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快訊 (記者李丹丹)4月7日是世界衛生日,國家衛計委將今年的主題定為「共同面對抑鬱,共促心理健康」,抑鬱症的最壞後果是可能導致自殺。中科院研究人員當天披露的一項調查數據稱,自2009年至2016年8年間,統計有248名官員自殺、失蹤或疑似自殺,其中約半數被明確診斷為抑鬱症。
從2009年起,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國家公務員心理健康應用研究中心便開始研究官員非自然死亡現象。該中心主任祝卓宏同時擔任中央國家機關職工心理健康諮詢中心主任,諮詢中心為70多個部委的幹部、職工及親屬提供心理諮詢服務。
據祝卓宏介紹,通過統計媒體公開報導的官員自殺案例,2009年至2016年8年間,共有248名官員自殺、失蹤或疑似自殺,歷年非自然死亡官員的數字分別是22人、25人、23人、17人、11人、60人、 51人、39人。
近年來,官員非自然死亡數字呈比較明顯上升趨勢,這與心理疾病等是否有關?
祝卓宏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從對2009年到2016年官員非自然死亡的統計情況來看,其中大概半數官員被明確診斷為抑鬱症,這說明,抑鬱症是官員自殺的重要原因。
祝卓宏說,還有半數官員自殺原因不明確,但是從精神學的角度來看,自殺本身就是一種異常行為。一般來講,70%的自殺者都是因為抑鬱症或其他精神障礙。所以自殺官員中患抑鬱症者的比例可能不止50%,實際上會更高。
官員群體的自殺率是不是比其他群體更高?祝卓宏表示,這個很難判定。由於官員自殺後備受媒體和輿論關注,產生了「聚光燈效應」。中國的平均自殺率約為每年20人/10萬,從近年曝光的官員自殺案列來看,官員自殺的比率並不高。
祝卓宏表示,統計數據顯示,自殺官員的年齡集中在45歲到55歲之間。研究顯示,官員壓力的首要來源是工作。他解釋,工作壓力是多方面的,比如單位管理嚴格,上下級關係不和,平級調動、同事之間競爭,以及晉升渠道不通暢等等。
官員壓力第二來源就是家庭問題、婚姻情感問題和子女問題。祝卓宏說,這是因為官員工作壓力大,大部分時間在加班,沒有時間照顧自己的家庭和孩子。孩子可能出現行為問題和學習問題,夫妻關係出現矛盾,進而帶來更多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