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引力波探測到最大和最遙遠的已知黑洞碰撞

2020-12-01 百家號

導語:一個國際科學家小組已經探測到了引力波,這是由愛因斯坦預測的時空扭曲造成的,這是由於未檢測到的更大和更遠的黑洞碰撞造成的。殘酷的衝擊形成比太陽大的新的約80倍大約9000萬光年遠孔。

此外,研究人員還檢測到 其他三個黑洞合併的信號。到目前為止,因為 第一個引力波被發現於2015年9月 , 迎來的一個 天文學的新時代這種方法已經允許以揭示存在的恆星質量和黑洞十個兼併 中子星,茂密的球形遺蹟和恆星的崩潰。

這項新發現是由位於卡希納,義大利在利文斯通,路易斯安那州和漢福德,華盛頓(美國)和其歐洲同行的處女座LIGO科學合作開展。合併導致了已知最大的黑洞,被稱為發生在7月29日,2017年GW170729事件,我從來沒有見過這兩個黑洞的合併旋轉如此之快。這也是迄今為止觀測到的最遠,蘇珊·斯科特,在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在參加調查中心的教授說。

其他三次黑洞碰撞於2017年8月9日至23日發現,發生在3000至60億光年之間。由此產生的黑洞的大小比我們的太陽大56至66倍。它們來自四個不同黑洞的二元系統,它們將強大的 引力波射入太空,斯科特說。

在他看來,這些探測極大地提高了我們對宇宙中有多少二元黑洞系統的理解,以及它們的質量範圍以及合併過程中黑洞的旋轉速度。

巴利阿里群島大學的一個小組為觀察和分析檢測到的信號做出了 重要貢獻。該小組的主要貢獻之一是提供二元黑洞系統融合的信號模型。通過這種方式,LIGO可以將理論的預測與觀察到的數據進行對比,並充分表徵信號的來源。

我們把大部分時間都花在電腦前,計算。這是非常可喜的是這一切的努力工作可以揭示新的見解和對宇宙的理解,他在一份聲明中薩沙戶撒,誰領導在模擬黑洞小組的努力表示。

研究人員認為,未來的觀察期,這將在2019春季開始,將得到更多的事件來檢測引力波。在這個意義上說,他們計劃以持續改進的探測器,使他們能夠走出黑暗的災變事件,遠在太空,希望到一天到達的時間剛好在大爆炸之後開始,這東西不能光做。在該相同的時間,提高了檢測器LIGO和處女可以假定 探測引力波的新來源,並在宇宙還是未知數。

該國際研究小組檢測到引力波的黑洞和中子星碰撞在過去三年十個不同的融合,中子星是宇宙中最密集的,直徑可達20公裡。

相關焦點

  • 人類首次直接探到引力波:黑洞碰撞引發-人類,引力波,黑洞,探測...
    13億年前的地球充其量還只有低等生命的存在,然而那時候遙遠外太空裡一顆質量為29倍太陽質量的黑洞與另外一顆36倍太陽質量的黑洞緩慢地靠近了,它們相互繞轉,最後碰撞併合在一起,並撥動宇宙的琴弦——發出引力波。引力波以光速傳播,在走了漫長的13億年後,如今正強烈地撥動著2016年地球人的心弦。
  • 科學家觀測到中子星與黑洞碰撞產生的引力波
    2015年,科學家首次發現由兩個黑洞碰撞形成的引力波現象。從那時起,引力波的探測變得越來越陌生,科學家迫切希望揭曉其中謎團,目前一支研究小組宣稱,首次探測到有比已知最大中子星更大、比已知最小黑洞更小的天體碰撞產生的引力波。
  • GW190521:天文學家探測到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兩個黑洞碰撞事件
    GW190521:天文學家探測到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兩個黑洞碰撞事件(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天文學家可能已經探測到了有史以來發現的最大規模的兩個黑洞碰撞事件,這發生在大約70億年前,但是其跡象才剛剛到達我們面前。
  • 最小的黑洞?最大的中子星?引力波探測到8億光年外的神秘天體
    時空的漣漪揭示了黑洞與一個神秘天體的遙遠碰撞。這個由LIGO(雷射幹涉儀引力波探測器)和處女座引力波探測器於2019年8月14日監測到的事件,看起來像黑洞與中子星之間的碰撞。但是,對碰撞產生的引力波進行的分析,卻得出了一個讓科學家迷惑的答案。讓科學家迷惑的是,這個神秘天體的質量超過中子星的理論質量值,但低於黑洞的理論質量值。科學家在6月23日的《天體物理學雜誌快報》中報告說,對引力波的計算表明,神秘天體的質量大約是2.6個太陽質量。
  • 引力波探測器探測到史上最大黑洞「怪獸黑洞」:比太陽重150倍
    國際天文學界表示,去年5月21日用LIGO和Virgo兩臺引力波探測器探測到一個史上最大黑洞怪獸黑洞,比太陽重150倍。科學家認為這個巨大的黑洞... 國際天文學界表示,去年5月21日用LIGO和Virgo兩臺引力波探測器探測到一個史上最大黑洞「怪獸黑洞」,比太陽重150倍。
  • 引力波探測器或許檢測到了中子星和黑洞的碰撞
    ,這些波紋被地球上靈敏的引力波探測器捕捉到了。但這一次,科學家們認為他們可能探測到了更奇怪的東西。在啟動第三次觀測後,室女座引力波探測器和兩個雷射幹涉引力波觀測站已經探測到了5個潛在的引力波信號。包括3種可能的碰撞,黑洞之間的的碰撞,一對中子星的碰撞,中子星與黑洞的碰撞。雷射幹涉引力波觀測臺和室女座科學聯合會正在幾近實時地公開發布他們的探測結果,這樣世界各地的天文學家就可以立即跟進自己的觀測結果。
  • 第一個被清晰探測到的中等質量黑洞:迄今最強引力波信號
    北京時間 9 月 9 日消息,利用引力波探測器,天文學家發現了一個 142 倍太陽質量的黑洞,這是迄今為止觀測到的最大規模的黑洞合併事件。天體物理學家對這一引力波事件非常關注,因為這對目前的黑洞形成理論提出了挑戰。
  • 天文學家發現迄今最大、最奇怪的黑洞碰撞事件
    2019年5月21日凌晨時分,地球也被這遙遠的併合所產生的振動所震顫,天文學家探測到了截至目前最大的、顛覆了理論預期的一場宇宙爆炸。  美國的LIGO和義大利的Virgo收集到的信號是以引力波的形式存在的。引力波是重大宇宙事件造成的時空擾動而引起的運動。該引力波信號編號為GW190521,來自一場真正可怕的碰撞。
  • 科學家探測到最大規模黑洞合併事件,或將改變黑洞形成理論
    現在,根據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和歐洲的室女座幹涉儀(Virgo)的一項新研究,科學家們探測到了一個新的引力波信號,來自一場快速而劇烈的「爆炸」事件。對該事件的研究或許能幫助我們解開更多的宇宙謎題。
  • 引力波碰撞「生」黑洞
    球面波和平面波引力波是大質量物體(如黑洞、白矮星等)運動、碰撞時產生的時空漣漪。大多數引力波都是球面波,就是說,當它們向外傳播的時候,就像球膨脹起來一樣,以一個點為中心,向四面八方均勻地傳播。引力波傳播越遠,強度越小——譬如說,兩顆白矮星碰撞,在碰撞點引力波本來是很強的,但傳到我們遙遠的地球上,強度就衰減到僅能讓長4千米的引力波探測器伸縮大約一個質子直徑的千分之一了。
  • 黑洞和中子星碰撞合併事件:不產生可探測到的光線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5月1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迄今為止,天文學家還沒有觀測到黑洞與中子星碰撞事件,一項最新研究表明,這種碰撞事件會釋放大量能量,但出乎意料的是,可能不會產生任何可以探測到的光線。這些發現揭示了黑洞和中子星合併的關鍵細節——可探測光線數量和碰撞天體的質量,以及揭示合併的促成因素,例如:促使這些碰撞發生的動力學。
  • 科學家可能發現了已知最輕的黑洞
    這個天體是在2019年8月14日發現的,因為它與23個太陽質量的黑洞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由LIGO和Virgo探測回地球的引力波。西北大學教授Vicky Kalogera表示:「我們為了解決這個謎團已經等待了幾十年。」「我們不知道這個物體是否是最重量級的中子星,或者是已知最輕的黑洞,但無論如何它已經打破記錄。」
  • 來自黑洞的碰撞?科學家捕捉到巨大引力波
    經過1年多的研究,在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探測器和歐洲「處女座」(Virgo)探測器的雷射束中產生的這種特徵性振動模式,使人們得以重構這一現象的發生方式。來自19個國家的近2000名科學家利用兩個探測器數據展開的兩項研究指出,這一巨大的引力波來自兩個黑洞的碰撞。
  • VOA慢速英語 | 人類探測到兩大黑洞碰撞形成超大黑洞
    參考譯文人類探測到兩大黑洞碰撞形成超大黑洞黑洞變得越來越陌生,甚至對於研究外太空行星和其他物體的科學家來說也不例外。最近,天文學家報告稱,發現了兩個黑洞劇烈碰撞的信號。很久以前發生的這起事件創造了一個新的黑洞,其大小是科學家們從未見過的。
  • NASA一個月探測到5次引力波,探測引力波到底難不難?
    在剛剛過去的4月份,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短短的一個月內,就探測到五個神秘的時空震動信號,疑似引力波。其中三個可能是來源於黑洞之間的相互碰撞事件,有一個可能來自於兩顆中子星相互碰撞事件,還有一個事件可能是來自黑洞與中子星之間的碰撞。
  • 官方:LIGO直接探測到雙黑洞合併產生的引力波
    這一事件發生在一處遙遠的星系,距離地球大約13億光年。2015年9月14日這一天,兩座分別設在美國華盛頓州和路易斯安那州的雷射幹涉引力波觀測臺(LIGO)設施分別檢測到了這一事件產生的引力波信號。經過升級之後的LIGO設施被認為是目前世界上引力波探測領域靈敏度最高的科學設施之一。
  • 中子星碰撞會產生黑洞?中子星和黑洞都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天體
    當時,科學家們認為這一被官方正式歸類為GW170817的重大事件,可能會產生一個黑洞:而一項新的分析結果支持了這一假設。在這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美國宇航局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收集的數據。在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項目探測到引力波後,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在一個世紀前首次預言了引力波在時空中的漣漪。
  • 黑洞碰撞產生的引力波,擠壓和拉伸空間,導致時空永久性的扭曲!
    天文學家觀測到引力波是空間和時間的漣漪,由雙黑洞碰撞合併、雙中子星碰撞合併或由中子星和黑洞碰撞等大質量天文事件產生的,因為質量黑洞等大質量天體合併事件,我們人類的儀器靈敏度才能夠探測到,並非是說只有這樣才能產生。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預測,引力波(GW)會在經過時擠壓和拉伸空間,並將永久扭曲空間,留下對波的「記憶」。
  • 引力波探測到新的黑洞類型,這可能改變我們對宇宙的看法
    在70億光年之外,一對碰撞的黑洞在一個閃亮的引力波盤上釋放出來,這是黑洞天文學中最受歡迎的發現之一:極其難以捉摸的「中等質量」黑洞,它位於恆星質量的黑洞和超大質量之間。LIGO和Virgo幹涉儀在2019年5月21日探測到來自碰撞的引力波信號,與之前的碰撞探測相比,它非常短。但經過艱苦的分析後發現,合併的產物是一個質量約為太陽142倍的黑洞,而創造它的兩個物體的質量分別為太陽的66和85倍。這比五年來我們首次探測到引力波以來發現的任何黑洞碰撞都要大。
  • 科學家發現最奇怪引力波信號:由比黑洞小但比最大中子星大的神秘...
    當巨大的物體扭曲了它們周圍的時空,並在整個宇宙中發出漣漪時,就會形成引力波。2015年,科學家首次發現了這種由兩個黑洞碰撞形成的波。 從那時起,引力波的探測變得越來越陌生,科學家們也變得越來越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