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大部分永久凍土將在本世紀解凍 將釋放大量溫室氣體

2020-08-13 參考消息

英媒稱,科學家說,隨著本世紀氣溫升高,全球的泥炭地將成為溫室氣體的一大來源。目前,大量的碳儲存在分布於北半球通常為冰凍的多沼澤地區。但專家們說,大部分的永久凍土將在本世紀解凍。而這將導致溫室氣體釋放量比之前估計的高30%至50%。

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8月10日報導,泥炭地橫跨北半球的廣大地區,在全球氣候系統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數千年來,它們積聚了大量的碳和氮,協助保持著地球的涼爽。

然而科學家們敏銳地意識到,泥炭地——包括其中近一半的永久凍土——很容易受到氣溫升高的影響。不過到目前為止,由於缺乏精確的地圖,很難充分估算氣候對泥炭地的影響。

報導稱,利用從逾7000次實地觀測中收集的數據,這項新研究的作者得以繪製出迄今為止有關泥炭地、其深度以及儲存溫室氣體數量的最精確地圖。數據顯示,多沼澤地區的面積達370萬平方公裡。

研究人員說,北半球的泥炭地儲存有約4150億噸碳。這大致相當於目前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水平持續46年的排放量。

報導指出,無論泥炭地的未來是冰凍還是其他,處於一個變暖的世界無疑都是困難的。但並非沒有希望。

專家們說,如果對保護和恢復非冰凍泥炭地進行適當的投資,沼澤能夠繼續吸收和儲存大量的二氧化碳。同樣,隨著解凍,凍土就開始具備種植植物和儲存溫室氣體的能力。

報導稱,儘管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月刊上的這項新研究稱,泥炭地開始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可能需要數個世紀時間,但其他人認為這種情況可能會發生得更早。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英國泥炭地項目負責人克利夫頓·貝恩說:「如果氣候變暖,條件對植被來說更好,那麼植被可以在幾十年內做出反應。」

他說:「我們已經在英國看到,摧毀一片泥炭地,除去地表植被並將水排乾,再重新將其澆溼,如果有泥炭蘚,它們會在幾十年內重新生長出來。因此,在合適的條件下,大量植被可能很快恢復。」

汽車行駛在美國阿拉斯加融化了的永久凍土上。(蓋帝圖像)

來源:參考消息網

相關焦點

  • 本世紀地球將釋放大量溫室氣體,永凍土被融化,遠古微生物將甦醒
    因為形成需要漫長的時間,所以,永凍土中自然也就冰封住大量的遠古生物屍體,同時,也有著一些活著被凍住的生物——微生物。除了永凍土融化,可能會釋放大量的遠古病毒,讓人類的健康受到威脅之外,科學家表示,未來伴隨著永凍土的大量融化,或許溫室效應也將陷入到惡性循環之中。
  • 永久凍土融化釋放大量溫室氣體,對氣候的影響可以減弱嗎?
    ,很容易受到溫度升高的影響,大部分的永久凍土將在本世紀解凍。受此影響,這將導致溫室氣體釋放量比之前估計的高30%~50%。永凍層(permafrost)又稱永久凍土或多年凍土層,是指持續多年凍結的土石層。可分為兩層,上層是冰融層,下層是永凍層。凍土層的厚度從高緯到低緯逐漸減薄,以至完全消失。
  • 存在上萬年的永凍土,或在本世紀大規模解凍,溫室效應難以調節
    ,發現伴隨著氣溫的不斷升高,預計在21世紀末,地球上的絕大多數永凍土都將徹底解凍,溫室效應也可能會陷入到惡性循環之中。在科學家們給出的研究數據中,他們認為,本世紀末之前,如果地球大部分永凍土都融化,那麼至少會導致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增加30%——50%左右,這是非常驚人的數據,這意味著,地球的平均氣溫值,也很可能會抵達到臨界點。而且因為北半球的永凍土大部分都是沼澤地,一旦它們全部融化,對於人類來說也將帶來生活環境的巨變。
  • 存在上萬年的永凍土,將在本世紀大規模解凍,遠古微生物註定甦醒
    據報導,在日前發表在英國廣播公司網站的一篇報導中,來自於英國的科學家團隊表示,在經過大量的數據分析後,發現伴隨著氣溫的不斷升高,預計在21世紀末,地球上的絕大多數永凍土都將徹底解凍,溫室效應也可能會陷入到惡性循環之中。
  • 凍土突然解凍釋放出大量碳
    在RCP8.5的情景下,250萬平方公裡凍土突然解凍導致的氣候反饋,與1800萬平方公裡凍土的緩慢融化導致的氣候反饋相當。模型預測,在RCP8.5的情景下,凍土緩慢融化可能會使得生態系統淨碳吸收,但是突然解凍產生的碳排放量可能會讓這一潛在的碳匯化為烏有。到2300年,突然解凍所塑造的地形中,山坡侵蝕類型將佔到3%,但其碳釋放量卻佔到了所有地形碳排放量的三分之一。
  • 西媒:全球變暖加劇北極凍土解凍 對生態環境影響巨大
    參考消息網4月6日報導西媒稱,科學家對北極永久凍土的分析證明,永久凍土很容易受到氣候變暖的影響。未來應儘可能控制氣溫升高,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研究人員發現,目前加拿大北極群島當中較大的班克斯島上永久凍土發生滑坡的次數是30年前的60倍。1984年島上大約發生了60次滑坡,到了2013年滑坡次數達到了將近4000次,其中300次發生在島上的奧拉維克國家公園。數據顯示,總體來看,受到永久凍土解凍影響的面積已經相當於紐約的曼哈頓島。
  • 氣候變暖帶來永久凍土解凍,遠古病毒或將「面世」,結局不敢想像
    氣候變暖帶來永久凍土解凍,遠古病毒或將「面世」,結局不敢想像很早之前,各國都注意到了全球氣候在逐漸的變暖,如今已經有部分國家正在承受這一惡果了,因為氣候變暖將會導致冰川的融化,海平面會因此而上升,海平面上升的同時就會進軍陸地。
  • 永久凍土開始解凍!大洋「沸騰」了,人類或將迎來更大不幸!
    永久凍土開始解凍!大洋「沸騰」了,人類或將迎來更大不幸!永久凍土開始解凍!
  • 研究顯示北極永久凍土層解凍加速,奇怪熱巖溶湖形成冒出大量氣泡
    當深層土壤中的大量冰融化時,就會形成這些湖泊。水比冰佔用的空間更少,因此這些多餘的空間也可以儲存來自雨雪的水。當熱巖湖泊形成時,它們會使這些永久凍土區域快速解凍。在過去的60年裡,研究人員在金溪谷新形成的湖泊下面監測到了15米的凍土融化,而不是陸地環境常見的幾釐米的解凍。
  • 凍結了數千年的「永久凍土」在解凍?
    凍結了數千年的土地也在解凍,加劇了氣候危機,給當地人類生存帶來了迫在眉睫的問題。在地球的寒冷地區,地下的大部分都是冰凍的。永久凍土是凍土、巖石或沉積物,有時有數百米厚。要被歸為永久凍土,地面至少要凍結兩年,但極地地區的大部分地下地面自上個冰河世紀以來一直處於凍結狀態。永久凍土保存著以碳為基礎的植物和動物的遺體,它們在分解之前就已經凍結了。
  • 研究表明,世界上大部分的永久凍土都可以用馬,鹿和野牛延緩融化
    科學家在科學報告中寫道,馬、野牛和其他大型食草動物可以用來幫助拯救世界上大部分剩餘的永久凍土層,並用它們的腳減少解凍。一項初步研究的靈感來自於在西伯利亞進行的實驗,實驗中有成群的馬、野牛和馴鹿,研究人員利用計算機模型計算出,如果北極圈重新出現大量食草動物,可以挽救多少永久凍土。
  • 北極消融:快速釋放永久凍土層遠古深層碳
    北極地區湖泊可能釋放出掩埋在永久凍土層中的大量遠古碳物質,從而加速氣候變化。最新一項研究表明,伴隨著氣溫逐漸升高,北極一些永久凍土層將融化、地面塌陷,最終將陸續形成一些湖泊。在此之前科學家們認為,北極大部分永久凍土層深度融化可能要到2100年才會發生。
  • 北極永久凍土解凍,人類面臨威脅,大量有毒物質和病毒釋放
    一位名為Sue Natali的北極圈博士研究員,她自2012年開始,便投入研究因氣候暖化導致的永久凍土融化的影響。Sue Natali表示,至今她已看過許多觸目驚心的照片,有些地區的永凍層消融快速,永凍土帶中央甚至出現了大面積塌陷。
  • 氣候變暖,凍土解凍將有可能釋放古代病毒,人類該何去何從
    根據之前的外媒新聞報導指出,北極永久凍土很有可能釋放一種遠古病毒如果這個古代病毒真的出現,那麼我們將無法應對。不過,也有人好奇,為什麼古代病毒會出現永久凍土裡面?這也很好解釋,因為這病毒在凍土中冰封,導致它們直接沉睡數萬年,但是它們依然是活著。只要溫度回歸正常的話,這就類似於蛇冬眠的效應,只是病毒沉睡的時間比較長。
  • 英媒:氣候變化將使海平面上升60米, 地球很多地區不再宜居
    英媒稱,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告誡說,地球也許正不受控制地走向「溫室」氣候,屆時大片地區將變得不宜居住,水平面將上升200英尺(1英尺約合30.48釐米——本網注)。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8月6日報導,最新研討發現,即使實現將全球變暖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的目標,那恐怕也為時已晚,原因在於北極海冰消融、亞馬孫雨林退化等其他因素的「多米諾骨牌效應」。來自斯德哥爾摩環境恢復中心的第一作者威爾·斯特芬教授說,地球正逼近氣候變化失控的爆發點。「人類的溫室氣候排放量並非地球氣溫的唯一決定因素,」斯特芬教授說。
  • 英媒:氣候變化將使海平面上升200英尺 地球很多地區不再宜居
    參考消息網8月12日報導英媒稱,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告誡說,地球也許正不受控制地走向「溫室」氣候,屆時大片地區將變得不宜居住,水平面將上升200英尺(1英尺約合30.48釐米——本網注)。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8月6日報導,最新研討發現,即使實現將全球變暖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的目標,那恐怕也為時已晚,原因在於北極海冰消融、亞馬孫雨林退化等其他因素的「多米諾骨牌效應」。來自斯德哥爾摩環境恢復中心的第一作者威爾·斯特芬教授說,地球正逼近氣候變化失控的爆發點。
  • 永久凍土都要解凍了,你覺得5月份熱嗎?
    外媒稱,歐盟的氣候監測網絡6月5日稱,隨著世界經歷史上最溫暖5月,西伯利亞上個月的氣溫比平均水平上升了10攝氏度,那裡擁有地球上大部分永久凍土。據法新社巴黎6月5日報導,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項目報告稱,西伯利亞大片地區幾個月來一直異常溫暖。
  • 北極永凍層融化釋放了大量的病菌
    但也許最令人不安的是永久凍土地下發生的變化。它像一個巨大的冰櫃,凍住了大量微生物。隨著冰蓋的融化,事情變得奇怪而又令人毛骨悚然: 一些被困在數千年冰層長期休眠的微生物 - 開始醒來,釋放同樣古老的二氧化碳,以及潛在致命的疾病。隨著新的放射性碳研究表明,融化的冰將蓋將暴露45,000年以來沒有見過太陽的冷凍植物。
  • 研究顯示:北極輕微變暖或引發永久凍土突然融化
    據俄羅斯《莫斯科時報》網站10月20日報導,根據一項基於古代氣候變暖事件的新研究,北極地區出現的幾度變暖可能會導致佔俄羅斯陸地面積三分之二的永久凍土突然融化,並引發隨後的氣候變化反饋循環。報導稱,發表在《科學進展》雜誌上的研究報告說,該地區過去2.7萬年中最大規模的氣候變暖事件中有3次都伴隨著永久凍土的迅速融化和坍塌。
  • 北極永久凍土變化驚人,專家發出警告!
    現在,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稱,北極一些地方的土壤不再一年四季都處在凍結狀態,這對於地球是一個巨大的威脅,因為它將釋放大量溫室氣體到大氣中。今年4月,俄羅斯科學家Nikita Zimov博士派遣一個小組走入俄羅斯西伯利亞北部的切爾斯基,在那裡科學家們發現,土壤在最近的冬季裡仍然是糊狀和潮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