薄葬 自10月1日起,全市所有城鄉居民遺體都必須實行火葬
    燕趙晚報訊 ( 融媒體記者 丁寶軍)3 月 30 日,記者從邢臺市獲悉,近日,邢臺市委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深化殯葬改革的實施方案》 ( 以下稱《方案》 ) ,邢臺市採取黨員幹部率先垂範、加快殯葬設施建設、加強殯葬隊伍建設、建立健全政策機制、全面取締非法公墓、建立健全村規民約等六項措施
  • 追悼會引發「烏龜事件」 季羨林遺產分配成疑
    錢文忠:沒聽說過她19日,在季老靈堂外,一名穿白衣的中年婦女在追悼會結束後成為媒體追逐的對象,她聲稱,錢文忠偷了被帶到追悼會現場的季老的兩隻小烏龜。當旁邊記者指出拿烏龜的人並非錢文忠時,她立即改口「是錢文忠指使他幹的」。
  • 死者生前未表達捐獻意願 近親屬或可代捐其遺體器官
    重慶市遺體器官捐獻紀念碑上已經鐫刻了上千名捐獻者的名字資料圖  華龍網11月24日22時50分訊(記者 徐焱) 捐獻遺體器官目前看來或許仍是一件很新銳的事,你有捐獻意願嗎?在重慶市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上,《重慶市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條例(草案)》提請二次審議(以下簡稱二審稿),二審稿保留了遺體或人體器官可由近親屬代為捐獻的規定,並增加了捐獻的人體器官應通過國家人體器官分配與共享系統進行分配的內容。
  • 2020年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人體器官及遺體捐獻者緬懷紀念活動在...
    捐獻者家屬曾先生首先發言,他於年初痛失愛子,通過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器官移植中心協調員的幫助,他得知愛子可以用另外一種方式「活」下去,讓他們在沉痛中看到了希望,體會到大愛,當時正值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在醫院的努力下,成功通過器官捐贈讓愛子「重生」,讓生命延續。一位器官受捐者因為病情沒有來到現場,但通過現場宣讀的一封書信表達了對捐贈者家屬衷心的謝意。
  • 山東明確器官捐獻不實行「腦死亡」標準
    「如果老人有捐獻的意願,不僅要徵求老伴的同意,最好還要開一個家庭會,和子女們講清楚,爭取他們的理解和支持。」玄興華說,如果不能爭取家人的真正同意,最後捐獻很難實現。「器官捐獻這條路遲早要走,晚走不如早走,但不能急於求成。」玄興華說,他對此持樂觀態度,「現在願意登記捐獻遺體的人那麼多,他們連自己的遺體都同意捐出來搞科學研究,難道還會在乎把器官移植給別人?」
  • 廣州規定家人不能阻礙遺體捐獻 國外如何破解悔捐
    央廣網北京4月6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導,遺體捐獻這個話題在今天看來已經是比較開放了,越來越多的人在遺體捐獻協議上籤上自己的名字。然而,我們也發現,遺體捐獻這個事似乎並不是自己一個人的事。  有一種現象開始出現:遺體捐獻者本人願意捐獻,但是家屬很難接受這件事,因此,有的已經籤了遺體捐獻協議的個人在去世之後,家人不同意,反悔。
  • 英女子遊墨西哥去世 遺體運回國後身上器官只剩小腸
    事後,該名女子的遺體被送回英國時,卻讓她的家屬十分震驚,因為包含眼睛、大腦在內,該女子體內器官全部消失了,只剩下小腸。而墨西哥當地醫院和警調單位推卸責任,更讓家屬氣憤。綜合外媒報導,英國一名女子吉爾日前到墨西哥旅遊,途中因糖尿病酮酸血症(Diabetic ketoacidosis)病發而去世。而當吉爾的遺體送回英國時,她的家屬卻發現,除了小腸,其他器官都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