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稱,科學家說,隨著本世紀氣溫升高,全球的泥炭地將成為溫室氣體的一大來源。目前,大量的碳儲存在分布於北半球通常為冰凍的多沼澤地區。但專家們說,大部分的永久凍土將在本世紀解凍。而這將導致溫室氣體釋放量比之前估計的高30%至50%。
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8月10日報導,泥炭地橫跨北半球的廣大地區,在全球氣候系統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數千年來,它們積聚了大量的碳和氮,協助保持著地球的涼爽。
然而科學家們敏銳地意識到,泥炭地——包括其中近一半的永久凍土——很容易受到氣溫升高的影響。不過到目前為止,由於缺乏精確的地圖,很難充分估算氣候對泥炭地的影響。
報導稱,利用從逾7000次實地觀測中收集的數據,這項新研究的作者得以繪製出迄今為止有關泥炭地、其深度以及儲存溫室氣體數量的最精確地圖。數據顯示,多沼澤地區的面積達370萬平方公裡。
研究人員說,北半球的泥炭地儲存有約4150億噸碳。這大致相當於目前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水平持續46年的排放量。
報導指出,無論泥炭地的未來是冰凍還是其他,處於一個變暖的世界無疑都是困難的。但並非沒有希望。
專家們說,如果對保護和恢復非冰凍泥炭地進行適當的投資,沼澤能夠繼續吸收和儲存大量的二氧化碳。同樣,隨著解凍,凍土就開始具備種植植物和儲存溫室氣體的能力。
報導稱,儘管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月刊上的這項新研究稱,泥炭地開始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可能需要數個世紀時間,但其他人認為這種情況可能會發生得更早。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英國泥炭地項目負責人克利夫頓·貝恩說:「如果氣候變暖,條件對植被來說更好,那麼植被可以在幾十年內做出反應。」
他說:「我們已經在英國看到,摧毀一片泥炭地,除去地表植被並將水排乾,再重新將其澆溼,如果有泥炭蘚,它們會在幾十年內重新生長出來。因此,在合適的條件下,大量植被可能很快恢復。」
汽車行駛在美國阿拉斯加融化了的永久凍土上。(蓋帝圖像)
來源:參考消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