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要趁早,4000年的女王頭將來有可能看不到了

2020-12-06 天椒遊記

「女王頭」是臺北野柳公園最負盛名的景觀,由於它的頸部修長、臉部線條優美,神態像極昂首靜坐的尊貴女王,大家才特別稱它為「女王頭」。

經過大自然的洗禮,侵蝕、風化而形成的嶙峋奇巖,這個神似鸚鵡。

蘑菇頭。

化石。

燭臺石。

超過4000年屹立不搖的「女王頭」,雲鬢高卷,仰脖期盼,美麗高貴。但不堪自然風化,頸圍大幅縮小, 越來越細,有研究推測恐在5到10年內斷頸。

排隊和女王合影的人太多,時間有限,只能和背影合一張了。

各類奇形怪狀風化石,美輪美奐。

山寨版的女王頭。

二師兄石。

一盒盒的燭臺,就差點燃的火了。

野枊公園全景,看到那些搖搖欲墜的風化石,真替它們擔心,一旦有什麼意外,將很快不復存在。

相關焦點

  • 4000年自然風化「女王」脖子越來越細(圖)
    4000年自然風化「女王」脖子越來越細(圖) 2002年6月2日17:10  京報網-北京日報   臺灣消息 野柳的地層主要由傾斜的層狀沉積巖組成
  • 兩地「女王頭」
    我看到,那一尊「女王頭」在輕風細雨中,如是外星球的主人一般,似乎想要表達一些什麼,無數觀眾用眼睛想要探索其意,領悟卻不盡相同,感知千差萬別。此「女王頭」,為蕈狀石構造,形似蘑菇,其為砂巖受海水數十萬年浸蝕,砂巖中質地酥軟的巖石慢慢被海水浸蝕消失了,而堅硬的結核慢慢露出水面,再經風吹、日曬、雨淋、海浪衝刷,最終形成狀如蘑菇之石。
  • 野柳女王頭將斷頸圖
    ,政府也有意讓這尊金剛巖成為女王頭的接班人。,不過只曉得女王頭就遜掉了,因為現在最熱門的景點可是這顆金剛巖,高度2公尺,寬4公尺,模樣和電裡金剛一模一樣,不但有頭眼睛跟鼻子,就連這個在高樓上握住女主角的動作,也跟電影裡面一樣,路過的小朋友都吵著要和金剛拍照。
  • 臺北風景「女王頭」25年後可能斷頭(組圖)
    她的頸部瘦到直徑不到40釐米臺北縣1986年出版的宣傳照片上女王頭像頸部仍豐腴  大洋網訊 廣州日報報導,國際知名的臺北縣野柳風景區蕈狀巖「女王頭」,受自然風化影響,地質學家推估可能再過25年有斷頸危機,臺北縣「政府」為了延長女王頭壽命,去年委託學界進行「蕈狀巖風化問題處理」試驗報告,確認用藥劑可減緩風化速度
  • 臺灣著名景觀「女王頭」5年內恐「斷頸」
    據報導,超過4000年屹立不搖的新北市野柳地質公園「女王頭」,不堪自然風化,頸圍已從2006年的144公分至今縮為126公分,專家預測,如果持續風化5年內恐斷頸。是讓女王頭「自然風化」還是「人工護頸」,臺「交通部觀光局」表示,將交由全民投票決定。「觀光局」統計,野柳地質公園2012年入園遊客高達269萬人次,創下歷年紀錄。「農委會」林務局「臺灣十大地景」月前出爐,野柳女王頭也名列第一,人氣爆表。不過,女王頭頸圍每年因自然風化縮減約2公分,頸部「愈來愈細」,且風化速度加快。
  • 野柳「女王頭」 海選「接班人」
    在眾多的蕈狀巖當中,「女王頭」最奪人眼目。「她」有高高的髮髻,修長的頸項,優美的臉部線條,雍容尊貴的體態。「女王」儀態萬方、風姿綽約,引得八方遊客慕名而來,2012年造訪野柳的遊客達到了269萬。而到野柳地質公園,遊客們最愛做的一件事,就是「朝覲女王」,並與「她」合影留念。
  • 女王頭斷救還是不救?
    商報訊每個景點都有自己的命運,對遊客來說這就像一場愛戀,有時要積極挽救,有時需要及時放手。讓它消失不是無情,景區保護不要盲目激進,尊重自然也是一種進步。超過4000年屹立不搖的我國臺灣新北市野柳地質公園「女王頭」,不堪自然風化,頸圍已從2006年的144公分至今縮為126公分,專家預測,如果持續風化5年內恐斷頸。是讓女王頭「自然風化」還是「人工護頸」,臺灣相關部門表示,將交由全民投票決定。  據統計,野柳地質公園2012年入園遊客高達269萬人次,創下歷年紀錄。「臺灣十大地景」月前出爐,野柳女王頭也名列第一,人氣爆表。
  • 10年後就會消失的「女王頭」
    樂途旅遊網與專欄作家酒窩果果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有著說不清楚的臺灣情結,也許是瓊瑤的電視劇;也許是阿里山的姑娘日月潭的水;也許是臺灣的民謠與80-90年代的音樂;也許是臺灣的書店;也許是因為三毛、席慕蓉;也許是那特別的臺灣腔;也許就是因為那一碗香濃的牛肉麵……野柳風景區位於臺灣基隆市西北方約15公裡處,野柳地質公園裡最標誌性的就是那尊"女王頭
  • 臺灣野柳景區「女王頭」出現斷頸危機,大陸「國王頭」表示很傷心!
    你曾去過臺灣的野柳地質公園嗎那裡有一個聞名世界的地理奇觀——女王頭女王頭坐落於位於臺灣新北市萬裡區野柳地質公園,野柳是突出海面的岬角(大屯山系),長約1700米。蕈狀石的演育過程要歷經千百年,成形後像是一顆顆大香菇,是野柳最引人注目的風景。
  • 《野柳:造物愛人亦弄人》:石頭唱歌的美麗傳說,公園裡的女王頭
    幾十年來,女王頭高揚於臺灣本島的北海岸,在碧海藍天之中顯得美麗而高貴,卻又帶著一點悽清與孤獨。記得我第一次走到它的跟前,仔細觀賞之下,深深感佩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覺想到一句古詩:「北方有佳人,遺世而獨立。」
  • 臺灣地質景觀野柳「女王頭」海選「接班人」
    臺灣本島雖不大,但卻有約1140公裡長的海岸線,更有不少特殊的地質景觀,這其中尤以臺灣島東北部地區的野柳地質公園最受人歡迎,在不久前舉辦的「臺灣十大地質景觀」評選活動中,野柳名列第一,超過了玉山主峰和日月潭。野柳最出名的是「女王頭」,「她」甚至是臺灣旅遊業的名片。  野柳「女王頭」。
  • 臺灣「女王頭」景觀恐「斷頸」 民眾盼修復
    中國園林網12月25日消息:據臺灣「今日新聞網」報導,已經有4000年歷史的野柳地標「女王頭」因不堪風化,恐怕在5年內就會面臨「斷頭」命運。根據「未來事件交易所」最新公布的行情價格,目前支持「盡力搶救留頭」意願偏高。
  • 臺灣野柳「女王頭」恐將「斷頸」 海選「接班人」
    在眾多的蕈狀巖當中,「女王頭」最奪人眼目。「她」有高高的髮髻,修長的頸項,優美的臉部線條,雍容尊貴的體態。「女王」儀態萬方、風姿綽約,引得八方遊客慕名而來,2012年造訪野柳的遊客達到了269萬。而到野柳地質公園,遊客們最愛做的一件事,就是「朝覲女王」,並與「她」合影留念。
  • 野柳地質公園人氣旺 330萬人搶看「女王頭」
    新北市野柳地質公園去年遊客數達到330萬人次,比前年多出兩成,島內外遊客爭看女王頭丰采。 記者遊明煌/攝影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就是要看女王頭!」一名韓籍導遊說,「女王頭世界難得一見,韓國人才愛來」。    去年春節野柳地質公園入園人數是8萬4千多人,今年春節少了8千多人,仍有7萬5千多人,平均每天都破萬人次,人數略少原因是因去年都是好天氣,但今年初四、初五有下雨,影響遊興。
  • 臺灣野柳「女王頭」風化50年對照圖出現
    臺灣野柳遠近馳名的 「女王頭」,脖子一年比一年細,未來恐面臨斷頸危機,上月北海岸一場暴雨,民眾見女王頭下方出現一道裂痕,擔心她提前「斷頭」,北海岸及觀音山風景區管理處提出對照圖,證明裂痕是巖石節理已存在40多年,近年女王頭風化速度沒有異常。
  • 330萬島內外遊客搶看「野柳女王頭」 陸客逾6成
    原標題:330萬島內外遊客搶看「野柳女王頭」 陸客逾6成   新北市野柳地質公園去年遊客數達到330萬人次,比前年多出兩成,島內外遊客爭看女王頭。圖自臺灣《聯合報》   中新網2月28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就是要看女王頭!」
  • 長年風化侵蝕致 野柳"女王頭"面臨斷頭危機(圖)
    臺北縣野柳風景區的「女王頭   中新網3月8日電 提到臺北縣著名地質公園的野柳風景區,人們一定會想到「女王頭
  • 我的遊記:野柳的女王頭
    女王頭野柳地質公園經千百萬年的侵蝕、風化的交互作用,逐漸形成蕈狀石、燭臺石、姜石、壺穴、棋盤石、海蝕洞等地質奇觀其最出名的是女王頭,俏皮的公主等自然形成的景觀。九份,可能是因為從侯孝賢的《悲情城市》,也可能是宮崎駿的《千與千尋》的靈感來源取自於此或者陳綺貞的歌,實際只有來到這裡才能體會意境。到了九份一定要去嘗嘗芋圓哦,很不錯吃的!除了芋圓還有好多好吃的小吃,你可以從老街的街頭吃到街尾!還有許多的小玩意兒,手信可以帶回家呢!
  • 臺灣遊紅紅火火——野柳地質公園「女王頭」
    臺灣遊紅紅火火——野柳地質公園「女王頭/6) 「← →」 可以實現快速翻頁 五一節來臨,來自中國大陸的遊客前往寶島臺灣觀光,臺灣故宮博物院、阿里山、日月潭、野柳、墾丁鵝鑾鼻、101大樓等景點遊客日益增多,旅遊高潮提前到來
  • 臺灣-臺北(旅遊攻略)
    臺北旅遊攻略猴硐猴硐原名猴洞,因附近有猿猴出沒而得名,但現在吸引遊客的,卻是這裡聚集的喵星人。猴硐是原汁原味的山間小城,以鐵道為界分為採礦場舊址和貓村。其街道呈「豐」字型,橫向由上至下分別是輕便路、基山街和汽車路,縱向則是由數百石階延伸的豎崎路,步行的方式穿梭於巷弄之間,是拜訪九份首推的旅遊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