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月有花果,季季有採摘,鄉鄉有美食,村村有景點……如今,來橫峰賞紅看綠的遊客越來越多了,在這裡體驗江南魅力日益成為一種時尚。作為江西上饒市人口最少的縣,橫峰僅有人口21萬,其深受遊客喜愛的背後是發展全域旅遊的新思路。從2016年開始,橫峰把秀美鄉村建設與全域旅遊相結合,打造江西省最美的花園縣,被遊客稱為「江西最有文藝氣質」的縣。
革命舊址成為「教科書」
橫峰地貌多樣,北部屬靈山山脈,山林茂密;南部是信江丘陵地帶,河流交錯。靈山山脈腹地的葛源,是一座千年文化名鎮,人文厚重,民風淳樸。上世紀20年代,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和農民運動領袖方志敏就在葛源創建了閩浙(皖)贛革命根據地,並締造了紅十軍團。作為農民的兒子,他深深眷戀著土地與人民。
葛源盆地四面高山,是德興、上饒、弋陽與橫峰交界之地。這裡山梁交錯,地形複雜,人口眾多,物產豐富。方志敏等人在這裡譜寫了一曲奮鬥創業的壯歌,他們領導農民發展棉桑,種植糧食,平債分田,成立農會,建立農業合作社;開辦供銷社;發行郵票和股票;通航興衢;興建學校醫院;掃盲識字;舉辦運動會;修公園;操兵練武。這些事跡較為完整地保留了下來,成為遊人了解歷史的窗口。
走進楓林村,一片黃牆黑瓦構建的院落走入遊人視野,小巷四通八達,鵝卵石鋪就的巷道在雨潤之下閃閃發亮。「中共贛東北(閩浙贛)省委、省政府、省軍區」革命舊址保存完整,遊人如織。「閩浙贛省蘇維埃政府」「閩浙贛省軍區司令部」「紅軍第五分校」「楓樹塢紅場」「列寧公園」等革命舊址,成為人們學習方志敏革命精神的「教科書」。
就地打造旅遊新名片
橫峰有港邊河、葛溪、岑港河、司鋪河、新篁河,還有信江穿境而過,水系發達,像一張水織的網,覆蓋全境。村子大多臨水依山而建,野生闊葉喬木四季鬱鬱蔥蔥。溪水靈秀,林木葳蕤,屋舍儼然。2016年,橫峯縣請來國內一流的景觀設計院,歷時1年,對全縣鄉村進行統一設計規劃,確定各村旅遊的主打品牌。
龍門鄉距縣城15公裡,距上饒市30公裡,是傳統的葡萄種植之鄉。於是,龍門鄉瞄準自身長處,大力發展「採摘休閒遊」,建設了「桑葚村」「葡萄村」「柑橘村」「油桃村」「蠶豆村」「黃菊村」等花果蔬主題村。果蔬是有機果蔬,季季可採摘。每到雙休日,附近縣市區的遊客便自駕來到這裡,提著籃子體驗鄉村生活,浙江、上海等地的遊客也絡繹不絕。新篁鄉地處山區,古木參天,溪水清淺,幽靜恬淡。新篁因地制宜,在烏石頭古村落開發特色民宿,發展高山茶葉種植,供遊客體驗茶葉採摘和制茶工藝。葛源鎮的石橋梯田屬高山梯田,有千餘畝之廣,錯落有致,依山而造,巧奪天工。梯田坡面垂直,田面平滑,春種秋熟,一派田園風光,是江西知名的「觀田村」。葛源是高山盆地,石橋村的崇山頭自然村,因夜空能見度極高,被天文愛好者稱為「最適合觀察星星的地方」「觀星村」,同時它也是驢友至愛的旅遊地。司鋪是提線木偶之鄉,當地的演藝團體「紫鴻班」已有百餘年歷史。司鋪把賞花看戲作為秀美鄉村的亮點,在自然村藤黃角用丘陵坡地種植桃樹。桃花盛開時,每日有3000餘人前來休閒觀光。蓮荷鄉地處信江河邊,地勢平坦,煙柳堆積。在梧桐畈,有了曲院風荷的「荷塘月色」主題村,每年5至9月,吸引全國各地愛荷之人紛紛前來。聽雨聲,看荷花,採蓮蓬,吃燒烤,客流量在雙休日逾千人之多。
美食節慶添彩好生活
橫峰素有江西美食之鄉的美譽。在上饒,「吃美食,到橫峰」的觀念深入人心。「港邊鵝」「陽山吊鍋」「葛源豆腐」「葛粉蒸肉」,都是贛東北名菜。
沒吃過橫峰美食,不能算到過上饒。這裡有母親下廚的味道,有故鄉炊煙的氣息。陽山是橫峰海拔最高的山,屬於靈山北部山峰。冬天山區霜雪大,一家人圍著桌子吃吊鍋,是山裡人的傳統風俗。一個吊鍋有豆腐、土豬肉、青菜、白蘿蔔、紅蘿蔔、圓圓粿、木耳、香菇、筍片等十餘種主料。鍋吊在火爐上,炭火舔著鍋底,越吃越暖和,越吃越熱鬧。
葛最早出現於《詩經·周南·葛覃》,是南方常見的植物。歷來有「北參南葛」的說法,二者並列,可見其養生價值之高。橫峰是中國葛之鄉,吃葛有千年的傳統。磨葛粉,釀葛酒,曬葛花茶,制葛飲料,以葛入菜、入酒、入茶。葛粉蒸肉是橫峰特有的地方名菜,酥滑鮮嫩,滾熱綿軟,回味無窮。
最有名的當數橫峰小吃。「鉛山的燙粉,橫峰的粿」,清明粿、夾子粿、油炸粿、燈盞粿、麻子粿、灰鹼粿、飯麩粿、米漿粿等粿類小吃別具特色,名傳八方。自2017年起,橫峰各鄉鎮開始舉辦豐收節,村民辦、村民慶。2018年9月,姚家鄉蘇家塘自然村舉辦豐收節,展出20餘個類別的農家小吃供遊客品嘗,吸引了浙江、上海及周邊縣市遊客達3000餘人。
在江西,橫峰是節慶最多的縣。如開春節、開山節、荷花節、美食節、番薯節、甘蔗節、葡萄節、移風易俗節、鄰居和睦節、農民體育運動節、豐收節等。這些節因鄉而宜,由村民理事會組織,展示新風新貌新氣象。每個節日,遊客們都蜂擁而至,欣賞民俗表演,品嘗當地美食,與村民共同分享生活的喜悅。
(傅斐,鄉村研究者。散文常見於《人民文學》《中國作家》《鐘山》《花城》《天涯》。著有散文作品《河邊生起炊煙》《我們憂傷的身體》《木與刀》等十餘部。《故物永生》獲第二屆三毛散文獎散文集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