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將討論一個非常有爭議的話題,和我們親近的是夫妻還是兄弟姐妹?
心理學家斯諾克提出了一個相互依賴的模型,它指的是兩個人之間的親密關係,這種關係隨著個人年齡和心智的變化而變化。顯然,配偶和兄弟姐妹都符合這個模型。
兄弟姐妹是從童年到成年陪伴我們的人。很長一段時間,除了父母,他們是我們最親近的人。婚姻是我們一個小家庭的開端,伴侶是我們餘生陪伴我們的人。長期以來,他們是近親。那麼,夫妻關係和兄弟姐妹關係的重要性是什麼呢?
簡單暴露效應
首先,血緣與成長環境的相近性的確為關係增加了親密感。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簡單暴露效應,指的是頻繁接觸會增加彼此之間的好感度。
對兄弟姐妹來說,他們在一起長大,經常見面,彼此之間的熟悉程度很高,這種熟悉感會使他們越來越相像,不知不覺地把彼此帶入自己的世界,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
而且,對於兄弟姐妹來說,在生命的最初階段,他們有著相似的成長環境和生活經歷。特別是對於同齡的兄弟姐妹來說,沒有什麼可說的了,彼此分享自己的經歷和感受,進一步削弱了親子關係中的距離感。
生物適應性
從進化心理學的角度看,親人之間良好的關係也起著適應作用。在人類社會的早期,個體是難以立足的,只有以家庭為單位,相互支持,才能更好地生存。
因為,通過血緣關係,不同的個人將形成一個家庭,在這個家庭中,個人將具有強烈的歸屬感,家庭的利益將被視為他們責任的一部分,互相幫助,共同克服困難。因此,在許多情況下,由於兄弟姐妹之間的血緣關係,這種關係自然比普通朋友要好得多。
關係轉換
然而,隨著個人的成長,強烈的家庭關係將逐漸被愛所取代。這並不是說家庭關係不存在,而是因為個人的心理資源有限,當建立新的親密關係時,更多的心理資源會注入到愛情關係中,家庭關係的存在會被稀釋。而這種由兄弟姐妹情愛向夫妻過度愛的趨勢也具有生物適應的功能。
當我們長大後,我們必須擺脫原來的家庭,逐步在新的家庭中找到自己的角色。我們在新家庭中有更多的責任。我們將有自己的孩子、妻子(丈夫)、小家庭和一系列的家庭問題要處理。
因此,從這個角度看,兄弟姐妹之間的感情必然被夫妻之間的愛情所取代,這是人類社會性的體現。那些曾經很親密的兄弟姐妹會逐漸建立起自己的小家庭,你的關係自然會比以前更糟。在這個階段,伴侶和孩子將佔據你更多的精神資源,你將把他們視為你核心自我的一部分。
總的來說,隨著生活的發展,我們與親人和伴侶的關係將繼續改變和發展,最終,你的伴侶將成為你的親人。從本質上講,兄妹關係與夫妻關係沒有可比性,這也是現代心理學的主流觀點。對我們來說,他們都是非常重要的人,只是在人生的不同階段陪伴著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