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又掌握一戰略礦產話語權,儲量僅佔全球3%,比晶片還要短缺

2021-01-09 虛實九變

中國地大物博,礦產資源豐富,但是由於需求大,開採礦產成本高,所以中國部分礦產資源仍然要依賴進口。而其中中國的鎳資源更是非常緊缺,儲量僅佔世界3%。可以說,相比晶片我國更加缺少鎳資源。在極度依賴進口的情況下,我國企業近期增加對國外鎳礦的投資。

據金十數據1月4日消息,中國電動汽車電池製造商格林美宣布,其旗下荊門格林美將加大對印尼鎳礦項目的投資,中企在鎳相關項目的持股份額由原來的36%增加到72%,成為最大股東。中國此舉就是為了打破鎳稀缺的僵局,同時也掌握了又一戰略礦產的話語權。

數據顯示,全球鎳儲量最為先前的國家分別是印尼、澳大利亞和巴西,這三個國家總儲量佔據全球60%。之前我國鎳礦主要是從印尼進口,但是印尼明白鎳的重要性後,自2020年開始禁止對外出口。而印尼斷供以後,菲律賓就成為我國主要鎳礦主要供應國。但是從去年12月開始,菲律賓因天氣原因運輸速度開始減慢,這也導致我國的鎳資源應用陷入緊張狀態。

正是因為不想陷入被動的局面,所以中企計劃掌握主動權。要知道,雖然目前菲律賓未在鎳供應下手,但是一旦菲切斷我國鎳來源,屆時我國鎳產業鏈將無法運作。就如我國晶片問題,美國禁止晶片生廠商向中國供應,臺積電、三星、英特爾等巨頭對華為中斷晶片供應,最後導致以華為為代表的中國晶片引進企業壓力大增。

不過,我國晶片也因此加快了研發速度,攻克技術難題,目前已經傳來不少關於晶片的好消息。與此相反的是,美國晶片禁令反而傷其自身,導致不少美企晶片滯銷。鎳礦也是同理,中企已經未雨綢繆,在受限於人之前,就開始收購相關企業,以保證中國鎳供應鏈順暢。

實際上,不只是鎳礦,在其他戰略礦產上,我國也在不斷努力,以獲得開採權。

此前,我國鐵礦石大部分都從澳洲進口,比如澳大利亞的力拓、必和必拓以及FMG。今年中澳關係轉冷後,澳大利亞抬高鐵礦石價格賺取高額利潤,甚至想在利用鐵礦石反制中國。但是,中國早前拿下了非洲西芒杜鐵礦開採權,又和巴西、印度等國加大鐵礦石貿易合作後,即便降低澳鐵礦石進口量,也不會對自己造成大的影響。中國擴大進口渠道,澳大利亞想要「鉗制」中國,終究只能是想想了。

此外,中國山東黃金近期還在澳大利亞收購一家資源公司,山東黃金就是衝著其金礦項目而來,該項目金礦儲量以及產量都非常可觀。之前,中企還計劃收購加拿大金礦商公司,但因為該公司金礦位於北極敏感地區,所以加拿大以「國家安全」為由喊停中企收購項目。

由此也能夠看出,礦產資源對中國而言非常重要,中國作為一個工業大國離不開礦石資源。既然我國部分礦石不能自給自足,那加大國外礦產投資,也不失為一種補充辦法。就像此次增資,讓中國鎳礦能夠化危機為轉機,只有掌握話語權,我國才不會任人宰割、受人壓制。

相關焦點

  • 重要性不輸晶片!中國又掌握一戰略礦產話語權,儲量僅佔全球3%
    一直以來,中國對於礦產資源著較大的需求量。因此在大多數情況下,不得不選擇從國外進口大量的礦產資源,其中較為突出的就是極為稀缺的鎳礦。不過今日有消息稱,中國企業格林美將成為印尼鎳礦的最大股東,這意味著中國將又掌握一戰略礦的話語權。
  • 重要性不輸晶片!我國掌握一戰略礦產話語權,「卡脖子」已成過去
    1月4日,中國電動汽車電池製造商格林美宣布,其下設公司荊門格林美加大了在印尼鎳礦項目的投資份額,該企業的控股份額比原先增長了一倍,達到了72%,成為了該項目中最大的股東。正因如此,雖然中國國土內鎳礦資源儲量僅佔全球儲量的3%,但是隨著中國企業投資擴大,中國又掌握了一個具有戰略性意義的礦產資源,而這也代表著將徹底告別這一資源的"卡脖子"時代。更有專家表示,鎳礦資源的重要性,一點也不比高端晶片弱。
  • 處於火山地震帶的菲律賓,礦產儲量全球領先,是我國主要鎳礦來源
    菲律賓位於亞洲東南部,毗鄰中國南海,處於連接亞洲和大洋洲、印度洋與太平洋的樞紐位置,優越的地理位置使其菲律賓有顯著的地緣戰略意義。菲律賓是東南亞第二人口大國,大量受教育、會英語的勞動力資源是菲律賓最大的競爭優勢。中國是菲律賓第一大貿易夥伴,也是主要投資國之一,礦業、製造業和電力是中國在菲律賓的主要投資領域。
  • 我國稀土儲量曾佔全球71%,為何如今只佔20%呢?
    「專利權」幾乎已經獲得,十大稀土國中,也只有中國才有。所謂的「工業金礦」,稀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戰略資源,而且是不可再生的,用一點就少一點。實際上!中國稀土資源十分豐富,北內蒙古、東山東、中四川、南廣西,其分布呈現「總量大、分布廣」、「南少北多」的特點。我國稀土儲量約3500萬噸,其中儲存於中國內蒙古白雲鄂博,佔全國稀土總量的83%。
  • 我國稀土儲量曾佔全球71%,為何如今只佔20%呢?
    中國稀土資源十分豐富,北內蒙古、東山東、中四川、南廣西,其分布呈現「總量大、分布廣」、「南少北多」的特點。我國稀土儲量約3500萬噸,其中儲存於中國內蒙古白雲鄂博,佔全國稀土總量的83%。《中國稀土剩餘政策白皮書》顯示,開採產量最巔峰的時候,我國稀土儲量已經佔全球總量的71.1%,這是一個多麼恐怖的數據。
  • 中國遇鈾短缺困境 年消耗量將破萬噸產量僅千噸
    這一數據來源於經合組織核能機構與國際原子能機構在2010年7月正式發布的2009年版鈾紅皮書《2009鈾:資源、產量和需求》。事實上,中國此前沒有任何機構正式公布過相關數據。「紅皮書的準確性是得到大家公認的,但由於鈾礦的勘查需要很長的時間,所以最新發現的一些大礦,並不會那麼快就能準確掌握儲量數字,因此紅皮書的數據,肯定是比實際儲量要少。」中國核工業地質局科技處處長簡曉飛如此解釋。
  • 中國探測罕見千億能源,儲量佔世界百分之八十,各國眼饞也不行
    而我國也是一個礦產資源大國,繼稀土資源被發現後,我國又探測到一處罕見千億資源,儲量佔了世界的百分之八十,各國眼饞也不行,畢竟是在我國境內發現的,我們國家國土面積佔世界第三,地勢類型豐富,有山川、河流、盆地、丘陵、沙漠、海洋等等,正是因為地勢的不同,我國也擁有大量的礦產資源。
  • 「一帶一路」主要礦產資源儲量及產能概況
    一、主要礦產資源儲量及產能概況(一)銅「一帶一路」查明銅礦儲量1.3億噸,約佔世界銅礦儲量的18%,主要分布於俄羅斯、中國、印度尼西亞、蒙古和哈薩克斯坦等國家,以俄羅斯和印度尼西亞銅礦資源較為豐富。據統計,「一帶一路」鐵礦石產量約為6.9億噸,佔全球比例僅為36%,主要生產國有中國、印度、俄羅斯和烏克蘭,佔「一帶一路」鐵礦石總產量比分別為39%、20%、14%和12%。(三)鉛鋅「一帶一路」查明鉛鋅礦儲量10910萬噸,約佔世界鉛鋅礦儲量的32.2%,主要分布於中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印度和波蘭5個國家。
  • 礦產戰略資源爭奪及其上市公司
    【鋁道網】稀土、鎢、銻、錫被並稱為中國的四大戰略資源,屬為數不多的中國可以具有定價能力的戰略資源,但其當前的開採強度均超過世界平均水平,其中稀土開發強度3倍於世界水平。
  • RCEP成員國礦產資源巡禮:印尼,中國也要大量進口礦產的國家
    一、重要礦產資源分布印尼地處特提斯成礦域東南端與環太平洋成礦域及印度-澳大利亞成礦域交匯的地方,成礦地質條件較好,礦產資源豐富、種類較齊全。印尼擁有豐富固體礦產資源,其煤炭、銅礦、鋁土礦、金礦、鎳礦、錫礦等礦產資源在全球佔重要地位。
  • 南美洲這一國家:石油儲量全球第五,卻欠我國上千億未還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是,南美洲這一國家石油儲量全球第五,卻欠我國上千億未還。說到石油這一資源,對一個國家的發展可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說它是一種戰略資源。而在現在能源日趨緊張的時代下,誰擁有大量的石油資源,誰就擁有了話語權,畢竟它是被稱為「工業的血液」。但是這一國家擁有著全球第五的石油資源,卻還欠我國上千億呢?一起來看一下吧。
  • 中國第一,全球第十,紫金憑什麼成為中國金屬礦產資源最多的企業
    紫金礦業是中國控制金屬礦產資源最多的企業之一,截至2016年底,公司擁有權益資源儲量黃金1347.41噸、銅3006.38萬噸、鋅鉛950.42萬噸等。紫金礦業的金、銅、鋅三大礦產品產量均居中國礦業行業前三甲,2016年,紫金三大業務銷售收入佔集團總營收的85.58%,尤其黃金業務,佔比達到59.99%。
  • 汽車晶片短缺致全球汽車巨頭減產
    汽車晶片面臨嚴重短缺,已波及全球!因此最近豐田、日產、大眾,本田等多個汽車巨頭都公布了相應的減產計劃。晶片緊缺會延續至2021年一季度。今年下半年前,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主要汽車生產商都可能遇到晶片不足的問題,並且晶片價格會進一步攀升。由於半導體短缺,豐田汽車決定減少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工廠生產的Tundra皮卡的產量。
  • 中國獨佔世界第一的礦產寶藏
    總之,中國是世界上疆域遼闊、地質條件優越、礦種齊全配套、資源總量豐富的國家,具有十分鮮明資源特色的礦產資源大國。世界三大成礦域都在中國境內,因此,礦產種類十分齊全。中國的8種礦產儲量更是世界第一,潛在價值居世界第3位。下面帶你來看看具體有哪些礦產。
  • 【晚間3分鐘】:Intel第二顆10nm處理器現身;全球MOSFET晶片短缺...
    【晚間3分鐘】:Intel第二顆10nm處理器現身;全球MOSFET晶片短缺警報解除;亞馬遜AWS急招FPGA工程師 xiaoqingmei 發表於 2018-05-18 18:32:47   【導讀】:
  • 我國發現一種新戰略資源,緊缺程度堪比稀土,儲量佔全球75%!
    當然在這過程中,不免也會發現許多新的資源存在,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我國發現一種新戰略資源,其緊缺程度堪比稀土,儲量佔全球75%!眾所周知,我國國土面積是非常大的,所以在這其中也蘊含了很多的自然資源,而我們每年都在進行勘察,當發現大型資源時,也會合理開發和保護。
  • 全球頂尖儀器基本被美日德掌握,中國在高端設備上佔多少席位?
    在改革開放之初我國就提出了「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論斷,如今這一觀念早已深入人心。早在2005年我國就開始研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對於選擇自主創新還是技術引進展開激烈討論,最後國家提出了自主創新、建設創新型國家戰略。畢竟高端科技必須經過時間的沉澱和現實實踐。
  • 讓人垂涎的中國礦產,德國要拿100個德械師和一萬架飛機來換
    由於鎢礦重要的軍事戰略價值,加上在全球近乎獨佔、足可左右國際市場的儲產量——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提供的數據,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鎢礦資源儲藏國和生產國,估計儲量達190萬噸,所佔世界總儲量的份額達66%;其次俄羅斯儲量為25萬噸,佔8.7%;美國為14萬噸佔4.9%;加拿大12萬噸佔4.2%;玻利維亞5.3萬噸佔1.8%以及基地國家和地區為41.4萬噸佔14.4%,使鎢礦被稱為中國「特礦之首」。
  • 全球頂尖儀器基本被美日德掌握,中國高端設備佔多少席位
    在改革開放之初我國就提出了「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論斷,如今這一觀念早已深入人心。早在2005年我國就開始研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對於選擇自主創新還是技術引進展開激烈討論,最後國家提出了自主創新、建設創新型國家戰略。畢竟高端科技必須經過時間的沉澱和現實實踐。
  • 礦產、礦產資源基礎知識
    就省(區)而言,探明儲量遼寧位居榜首,河北、四川、山西、安徽、雲南、內蒙古次之。中國鐵礦以貧礦為主,富鐵礦較少,富礦石保有儲量在總儲量中佔2.53%,僅見於海南石碌和湖北大冶等地。該類型鐵礦含鐵量雖低(35%左右),但儲量大,約佔全國總儲量的一半,且可選性能良好,經選礦後可以獲得含鐵65%以上的精礦。從成礦時代看,自元古宙至新生代均有鐵礦形成,但以元古宙力量重要。錳礦中國錳礦資源較多,分布廣泛,在全國21個省(區)均有產出;有探明儲量的礦區213處,總保有儲量礦石5.66億噸,居世界第3位。中國富錳礦較少,在保有儲量中僅佔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