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重磅:這個調節膽固醇代謝的基因,或成增強癌症免疫療法的...

2020-11-28 健康界

儘管以PD-1/PD-L1為代表的癌症免疫療法為10%-30%的癌症患者帶來了延長生命喜悅,但是遺憾的是,這一療法在大多數患者身上收效甚微。長期以來,研究人員一直在尋找增強該療法效果的方法,以期造福更多癌症患者。

當地時間11月11日,杜克大學醫學院Chuan-Yuan Li教授課題組聯合中山大學醫學院、上海交通大學第一人民醫院以及復旦大學腫瘤醫院的研究人員共同在《Nature》發表了題為「Inhibition of PCSK9 potentiates immune checkpoint therapy for cancer」的研究報告,指出一種調節膽固醇代謝的關鍵蛋白具有腫瘤免疫調節功能,抑制該蛋白的活性能夠促進細胞毒性T細胞的瘤內浸潤,增強腫瘤免疫治療的效果。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0-2911-7

這是一種被稱為前蛋白轉化酶枯草桿菌蛋白酶/kexin9型(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kexin type 9, PCSK9)的絲氨酸蛋白酶,主要由肝臟產生。PCSK9能夠與細胞表面的低密度脂蛋白受體(LDLR)結合,共同轉運至溶酶體使後者發生降解,從而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水平。

近年來,膽固醇代謝在腫瘤免疫治療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抑制一種被稱為ACAT1的酯化膽固醇酶可以通過增強T細胞抗原受體的聚集來增強CD8+T細胞的抗腫瘤活性。也有研究報導,降低血液膽固醇水平可以促進基於過繼T細胞的癌症免疫治療。基於這些發現,研究人員猜想,PCSK9或許也參與調節抗腫瘤免疫。

為了驗證這一猜想,研究人員首先使用CRISPR–Cas9技術敲除了小鼠黑色素瘤、乳腺癌、結腸癌等腫瘤模型中的PCSK9基因,此時小鼠體內腫瘤生長延遲。進一步分析表明,抑制PCSK9能夠與抗PD1抗體協同抑制腫瘤生長。

PCSK9耗竭減少同基因小鼠的腫瘤生長

免疫螢光染色和流式細胞術分析表明,抑制PCSK9導致腫瘤內CD8+細胞毒性T細胞(ctl)、CD4+T輔助細胞(TH)細胞、γδT細胞和自然殺傷細胞的數量顯著增加。

此前有研究稱膽固醇水平可能會影響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I類(MHC-I)的循環利用,因此,研究人員推測PCSK9可能通過LDLR間接調節MHC-I水平。

於是,研究人員對敲除了PCSK9基因或是過表達PCSK9基因的小鼠黑色素瘤腫瘤模型中的H2-K1以及PCSK9進行了免疫螢光共染色。發現在PCSK9過度表達的細胞中,更多的H2-K1定位在溶酶體中,而較少位於質膜中;而在PCSK9基因敲除細胞中,H2-K1染色顯示更大面積定位於質膜。進一步分析表明,PCSK9通過溶酶體介導的降解以類似於其對LDLR負性調節的方式下調MHC-I表面水平。

總之,這項研究表明,抑制PCSK9是增強癌症免疫檢查點治療的一個有希望的方法,或將為癌症患者帶來新的治療選擇。

參考資料:

[1] Inhibition of PCSK9 potentiates immune checkpoint therapy for cancer.


相關焦點

  • Nature:我國癌症免疫療法重大發現!調節膽固醇代謝增加T細胞抗腫瘤...
    重新激活T細胞的抗腫瘤作用已被證實在治療多種癌症中具有巨大的臨床益處。然而,當前基於T細胞的癌症免疫療法只在部分病人群體中有療效。因此,科學家還需要開發出讓更多病人受益的癌症免疫療法。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的許琛琦團隊和李伯良團隊發現抑制膽固醇酯化能夠增強CD8+ T細胞(也被稱作殺傷性T細胞)的抗腫瘤活性。
  • 癌症免疫療法的下一波熱潮——調節代謝 | Nature深度好文
    ,並討論了這些代謝途徑中的弱點,而這些弱點可能被用來增強癌症免疫療法。 腫瘤細胞中增加的穀氨醯胺回補(glutamine anaplerosis)導致了氨釋放增加;而暴露在氨中可以激活鄰近細胞的自噬,如癌症相關成纖維細胞(CAFs)。反過來,CAFs中氨激活的自噬又可以通過促進穀氨醯胺從CAFs中釋放進一步支持腫瘤細胞的生長。此外,穀氨醯胺代謝的產物(如穀氨酸、天冬氨酸)也可以調節腫瘤細胞的代謝、表觀遺傳、核苷酸合成和氧化還原平衡。
  • Cancer Cell:調節T細胞的代謝或有望增強癌症免疫療法的作用效果
    ,這些細胞常常能從癌症患者機體中分離出來,同時能夠在體外被改造後再次輸入相同患者機體中用來治療疾病;然而TILs的抗腫瘤效應的有效性常常會因細胞的功能不斷喪失而受限,隨著T細胞同腫瘤細胞在腫瘤微環境中競爭氧氣和營養物質,代謝性的壓力在T細胞的耗竭上扮演著重要的作用;在某些不利的條件下,TILs的功能也會受損,從而就會降低其抵禦腫瘤的潛力以及基於T細胞的免疫療法的作用效果。
  • Nature:鑑定出癌症免疫療法發揮作用所必需的基因
    2017年8月9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喬治城大學醫學院、紐約大學、紐約基因組中心、賓夕法尼亞大學、布羅德研究所和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鑑定出癌症免疫療法發揮作用所必需的基因,這解決了為何一些腫瘤不對免疫療法作出反應,或者初始時作出反應但隨著腫瘤細胞對免疫療法產生抵抗力後不再作出反應的問題。
  • 【Nature、Cell】2016、2017癌症免疫療法綜述TOP25!
    Nature Medicine的這篇文章講訴了如何擴大基因工程T細胞在大多數實體瘤患者中的使用以及圍繞自體基因療法發展所需的主要技術、生產和監管方面的創新。本文作者討論了癌症免疫響應的組成、基於TH2的抗癌療法、T細胞免疫靶向治療、微生物在調節系統癌症風險和響應治療中的作用以及腫瘤免疫治療模式等內容。
  • 2019年度巨獻:癌症免疫療法重磅級研究成果!
    腫瘤通過減少組織的氧合作用和養分,極大地改變它們的局部環境,從而使得T細胞代謝不足並阻止這些細胞發揮功能。對T細胞進行代謝重編程以增加葡萄糖攝取或保持線粒體功能能夠增強抗腫瘤反應。【3】Cell:科學家成功篩選出開發新型癌症免疫療法的關鍵靶點doi:10.1016/j.cell.2019.07.044在過去10年裡免疫療法給癌症治療帶來了革命性的變革,然而很多腫瘤對這些新型療法並沒有反應,近日,來自耶魯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對T細胞中2萬個人類基因進行全基因組篩選,鑑別出了多個新型候選基因,其能促進機體免疫系統攻擊多種類型的腫瘤
  • Nature:中美科學家聯手揭示降膽固醇藥物的新技能!促進T細胞活化...
    2020年11月13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杜克大學醫學中心、中國中山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和復旦大學的研究人員報導,一種用於降低異常高水平膽固醇的注射用藥物在動物研究中似乎也能增強稱為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抗癌藥物的抗腫瘤免疫反應。
  • Nature深度好文:癌症免疫療法 「新燃料」——微生物群!
    作者們回顧了微生物群調節化療、放療以及免疫治療的重要研究進展,討論了參與癌症治療調節的微生物種類、作用機制,以及通過靶向微生物群提高抗癌功效的可能性。微生物群由共生細菌和生活在宿主上皮屏障上的其它微生物組成,影響著大量的生理功能,包括維持屏障的內穩態,調節新陳代謝、造血作用、炎症、免疫力等。微生物群也參與了癌症的發生、進展和轉移。
  • CNS:近期癌症免疫療法突破性研究成果一覽
    作者們回顧了微生物群調節化療、放療以及免疫治療的重要研究進展,討論了參與癌症治療調節的微生物種類、作用機制,以及通過靶向微生物群提高抗癌功效的可能性。微生物群由共生細菌和生活在宿主上皮屏障上的其它微生物組成,影響著大量的生理功能,包括維持屏障的內穩態,調節新陳代謝、造血作用、炎症、免疫力等。微生物群也參與了癌症的發生、進展和轉移。
  • 補充NMN,有助於增強癌症免疫療法的效果
    在這些壓力條件下的細胞會調節其代謝過程,例如通過產生更多的線粒體、燃燒其脂肪儲備以獲取能量。>」的免疫療法靶向作用於此),長此以往,即使撤除了癌症抗原的刺激,這種TIL耗竭狀態也將持續永久。這些TIL的基因組也可以通過表觀遺傳修飾(將化學基團添加到DNA和其蛋白質組裝)進行重新編程,以誘導基因表達終末耗竭模式。
  • Nature、Cell 數篇深度好文!2016/2017 癌症免疫療法綜述 TOP25
    近幾年,科研圈掀起了癌症免疫療法的研究熱潮。來自全球各國的科學家們取得了一波又一波的研究進展。
  • Cell:重磅!揭示氧氣抑制癌症免疫療法機制
    論文第一作者兼論文共同通信作者David Clever博士說,「鑑於肺部是癌症最為頻繁擴散到的位點之一,我們猜測可能存在獨特的免疫過程輔助腫瘤細胞在肺部站穩腳跟。因為氧氣是肺部中的一種無所不在的局部環境因子,我們想要研究氧氣可能在調節肺部中免疫反應中發揮什麼作用。」
  • 重磅級文章解讀癌症轉移研究新進展
    至關重要的是,他們發現JAG1與在調節細胞命運中起著至關重要作用的Notch信號通路相互作用。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19年1月2日的PNAS期刊上。上皮細胞形成排列在器官外表面的組織。間充質細胞是通常參與傷口修復等過程的遷移性細胞。上皮-間質轉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是一個將上皮細胞轉化成遷移性的間充質細胞的過程。
  • Cell Metabolism: 調節膽固醇水平的關鍵基因
    但是要達到這種精度(或開發新藥),需要知道哪些基因與疾病有關。 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營養科學教授布萊恩·帕克斯(Brian Parks)說:「不幸的是,我們對這些遺傳差異如何導致性狀差異(無論是膽固醇還是肥胖)沒有真正的了解。」
  • Nature綜述珍藏版!腫瘤中的免疫細胞代謝
    Cancer上發表了重磅綜述,詳細闡述了癌細胞代謝和免疫代謝之間的相互作用。此外,在體外CD8 + T細胞活化和擴增過程中,細胞膜中的膽固醇含量部分受膽固醇酯化酶乙醯輔酶A乙醯轉移酶(ACAT1)調節。在過繼轉移小鼠腫瘤模型中,Acat1基因敲除的CD8 + T細胞表現出增加的膜膽固醇和改善的T細胞受體聚集和信號傳導,從而導致增殖,功能增強和殺傷力增強。 用阿瓦西米對ACAT1的藥理抑制作用改善了小鼠的抗腫瘤作用。
  • Cancer Cell導讀:膽固醇代謝通路、T細胞功能失調等
    其中研究類文章涉及兩項臨床試驗的分析、PI3Kα抑制劑的耐藥、FOXA1突變熱點、T細胞功能失調的關鍵分子和膽固醇代謝通路失調,而綜述文章主要涉及腫瘤抗原的鑑定和CAR-T優化。基因敲除、藥物抑制或蛋白水解HPK1都可提高CAR-T免疫療法在不同的血液學腫瘤和實體瘤小鼠模型中的治療效果,且比CAR-T細胞中敲除PD-1效果更好。
  • Nature:利用體內CRISPR-Cas9篩選技術發現新的藥物靶標來增強癌症...
    圖片來自Nature, doi:10.1038/nature232702017年7月20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達納-法伯癌症研究所和波士頓兒童醫院癌症與血液疾病中心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的篩查方法,即利用CRISPR-Cas9基因組編輯技術在小鼠體內測試上千個腫瘤基因的功能。
  • Cell重磅:幹擾氮代謝過程或會促進癌症發生
    氮(Nitrogen)是人體所有蛋白質、RNA和DNA的基本組成部分,因此,癌變的腫瘤對氮的需求也非常貪婪,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Cell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魏茨曼科學研究學院和美國國立癌症研究所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在很多癌症中,癌症患者機體中的氮代謝都被改變了,其能在體液中產生一種可檢測到的變化,並且導致癌症組織中出現新的突變,相關研究或能幫助研究人員開發出新方法來對癌症進行早期檢測
  • Nature:揭示NNMT是癌症相關成纖維細胞的主代謝調節蛋白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芝加哥大學等研究結構的研究人員通過對腫瘤及其周圍組織---特別是周圍組織中的稱為成纖維細胞的正常細胞---的系統性調查,揭示出一種新的治療靶標可能潛在地阻止與HGSC相關的快速傳播和預後。
  • Nature:膽汁酸的腸道細菌代謝產物竟能調節Treg細胞分布!
    丁酸鹽在內的微生物發酵產物可在胸腺外誘導Foxp3的表達,促進CD4+T細胞向外周Treg(pTreg)細胞分化,且該過程由非編碼序列1(CNS1)增強子協助進行。這一過程說明,細菌的代謝產物可決定腸道免疫細胞群的組成。研究發現,次級膽汁酸3β-羥基脫氧膽酸(isoDCA)通過作用於樹突狀細胞(DC)增加其抗炎表型的基因表達,從而增加pTreg細胞的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