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全球內流區水儲量不斷下降

2021-01-10 新華社新媒體

新華社南京12月6日電(記者王珏玢)記者從中科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獲悉,一個由中國等六國學者組成的團隊最新發現,2002至2016年間,全球內流區的水儲量正不斷下降。

據估算,內流區總水儲量每年約減少1000億立方米,這種損失速度,大約相當於每年乾涸1個青海湖。

最終流入內陸湖泊或在內陸斷流的河流稱為內流河,而內流河所在的區域為內流區。全球範圍內,內流區約佔陸地總面積的五分之一。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內流區的水量正隨氣候變暖和人類日益增長的用水需求而減少。

此次研究中,科研團隊利用美國航天局(NASA)與德國航空中心聯合發射的重力場恢復與氣候試驗重力衛星(GRACE)觀測數據,結合光學遙感、多源測高衛星資料及水文模型,定量估算了全球內流區總水量及地表水、土壤水與地下水層三個主要水文要素的儲量變化。

分析結果顯示,2002至2016年間,全球內流區的總水儲量大約以1000億立方米/每年的速率減少,這一下降速率是外流區(除南極和格陵蘭冰蓋區以外)的近兩倍。內流區水儲量減少,也是導致全球海平面上升的重要因素。

研究同時發現,在不同內流區,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對水量總虧損的貢獻比重各有不同。例如,撒哈拉沙漠及阿拉伯地區的水儲量下降,主要是因為地下水超採而導致水量入不敷出。而在歐亞大陸腹地,近一半的水儲量減少是由於地表水虧損。

「總的來說,乾旱地區正變得更幹。」該研究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中科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研究員宋春橋總結說,內流區本就多分布於乾旱、半乾旱地區,水量的顯著減少將給當地帶來非常嚴峻的挑戰。下一步,科研人員還將深入研究這些地區的水循環過程,在水資源規劃利用、跨境水問題解決等方面有所作為。

相關研究成果已於近日刊發在《自然》雜誌子刊《自然-地球科學》上。

相關焦點

  • 中國的頁巖油儲量怎麼樣?在全球能排第幾?
    ,輸送至地下,再通過地面的高壓泵進行施壓,當壓力與地層承受的壓力形成壓差時會產生裂縫,這時候存儲於巖石縫隙當中的石油就會流出來。 隨著傳統石油儲量的不斷減少,未來頁巖油將成為各國開採石油的重點方向,畢竟相對於傳統石油來說,頁巖的儲量要更大。 比如根據歐佩克公布的數據顯示,截止2017年全球探明原油儲量為1.483萬億桶(約2020億噸),按照這個原油儲備量和目前全球的消費速度來看,傳統石油儲量估計只能夠人類使用41年左右。
  • 研究顯示美國石油儲量世界居首
    新華社北京7月6日電  全球知名能源行業諮詢機構的最新研究顯示,美國石油儲量總計2640億桶,已高於沙烏地阿拉伯、俄羅斯,成為全球石油儲量最高的國家。  據英國《金融時報》日前報導,呂斯塔德能源諮詢公司的研究估計,美國既有油田、已發現和尚未發現的可採石油總計2640億桶,其中一半以上是非常規的頁巖油。這一數字超過了沙特2120億桶和俄羅斯2560億桶的石油儲量。  這項對全球範圍內6萬處油田的分析顯示,全球石油總儲量為2.1萬億桶,當前世界原油年產量約為300億桶。
  • 全球二氧化碳施肥效應40年來呈下降趨勢
    研究發現,全球陸地生態系統二氧化碳(CO2)施肥效應近40年來呈現顯著的下降趨勢,而養分和土壤水分供應狀況的變化可能是CO2施肥效應下降的原因之一。工業革命以來,人類活動造成大氣中CO2的濃度持續上升。CO2濃度的不斷增加,在通過溫室效應導致全球變暖的同時,也提高了植被的光合作用速率(即CO2施肥效應),增加了陸地生態系統吸收大氣CO2的能力(即碳匯能力),從而減緩全球變暖的速率。
  • 全球人類體溫正在不斷下降:專家說出原因
    但一項新的研究表明,似乎全球人類的體溫正在不斷下降。據外媒報導,發表在《科學進展》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除了美國和英國,那些偏遠落後地區的人體平均體溫也在不斷下降。在2017年英國的一項研究顯示,通過分析超過3.5萬名患者的25萬條體溫記錄,發現英國人的平均體溫為36.6℃,比「正常」平均體溫37℃下降不少。
  • 2020年全球鈷礦資源儲量結構情況分析:剛果(金)鈷礦資源儲量全球第一
    原標題:2020年全球鈷礦資源儲量結構情況分析:剛果(金)鈷礦資源儲量全球第一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發布的2017礦產品年鑑(Mineral Commodity
  • 2020年全球石油供需格局分析 委內瑞拉石油儲量全球第一【組圖】
    原標題:2020年全球石油供需格局分析 委內瑞拉石油儲量全球第一【組圖】   全球石油儲量下降   石油作為非可再生資源
  • 華北油田楊武寨區帶勘探紀實
    經過多年勘探開發,楊武寨地區中央背斜勘探程度高,已發現油藏儲量佔總儲量的63.9%,要在勘探上有新突破非常難。  但是,地質科研人員沒有止步不前,而是創新思維,從全局著眼,將勘探視野放到未涉足的禁區、空白帶,從思路中找出路。
  • 報告顯示:這三個國家佔了全球鑽石儲量的80%
    本周三公布的一份報告顯示,俄羅斯、剛果和波札那三國的鑽石儲量加起來至少佔世界總儲量的80.6%,約為11億克拉。根據倫敦的Learnbonds.com網站收集的數據,俄羅斯擁有全世界最大的鑽石儲量,約為6.5億克拉,約佔全球儲量的52%。
  • 太陽活動區影響冕洞高速流?丨Calling太空
    圖1 隨太陽自轉的冕洞動畫(圖片來自helioviewer.org)通常我們認為行星際空間中的太陽風來自於太陽日冕的開放磁力線區域,其中,冕洞代表的開放磁力線區域能持續不斷的噴發出大量等離子體團——冕洞高速流,是災害性空間天氣的主要驅動源。
  • 中國石油緻密油和頁巖油重點探區勘探開發進展
    自「十二五」以來,中國石油進行了十餘年陸相緻密油、頁巖油的艱苦探索與不懈研究,加大了勘探開發力度,近期在11個區塊的勘探相繼獲得了發現和突破(表3)。加強選區評價和「甜點」區/ 段分布預測研究和工程技術攻關,在地質認識、地球物理技術和工程技術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進展。
  • 研究發現馬裡亞納海溝在不斷吞水,一年幾百億噸,為什麼會這樣?
    去年年底有科學研究指出世界最深海溝馬裡亞納海溝在不斷吞噬海水,而且吞噬量達到了每年幾百億噸,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眾所周知,馬裡亞納海溝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溝,它因為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而吸引了眾多國際科研團隊前往考察。在馬裡亞納海溝中科考隊發現了許多人類從未見過的深海生物,同時在長期的研究中發現了馬裡亞納海溝形成的秘密。
  • 我國螢石儲量「叫好不叫座」
    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統計(USGS),預計全球確定螢石資源約含5億噸,查明的儲量約2.7億噸礦物量。目前,螢石儲量位列世界前四分別為南非、中國、墨西哥與蒙古,共計約佔全球總量的50.4%。其中,中國螢石儲量與南非並列第一,均達到4100萬噸,佔世界總儲量15.19%。
  • 張建輝:退耕還林使土壤有機碳儲量增加
    而中科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最近一項研究成果也顯示,退耕還林工程開展10多年來,土壤有機碳儲量在不斷增加。  土壤碳循環與氣候變化密切相關  土壤是地球表層系統中最大且最活躍的碳庫之一,有機碳庫儲量大約為1550Pg(1Pg=1015g),是大氣碳庫的3倍,是陸地植被碳庫的2倍至4倍。
  • 2019年我國新增石油與頁巖氣探明儲量大幅增加
    天然氣新增探明地質儲量8090.92億立方米,同比下降2.7%。其中,新增探明地質儲量大於1000億立方米的盆地有2個,分別為鄂爾多斯盆地和四川盆地。新增探明地質儲量大於1000億立方米的氣田有3個,為鄂爾多斯盆地的靖邊氣田和蘇裡格氣田,以及四川盆地的安嶽氣田。
  • 處於火山地震帶的菲律賓,礦產儲量全球領先,是我國主要鎳礦來源
    菲律賓金屬礦產概況菲律賓地處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成礦地質條件較好,金屬礦產資源豐富,鎳礦、金礦、銅礦、鉻礦等單位面積儲量在全球名列前茅。目前已查明和開發的礦種有50種,礦產種類相對比較齊全,尤其是金屬礦產如鎳、銅、金、鐵、鉻、鈷等,都具有一定儲量和開發潛力。截至2017年,菲律賓鎳儲量480萬噸,居世界第六位;鈷儲量29萬噸,居世界第五位,生產佔全球產量的4%;銅儲量2300萬噸,金儲量2400噸。
  • 解密全球十大「怪坡」 竟然水往高處流!
    美國猶他州,有一個被人們稱為「重力之山」的奇特山坡,有一條直線距離為500米左右,坡度很大的斜坡道,也是聞名全球的「怪坡」。   在臺東縣東河鄉,有一個名叫「都蘭」的旅遊勝地,其最吸引遊人處,便是「水往高處流」的奇景。
  • 我國科學家首次在深海熱液區發現氣態水
    每經編輯:王鑫據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官網28日消息,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科學」號科考船,在深海熱液區首次觀測到氣態水存在的證據。該成果今天(5月28日)在地球科學權威刊物《地球物理學研究快報》上正式發表,這一重磅科研發現,今日也被央視報導。
  • 全球石油儲量排名:俄羅斯第九,第一很意外,那我國呢
    除石油進口外,我們國家在石油儲備、石油生產和石油消費方面的全球地位如何呢?首先,先說石油的儲量。根據各國家石油儲量統計數據,均以已查明的儲量為準。這一數字是經常變化的,因為各國對石油的勘探仍在繼續進行,而且會不斷有新的石油被勘探出來。例如,近來我國在新疆地區新發現一處礦藏超2億噸的大油田。你可能不信!
  • 我國西北傳出喜訊,發現一片「地下海洋」,淡水量超過全球總儲量
    隨著西北油氣田的開發,我國科學家通過鑽井,發現西北地區地下存在大量水資源,可利用的地下水儲量至少有100億立方。為此,在2008年的時候,我國西北省份就推出過「地下水庫」的計劃,試圖利用大規模打井的方式,改善當地農業生產缺水狀況,提升農民種植收入。
  • 油氣勘探開發的未來在深海——全球海洋油氣勘探開發形勢分析與展望
    未來,海洋油氣具有極大的勘探開發潛力,是全球重要的油氣接替區。2. 深水油氣潛力巨大,產量和新增儲量佔比不斷攀升目前,全球最大探井水深達3400米,海底生產系統2900米,深水油氣產量不斷創下新高。2019年全球新發現油當量儲量在1億桶(約13.6百萬噸)以上的油氣田共28個,總儲量約14.2億噸油當量,佔當年發現總量的79.2%。其中,深水油氣發現11個,儲量為5.7億噸油當量;陸架7個,儲量4.4億噸油當量;陸上僅3個,儲量約1億噸油當量。從新發現油氣田的儲量規模來看,近10年,海洋油氣田平均儲量規模遠高於陸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