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激動人心!44年全球首次,"長五"送嫦五奔月,為何去月球"挖土...
長城五號運載火箭由此被譽為「天選之箭」。據長五團隊介紹,「十四五」期間,長五火箭已經非常確定的發射任務大約有10發,都是國家重大航天工程,包括明年長徵五號B火箭將執行空間站建設的發射任務。那麼,對於資本市場而言,是不是意味著又有一個大風口誕生呢?
-
「長五」送「嫦五」 月球去「挖土」!
原標題:「長五」送「嫦五」,月球去「挖土」! ——首次月球軌道交會對接。當著陸器託舉上升器實現月面起飛上升後,嫦娥五號一路飛奔而去。但是僅僅依靠上升器是不能返回地球的,它需要飛到月球軌道上,在這裡與軌返組合體交會對接,把採集到的月壤轉移到返回器。經過多年的實踐探索,中國在載人航天領域已經熟練掌握了近地軌道交會對接技術,但是在38萬公裡外的月球軌道上進行無人交會對接不僅在中國尚屬首次,而且也是人類航天史上的第一次。
-
「長五」送「嫦五」,去月球「挖土」!
作為此次任務的核心關鍵之一,月球表面自動採樣封裝是嫦娥五號任務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個環節。為此,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的設計師們採用表鑽結合、多點採樣的方式,精心設計了兩種「挖土」模式:鑽取和表取。
-
「胖五」送「嫦五」奔月!去月球上抓把土有多難?
>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後,先後實施了助推器分離、整流罩分離、一二級分離以及器箭分離等四次分離。為此,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的設計師們採用表鑽結合、多點採樣的方式,精心設計了兩種「挖土」模式:鑽取和表取。當著陸上升組合體順利軟著陸在月球表面,嫦娥五號將開展為期約 2 天的月面工作,採集約2千克月壤並進行密封封裝,經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月地轉移和再入回收等過程將月球樣品安全送至地球家園。——首次月面起飛上升。
-
2021山東事業單位考試公共基礎知識:「長五」送「嫦五」奔月,為何...
2021山東事業單位考試公共基礎知識:「長五」送「嫦五」奔月,為何去月球 2021-01-12 11:57:32| 中公事業單位考試題庫 2021山東事業單位招聘公告職位表即將發布,筆試預計3月份舉行。
-
「嫦五」奔月,去月球「挖土」沒那麼簡單!這些知識講給孩子聽
【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全國產經信息不錯過】嫦五奔月沒關係這還有個真人演繹的通俗易懂版本了解一下1 「嫦五」去月球做什麼?同學們可能會感到疑惑,大老遠地再折騰一番跑去月球挖土,還要辛辛苦苦帶回來的意義在哪裡?答案就是:為了更好地認識月球。
-
最強「挖土」「嫦五」成功奔月,這些大學再立新功
原標題:最強「挖土」「嫦五」成功奔月,這些大學再立新功 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12秒,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搭載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成功發射!開始歷時23天的探月之旅。
-
「胖五」就位嫦娥「五妹」將奔月:出發,去月球「挖土」
「胖五」就位嫦娥「五妹」即將奔月出發去月球「挖土」任務難度大完成「2+2+2+1」探月飛行:兩次發射、兩次著陸、兩次封裝、一次交會對接實現四個我國「首次」:首次在月面自動採樣;首次從月面起飛;首次在38萬千米外的月球軌道上進行無人交會對接
-
從「一克月巖」到「嫦五」奔月
11月24日凌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成功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這一次,嫦娥五號探測器將從以前人類探測器都不曾到過的地方,攜帶約2公斤月壤返回地球。而中國人第一次接觸月球土壤,則是在1978年中美建交前夕。當時,美國為表誠意,送給中國一份特殊的禮物:1克重的月球巖石標本。從「一克月巖」到「嫦五」奔月,中國航天事業42年磨一劍,不僅將「嫦五」成功送上月球,而且將帶回珍貴月壤著陸地球,這不僅彰顯中國在航天科技領域取得重大突破,也力證我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
-
「嫦五」月球採樣倒計時,中國為何要去月球「挖土」?
視覺中國 圖隨著時間進入11月下旬,我國即將擇機發射本國首顆能返回地球的落月探測器——「嫦娥五號」。中國國家航天局指出,藉助「嫦娥五號」,我國即將實現嫦娥工程無人探月部分的最後一個階段——採樣返回。屆時,「嫦五」將自主完成月壤採集,將月球樣品帶回地球。
-
「長五」送「嫦五」計劃月底飛 航天板塊會跟著飛嗎?
來源:上海證券報 「長五」送「嫦五」,計劃月底飛!航天板塊會跟著飛嗎?記者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獲悉,11月17日,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11月底前擇機實施發射。目前,各系統正在進行各項測試等最後準備工作,任務進入發射實施階段,嫦娥五號即將踏上奔月之旅。
-
出發,去月球「挖土」!剛剛,嫦五成功發射
為何要去月球「挖土」1978年5月,美國贈送給中國一塊僅有1克重的月巖樣品,這份真正來自月球的禮物被當時正在開展行星科學研究的歐陽自遠來說視若珍寶。歐陽自遠帶領的科研團隊最終利用其中的半克樣品開展了大量科學研究,發表了14篇相關研究論文。
-
「嫦五」成功奔月,這些大學再立新功
「嫦五」奔月,高校立功。本文小編帶大家揭秘嫦娥五號升空背後的「大學力量」。在「嫦五」奔月的任務中,國防科技大學科研團隊參與了多個重要項目的設計與研製,為嫦娥五號完成探月任務貢獻出科大力量。嫦娥五號奔月成功,即將開啟「挖土」之旅,中國將實現首次機械臂表層月壤自主採樣。
-
「嫦五」像串糖葫蘆?去月球「挖土」有多難?這場直播信息量真是...
「嫦五」像串糖葫蘆?去月球「挖土」有多難? 1、「嫦五」發射升空後,大約4天後即可抵達月球; 2、減速入軌,繞行探測月球; 3、待選定地點後,「嫦五」上部與下部分離; 4、著陸器、上升器將進行月面軟著陸,自動進行月面採樣、樣品封裝等操作,並將樣品由上升器攜帶升空進入月5、球軌道,與環月軌道上的軌道器對接,將樣品轉移到返回器內部; 6、最後軌道器攜帶返回器點火啟動
-
「長五」送「嫦五」,出徵
【「長五」送「嫦五」,出徵!】11月17日,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11月下旬擇機實施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是中國探月工程第六次任務,計劃實現月面自動採樣返回,助力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歷史等科學研究,是我國航天領域迄今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
-
「嫦五」奔月上天「挖土」
隨著文昌發射場內01指揮員一聲令下,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底部冒出滾滾濃煙,伴隨著巨大的轟鳴聲,長五火箭騰空而起,直奔蒼穹。火箭的光芒,將黑夜照得通紅,震耳的轟鳴穿過海岸,拍打在隔海注目的人群身上。霎那間,長五帶著火光穿過雲層,一層又一層,最終在一分鐘後,消失在人群的視野和歡呼中,只留下被點亮的天空。
-
五組數字,看長五如何送「嫦五」
人民網北京11月24日電(趙竹青)11月24日4時30分,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成功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長五」送「嫦五」有哪些看點?我們通過幾組數字,來感受一下此次發射的震撼。
-
「嫦五」飛天,月球,我又來了!
>嫦娥五號發射無人交會對接取樣,世界首例探測方式嫦娥五號的任務是收集月球一個先前未經探測的區域的塵埃和碎片,並將它們送回地球。如果這次任務成功,它將取回自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和蘇聯進行月球探測任務以後的第一批月球物質,幫助科學家們更好的了解月球的演化。
-
「長五」送「嫦五」,目標月球 蓄勢待發!
▲ 長五必勝~ 隨著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簡稱「大火箭」)轉移至發射區,有著「大火箭」座駕之稱的活動發射平臺也在其飛行任務中亮相。這項技術完全是自動控制的,以後,操作人員只要一按鍵,幾分鐘就可以使「大火箭」實現自動調平,安坐在發射臺上了。 除了這種直觀可以看到的先進技術外,還有一些看不到的「先進性」。比如,「大火箭」活動發射平臺上法蘭之間連接所用的螺栓和相應的加載技術。
-
數看"嫦娥攬月" 五組數字看長五遙五如何送「嫦五」[組圖]
數字震撼 盤點長徵五號遙五火箭發射「嫦娥五號」的五組數據數字一:「0」、5、50這是一組關於長徵五號遙五火箭發射窗口的數字,由於地月相對位置以及軌道設計等因素的限制數字二:8.2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發射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重達8.2噸,是我國目前發射的重量最重的探測器,也是今年中國航天發射的最重的載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