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女子遊墨西哥去世 遺體運回國後身上器官只剩小腸

2021-01-21 環球網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臺灣「聯合新聞網」12月13日報導,一名英國女子日前到墨西哥旅遊,因為糖尿病併發症而進入當地醫院治療,但仍不幸離世。事後,該名女子的遺體被送回英國時,卻讓她的家屬十分震驚,因為包含眼睛、大腦在內,該女子體內器官全部消失了,只剩下小腸。而墨西哥當地醫院和警調單位推卸責任,更讓家屬氣憤。

綜合外媒報導,英國一名女子吉爾日前到墨西哥旅遊,途中因糖尿病酮酸血症(Diabetic ketoacidosis)病發而去世。而當吉爾的遺體送回英國時,她的家屬卻發現,除了小腸,其他器官都不見了。吉爾的母親海寧斯表示,女兒只剩軀殼。吉爾的姐姐凱特(Katie Miller-Gill)則說,「我妹妹美麗的眼睛在哪?為什麼被拿走了?她的大腦和心臟在哪裡?」

海寧斯指出,遺體送回英國經過計算機斷層掃描後,她們才發現器官都不見了。海寧斯表示,吉爾在英國時也曾病發,在醫院接受靜脈輸液後即順利康復,因此她認為糖尿病酮酸血症不會讓女兒死亡。但現在因為缺乏器官,也無法通過屍檢確定吉爾的死因。

墨西哥當地醫院Hospital de Cos表示,吉爾去世後,他們有通知英國大使館,大使館接著派警方來接收遺體,並表示遺體當時被放進密封的袋子,且器官完好無損。墨西哥檢方則聲稱對器官遺失的狀況一無所知,表示拿走遺體的腦和眼睛太奇怪,並形容該醫院的治療很差,因為有百分之九十的住院病人都會死亡。

對此海寧斯認為,「他們都試圖推卸責任,沒有人願意承擔責任」。英國驗屍官奧利弗則說,「他們正在掩蓋一切」。

事實上,據報導稱,因為宗教原因墨西哥當地人通常不願意捐贈器官,因此重病患者家屬經常通過黑市尋找器官。而墨西哥的犯罪分子和腐敗的醫生則會竊取器官,通過此種方式賺取大筆金錢。過去就曾發生多起婦女、小孩謀殺案,其目的就是為了取得她們的器官。(實習編輯:馬娜 審核:譚利婭)

相關焦點

  • 小夥去世家人捐其器官 帶你了解捐獻器官那些事
    小夥子去世後,家人決定捐獻他的器官,來幫助更多的人。  9月11日下午2點13分,剛剛過世的廣東揭陽小夥子吳遠旋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東院(黃埔院區),捐獻出心臟、肺、肝、腎和眼角膜。北京、廣州、無錫的7位病人,將因他贈送的這份無價的「生命禮物」而重獲新生。
  • 中央明確禁幹部大辦喪事 鼓勵去世後捐獻遺體或器官
    原標題:黨員幹部去世一般不開追悼會 昨天,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黨員幹部帶頭推動殯葬改革的意見》。按照該《意見》,黨員、幹部去世後一般不召開追悼會,並帶頭火葬和生態安葬,政府同時鼓勵黨員、幹部去世後捐獻遺體或器官。
  • 18年做完最後一次化療,李詠拉著妻子的手說:別把我的遺體運回國
    當李詠去世的消息傳出來的時候,很多人都不敢相信。這樣的一位優秀的主持人就這樣走了!因為之前完全沒有聽說李詠住院的消息,所以這個消息傳出後讓人感到十分突然。18年,結束完最後一次化療的時候,李詠拉著妻子的手說:別把我的遺體運回國。在死後,李詠的遺體確實沒有運回國,而是葬在了國外,因此惹來了非常多的爭議。
  • 遺體和器官捐獻有關問題解答
    4、報名登記捐獻遺體和器官後可以撤銷或更改嗎?  答:報名登記捐獻遺體和器官並不具有強制性,當事人有權隨時撤銷或變更登記。  5.遺體捐獻有具體要求嗎?  答:遺體捐獻是當一個人不幸去世時,根據本人生前意願或直系親屬的意願,將其遺體以無償的方式,捐獻給醫學院校,作為科研教學之用;遺體捐獻無特殊要求,只要沒有感染愛滋病或其他嚴重傳染病的,在其身後都可捐獻。  6.捐獻遺體如何具體執行?
  • 女子懷雙胞胎只剩一胎 女嬰出生後「生出」另一胎
    哥倫比亞女子莫尼卡懷有一對雙胞胎,然而在她一次接受產前檢查時,醫生卻意外發現只剩一個胎兒,但奇怪的是胎兒的身上竟然有兩根臍帶。莫尼卡緊急接受剖腹產,生下了一名女嬰。在第二天,這名女嬰又接受「剖腹產」,"生下"了另一胎。
  • 苦命女孩患白血病去世捐獻遺體,三年後魂歸故裡卻面臨尷尬
    三年前,四川宜賓筠連縣鎮舟鎮雲嶺村村民楊家珊因患白血病醫治無效去世。生前,家庭貧困的楊家珊得到熱心人士資助治病,感恩於此又無以為報,這位山區女子臨終前決定死後捐獻自己的遺體用於醫學研究。成都醫學院接收了楊家珊的遺體用於教學,此後火化成骨灰。
  • 女作家冷凍遺體或50年後復活 揭秘人體冷凍術全過程
    原標題:女作家冷凍遺體或50年後復活 揭秘人體冷凍術全過程   內容摘要:新京報訊昨日,阿爾科生命延續基金會(Alcor)對新京報記者確認,該基金會已經為重慶女作家杜虹進行了大腦冷凍,遺體冷凍手術在北京進行。
  • 泉州:男子遭遇車禍不幸身亡 親屬無償捐獻遺體器官
    他的親屬在悲痛之餘做出決定:無償捐獻曾某的遺體器官,讓他的生命以另一種方式得以延續。  據悉,曾某來自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縣,來南安打工已經十幾年。10月17日晚8點多,他送貨到安溪路上遭遇車禍,被送往安溪縣醫院,經診斷為重型顱腦損傷。因多臟器功能衰竭,他於10月29日上午不幸去世。令人感動的是,在曾某傷重期間,親屬得知其生命將無法挽回,主動表達要捐獻遺體器官的願望,以拯救更多生命。
  • 一對母女同時登記捐獻遺體 遺體器官捐獻得到更多人的理解和支持
    近期,泉州網報導了市民無私捐獻遺體或登記成為捐獻器官遺體志願者的新聞,引起廣泛關注。昨日上午,村務工作者洪如萍主動來到南安市紅十字會辦公室辦理登記器官捐獻。而在9月4日,市民黃女士與女兒也一同到南安市紅十字會填寫了《福建省自願捐獻遺體登記表》,並完成了網上遺體捐獻志願登記。她們是南安市今年線下登記捐獻器官或遺體的第13位、14位、15位志願者。
  • 麗水已故退役軍人捐獻器官及遺體 讓生命在大愛中傳遞
    日前,2020年第四季度「麗水好人榜」揭曉,遂昌已故退役軍人李斌林因無償捐獻有用器官用於挽救他人生命,用自己的大愛傳遞了「生命火種」的事跡,獲評「助人為樂麗水好人」。在李斌林去世的當天,面對殘酷的現實,他的父母張貴球、李建生夫妻感覺瞬間被抽空,說不出任何的話語。
  • 中央:幹部去世一般不開追悼會 鼓勵捐器官遺體
    但近年來,一些喪葬陋俗死灰復燃,封建迷信活動重新活躍,突出表現在:火葬區遺體火化率下滑、骨灰裝棺再葬問題突出,土葬改革區亂埋亂葬、濫佔耕地現象嚴重,浪費了大量自然資源,破壞了生態環境;重殮厚葬之風盛行,盲目攀比、奢侈浪費現象滋生蔓延,加重了群眾負擔;少數黨員、幹部甚至個別領導幹部利用喪事活動大操大辦、藉機斂財,熱衷風水迷信,修建大墓豪華墓,損害了黨和政府形象,敗壞了社會風氣。這些現象亟需整治。
  • 長沙46歲女子捐獻遺體角膜,最後一條微信讓人淚目
    在生命的最後,她給我發了一條微信,說她死而無憾,要將遺體捐獻給紅十字會,器官用於救治患者,遺體用於科研和教學。她來得平凡,去得偉大!」今日,說起捐獻遺體器官的妻子蔣琳鳳,歐陽貴東淚如雨下。 沒有隆重的葬禮,沒有滿目的輓聯,就連最後的告別都是匆匆。
  • 數據|中國器官捐獻者超半數為90後
    「本人敖慕麟,系患者敖醒吾的兒子,同意捐獻父親敖醒吾遺體作醫學研究之用。」這是敖慕麟接到父親死訊後,接受母親的提議所寫下的器官捐獻同意書。2020伊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驚擾了中國的春節,繼而席捲了全世界。處在抗疫一線的鳳凰網特約記者敖慕麟一家三口感染了新冠肺炎,兩個月後,其父敖醒吾因救治無效辭世。他的母親主動提出捐獻丈夫遺體,「就要做我們應該做的事」。
  • 女子去世後捐贈器官 傳染癌症給受贈者致3人死亡
    她去世後捐贈器官,傳染癌症給受贈者致3人死亡  器官移植過程中傳播感染疾病,這似乎不難理解。因為器官移植而被傳染上癌症倒還是萬中有一的少見。《美國移植雜誌》(American Journal of Transplantation)上最近發布的一篇文章講述了這樣一起「極為罕見」的案例。
  • 安徽:120名志願者在太和籤遺體(器官)志願捐獻承諾書
    黨員率先籤下承諾書李飛家住太和縣城,幾天前突然收到網友發來的信息:太和縣有關部門及苗為民愛心社,預定於7月1日在太和縣文廟廣場舉辦第二屆遺體(器官)捐獻活動,作為對苗為民老人的一種紀念。「我對苗為民老人十分敬佩。」李飛與家人商量後,決定效仿老人,捐獻自己的眼角膜。
  • 填寫登記表 百年後捐獻遺體
    原標題:填寫登記表 百年後捐獻遺體   「我是一名黨員,就想著去世以後,能再為
  • 全國人大代表支月英:亟待出臺《中華人民共和國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
    立法後,由於捐獻流程規範有序,江西各部門嚴格依法履職,未出現一例因捐獻而發生的糾紛。上世紀八十年代起,中國紅十字會順應社會需要、踐行自身宗旨、發揮組織優勢逐步開展了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工作。1982年上海紅十字會率先開展遺體捐獻,2000年深圳市紅十字會率先開展人體器官捐獻,2010年中國紅十字會啟動全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2012年中編辦批准成立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經過30多年的探索和實踐,全國有29個省級紅十字會成立了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的工作機構,有2500餘名專兼職工作人員參與開展此項工作,還有170萬人自願登記為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
  • 為他點讚|安化62歲老人籤署器官遺體捐贈協議
    近日,安化縣滔溪鎮方谷村村民彭元保,在家人的見證下,正式籤署了器官遺體捐贈協議,在百年之後將身體器官及遺體全部捐獻,用於醫學研究。剛剛過完62歲生日的彭元保,兩年前在廣東打工時被確診為小細胞肺癌晚期。外界的助力與自身在治療過程中的所見所聞,讓彭元保萌發了捐獻器官及遺體的想法。今年年初,回到家鄉的彭元保主動聯繫到安化縣紅十字會,表達了自己的捐贈意願。在安化縣紅十字會的幫助下,彭元保如願完成了遺體捐贈登記,正式成為了一名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他希望將來去世後,專家學者能夠通過他的病例,找到攻克此類癌症的有效方法,以此為社會盡一份綿薄之力。
  • 人體器官捐獻:因愛而生,為愛而捐
    根據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管理系統給出的信息規定顯示,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18歲以上),願意在逝世後無償捐獻器官、遺體、角膜、組織用於臨床治療、醫學教學和科學研究,可以通過網絡或書面途徑進行志願登記,表達捐獻意願。  暫時無法成為器官捐獻志願者,何思穎決定先將自己的頭髮捐給癌症患者,一頭濃密烏黑的長髮是她的驕傲,從小到大引來不少同學羨慕。
  • 90後美女大學生申請捐獻器官 努力說服父母(圖)
    以捐獻器官為例,在本人和直系親屬同意後,可向紅十字會提交捐獻申請表,到申請者去世或者腦死亡時,紅十字會與醫療專家會進行捐獻評估。最終確認捐獻後,南充市紅字會會與四川省紅會申報,省紅會再指派具有資質醫院的醫生前往南充接走捐獻者,並開展最後的人道主義救治,若無效,再進行器官摘除。器官摘除後,會進入中國人體器官庫進行匹配,同時進行遺體處理與紀念緬懷、人道救助。「進入器官庫後,一般很快就能匹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