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者生前未表達捐獻意願 近親屬或可代捐其遺體器官

2020-12-06 華龍網

重慶市遺體器官捐獻紀念碑上已經鐫刻了上千名捐獻者的名字。 資料圖

  華龍網11月24日22時50分訊(記者 徐焱) 捐獻遺體器官目前看來或許仍是一件很新銳的事,你有捐獻意願嗎?在重慶市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上,《重慶市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條例(草案)》提請二次審議(以下簡稱二審稿),二審稿保留了遺體或人體器官可由近親屬代為捐獻的規定,並增加了捐獻的人體器官應通過國家人體器官分配與共享系統進行分配的內容。

  近親應尊重捐獻人捐獻意願 今後遺體器官或可代捐

  據了解,在國務院《人體器官移植條例》中,第八條第二款規定,「公民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獻其人體器官的,該公民死亡後,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可以以書面形式共同表示同意捐獻該公民人體器官的意願」。對此,二審稿沿用了這一規定,並將其擴大適用於遺體捐獻。

  此次二審稿中,除近親屬可以代捐的規定外,還增加了「已經辦理捐獻登記手續的自然人的配偶、父母、子女應當尊重該自然人的捐獻意願」的表述。市人大法制委副主任委員但彥錚介紹,在實際操作中,由於捐獻最終要由捐獻執行人來完成,如果捐獻人的親人中有人反對,捐獻活動即行終止。

  在捐獻人體器官的分配方面,但彥錚稱,從調研情況來看,重慶已按照相關規定在執行,所有的捐獻器官已全部納入「中國人體器官分配與共享計算機系統」進行分配。分配主要依照區域優先原則、綜合評定原則(包括血型匹配、兒童優先、病情危重優先、親人優先、等待順序等)和禁止原則,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在器官分配系統外擅自分配捐獻器官。因此二審稿規定,獲取的人體器官應當通過國家人體器官分配與共享系統進行分配。

  二審稿還對紅十字會系統和衛生計生系統的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作了專門規定,明確了兩者之間的關係及各自的職責。

  條例需關注潛在捐獻人問題 可適當對捐獻行為給予獎勵

  分組審議環節中,常委會組成人員和會議列席人員對草案提出建議。常委會組成人員郭毅軍建議,可建立捐獻遺體和器官最終使用及處理的信息反饋制度,對捐獻遺體和器官使用完畢後或最後的處理做出規定,火化或進行無害化處理,應該有一個反饋機制,使捐贈遺體和器官的管理形成閉環,避免產生混亂。

  常委會組成人員劉本榮認為,對於捐獻可以考慮獎勵方面的問題。從社會新風尚、文明進步的角度來說,應大張旗鼓地獎勵,而條例迴避了獎勵的問題。

  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巡視員熊婭說,今後如果有些器官的移植納入大病保障,人體器官的需求量會成倍地上升,所以潛在捐獻者的工作非常重要,因此這一問題應得到重視。

  相關新聞

  重慶市安全生產條例進入三審 擬刪除盡職免責相關條款

相關焦點

  • 鼓勵遺體捐獻不能操之過急,以免架空"逝者權利"
    「自然人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獻的,該自然人死亡後,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共同決定捐獻。」8月23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分組審議民法典人格權編草案時,草案三審稿中這一新增加內容引發熱議,多位委員提出是否將這個內容上升為法律要慎重研究(8月27日《法制日報》)。
  • 泉州:男子遭遇車禍不幸身亡 親屬無償捐獻遺體器官
    他的親屬在悲痛之餘做出決定:無償捐獻曾某的遺體器官,讓他的生命以另一種方式得以延續。  據悉,曾某來自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縣,來南安打工已經十幾年。10月17日晚8點多,他送貨到安溪路上遭遇車禍,被送往安溪縣醫院,經診斷為重型顱腦損傷。因多臟器功能衰竭,他於10月29日上午不幸去世。令人感動的是,在曾某傷重期間,親屬得知其生命將無法挽回,主動表達要捐獻遺體器官的願望,以拯救更多生命。
  • 法國出臺「預先默認同意」器官捐獻制度 你怎麼看?
    「預先默認同意」器官捐獻制度哥倫比亞2016年8月8日,哥倫比亞總統桑託斯批准了一項有關捐獻器官的新法規,規定所有哥倫比亞公民都被默認為器官捐獻者,除非公民在生前表達過不願捐獻器官的意願。新法律取消了死者家屬對於遺體捐獻器官的自主決定權。
  • 遺體和器官捐獻人 有權變更或撤銷相關登記
    經過南京市人大常委會審議和市人大立法機構幾番論證,修改後的《條例(徵求意見稿)》明確,相關捐獻工作遵循自願、無償的原則,登記器官捐獻後捐獻人有權變更或撤銷登記;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獻遺體、器官的自然人身故後,其配偶、父母、成年子女以書面文件一致同意後才可代申請捐獻。
  • 人體器官捐獻:因愛而生,為愛而捐
    「我其實很早就知道公民可以自願登記器官捐贈意願,但當時太小,不符合登記標準。」何思穎告訴記者。根據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管理系統給出的信息規定顯示,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18歲以上),願意在逝世後無償捐獻器官、遺體、角膜、組織用於臨床治療、醫學教學和科學研究,可以通過網絡或書面途徑進行志願登記,表達捐獻意願。
  • 器官捐獻志願在線登記:無年齡限制可反悔取消
    「其實,遺體捐獻和器官捐獻不是一回事。」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員說:「器官捐獻是指生前或死後將器官捐獻,以供臨床救治病人。遺體捐獻是指生前留有遺願或在接受站登記並經公證後,死後由執行人協助將遺體無償捐獻給醫學院校的高尚行為。捐獻的遺體主要用於醫學教育和科研,不能作為器官移植使用。」
  • 「器官捐獻」讓生命在陽光下延續
    其中,人格權獨立成編,在第二章生命權、身體權和健康權中對遺體和人體器官、人體組織捐獻做出明確規定,明確禁止人體買賣,確立器官捐獻基本規則是民法典中的亮點。【民法典具體條款】  第一千零六條 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有權依法自主決定無償捐獻其人體細胞、人體組織、人體器官、遺體。
  • 生命之約,大愛傳遞——袁州區紅十字會器官捐獻工作
    器官捐獻包括兩種情況:一、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公民通過書面自願申請器官捐獻登記,並且沒有撤銷該登記,待其身故後進行器官捐獻;二、公民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獻人體器官,待其身故後,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以書面形式共同表示同意的器官捐獻。4.我還年輕,也需要考慮器官捐獻的事情嗎?
  • 把「器官捐獻決定權」交給逝者家屬你怎麼看?--大河網
    22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三審民法典人格權編草案,擬賦予逝者家屬「器官捐獻決定權」。草案三審稿中增加規定:自然人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獻的,該自然人死亡後,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共同決定捐獻。對此,你怎麼看?
  • 人體器官捐獻 用另一種方式活著
    另外,專門的醫療小組會評估捐獻的器官是否適合用作移植後,才會進行手術。  3、器官捐獻有哪些方式?  包括兩種情況:①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公民通過書面自願申請器官捐獻登記,並且沒有撤銷該登記,待其身故後進行器官捐獻;②公民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獻人體器官,待其身故後,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以書面形式共同表示同意的器官捐獻。
  • 廣州規定家人不能阻礙遺體捐獻 國外如何破解悔捐
    那麼,原本的遺體接受方也束手無策。  為了破解這種"悔捐""棄捐"的困境,《廣州市志願捐獻遺體管理辦法》4號獲得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這意味著志願捐獻遺體無需徵得直系親屬同意。  廣州市紅十字會專職副會長歐陽炳惠介紹,舊辦法中規定,捐獻人在填寫申請表以及捐獻時都必須徵得所有直系親屬同意才能完成逝者遺願,如果任何家屬表達反對意見,義舉就一票否決。
  • 老人捐獻遺體是否需子女同意?尚無專門法律
    尚無專門法律,需遵循本地區規定   我國至今仍沒有專門法律來引導和規範全國範圍內遺體捐獻工作的開展。遺體捐獻工作主要參照2007年國務院頒布的《人體器官移植條例》,如關於遺體捐獻的條件參照該條例第二章人體器官的捐獻條件;關於遺體捐獻接受單位資格則借鑑第三章中醫療機構從事人體器官移植應當具備的條件等內容。
  • 遺體和器官捐獻有關問題解答
    答:遺體和器官捐獻遵循自願、無償的原則。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國家公民都可決定自己是否捐獻遺體和器官。在特殊的情況下,監護人也可為被監護人辦理捐獻遺體和器官。因此,儘可能取得直系親屬(配偶、成年子女、父母)的理解、支持和同意,報名登記者以後才會順利實施捐獻。  3.如何報名登記捐獻遺體和器官?
  • 張智霖器官捐贈!普羅大眾的你我該何去何從?
    我們來看一組數字:截至2018年9月9日,我國公民器官捐獻志願登記人數達614608人,實現捐獻19380例,捐獻器官54956個。這個數據不及美國同時期的5%。在器官捐獻這條路上,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不過幸運的是,我們已經起步了,已經在跌跌撞撞的向前邁步走。
  • 小夥去世家人捐其器官 帶你了解捐獻器官那些事
    姐姐曉佳說,醫生告知他們小弟已經腦死亡時,她想到了器官捐獻。家人反覆思量,還召集了家庭會議,最後一致同意捐獻。「我相信,以弟弟的性格,也會在這種情況下幫助別人。」曉佳寫了一封信與心愛的弟弟告別。  帶你了解捐獻器官那些事  越來越多的人願意在人生走向盡頭時,把器官捐獻給瀕臨死亡、等待移植的病人,讓自己的生命得以延續。
  • 捐贈器官:患者必須符合哪些標準,才可以捐獻遺體?
    由此可以看出,在器官如此缺乏的今天,希望更多的死者器官能夠被有效利用也是顯得十分重要的,但是事實並非想像中的那麼簡單,「捐獻」還必須先通過法律和倫理等方面的審查,只有符合要求的患者才能夠進行自身的捐獻。那麼,對於能夠有資格捐獻的患者,應該具備什麼樣的標準呢?
  • @佛山人,這份人體器官捐獻知識考卷,你能拿幾分?
    公民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獻其人體器官的,該公民死亡後,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可以以書面形式共同表示同意捐獻該公民人體器官的意願。3、關於申請人體器官移植手術患者的排序原則錯誤的是?A、可以B、不可以正確答案:A解析:我國人體器官捐獻遵循「自願」原則,如果您的捐獻意願發生改變,隨時可以在登記網站變更或撤銷登記意願。8、人體捐獻可用於哪些方面?
  • 怎樣成為一名器官捐獻志願者?
    可在兩個網站登記 國內目前可以做器官捐獻志願登記的網站有兩個。一個是上文所說的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網,其背後是由國家衛生計生委、港澳臺辦公室、國際扶輪社3450地區、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國人體器官分配與共享計算機系統共同合作實施的人體器官捐獻合作項目。
  • 泉州一對醫生夫妻自願捐獻遺體 女兒幫諮詢手續
    閩南網(微博)3月19日訊 「想捐個遺體,到哪拿表格?」這兩天,一名年輕的泉州女網友在微博、論壇上發出提問,求萬能的網友支招。小李的父母都是醫生,希望將來離世後,捐獻出身上可用的器官,幫助有需要的病人,並將遺體捐獻給醫學院,做醫學研究。  女兒小李支持父母的想法,幫忙詢問。器官和遺體捐贈,該怎樣申請?泉州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詳細介紹捐獻流程,答疑解惑。
  • 獨家:零錢哥夢想為醫學獻遺體 捐獻流程揭秘
    遺體捐獻必須是本人自願並要聲明無償捐獻,同時,必須要徵得其家人(直系親屬)的同意。市民申請遺體捐獻須填寫《青島市遺體捐獻申請登記表》,登記表可在就近紅十字會領取或網上下載,一式兩份,由市民本人和市紅會分別保管。    生前未辦理登記手續的自然人死亡後,若其生前並未有明確表示拒絕捐獻遺體,其近親屬可以持本人以及死者身份證件辦理遺體捐獻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