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於火山地震帶的菲律賓,礦產儲量全球領先,是我國主要鎳礦來源

2020-12-04 地一眼

菲律賓位於亞洲東南部,毗鄰中國南海,處於連接亞洲和大洋洲、印度洋與太平洋的樞紐位置,優越的地理位置使其菲律賓有顯著的地緣戰略意義。

菲律賓是東南亞第二人口大國,大量受教育、會英語的勞動力資源是菲律賓最大的競爭優勢。中國是菲律賓第一大貿易夥伴,也是主要投資國之一,礦業、製造業和電力是中國在菲律賓的主要投資領域。

菲律賓是「海上絲綢之路」經濟帶重要節點國家,對於我國南海局勢穩定具有重要意義。

菲律賓金屬礦產概況

菲律賓地處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成礦地質條件較好,金屬礦產資源豐富,鎳礦、金礦、銅礦、鉻礦等單位面積儲量在全球名列前茅。

目前已查明和開發的礦種有50種,礦產種類相對比較齊全,尤其是金屬礦產如鎳、銅、金、鐵、鉻、鈷等,都具有一定儲量和開發潛力。

截至2017年,菲律賓鎳儲量480萬噸,居世界第六位;鈷儲量29萬噸,居世界第五位,生產佔全球產量的4%;銅儲量2300萬噸,金儲量2400噸。

目前菲律賓的礦產資源開發程度較低,根據菲律賓環境與自然資源部統計,在菲律賓900萬公頃含礦土地中,只有約2.5%獲得開採許可,該國礦產資源仍具有較大的開發潛力。

值得一提的是,菲律賓鎳銅金鉻儲量豐富,是世界上主要的鎳礦出口國,也是中國最主要的鎳礦進口來源國,對中國鎳礦供應穩定具有較大意義。

菲律賓礦業產值

截至2018年6月,菲律賓大型在產鎳礦30處,金礦8處,鐵礦4處,銅礦3處,鉻礦3處,非金屬礦(沙、石灰石等)65處,煤礦30座。

2011年菲律賓礦業總產值達到27.92億美元,近十年最高點,主要由於國際金價高漲,金礦產值貢獻較大。

此後礦業產值有所下降,2014年由於印尼禁止原礦出口,菲律賓鎳礦產量和出口量大增,鎳礦價格上漲,鎳礦產值增加,帶動礦業總產值小幅度上升。

2017年菲律賓礦業總產值26.01億美元。金礦、鎳礦、銅礦、油氣、煤炭等為礦業產值中最主要部分。金礦產值佔金屬礦產值的42%,鎳礦以及銅礦分別佔40%和17%。

礦業在菲律賓出口中佔有重要地位,2017年礦業出口佔出口總額的7%。

菲律賓地質工作程度

二十世紀50至80年代,是菲律賓礦業輝煌的時期,這一期間菲律賓地質工作較為活躍。

1972年1:400萬全國地質圖完成,系統展示該國主要地質構造位置,在此基礎上於1982年完成1:100萬全國地質圖。最新的1:50萬NTMS系列地質圖覆蓋呂宋島、萊特島和巴拉望島地區。

礦產方面,1981年完成的比例為1:250萬重要金屬礦產分布圖,顯示整個菲律賓的鎳、鉻、銅、金、鐵礦床的分布以及沉積區的地層和巖性。

該國地質資料管理具有一定的信息化水平,信息集成在礦業和地球科學局的GIS系統上,具體礦山勘探資料主要掌握在各大礦業公司手中。

總體而言,菲律賓地質工作有一定的基礎,但是缺乏整體性,並且地質資料較老。

菲律賓礦產勘探情況

菲律賓礦產資源勘探停留在比較初級的階段,開採的礦床基本上都是地表-近地表礦床,具有非常典型的成礦模式,成礦模式有例可循。一般鑽孔深度都不超過千米,通常採用「以採代探,邊採邊探」 的模式進行生產。

20世紀50至60年代,菲律賓銅礦業蓬勃發展,7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是菲律賓礦業勘探的「黃金時代」。在此期間共計新發現13個金礦床和40個銅礦床。

由於黃金勘探相比銅礦勘探技術難度低且投產快,所以目前菲律賓勘探投資主要集中在金礦勘探領域。

作為礦業的先行指標,自2012年以來菲律賓金屬礦產勘查投入連續五年下降。2017年金屬礦產勘探預算僅為4320萬美元,較2012年鼎盛時期的3.2億美元降幅巨大。

這與國際礦業市場環境密切相關,運營和資金成本的增長,使得主要礦企逐漸 開始剝離非核心資產、縮減資本項目和勘查開支。

目前銅、金礦勘查所佔份額最大,新的勘探項目主要位於棉蘭老島地區。銅、金礦勘查主要工作是進行老礦山的儲量發掘,紅土型鎳主要集中在礦山可行性研究階段。

菲律賓與中國

中菲兩國經貿往來密切,中國是菲律賓第一大貿易夥伴、第一大進口來源地、第四大出口目的地。據菲律賓統計署統計,2018年中菲雙邊貿易額300.93億美元,同比增長18.1%。

根據中國海關數據,2017年中國進口菲律賓鎳礦總額為180.30億人民幣,2018年為192.23億人民幣,鎳礦是中國從菲律賓進口商品中金額最大的產品。從2014年印尼禁止鎳礦原礦出口以來,菲律賓已成為中國最重要的鎳礦進口來源國。

自2016年以來,中國企業在菲律賓投資增長勢頭明顯,投資領域包括礦業、製造業、電力等。目前,中國礦業企業在菲律賓主要投資開發鎳礦。

菲律賓作工業不發達,鋼鐵、電力、石化產能不足,已經成為制約經濟發展的重要原因,但是礦產資源豐富,可以與中國形成互補。中國作為工業大國,在基建、能源、石化、電力、冶金等領域擁有成熟的技術和龐大產能,中國有能力也有意願將自己的優勢產能向其他國家輸出,來實現共同發展的目的。

參考來源:《菲律賓礦產開發區域優選評價研究》本平臺轉載內容,僅作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平臺觀點。文章版權屬於原作者,如果有侵權或非授權發布之嫌請聯繫我們,我們會及時審核刪除處理。

相關焦點

  • 「一帶一路」主要礦產資源儲量及產能概況
    (四)鎳「一帶一路」查明鎳礦儲量1410萬噸,約佔世界鎳礦儲量的19.1%,主要分布於俄羅斯、印度尼西亞、中國和菲律賓4個國家。其中,俄羅斯鎳礦資源豐富,查明鎳礦儲量610萬噸,居世界第4位,佔「一帶一路」的43.3%,主要分布在烏拉爾南部、貝加爾、遠東地區南部和諾裡爾斯克礦區,以銅鎳硫化物型礦床為主;印度尼西亞查明鎳礦儲量390萬噸,居世界第6位,佔「一帶一路」的27.7%,主要分布於東部的蘇拉威西島和馬魯古群島,為紅土型鎳礦;菲律賓查明鎳礦儲量110萬噸,居世界第11位,佔「一帶一路」的7.8%。
  • 中國又掌握一戰略礦產話語權,儲量僅佔全球3%,比晶片還要短缺
    中國地大物博,礦產資源豐富,但是由於需求大,開採礦產成本高,所以中國部分礦產資源仍然要依賴進口。而其中中國的鎳資源更是非常緊缺,儲量僅佔世界3%。可以說,相比晶片我國更加缺少鎳資源。在極度依賴進口的情況下,我國企業近期增加對國外鎳礦的投資。
  • 菲律賓突發火山爆發 紅土鎳礦出貨區未受影響
    菲火山地震局於當日下午4點召開新聞發布會,稱塔爾火山的噴發活動「加劇」,當日噴發的火山灰高一公裡,並引發一系列火山地震。「塔爾火山的火山灰已擴散到呂宋島南部多個城鎮,帶來落石或落灰。」據悉,12日晚間6點,馬尼拉國際機場管理署(MIAA)宣布,由於塔爾火山噴發的火山灰已抵達尼諾·阿基諾國際機場(NAIA)上空,因此12日晚間所有進出港航班已被取消。
  • 鄰國的寶藏:東南亞礦產資源分布
    我國礦產資源雖然儲量豐富,但面臨貧礦多、富礦少的困境。過去的十多年裡,中國礦企在全球收購了大量礦山,目前,海外買礦的勢頭仍在持續。東南亞各國礦產資源豐富,特別是銅、鎳、鈦,鉀鹽等,與我國形成互補。去年中核在寮國發現了超大鉀鹽礦,近年來很多東南亞國家推出政策扶持礦業發展,並期望加強國際合作。對中國礦業人來說,東南亞是一個找礦、開礦、買礦的好地方。
  • 我國掌握一戰略礦產話語權,「卡脖子」已成過去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全球環境的變化,世界各國都越來越意識到自然環境對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性,同時也更加重視對環境的保護。2019年我國海南省政府也提出於2030年禁售燃油車。自此,新能源的研發與應用成為了各企業的首要任務,更是汽車行業發展的重頭戲。大家都知道,我國的土地面積十分廣大,相對應的我國礦產資源還是十分豐富的,但是中國人口眾多,且開採礦產資源成本高昂,所以目前中國使用的許多礦產資源還是要依賴外國進口,其中開發新能源所需的鎳資源便是我國目前最為緊缺的礦產資源之一。
  • 中國又掌握一戰略礦產話語權,儲量僅佔全球3%
    一直以來,中國對於礦產資源著較大的需求量。因此在大多數情況下,不得不選擇從國外進口大量的礦產資源,其中較為突出的就是極為稀缺的鎳礦。不過今日有消息稱,中國企業格林美將成為印尼鎳礦的最大股東,這意味著中國將又掌握一戰略礦的話語權。
  • 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協定達成,對砂石礦等老闆有啥好處?
    另外也存在部分與特提斯成礦域相關的礦床,主要有緬甸蒙育瓦(Monywa)銅礦、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的Tangse礦床以及馬來西亞的Menpur銅礦床等。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寮國等國家是主要的銅資源國,資源儲量較大,印尼銅礦最為豐富,儲量約2500萬t,位於巴布亞島的格拉斯貝格山和艾斯伯格山的銅金礦是東南亞地區最大的斑巖型銅金礦,寮國賽奔銅金礦和富開姆鋪金礦是寮國最大的銅金礦床。
  • [思維拓展]世界火山地震帶
    根據新大地構造學說,全球地殼是由6個大板塊構成的,每個大板塊又可分為許多小板塊。板塊與板塊接觸的地方(板塊邊界)是地殼最不穩定的地方,是火山地震的多發區。世界兩大山帶(見330頁)屬最新板塊碰撞邊界,這些地區的地殼運動還沒有停止,板塊碰撞仍在繼續,因此這些地區現在還經常發生火山活動和地震。板塊俯衝邊界主要分布在太平洋西部,包括從阿留申群島經日本、菲律賓,一直到南太平洋的一系列島弧和它們東面的海溝,大洋板塊沿海溝向下俯衝和消亡。
  • 火山地震帶
    火山地震帶是指火山地震集中分布,且呈有規律的帶狀的地區,全球有環太平洋地震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山地震帶兩大地震帶,前者約集中了全世界
  • RCEP成員國礦產資源巡禮:印尼,中國也要大量進口礦產的國家
    2020年11月15日,我國與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以及東協十國正式籤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被稱為全球規模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正式達成。RCEP協議國家與我國在礦產資源方面有著密切的貿易往來。礦產出口大國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等這些國家歷年向我國出口各類礦產資源。
  • 礦產、礦產資源基礎知識
    1960年制定的蘇聯礦產儲量分類規範中,除從經濟的角度,將礦產儲量分為平衡表內與平衡表外兩類外,勘探和研究的程度將礦產儲量分為詳細探明和詳細研究(A、B、C1)的儲量,初步評價的儲量(C2)和預測儲量三類。我國建國初期,暫時採用了蘇聯的儲量級別。1959年,地質部全國礦產儲量委員會制定了我國第一個《礦產儲量分類暫行規範(總則)》。
  • 中國地震帶分布圖詳解:中國有哪些主要地震帶?
    我國位於世界兩大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與歐亞地震帶之間,受太平洋板塊、印度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的擠壓,地震斷裂帶十分活躍。全球主要地震活動帶有三個:環太平洋火山分布於瀕臨太平洋的大陸邊緣與島嶼。從南美西海岸安第斯山開始,向南經南美洲南端、馬爾維納斯群島(福克蘭群島)到南喬治亞島;向北經墨西哥、北美洲西岸、阿留申群島、堪察加半島、千島群島到日本群島;然後分成兩支,一支向東南經馬裡亞納群島、關島到雅浦島,另一支向西南經琉球群島、我國臺灣、菲律賓到蘇拉威西島,與地中海--印尼地震帶匯合後,經索羅門群島、新赫布裡底群島、斐濟島到紐西蘭。
  • 印尼東部伊裡萊沃託洛科火山噴發。特斯拉欲進軍印尼,鎳礦熱潮要來...
    印尼火山與地質災害減災署當天表示,伊裡萊沃託洛科火山噴發出來的火山灰煙柱呈灰白色,正向周圍蔓延開來。記錄儀器顯示,本次噴發持續時間達10分鐘。 該機構提醒居民和遊客不要靠近火山峰頂半徑兩公裡內的危險區。 印尼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國家之一,境內現有129座活火山。
  • 全球地震帶分布(圖)
    經科學家研究,全球主要地震活動帶有三個:  環太平洋地震帶:  分布於瀕臨太平洋的大陸邊緣與島嶼。從南美西海岸安第斯山開始,向南經南美洲南端、馬爾維納斯群島(福克蘭群島)到南喬治亞島;向北經墨西哥、北美洲西岸、阿留申群島、堪察加半島、千島群島到日本群島;然後分成兩支,一支向東南經馬裡亞納群島、關島到雅浦島,另一支向西南經琉球群島、我國臺灣、菲律賓到蘇拉威西島,與地中海--印尼地震帶匯合後,經索羅門群島、新赫布裡底群島、斐濟島到紐西蘭。
  • 菲律賓發生6.5級地震,全球MLCC市場恐受衝擊
    菲律賓火山地震研究所說,此次地震為構造地震,預計未來還可能發生餘震。 菲律賓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地震頻發。據菲律賓火山地震研究所統計,該國每年有100至150次有感地震發生。 地震發生在聖誕節清晨,不少馬尼拉市民尚未起床。有人在社交媒體中分享震時感覺稱,室內屋頂吊燈、梁柱、門框晃動。也有早起的食品加工廠工人、菜市場售貨員,地震發生後跑到空曠處稍事躲避,即返回崗位。
  • 菲律賓火山持續噴發,或引發大規模地殼運動?
    菲律賓火山正面臨著一場大規模噴發的威脅。 本周,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日本、阿拉斯加和加利福尼亞的火山爆發都處於活躍狀態。 本周四,菲律賓馬榮火山噴發,熔巖湧出,噴出的火山灰高達一英裡,逾7.5萬人被迫撤離。當地官員警告稱,火山隨時可能發生大規模噴發。
  • 全球一年6級以上地震93次 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進入活躍期
    截至11日,此次地震已經造成至少90人遇難,而其中地震重災區的瓦哈卡州就有71名遇難者。 墨西哥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地震災害多發。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副所長張曉東曾指出,在有地震資料記載的100餘年中,目前地球正處於第三次大地震活躍期,前面兩次是1900年前後和1950年前後,這些時期千人乃至萬人死亡的8級和9級地震頻發。
  • 世界上有哪些主要地震帶?
    (1)環太平洋地震帶:全球規模最大的地震活動帶。此帶主要位於太平洋邊緣地區,沿南北美洲西海岸,從阿拉斯加經阿留申至堪察加,轉向西南沿千島群島至日本,然後分成兩支,其中一支向南經馬裡亞納群島至伊裡安島,另一支向西南經琉球群島、我國臺灣省、菲律賓、印度尼西亞至伊裡安島,兩支在此匯合,經所羅門、湯加至紐西蘭。全球約80%的淺源地震、90%的中深源地震以及差不多所有深源地震,都發生在這一帶。所釋放的地震能量佔全球地震總能量的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