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性不輸晶片!中國又掌握一戰略礦產話語權,儲量僅佔全球3%

2021-01-09 海峽新資訊

一直以來,中國對於礦產資源著較大的需求量。因此在大多數情況下,不得不選擇從國外進口大量的礦產資源,其中較為突出的就是極為稀缺的鎳礦。不過今日有消息稱,中國企業格林美將成為印尼鎳礦的最大股東,這意味著中國將又掌握一戰略礦的話語權。

鎳礦的進口渠道開始變得不穩定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發展,地球自身孕育的各類礦產資源已經成為了當今社會生產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比如說以石油為代表的能源礦產、以鐵為代表的金屬礦產等等。中國礦產資源雖然豐富,但因對鎳礦的需求量大以及該礦產資源本身產量較低等緣故不得不選擇從國外進口。

經過多次談判,中國終於從印尼獲得了穩定進口鎳礦的渠道。不過在2020年,印尼在意識到鎳礦資源的重要性後便禁止出口該資源,中國便只能從供貨不太穩定的菲律賓進口。一旦菲律賓仿照印尼例停止對中國出口該礦產資源,那麼中國國內與鎳礦有關的一系列鎳產業鏈將不得不停工。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許多中國企業開始嘗試著擺脫自身所處的被動局面。格林美增加印尼鎳礦的股權,就是最為突出的例子。

中國努力打破「包圍圈」創造「突圍」機會

2021年1月4日,A股上市公司格林美對外披露公司將加大對印尼鎳礦的投資,使公司股權從原先的36%擴大至72%,進而成為該礦產資源的最大股東。該合約的籤訂,標誌著格林美這一電動汽車電池製造商在生產過程中所需要使用到的鎳原料將得到巨大的保障。同時,這也意味著中國將打破國外對中國鎳礦進口方面的限制,畢竟中國鎳礦的儲量只佔全球的3%左右,其重要性不輸於晶片。

需要額外提到的是,中國不僅僅在鎳礦需求上受到了限制,許多國家也以減少對中國出口各類礦產資源的方式意圖束縛中國的「手腳」。與此同時,這些國家也在限制中國進口量的同時提高售價,其中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澳大利亞。

中國一直與澳大利亞保持著密切的礦產資源進出口貿易關係,但近些時日以來澳大利亞頻頻針對中國,並且還在礦產資源上大做文章。澳大利亞此舉也並非是什麼壞事,這反而能夠警醒我們要努力掌握礦產資源方面的主動權,避免在關鍵時刻因過度依賴他國而遭到掣肘。

相關焦點

  • 中國又掌握一戰略礦產話語權,儲量僅佔全球3%,比晶片還要短缺
    中國地大物博,礦產資源豐富,但是由於需求大,開採礦產成本高,所以中國部分礦產資源仍然要依賴進口。而其中中國的鎳資源更是非常緊缺,儲量僅佔世界3%。可以說,相比晶片我國更加缺少鎳資源。在極度依賴進口的情況下,我國企業近期增加對國外鎳礦的投資。
  • 重要性不輸晶片!我國掌握一戰略礦產話語權,「卡脖子」已成過去
    1月4日,中國電動汽車電池製造商格林美宣布,其下設公司荊門格林美加大了在印尼鎳礦項目的投資份額,該企業的控股份額比原先增長了一倍,達到了72%,成為了該項目中最大的股東。正因如此,雖然中國國土內鎳礦資源儲量僅佔全球儲量的3%,但是隨著中國企業投資擴大,中國又掌握了一個具有戰略性意義的礦產資源,而這也代表著將徹底告別這一資源的"卡脖子"時代。更有專家表示,鎳礦資源的重要性,一點也不比高端晶片弱。
  • 處於火山地震帶的菲律賓,礦產儲量全球領先,是我國主要鎳礦來源
    菲律賓位於亞洲東南部,毗鄰中國南海,處於連接亞洲和大洋洲、印度洋與太平洋的樞紐位置,優越的地理位置使其菲律賓有顯著的地緣戰略意義。菲律賓是東南亞第二人口大國,大量受教育、會英語的勞動力資源是菲律賓最大的競爭優勢。中國是菲律賓第一大貿易夥伴,也是主要投資國之一,礦業、製造業和電力是中國在菲律賓的主要投資領域。
  • 中國探測罕見千億能源,儲量佔世界百分之八十,各國眼饞也不行
    引言自古以來,礦產資源一直都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而礦產資源又是有限的,每個國家所擁有的礦產資源都不一樣,有的國家甚至沒有太多的礦產資源只能靠進口。而我國也是一個礦產資源大國,繼稀土資源被發現後,我國又探測到一處罕見千億資源,儲量佔了世界的百分之八十,各國眼饞也不行,畢竟是在我國境內發現的,
  • 「一帶一路」主要礦產資源儲量及產能概況
    一、主要礦產資源儲量及產能概況(一)銅「一帶一路」查明銅礦儲量1.3億噸,約佔世界銅礦儲量的18%,主要分布於俄羅斯、中國、印度尼西亞、蒙古和哈薩克斯坦等國家,以俄羅斯和印度尼西亞銅礦資源較為豐富。據統計,「一帶一路」鐵礦石產量約為6.9億噸,佔全球比例僅為36%,主要生產國有中國、印度、俄羅斯和烏克蘭,佔「一帶一路」鐵礦石總產量比分別為39%、20%、14%和12%。(三)鉛鋅「一帶一路」查明鉛鋅礦儲量10910萬噸,約佔世界鉛鋅礦儲量的32.2%,主要分布於中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印度和波蘭5個國家。
  • 中國第一,全球第十,紫金憑什麼成為中國金屬礦產資源最多的企業
    紫金礦業的「高技術、低成本」堪稱中國樣本。1993年8月,上杭縣礦產公司改組為上杭縣紫金礦業總公司,主要業務是開發建設上杭紫金山金礦,當時,紫金只有1萬元開辦費,沒有政府資金支持的紫金,舉步維艱。時勢造英雄,陳景河決定採用投資額低、生產成本低的堆浸工藝開發紫金山。而這一工藝被不少專家斷言「紫金山地形險要,潮溼多雨,不適合採用堆浸工藝」。
  • 我國螢石儲量「叫好不叫座」
    報導稱這顯然是對去年韓國法院對日本企業做出需對戰時強制勞工進行賠償一系列裁決的報復。目前全球90%以上的氟化聚醯亞胺,來自日本供應商,如日本信越、JSR以及住友化學等企業;全球前五大廠商佔據了光刻膠市場87%的份額,行業集中度高。
  • 礦產戰略資源爭奪及其上市公司
    【鋁道網】稀土、鎢、銻、錫被並稱為中國的四大戰略資源,屬為數不多的中國可以具有定價能力的戰略資源,但其當前的開採強度均超過世界平均水平,其中稀土開發強度3倍於世界水平。
  • 我國稀土儲量曾佔全球71%,為何如今只佔20%呢?
    《中國稀土剩餘政策白皮書》顯示,開採產量最巔峰的時候,我國稀土儲量已經佔全球總量的71.1%,這是一個多麼恐怖的數據。稀土對任何工業國家都是極為重要的,舉例來說,日本、韓國等以製造和電子行業起家的國家由於資源短缺,對稀土的依賴不言而喻,它們通過進口和礦藏購買,卻擁有世界上超過30%的稀土儲量。幾乎70%的中國出口商品都將流通到這兩個國家。
  • 我國稀土儲量曾佔全球71%,為何如今只佔20%呢?
    中國稀土資源十分豐富,北內蒙古、東山東、中四川、南廣西,其分布呈現「總量大、分布廣」、「南少北多」的特點。我國稀土儲量約3500萬噸,其中儲存於中國內蒙古白雲鄂博,佔全國稀土總量的83%。《中國稀土剩餘政策白皮書》顯示,開採產量最巔峰的時候,我國稀土儲量已經佔全球總量的71.1%,這是一個多麼恐怖的數據。
  • 石英、石墨、螢石、葉臘石4大戰略性非金屬礦產的重要性及用途
    未來,高純石英砂在光纖光纜電子通訊半導體、LED照明製造封裝、軟體晶片製造材料、新能源太陽能等戰略新興產業產業應用前景廣闊,預計2019-2030年高純石英需求增速約為10.0%-14.0%。但是我國可提純高純石英的原料資源稟賦差,供需形勢較為嚴峻。因此,要加大礦產資源勘查力度,尋找優質高純石英原料。
  • 我國發現一種新戰略資源,緊缺程度堪比稀土,儲量佔全球75%!
    當然在這過程中,不免也會發現許多新的資源存在,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我國發現一種新戰略資源,其緊缺程度堪比稀土,儲量佔全球75%!眾所周知,我國國土面積是非常大的,所以在這其中也蘊含了很多的自然資源,而我們每年都在進行勘察,當發現大型資源時,也會合理開發和保護。
  • 南美洲這一國家:石油儲量全球第五,卻欠我國上千億未還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是,南美洲這一國家石油儲量全球第五,卻欠我國上千億未還。說到石油這一資源,對一個國家的發展可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說它是一種戰略資源。而在現在能源日趨緊張的時代下,誰擁有大量的石油資源,誰就擁有了話語權,畢竟它是被稱為「工業的血液」。但是這一國家擁有著全球第五的石油資源,卻還欠我國上千億呢?一起來看一下吧。
  • RCEP成員國礦產資源巡禮:印尼,中國也要大量進口礦產的國家
    一、重要礦產資源分布印尼地處特提斯成礦域東南端與環太平洋成礦域及印度-澳大利亞成礦域交匯的地方,成礦地質條件較好,礦產資源豐富、種類較齊全。印尼擁有豐富固體礦產資源,其煤炭、銅礦、鋁土礦、金礦、鎳礦、錫礦等礦產資源在全球佔重要地位。
  • 中國獨佔世界第一的礦產寶藏
    中國國土面積幅員遼闊,地質條件複雜多樣,礦產資源十分豐富,擁有礦產171種。已探明儲量的就有157種。其中鎢、銻、稀土、鉬、釩和鈦等的探明儲量居世界首位。煤、鐵、鉛鋅、銅、銀、汞、錫、鎳、磷灰石、石棉等的儲量均居世界前列。中國礦產資源分布的重要特點,地區分布不均勻。
  • 中國真正的貿易「王炸」 威力不輸晶片 美國三分之二需求來自我國
    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對於不同國家而言,有著不一樣的經濟結構,在不同方面是各有長處。說起晶片領域,很多人並不會想到我國,而是會想到美國。然而,提及另外一個領域,就不得不提及我國了,這個領域就是稀土領域。
  • 繼蘭州之後,甘肅又一城市崛起,資源儲量不輸榆林,卻不是酒泉
    慶陽最大的優勢在於當地所蘊藏的石油資源,儲量完全不輸榆林,可以說是我國的第二大能源大市,並且還是我國的原油生產基地,「長慶石油」的誕生地,早在2013年的時候,這裡的石油產量就已經達到659萬噸,完全不輸大慶,而當地不僅僅有豐富的石油,油氣的總儲量也已經達到40億噸,相當於榆林的6.7倍。
  • 讓人垂涎的中國礦產,德國要拿100個德械師和一萬架飛機來換
    由於鎢礦重要的軍事戰略價值,加上在全球近乎獨佔、足可左右國際市場的儲產量——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提供的數據,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鎢礦資源儲藏國和生產國,估計儲量達190萬噸,所佔世界總儲量的份額達66%;其次俄羅斯儲量為25萬噸,佔8.7%;美國為14萬噸佔4.9%;加拿大12萬噸佔4.2%;玻利維亞5.3萬噸佔1.8%以及基地國家和地區為41.4萬噸佔14.4%,使鎢礦被稱為中國「特礦之首」。
  • 全球頂尖儀器基本被美日德掌握,中國在高端設備上佔多少席位?
    在改革開放之初我國就提出了「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論斷,如今這一觀念早已深入人心。早在2005年我國就開始研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對於選擇自主創新還是技術引進展開激烈討論,最後國家提出了自主創新、建設創新型國家戰略。畢竟高端科技必須經過時間的沉澱和現實實踐。
  • 西藏現最大銅礦床 盤點全球礦產資源
    近日,中國地質調查局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西藏礦產勘查評價創新團隊通過產學研相結合,引領中鋁資源公司和西藏地勘局,在西藏阿里地區改則縣勘查評價了我國首個千萬噸級斑巖—淺成低溫熱液型礦床——鐵格隆南銅(金銀)礦床,預測銅遠景資源量超過150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