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建議簡化流程鼓勵遺體捐獻,只要本人自願有委託執行人就可...

2021-01-14 北晚新視覺網

全國人大代表、天津公交集團第三客運有限公司8路車隊駕駛員王豔認為,遺體捐獻有利於醫療衛生事業發展,有利於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應當簡化捐獻流程,予以鼓勵。

「法律規定,捐獻者需要一個委託執行人,在捐獻者死亡後,由委託執行人及時通知當地紅十字會。遺體捐獻要遵循無償、自願原則,需要捐獻者直系親屬籤字同意。那麼問題來了,不少老人生前有捐獻遺體的願望,但只要家裡有一位子女不同意,就無法達到捐獻的目的。」王豔建議,進一步完善立法和人性化捐獻措施設計,健全完善更為成熟的器官移植體系,積極尋求簡化可行的辦法,鼓勵更多人完成捐獻遺體的心願。「比如,自然人生前表示同意捐獻遺體的,只要本人自願,有委託執行人,就可以公證。」

王豔表示,要確保遺體善後中親屬在遺體使用完畢後仍有權視察,保障知情權,解除遺體濫用後顧之憂。

延伸閱讀:

全國人大代表支月英:亟待出臺《中華人民共和國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條例》

全國人大代表、奉新縣澡下鎮白洋教學點教師支月英同時也是紅十字志願者,她在今年的代表提案中建議,國家應儘早出臺《中華人民共和國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條例》。

支月英代表說,出臺我國的《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條例》重要性體現在:

一是有利於明確職責,規範捐獻流程。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涉及衛生、教育、民政、公安、交通等諸多部門,環節多、過程複雜,需要通過立法明確相關部門職責,建立規範的捐獻流程,推動支持政策的出臺。

二是有利於最大限度地動員全社會參與。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遵循「自願」原則,需要捐獻者及其親屬的同意和有關社會組織的支持和協助,通過立法可以提升這項工作的權威性和公信力,得到社會公眾的廣泛認同和參與。

三是有利於保護捐受雙方的合法權益。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涉及人的生命和健康,捐受雙方的責任、權利需要通過立法明確,才能保障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真正造福民眾。

四是有利於打擊和懲戒可能出現的違法違規現象。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要堅持「無償」原則,避免利益驅動,需要對於潛在捐獻者發現、死亡判定、器官獲取和分配等可能存在風險隱患的環節的違規行為作出明確的界定。

五是填補我國在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方面立法的空白。我國的紅十字會法、刑法對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僅有所提及,國務院《人體器官移植條例》規範的是人體器官的移植,基於廣泛的實踐對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進行立法是對我國現有法律法規的必要補充和完善。

來源:綜合 天津日報 中國日報網

編輯:tf10

相關焦點

  • 全國人大代表支月英:亟待出臺《中華人民共和國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
    全國人大代表、奉新縣澡下鎮白洋教學點教師支月英同時也是紅十字志願者,她在今年的代表提案中說,2013年《江西省遺體捐獻條例》頒布施行,成為全國第一批出臺專門的地方性捐獻條例的省份,條例施行6年來,江西省對捐獻事業的社會知曉率、認同率、參與率明顯增強,自願無償捐獻人數呈幾何倍數增長,已由立法前每年全省遺體器官捐獻不足50例,猛增到2019年的249例,其中器官捐獻200例,共捐獻大器官585
  • 泉州一對醫生夫妻自願捐獻遺體 女兒幫諮詢手續
    小李的父母都是醫生,希望將來離世後,捐獻出身上可用的器官,幫助有需要的病人,並將遺體捐獻給醫學院,做醫學研究。  女兒小李支持父母的想法,幫忙詢問。器官和遺體捐贈,該怎樣申請?泉州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詳細介紹捐獻流程,答疑解惑。
  • 泉州:男子遭遇車禍不幸身亡 親屬無償捐獻遺體器官
    安溪縣2016年登記遺體器官捐獻1例,2018年登記2例,2019年登記1例並捐獻成功,2020年登記3例,成功捐獻1例。「受到中國傳統生死觀影響,目前國內參與器官捐獻的案例還不多,像這種病人家屬主動提出捐獻的,更讓我們感到非常欽佩。」
  • 老人捐獻遺體是否需子女同意?尚無專門法律
    而關於公民捐獻遺體是否需經過子女同意則無處參考。   至今,已有10多個省、市制定了法律性文件,對遺體捐獻的制度化、規範化進行了嘗試,其中關於捐獻遺體是否需子女同意,有不同的規定。《廣州市志願捐獻遺體管理辦法》第六條規定:「生前有意願捐獻遺體但未辦理申請登記手續、無書面意向、遺囑、委託的,本人臨終前或身故之後(包括在本市死亡的外地公民)可由其直系親屬代為辦理捐獻手續,但必須由所有直系親屬共同籤署同意捐獻其遺體的聲明書。」不過,該部分內容正準備修訂,修訂方案已在徵求意見中。
  • 獨家:零錢哥夢想為醫學獻遺體 捐獻流程揭秘
    一直以來,去世後捐獻遺體就是「零錢哥」孫福亮心中的一件大事。2月4日,記者採訪青島市紅十字會得知,因為亮亮戶籍在高密,市紅會可以幫助他聯繫當地相關部門,共同完成亮亮的這個心願。    「自願、無償、身後事」    「遺體捐獻,是一件自願、無償的身後事,要從保護生命的角度出發。」青島市紅十字會捐獻辦公室處長張少芹說。
  • 遺體捐獻 讓生命開啟第二次旅程
    把登記表領回來填寫沒什麼難的,拿給孩子讓他們做委託執行人時,這個和諧的家庭卻出現了「波瀾」。「孩子一聽說我要遺體捐獻,很反對,不能理解我為什麼要這麼做。」裴風岐說。對裴風岐的兒子而言,傳統觀念教育他的就是要孝順父母,父母百年後讓他們入土為安,可父親的選擇讓他內心很是掙扎。不順從父親的意願,他便是不孝;可順了父親的意願,會不會被人說閒話……袁桂芳的兒子也同樣糾結。
  • 遺體和器官捐獻有關問題解答
    答:遺體和器官捐獻遵循自願、無償的原則。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國家公民都可決定自己是否捐獻遺體和器官。在特殊的情況下,監護人也可為被監護人辦理捐獻遺體和器官。因此,儘可能取得直系親屬(配偶、成年子女、父母)的理解、支持和同意,報名登記者以後才會順利實施捐獻。  3.如何報名登記捐獻遺體和器官?
  • 鼓勵遺體捐獻不能操之過急,以免架空"逝者權利"
    有數據顯示,中國每年大約有150萬人因末期器官功能衰竭需要器官移植,但願意在死亡後捐獻遺體或器官的公民卻很少,這與「入土為安」的傳統觀念及對遺體捐獻的重要意義認識不足有關。此次民法典草案三審稿增加「生前未反對捐獻遺體,死後近親屬可共同決定」的內容,對於增加遺體捐獻個案數量,自然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死後捐獻遺體,有利於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其積極意義自不需贅言。
  • 「遺體捐獻」是生命至高價值的最美詮釋
    面對死亡,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從容赴死,而且打破傳統世俗觀念,用最後的奉獻點綴著世界,他們就是遺體捐獻志願者,白志強就是其中的一位。2008年7月17日,白志強填寫了遺體捐獻志願書。如今,依照老人生前的遺願,他的遺體被無償捐獻給醫學科學事業,以另一種形式延續著生命的價值,平凡的生命演繹出動人的樂章。
  • 死者生前未表達捐獻意願 近親屬或可代捐其遺體器官
    資料圖  華龍網11月24日22時50分訊(記者 徐焱) 捐獻遺體器官目前看來或許仍是一件很新銳的事,你有捐獻意願嗎?在重慶市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上,《重慶市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條例(草案)》提請二次審議(以下簡稱二審稿),二審稿保留了遺體或人體器官可由近親屬代為捐獻的規定,並增加了捐獻的人體器官應通過國家人體器官分配與共享系統進行分配的內容。
  • 老人慾去世後捐獻遺體 該如何辦理
    &nbsp&nbsp&nbsp&nbsp膠東在線消息 近日,網上民聲網友留言諮詢:沒有子女的老人想在去世後把遺體捐獻出來,請問需要什麼條件,如何申請,在哪個部門辦理手續?
  • 捐獻遺體,是一種什麼感受?
    回到家裡,我告訴女兒,我決定將來捐獻我的遺體,簡化所有的程序,取消所有的開銷。社會資源咱管不了,家庭資源先節省下來。2018年11月23日,女兒陪我去辦理了遺體捐獻手續。哈爾濱地區的遺體捐獻接收工作設在哈爾濱醫科大學解剖學館,遺體接收後由哈爾濱醫科大學用於教學實驗。工作人員說,以前每年只有幾個捐獻者,這些年漸漸多了起來。遺體接收後可能用來製作標本,也可能用於解剖學教學。遺體完成教學實驗後,將由民政部門負責火化工作,不留骨灰。
  • 法國出臺「預先默認同意」器官捐獻制度 你怎麼看?
    瑞士自2007年7月1日起,瑞士開始實行更廣泛的捐獻同意模式,即捐獻者本人或其親屬同意,只要年滿16歲,都可以通過填寫捐獻志願卡,表達自己的捐獻意願。如果死者沒有親屬或不能聯繫到其親屬,則禁止進行器官獲取。
  • 遺體和器官捐獻人 有權變更或撤銷相關登記
    原標題:遺體和器官捐獻人 有權變更或撤銷相關登記 南京為遺體和器官捐獻條例公開徵求意見近日,南京市人大公布了《南京市遺體和器官捐獻條例(徵求意見稿)》。經過南京市人大常委會審議和市人大立法機構幾番論證,修改後的《條例(徵求意見稿)》明確,相關捐獻工作遵循自願、無償的原則,登記器官捐獻後捐獻人有權變更或撤銷登記;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獻遺體、器官的自然人身故後,其配偶、父母、成年子女以書面文件一致同意後才可代申請捐獻。
  • 道家是如何看待捐獻遺體的?
    在現在社會的公共認識中,會認為捐獻遺體的人很偉大。一般捐獻遺體有兩個方面的作用,一是用作器官移植治病舊人,二是供醫學研究或教學。但是私心來講,很多傳統的家庭甚至會對埋葬先人的地點非常在乎,認為好的陰宅對先人更尊重,對子孫更有利。
  • 遺體捐獻反悔撤回達六成 擔憂無償捐獻用作牟利
    然而,一切都沒有辦法換回梁永權年輕的生命,這個大學生在得知自己的病況後,提出了想捐獻遺體的遺願。  「談一次,我就哭一次。」梁永權的母親陳秀娥說,兒子說社會對他的愛太多了,可他已經沒有什麼能留給社會,唯一能做的就是把遺體捐出來供科研使用。聽了兒子的想法後,她差點昏倒過去,認為「兒子死後怎麼能連骨灰都沒有,還要被其他人千刀萬剮?」
  • 6年時間 這對夫妻帶動164人成捐獻遺體志願者
    「我兒是為了醫療事業、為了延續他人生命自願無償捐獻的遺體,不是為了錢!」面對鄉親們的質疑,執著的龔光榮心裡暗暗發誓:一定要為兒子正名!為遺體捐獻公益事業正名!一個大膽的想法開始在龔光榮心裡形成——何不藉此機會,把遺體器官捐獻這件事推廣起來?
  • 廣州規定家人不能阻礙遺體捐獻 國外如何破解悔捐
    央廣網北京4月6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導,遺體捐獻這個話題在今天看來已經是比較開放了,越來越多的人在遺體捐獻協議上籤上自己的名字。然而,我們也發現,遺體捐獻這個事似乎並不是自己一個人的事。  有一種現象開始出現:遺體捐獻者本人願意捐獻,但是家屬很難接受這件事,因此,有的已經籤了遺體捐獻協議的個人在去世之後,家人不同意,反悔。
  • 處分遺體及器官:提倡無償允許有償
    人體器官捐贈是一種單方法律行為,只要有行為一方的意思表示就可以成立,事實上,人體器官捐贈行為與物的捐贈在構成要件上並無特殊之處,只要符合法律行為意思表示的要件就可以成立,關鍵的問題是要弄清遺體與器官的性質以及其處分權的問題。  (一)人的遺體與器官的權利客體性之爭。關於遺體及其器官是否可以作為物權客體,主要存在以下兩種觀點?  1、否定說。
  • 支付寶器官捐獻在哪裡登記?怎樣申請及器官捐獻的意義
    最近兩天,全國人大代表通過手機完成身後捐獻器官登記的新聞引發關注,很多願意在身後捐獻器官,卻又不知到哪登記的人們發現,原來手機就可以完成器官志願捐獻登記。僅僅3月6日和3月7日兩天,我國就新增登記了兩千名器官捐獻志願者。據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統計,我國完成器官捐獻志願登記的人數已達21萬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