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民以食為天,我國幾千年的美食文化,把許多的動植物都變成了餐桌上的菜餚。但是對於蝸牛這種生物來說,還是很多人不敢去吃的。
然而在非洲,有這樣一個國家,把蝸牛當成是一道非常普通的菜餚。每年要吃1500萬斤,差點被吃到滅絕,這個國家叫做加納,它是非洲西部的一個國家。在當地有種蝸牛比普通蝸牛不知道多少倍。通常體長7-8釐米,最大20釐米。體重可達32克,生存能力強,繁殖力驚人。一隻蝸牛每年可產下12200顆卵。
在非洲很多地方的街道上,隨處可見賣蝸牛的,就像是家常菜一樣。對於貧民窟的人來說,如果能吃上蝸牛肉,那將是一件幸福的事。而且在加納當地,人們對吃蝸牛殼是非常的痴迷,在他們眼中蝸牛是不可替代的食材。對蝸牛的做法也是各種各樣,什麼湯羹、炒的、炸的、蒸的,每逢家裡來客,蝸牛是必須有的一道菜,大家圍在一起,就像我們吃火鍋一樣熱鬧。
據說,這個國家一年就可以吃掉1500萬公斤蝸牛,還不包括出口的部分,也正因為這樣的熱愛,導致蝸牛的數量越來越少,差點被吃到滅絕。他們怕吃光了所有的蝸牛,就引進了人工養殖技術,很快養殖非洲大蝸牛就被發展成了一項養殖業。
讓非洲人有了更多的收入,這些人工養殖的蝸牛個頭更大,肉質更鮮美,更能貼合人們的需求,賣相也是相當不錯的,而且也可以避免一些寄生蟲,這一下就解決吃和保護蝸牛的兩大問題,還發展了養殖業,促進了經濟發展。
怎麼樣,看起來滑膩膩的蝸牛,不知道我們中國的吃貨們敢不敢嘗試一下呢?
據說,這張圖能考驗你是不是一個真正的吃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