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普及】終於知道這些植物叫啥了!

2021-01-09 澎湃新聞
【科學普及】終於知道這些植物叫啥了!

2020-07-27 16: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獲取更多CSCB2020相關資訊

你是否還記得

小時候田野裡那些

形形色色的小花小草

你還能想起它們的名字嗎

今天

就讓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吧

1、龍葵:漿果和葉子都可以吃,漿果變紫色後可以直接吃,酸酸甜甜的,但葉子含有大量生物鹼,必須要煮熟。

2、曼陀羅:野生全白花,成筒狀。蒴果直立生,有堅硬針刺。常生於荒地、旱地、宅旁、向陽山坡、林緣、草地。喜溫暖、向陽及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具有藥用或觀賞價值。

3、苘(qǐng)麻:田間特別常見,籽一爆一堆,成熟後的莖皮是製造繩索和包裝用品的原料。

4、蒼耳:常生長於平原、丘陵、低山、荒野路邊、田邊。此植物的總苞具鉤狀的硬刺,常貼附於家畜和人體上,故易於散布。為一種常見的田間雜草。

5、牛筋草:根系極發達,稈葉強韌,全株可作飼料,又為優良保土植物。

6、田旋花:長得特別像喇叭花(牽牛花),但是葉子不同,它是柳葉狀,喇叭花是掌狀。

7、馬唐草:根蔓延成片,一年生草本植物,高可達80釐米,葉鞘短於節間,葉片線狀披針形,基部圓形,邊緣較厚,微粗糙,莖直立或斜生,下部莖節蔓延成片,難以拔出。

8、葎草:又稱勒草、黑草、麻葛蔓,株長1~5米,雌雄異株,通常群生,莖和葉柄上有細倒鉤,碰一下就容易被劃傷。

9、稗(bài)子:最常見的野草,和稻子外形極為相似,似稻但葉片毛澀,顏色較淺。

10、澤漆:又名五朵雲、貓眼草、五鳳草,挺好看,以全草入藥。

11、地膚草:別名掃帚菜、掃帚苗,絨球球的一大團,能適應砂質、礫質粘性多種土壤,在山林、荒地、田邊、路旁均能生長。

12、益母草:野地裡常見,但沒想到它是治婦科病的良藥,夏季生長茂盛花未全開時採摘, 味辛苦、涼。

13、地黃:因地下塊根為黃白色而得名地黃,其根部為傳統中藥之一。依照炮製方法在藥材上分為:鮮地黃、幹地黃與熟地黃,同時其藥性和功效也有較大的差異,按照《中華本草》功效分類:鮮地黃為清熱涼血藥;熟地黃則為補益藥。地黃初夏開花,花大數朵,淡紅紫色,具有較好的觀賞性。

14、決明草:種子就是決明子。

15、何首烏:又名多花蓼、紫烏藤、夜交藤等。是蓼科蓼族何首烏屬多年生纏繞藤本植物,塊根肥厚,長橢圓形,黑褐色。生山谷灌叢、山坡林下、溝邊石隙。產陝西南部、甘肅南部、華東、華中、華南、四川、雲南及貴州。其塊根入藥。

16、馬泡:一般農村孩子都吃過吧?瓜有大有小,最大的像鵝蛋,最小的像紐扣。瓜味有香有甜,有酸有苦。

17、旋復花:像野菊花,又名驢兒草、百葉草。

18、野燕麥:又稱鈴鐺麥,長得像燕麥,卻沒啥大用。

19、蛇莓:長得像野草莓,全草可供藥用。

20、鳳仙花:別名指甲花,花顏色多樣,有粉紅,大紅,紫色,粉紫等多種顏色,民間常用其花及葉染指甲。莖及種子入藥。

21、蛇床子:別名野胡蘿蔔子,為傘形科植物蛇床的乾燥成熟果實。夏、秋二季果實成熟時採收,除去雜質,曬乾。性溫,味苦。

22、千日紅:又名百日紅、火球花,千日紅屬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高20-60釐米;花果期6-9月。花色豔麗有光澤,除用作花壇及盆景外,還可作花圈、花籃等裝飾品。

23、艾蒿:艾草,全草入藥,有溫經、去溼、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抗過敏等作用。

24、鴨蹠草:開藍色的小花,多分布於長江以南各省,尤以西南地區為盛。

來源:科普中國

1980-2020

原標題:《【科學普及】終於知道這些植物叫啥了!》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科學普及
    2002年6月,中國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這是世界上第一部科普法。    2002年12月,科技部部長徐冠華在第三次全國科普工作會議上指出,科技普及與科技創新,如車之兩輪,鳥之雙翼,不可或缺。    西方的「公眾理解科學」在中國被稱之為科學技術普及,簡稱科普。
  • 【科學普及】植物再生過程中的器官從頭再生
    關注我們,獲取更多CSCB2020相關資訊在自然界中,幾乎所有植物在生長發育過程中都會受到各種逆境脅迫,這些不利環境因素的脅迫可能會損傷植物組織或器官,影響植物的生長發育。目前的研究發現,植物進行器官從頭再生的過程大概分為三個步驟,即激活初始細胞、獲得再生能力和重新建立分生組織。激活初始細胞是植物再生的起始,植物離體葉片的外植體可以感知早期傷口信號和環境信號,這些信號會影響植物再生的能力。環境信號也是影響植物再生的重要因素,例如黑暗處理可誘導外植體YUC5/8/9的表達,從而影響生長素水平和外植體再生能力。
  • 全民科學素質知識普及專欄 | 全民科學素質普及知識問答【第三十期】
    全民科學素質知識普及讀本口袋書A、正確B、錯誤C、不知道正確答案:A02 ▎動物和植物細胞都具有的結構是下列哪一項?A、細胞膜B、細胞壁C、中心體D、液泡E、不知道正確答案:A03 ▎植物的哪個結構幫助其抵抗重力,挺立生長?
  • 科學普及是一種社會教育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和科學普及,強調「科技創新和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更好協同社會各方,動員廣大科技工作者,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推動全民科學素質持續提升。
  • 全民科學素質知識普及專欄 | 全民科學素質普及知識問答【第二十五期】
    歡迎大家積極加入到全面科學素質行動計劃中來,努力提升自我科學素養,為我縣經濟社會繁榮發展貢獻力量。全民科學素質知識普及讀本口袋書A、核聚變B、核裂變C、衰變D、燃燒E、不知道正確答案:A04 ▎植物開花是母的,不開花就是公的。這種說法正確嗎?
  • 全民科學素質知識普及專欄 | 全民科學素質普及知識問答【第三十二期】
    為此,在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也是《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2006-2010-2020年)》實施實施驗收之年,紮實推動《全面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的實施,確保實現黃平縣公民科學素質比例達到4.6%的目標。現在我縣各媒體平臺開設科普專欄,向廣大幹部群眾推送公民科學素質科普知識。
  • 全民科學素質知識普及專欄 | 全民科學素質普及知識問答【第三十六期】
    為此,在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也是《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2006-2010-2020年)》實施實施驗收之年,紮實推動《全面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的實施,確保實現黃平縣公民科學素質比例達到4.6%的目標。現在我縣各媒體平臺開設科普專欄,向廣大幹部群眾推送公民科學素質科普知識。
  • 萬安山上拍到的野生花卉,很好看,但不知道叫什麼名字?
    每當到了夏秋,洛陽萬安山上就會有一種開黃色小花朵的植物,雖然數量不多,但一簇簇的,鮮豔而且美麗,問了很多人,都不知道叫啥名字,有沒有價值,煩請各位大俠多多指教啊!每當到了夏秋,洛陽萬安山上就會有一種開黃色小花朵的植物,雖然數量不多,但一簇簇的,鮮豔而且美麗,問了很多人,都不知道叫啥名字,有沒有價值,煩請各位大俠多多指教啊!
  • 我國科學普及工作的重要性
    習近平總書記出席了大會並指出:「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    如何才能做好新時期的科學普及工作?《求是訪談》特邀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科技館原館長王渝生,為我們介紹我國科普工作的黃金時代。
  • 全民科學素質知識普及
    全民科學素質知識普及 2020-08-27 11: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原來法師才是最好造景的多肉植物!
    感謝作者【_~翰林苑】的原創獨家授權分享編輯整理:百科君坐標:浙江溫州我平常就只有2個品種,一種是喜歡和特別喜歡,所以沒有標名稱懂的請補上名我喜歡這樣子高低錯層的擺,其實法師才是最好造景的多肉植物!平常比較傾向於配搭,我覺得可以給多肉增添色彩這一朵朵的真喜歡紅覆輪錦罈子盆蠻適合配法師,不過有肚子悶,江浙滬我不敢,還是選擇了 方盆,百搭 透氣這叫啥,知道的請補充第一棵2015年50米入的黑法師,最普通的法師,不過挺好看,也很喜歡香爐盤法師接下來我也不知道啥名反正統稱喜歡
  • 在航天發射場外開一堂科學普及課
    新華社海口7月24日電(記者王存福)「你們知道火星為什麼是紅色的嗎?」「人類是如何測量出火星地殼結構的?」……23日晚上,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不遠處,隨著北京天文館副研究員劉茜和中科院聲學研究所博士徐震與在座的聽眾一來一去的精彩問答,一堂特別的科學普及課漸入佳境。
  • 一片葉子2米高,把人比作「小人國」,這些霸氣的植物,真惹不起
    自然界的植物總是千奇百怪。平時我們養的一些盆栽花卉。其實它們的原生環境也都是在野外。如果你去旅遊去山裡轉一轉,肯定會發現很多漂亮的植物。有一些非常震撼。就比如這些植物,葉子大的驚人。甚至一個葉子能蓋住三個人。你肯定沒有見過吧?看看這些神奇的植物都叫啥。
  • 這些「有毒」的野生植物,你都知道嗎?
    野生植物中,對人體有害的遠遠不止毒蘑菇,還有野菜、「野生中藥材」等。每年都有人因為誤食野生植物而中毒、乃至於喪命。以往的慘痛經歷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勿食野生植物,謹防食物中毒!這些毒素對人體肝、腎、血管內壁細胞以及中樞神經系統的損害極其嚴重,可以使人體內多種器官衰竭而死亡。 中毒潛伏期:長達24小時,一般為8~10小時。
  • 做好文化科學普及大文章
    相比之下,文化科學普及工作顯得有些簡單。無論在學者的科研項目裡,還是在學術評價體系中,普及都是一個不那麼「高大上」的領域。有意思的是,社會大眾對普及讀物的需求卻空前強烈——他們期待了解科技新發展,希望掌握經濟、法律、心理相關知識,願意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學界的「高冷」和大眾的「熱情」形成鮮明反差,反映出當前我國學者撰寫的科學普及讀物缺乏。
  • 植物界中的「國寶」,這些珍稀植物你知道哪些?
    但是,在植物界中,有些植物可堪比我們的國寶大熊貓,它們稀有珍貴,是我國重點保護植物,下面這些珍稀植物,你知道哪些呢?金花茶是我國的一級保護植物。1960年中國科學工作者在廣西首次發現了這種金黃色的植物,並命名為金花茶。也正是得益於植物學家的發現,否則看不到這麼美麗的植物該多遺憾。
  • 全民科學素質知識普及專欄 | 全民科學素質普及知識問答【第三十一期】
    提高公民科學素質,對增強公民獲取和運用科技知識的能力、改善生活質量、實現全面發展,對於國家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新型國家,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此,在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也是《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2006-2010-2020年)》實施實施驗收之年,紮實推動《全面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的實施,確保實現黃平縣公民科學素質比例達到4.6%的目標。現在我縣各媒體平臺開設科普專欄,向廣大幹部群眾推送公民科學素質科普知識。
  • 讓人「雲裡霧裡」的計算機科普——計算機科學普及的現狀與思考
    在新形勢下,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方法以提升科學素養更是一個長期過程,這對研究人員產生了新的、對科普能力的要求,自然也提出了新問題:作為科研人員又該如何科普?對比物理知識科普,分析計算機科學普及的現狀,或許能引發一些思考。
  • 農村水塘裡能潛水會飛的蟲子,被村民當作美食,你知道叫啥嗎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農村水塘裡能潛水會飛的蟲子,被村民當作美食,你知道叫啥嗎?這種所謂被叫做「水蟑螂」的蟲子,它既能夠在水裡生活,在水裡上下自如遊動,也能夠在陸地生活,並且還有翅膀能夠自由的飛翔。這種被人們稱作為「水蟑螂」的蟲子,目前還是村民當作一道美食了,經過油炸或者是煎炒後,別有一番風味,就像吃知了猴一樣,已經成為了一些地方的風味小吃。
  • 林群院士:科學普及是科學家的責任
    科學普及是與科學發展相伴隨的。近年來,科學普及、科學素質、科學精神已成為人們耳熟能詳的詞彙。科學家在科學普及中無疑居於主導和核心地位,但科學家怎樣處理科研與科普的關係、科普與創新的關係,如何在教學中實現科普等問題,仍需深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