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解|統計數據顯示:半數自殺官員患抑鬱症 45-55歲最集中

2020-11-30 新京報網

  新京報快訊 (記者李丹丹)4月7日是世界衛生日,國家衛計委將今年的主題定為「共同面對抑鬱,共促心理健康」,抑鬱症的最壞後果是可能導致自殺。中科院研究人員當天披露的一項調查數據稱,自2009年至2016年8年間,統計有248名官員自殺、失蹤或疑似自殺,其中約半數被明確診斷為抑鬱症。

  從2009年起,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國家公務員心理健康應用研究中心便開始研究官員非自然死亡現象。該中心主任祝卓宏同時擔任中央國家機關職工心理健康諮詢中心主任,諮詢中心為70多個部委的幹部、職工及親屬提供心理諮詢服務。

  據祝卓宏介紹,通過統計媒體公開報導的官員自殺案例,2009年至2016年8年間,共有248名官員自殺、失蹤或疑似自殺,歷年非自然死亡官員的數字分別是22人、25人、23人、17人、11人、60人、 51人、39人。

  近年來,官員非自然死亡數字呈比較明顯上升趨勢,這與心理疾病等是否有關?

  祝卓宏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從對2009年到2016年官員非自然死亡的統計情況來看,其中大概半數官員被明確診斷為抑鬱症,這說明,抑鬱症是官員自殺的重要原因。

  祝卓宏說,還有半數官員自殺原因不明確,但是從精神學的角度來看,自殺本身就是一種異常行為。一般來講,70%的自殺者都是因為抑鬱症或其他精神障礙。所以自殺官員中患抑鬱症者的比例可能不止50%,實際上會更高。

  官員群體的自殺率是不是比其他群體更高?祝卓宏表示,這個很難判定。由於官員自殺後備受媒體和輿論關注,產生了「聚光燈效應」。中國的平均自殺率約為每年20人/10萬,從近年曝光的官員自殺案列來看,官員自殺的比率並不高。

  祝卓宏表示,統計數據顯示,自殺官員的年齡集中在45歲到55歲之間。研究顯示,官員壓力的首要來源是工作。他解釋,工作壓力是多方面的,比如單位管理嚴格,上下級關係不和,平級調動、同事之間競爭,以及晉升渠道不通暢等等。

  官員壓力第二來源就是家庭問題、婚姻情感問題和子女問題。祝卓宏說,這是因為官員工作壓力大,大部分時間在加班,沒有時間照顧自己的家庭和孩子。孩子可能出現行為問題和學習問題,夫妻關係出現矛盾,進而帶來更多壓力。

相關焦點

  • 2019年抑鬱症大數據報告:年齡越大,越容易抑鬱
    原標題:2019年抑鬱症大數據報告:年齡越大,越容易抑鬱 據2019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的最新數據顯示,全球有超過3.5億抑鬱症患者,近十年來患者增速約18%。
  • 抑鬱症流行病學趨勢分析
    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1,2]顯示,全球抑鬱症總患病人數約為3.22億,全球抑鬱症患者人口佔比估計為4.4%,其中,女性患者多於男性(分別為5.1%和3.6%)。在這些患者中,有近一半生活在東南亞地區和西太平洋地區,包括印度和中國(如圖1)。
  • 長期睡眠不足是導致年輕女性患抑鬱症的重要因素
    在年輕人中,抑鬱症確診率不斷上升,其中有20%在成年之前就患上抑鬱症,這使得許多地區格外重視加強抑鬱症預防、早期識別和治療的相關行動。 抑鬱會導致持續的悲傷,並使患者對日常生活失去興趣,影響患者的健康和幸福。人們通常將抑鬱狀態誤認為青春期短暫的「正常」階段,加上普遍存在的汙名化,導致了目前絕大多數患抑鬱症的年輕人沒有得到治療。
  • 胡德偉教授:抑鬱症在亞洲尤其是中國引起的社會經濟負擔
    我們現在已經了解了流行病學的有關統計數據,我們希望能夠了解更多,我們怎麼來衡量自殺對人產生的效應,30歲和50歲自殺的人,對社會造成的損失是不一樣的。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由WHO引入的新型的統計方面。首先,我們可以將疾病的嚴重性做一個跨國界的比較,我們引入了疾病負擔這一概念,疾病負擔的定義就是傷殘調整生命年。傷殘調整生命年的含義是什麼呢?什麼是傷殘調整生命年呢?
  • 抑鬱症「肆虐」全球
    他只有28歲,曾患嚴重抑鬱,被懷疑有自殺傾向,而這很可能是造成他蓄意墜機、釀成空難的直接原因。  這一空難讓抑鬱症再度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作為全球第四大疾病,抑鬱症如今讓全球3.4億人飽受痛苦,這一數字還有逐年上升趨勢,並開始出現患者低齡化的現象。抑鬱症將成為21世紀人類的主要殺手。
  • 圍棋國手不幸離世,智商高的人更容易患抑鬱症?
    文/老K7月2日下午1時許, 著名圍棋職業棋手範蘊若不幸從家中墜樓身亡,生前被查出患有抑鬱症。要知道這位棋手1996年出生,年齡也僅僅只有24歲而已。不得不說抑鬱症實在太可怕。根據相關數據顯示,人在這一生出現抑鬱的概率:男性 5%~12% ,變成重度的大概有 2%~3% ;女性 10%~25% ,變成重度的大概有 5%~9% 。長期的中度或重度抑鬱症可能成為嚴重的疾患,患者會受極大影響。最嚴重時,抑鬱症可引致自殺。每年自殺死亡人數估計高達100萬人。
  • 據中國運鴻肽家園新數據,抑鬱症不是年輕人的專屬
    據中國運鴻肽家園新數據,抑鬱症不是年輕人的專屬在中國,每100個人中至少有3個身患抑鬱症的患者。有數據顯示,抑鬱症患病人群在全球累計超過3.5億人,中國患者數量高達5500人次。他們多為年輕人、孕期或孕後婦女以及老年人。
  • 明星自殺都是因為抑鬱症嗎?
    如抑鬱症或雙相情感障礙。 雖然有一些案例的抑鬱症,精神分裂症和雙相患者自殺。 但是,一個沒有臨床精神問題的人可能會自殺,一個抑鬱或精神緊張的人可能也不會自殺。
  • 每10人就有1人患抑鬱症 27-40歲為高危人群
    不過,比較認同的一點是他患上了抑鬱症。「普通人抑鬱症的發病率有8-11%。」海寧市第四人民醫院(嘉興市安定醫院)精神科大主任、精神科主任醫師齊小強告訴小編。而小編了解到,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抑鬱症的年發病率約11%。
  • 55歲副教授疑因患抑鬱症墜樓身亡
    本報訊(記者熊琳暉)去年12月31日,武漢音樂學院音樂系副教授宋祥瑞疑因長期患抑鬱症從7樓家中跳下身亡。昨日,記者來到該院教職工住宅樓探訪。  記者兩次按響宋祥瑞家門鈴,等待約10分鐘,始終無人應答;轉至樓下,卻看到窗內仍有燈光。
  • 世界預防自殺日:顯微鏡下的抑鬱症
    每年的9月10日,除了是眾所周知的「教師節」,還是「世界預防自殺日」。據統計,我國每年約有28.7萬人死於自殺,其中63%都患有精神障礙,是導致自殺的「頭號殺手」。
  • 韓國每100人有5人患抑鬱症,患者數量十年翻倍
    來源:人民網-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記者 張靜】 據韓國《每日經濟》11月30日報導,首爾峨山醫院研究小組表示,通過對韓國國民健康保險公團(類似我國醫保機構)公布的約100萬人診療數據分析發現
  • 抑鬱症自殺未遂患者腦磁共振研究進展
    據報導,全球約有3.22億抑鬱症患者,預計到2030年抑鬱症將成為第一大疾病負擔。目前,抑鬱症自殺未遂的人數高達自殺人數的30倍,是重複自殺未遂和自殺死亡的重要預測因素。此外,自殺未遂和自殺死亡在人口統計學、臨床和神經生物學等方面都有相似性,因此識別抑鬱症自殺未遂的客觀生物標誌物有助於預防自殺。
  • 「中國自殺率陡降」讓人驚異
    中國的自殺率一度很高,尤其是農村女性官方長期對自殺率疏於統計,且統計結果普遍被認為偏低回顧一下最近一段時間的新聞,其中和「自殺」有關的並不少見:官員自殺、商人自殺、媒體從業者自殺、老人自殺……東亞一直以來就是世界上自殺率最高的地區,中國的自殺率要是按照上述幾組數據的綜合值來看,在東亞也處於前列。中國的自殺率在90年代不僅在世界上處於高位,而且有特別突出的一個和別國不同的現象:女性自殺率高於男性(全球只有中國如此)。而自殺的女性中,又大部分集中在農村。
  • 中國礦大鉈中毒案主犯因患抑鬱症被免訴
    但司法鑑定顯示:劉某雖一度精神憂鬱,但作案時具備刑事責任能力。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及江蘇省高院核准,劉某被執行死刑。  鉈中毒案主犯鑑定精神抑鬱被免刑  「國外早就有《精神衛生法》,對包括抑鬱症患者在內的精神病患者有著特殊的保護。」
  • 抑鬱症非同兒戲,幹細胞療法有效預防其自殺傾向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數據顯示,目前全球抑鬱症患者已達3.5億人,每年大約有100萬人自尋短見,在中國,3.2%的人患有抑鬱症,且呈不斷上升的趨勢。但目前我國抑鬱症的識別率僅有30%,就醫率不到10%。
  • 抑鬱症患者談患病狀況:每時每刻大腦都像灌了鉛
    李蘭妮並不符合人們想像中容易患抑鬱症的人群,她一向堅強樂觀,十四歲以後就沒進過醫院,從來都是別人找她傾訴。  可是,沒有什麼不可能。根據調查,中國抑鬱症的發病率為5%,涵蓋人群中既有三毛、張國榮、張純如、崔永元,也有底層人群。北京安定醫院第八病區主任醫師姜濤認為,抑鬱症的遺傳度達到80%。抑鬱症似乎就在身邊不遠的地方。
  • 有人患上抑鬱症,有人自殺
    有人患上抑鬱症,有人自殺!一位前蘇聯著名地質學家狄米爾阿撒哥夫博士說,他們用機器鑽開了9英哩深的地洞後,裡面竟然飛出一頭青面獠牙、長有翅膀的怪物。稍後他們將一臺收音器送下洞去,收聽到陣陣悽厲悲慘的慘叫聲,仿佛有數不清的人正受到極大的痛苦。
  • 13歲患上精神病,畫出幻想的世界後,年僅23歲自殺
    在十三歲時Adam患上精神病——也不算是瘋癲的那種,而是抑鬱症加幻覺的孤僻型精神症,總之,他就像活在另外的精神維度中,他所看到聽到的世界沒有人見過更沒有人理解,人們謂之「幻想」,而他卻認為那才是他真實存在的世界。
  • 中國自殺率陡降的30年:農村女性自殺率下降最快
    而20-25歲群體中這一比例甚至逼近35%,每3個死者中1人死於自殺也非危言聳聽。情況到了新世紀伊始也未樂觀。2002年,除了自殺死亡佔比峰值從約34.6%降到26.8%外,自殺仍是威脅農村婦女的第三大死因,也是15-34歲人群死亡的首要元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