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後就會消失的「女王頭」

2020-12-08 網易旅遊

"它本來就屬於自然,就讓它遵循規律回饋自然不是更好",是呀,就如同你我的慢慢老去,想來很多自然的事,不應該太多人為的去幹擾就是最好的保護吧。

稿件來源:樂途旅遊網與專欄作家酒窩果果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有著說不清楚的臺灣情結,也許是瓊瑤的電視劇;也許是阿里山的姑娘日月潭的水;也許是臺灣的民謠與80-90年代的音樂;也許是臺灣的書店;也許是因為三毛、席慕蓉;也許是那特別的臺灣腔;也許就是因為那一碗香濃的牛肉麵……

野柳風景區位於臺灣基隆市西北方約15公裡處,野柳地質公園裡最標誌性的就是那尊"女王頭",由於它的頸部修長、臉部線條優美,神態像極昂首靜坐的尊貴女王,大家才特別稱它為"女王頭"。也正因為她修長美麗的脖頸因長期遭受風化侵蝕,也許在過10到20年就再也看不到了,所以更加吸引了大批的遊客湧入,只為一睹她的尊榮。

比起臺灣的風景,我更喜歡臺灣的人,無論陌生與熟知都會讓你相處的感覺很舒適。從九份包車前往野柳地址公園。的士司機劉先生用一口好聽的臺灣普通話一路為我介紹沿途及周邊的風土人情,由於最近氣溫比較高,劉先生細心的幫我把遊覽海邊的時間調整到接近傍晚的時候,既可以避開高溫,又可以避開大批的旅行團。一路上我們有聊到景區的開發與保護,特別是女王頭的保護,他的一句話我至今記憶猶新"它本來就屬於自然,就讓它遵循規律回饋自然不是更好",是呀,就如同你我的慢慢老去,想來很多自然的事,不應該太多人為的去幹擾就是最好的保護吧。

公園裡布滿了大大小小奇巖怪石,如果說這些巖石是600萬年前造山運動擠壓,在野柳的兩側推出兩道斷層,在海浪、雨水和風的侵蝕和地殼不斷的抬升下形成。

傍晚大批遊客散去,買一杯冰咖啡,靜靜的坐下來慢悠悠的欣賞這神奇的地貌、震撼唯美的太平洋落日、聽海水拍打著巖石,發出的美妙聲音……

重彩的天空,萬年的滄桑,我只願化做巖洞裡的那朵花兒,靜靜地看著外面的潮起潮落,也靜靜地看著內在的自開自落……

本文來源:樂途旅遊網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臺灣野柳女王頭恐5年後斷頭 外傘頂洲2021年或消失
    原標題:臺灣野柳女王頭恐5年後斷頭 外傘頂洲2021年或消失 ▲位於嘉義與雲林外海的外傘頂洲▲高雄「彌陀海岸」▲新北野柳女王頭  作為新北市野柳地質公園的明星景點,女王頭因自然風化正在走向消失的說法,已不是一天兩天。
  • 兩地「女王頭」
    泉港「女王頭」                             2018年, 我去臺北野柳公園觀看「女王頭」時,天空正下著雨。或許,我更喜歡雨天的淋漓盡致與灑脫大方。我看到,那一尊「女王頭」在輕風細雨中,如是外星球的主人一般,似乎想要表達一些什麼,無數觀眾用眼睛想要探索其意,領悟卻不盡相同,感知千差萬別。此「女王頭」,為蕈狀石構造,形似蘑菇,其為砂巖受海水數十萬年浸蝕,砂巖中質地酥軟的巖石慢慢被海水浸蝕消失了,而堅硬的結核慢慢露出水面,再經風吹、日曬、雨淋、海浪衝刷,最終形成狀如蘑菇之石。
  • 女王頭斷救還是不救?
    讓它消失不是無情,景區保護不要盲目激進,尊重自然也是一種進步。超過4000年屹立不搖的我國臺灣新北市野柳地質公園「女王頭」,不堪自然風化,頸圍已從2006年的144公分至今縮為126公分,專家預測,如果持續風化5年內恐斷頸。是讓女王頭「自然風化」還是「人工護頸」,臺灣相關部門表示,將交由全民投票決定。  據統計,野柳地質公園2012年入園遊客高達269萬人次,創下歷年紀錄。
  • 臺灣野柳「女王頭」風化嚴重 5到10年或斷頸
    來源:臺灣「中央社」  中新網5月27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野柳女王頭面臨斷頸危機,研究團隊試圖以奈米科技補強巖石,經9個月實驗未能成功。女王頭頸部因風化嚴重越來越細,有研究推測恐在5到10年內斷頸。  北海岸及觀音山風景區管理處表示,基於野柳「女王頭」斷頸危機逐年逼近,自2011年起,委託臺灣大學高分子研究所教授謝國煌研究團隊,研究奈米科技補強巖石。
  • 臺北風景「女王頭」25年後可能斷頭(組圖)
    她的頸部瘦到直徑不到40釐米臺北縣1986年出版的宣傳照片上女王頭像頸部仍豐腴  大洋網訊 廣州日報報導,國際知名的臺北縣野柳風景區蕈狀巖「女王頭」,受自然風化影響,地質學家推估可能再過25年有斷頸危機,臺北縣「政府」為了延長女王頭壽命,去年委託學界進行「蕈狀巖風化問題處理」試驗報告,確認用藥劑可減緩風化速度
  • 野柳女王頭將斷頸圖
    北海岸的野柳女王頭即將面臨斷頸危機,政府也決定不搶救任由女王頭自生自滅,因為他們發現了一座新地標金剛巖,這尊大型蕈巖跟電影金剛的造型,幾乎是一模一樣,讓不少遊客直呼真的太像了,政府也有意讓這尊金剛巖成為女王頭的接班人。
  • 臺灣著名景觀「女王頭」5年內恐「斷頸」
    據報導,超過4000年屹立不搖的新北市野柳地質公園「女王頭」,不堪自然風化,頸圍已從2006年的144公分至今縮為126公分,專家預測,如果持續風化5年內恐斷頸。是讓女王頭「自然風化」還是「人工護頸」,臺「交通部觀光局」表示,將交由全民投票決定。「觀光局」統計,野柳地質公園2012年入園遊客高達269萬人次,創下歷年紀錄。「農委會」林務局「臺灣十大地景」月前出爐,野柳女王頭也名列第一,人氣爆表。不過,女王頭頸圍每年因自然風化縮減約2公分,頸部「愈來愈細」,且風化速度加快。
  • 野柳「女王頭」 海選「接班人」
    在眾多的蕈狀巖當中,「女王頭」最奪人眼目。「她」有高高的髮髻,修長的頸項,優美的臉部線條,雍容尊貴的體態。「女王」儀態萬方、風姿綽約,引得八方遊客慕名而來,2012年造訪野柳的遊客達到了269萬。而到野柳地質公園,遊客們最愛做的一件事,就是「朝覲女王」,並與「她」合影留念。
  • 修長細脖難以承載優雅的女王頭顱,此世界奇觀20年後即將消失
    進入公園大門不遠,就有提示牌告知:女王頭二號在此,這是一尊仿真的人工贗品,據說真正的女王頭在海浪侵蝕和風化作用下,估計2040年就會折斷,所以園區特意雷射3D掃描後製作了這尊砂巖仿真複製替代品,作為解說教育題材。野柳岬在著名基隆港西北不遠,北望東海,東臨太平洋。這一帶地層由砂巖堆積而成,在狂風巨浪的洗禮下,這些砂巖迎著風浪鳳凰涅槃般地綻放出最後的輝煌!
  • 臺灣野柳景區「女王頭」出現斷頸危機,大陸「國王頭」表示很傷心!
    你曾去過臺灣的野柳地質公園嗎那裡有一個聞名世界的地理奇觀——女王頭女王頭坐落於位於臺灣新北市萬裡區野柳地質公園,野柳是突出海面的岬角(大屯山系),長約1700米。蕈狀石的演育過程要歷經千百年,成形後像是一顆顆大香菇,是野柳最引人注目的風景。
  • 臺灣著名景觀女王頭 斷或留將交給民調決定(圖)
    ,可能五年後「斷頭」,要以科技保護女王頭或順其自然引發討論。  北海岸暨觀音山風景管理處前年委請臺大化工系謝國煌教授的研究團隊,進行女王頭搶救計劃,試圖以奈米科技製造人工巖層,增加女王頸部厚度,為女王頭「凍齡」。  與會的學者、地方人士聽取謝國煌的報告後,實地勘查再交流討論,多數學者認為「天然ㄟ尚好」。  臺大地理系教授李建堂表示,女王頭標榜的是「純」自然地質景觀,若以人為方式保護,就失去自然地質景觀的價值。
  • 夜訪「女王頭」:臺灣野柳推出十佳觀賞點
    夜訪「女王頭」:臺灣野柳推出十佳觀賞點   臺灣野柳地質公園從去年開始,開放夜間參觀,結合燈光秀,讓民眾可以欣賞"女王頭"和"俏皮公主"等巖石在夜晚的風貌。而今年更規劃新的儷影湖燈區,推薦10個最佳體驗點,讓民眾可以享受浪漫的野柳"石"光。  來到臺灣野柳,必不可少的是參觀當地著名的蕈狀石-女王頭。
  • 旅遊要趁早,4000年的女王頭將來有可能看不到了
    「女王頭」是臺北野柳公園最負盛名的景觀,由於它的頸部修長、臉部線條優美,神態像極昂首靜坐的尊貴女王,大家才特別稱它為「女王頭」。經過大自然的洗禮,侵蝕、風化而形成的嶙峋奇巖,這個神似鸚鵡。蘑菇頭。化石。燭臺石。
  • 臺灣地質景觀野柳「女王頭」海選「接班人」
    在眾多的蕈狀巖當中,「女王頭」最奪人眼目。「她」有高高的髮髻,修長的頸項,優美的臉部線條,雍容尊貴的體態。「女王」儀態萬方、風姿綽約,引得八方遊客慕名而來,2012年造訪野柳的遊客達到了269萬。而到野柳地質公園,遊客們最愛做的一件事,就是「朝覲女王」,並與「她」合影留念。
  • 搶救野柳女王頭 是否人為幹涉自然風化見解不一
    圖/北觀處提供 圖片來源:臺《聯合報》    華夏經緯網5月26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為搶救搖搖欲墜的野柳女王頭,臺灣「交通部觀光局」北海岸及觀音山風景區管理處委託臺大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所教授謝國煌,以「納米塗料補強巖石技術」測試女王頭附近的蕈狀巖,目前雖可提升巖石硬度,仍需克服化學藥劑產生的白化現象,盼能維持原有色澤。
  • 臺灣野柳「女王頭」風化50年對照圖出現
    臺灣野柳遠近馳名的 「女王頭」,脖子一年比一年細,未來恐面臨斷頸危機,上月北海岸一場暴雨,民眾見女王頭下方出現一道裂痕,擔心她提前「斷頭」,北海岸及觀音山風景區管理處提出對照圖,證明裂痕是巖石節理已存在40多年,近年女王頭風化速度沒有異常。
  • 臺灣野柳「女王頭」恐將「斷頸」 海選「接班人」
    在眾多的蕈狀巖當中,「女王頭」最奪人眼目。「她」有高高的髮髻,修長的頸項,優美的臉部線條,雍容尊貴的體態。「女王」儀態萬方、風姿綽約,引得八方遊客慕名而來,2012年造訪野柳的遊客達到了269萬。而到野柳地質公園,遊客們最愛做的一件事,就是「朝覲女王」,並與「她」合影留念。
  • 臺灣「女王頭」景觀恐「斷頸」 民眾盼修復
    中國園林網12月25日消息:據臺灣「今日新聞網」報導,已經有4000年歷史的野柳地標「女王頭」因不堪風化,恐怕在5年內就會面臨「斷頭」命運。根據「未來事件交易所」最新公布的行情價格,目前支持「盡力搶救留頭」意願偏高。
  • 奈米實驗未成功 臺灣野柳「女王頭」凍齡添變
    奈米實驗未成功 臺灣野柳「女王頭」凍齡添變 2015-05-26 10:11:42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新網5月26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北觀處為補強享譽國際的野柳女王頭,委託技術團隊盼以奈米補強,但9個月來經在其他巖石實驗,卻出現片狀剝落、巖表白化的現象,技術瓶頸讓女王頭「凍齡」增不確定因素。
  • 野柳地質公園「女王頭」的雍容華貴 ​
    蕈狀石是野柳最具代表性的地形景觀,尤其是「女王頭」雍容尊貴的形態,早已成為野柳地質公園的象徵。很多遊客就是奔著女王頭而去,所以在「女王頭」前面修了一條小路,並且標記了合影的位置。女王頭本身就是一個蕈狀石,形成原因和其他蕈狀石大致相同。由於它的頸子修長、臉部線條優美,神態像極昂首靜坐的尊貴女王,大家才特別稱它為「女王頭」。話說,還真是那麼一回事,形狀很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