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麼跟媽媽一方親屬更親?答案說到寶媽心坎裡,很實在

2020-12-05 好孕

文|好孕姐

前幾天,同事回娘家,結果生了一肚子氣回來。原因是,她當心肝兒疼的小侄子,竟然說她這個姑姑沒有小姨親。小侄子見了她,就客客氣氣,但見了小姨直接就跑上去親親抱抱。我同事就想不明白了,她每次回娘家的次數,可比孩子小姨去的次數多多了,孩子怎麼就跟自己親不起來呢?

其實,身邊很多朋友都說,自己跟媽媽家的親屬更親,還有很多抱怨過自己的姑姑或叔叔伯伯不親,對自己爸媽不好之類的話。那麼,究竟為什麼孩子跟媽媽一方親屬更親呢?以下答案說到寶媽心坎裡,很實在。

媽媽平時跟誰走動多,孩子跟誰親

一般來說,孩子最黏媽,最跟媽媽親,也跟媽媽待在一起的時間更多。所以,媽媽對親友的態度就影響孩子對親友的態度。媽媽若平時總帶孩子回姥姥家,去姨姨和舅舅家,那麼孩子自然也就跟這些親戚接觸比較多,熟了之後關係也就更親密。

但是,作為媽媽很少會帶孩子去姑姑家和叔叔伯伯家,彼此缺乏走動,孩子自然跟他們不親。就算是經常見,孩子也懂得姥姥是媽媽的媽媽,姨姨和舅舅是媽媽的兄弟姐妹,但是叔叔伯伯和姑姑就跟媽媽關係不大。而爸爸,雖然跟他們關係親,但爸爸作為男人,感情沒那麼細膩,也不會專門教育孩子跟姑姑和叔伯多親近。如此一來,孩子就會越來越跟媽媽一方的親屬更親。

孩子跟媽媽的親屬沒有利益關係

我一個朋友,她爸爸有一個弟弟,她從小就覺得兩家人關係很冷淡。小時候爸媽做生意太忙,就把她放在奶奶家,但是叔叔嬸嬸總有意見,覺得爺爺奶奶偏心他爸,所以經常吵架。沒辦法,媽媽就把她放在了姥姥家,到姥姥家舅舅舅媽,還有小姨對她都很好,好吃好穿都緊著她。所以,她從小到大都覺得跟媽媽家親屬親,對叔叔一家無感。

這一點原因,很實在。孩子作為媽媽一方親屬的外孫、外甥,雖然親,但是有個「外」字,就說明孩子跟他們親,卻不牽涉利益關係。但是,像叔叔伯伯以及堂兄堂弟,跟自己的關係就不同了。爸爸跟兄弟間可能會因為分財產、贍養老人的問題而鬧矛盾,孩子也會牽扯其中。但是,媽媽跟兄弟姐妹這方面的問題不能說沒有,但就比較少。

遺傳因素上,孩子跟媽媽一方親屬更親

另外,從遺傳因素上講,孩子也確實跟媽媽一方親屬更親。雖然,孩子是爸媽共同的結晶,基因遺傳上看似各佔一半,但是因為孩子在母體中孕育使用的是媽媽的線粒體,所以遺傳媽媽的東西更多。這樣的話,孩子跟媽媽一方的親屬在遺傳因素上更接近,無形中自然也就更親近。

這些答案很實在,都說到了寶媽心坎裡,寶媽帶娃辛苦也總算沒白費。不過,雖然孩子跟媽媽一方親屬更親,但媽媽也別故意讓孩子疏遠爸爸一方的親屬。畢竟,都是父母的親人,只要彼此真心相待,孩子長大跟誰都一樣親。

寶媽們,你家孩子跟哪個親屬更親呢?

相關焦點

  • 父母和兄弟姐妹,從血緣上看誰跟我們更親?答案跟想像中的有差異
    文 | 幸孕姐(高級母嬰護理師,原創不易,請勿抄襲)插畫 | 白露大部分的家庭是靠血緣關係聯繫的,家庭裡有父母、兄弟,以後可能還會有自己的孩子,大眾也普遍認為,沒有生孩子時,父母是我們最親的人,有了孩子之後,子女就是最親的人。
  • 和誰睡就和誰親?孩子心中的親屬排序有啥規律?媽媽要能讀得懂
    文/孕媽咪(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很多媽媽生完孩子後迫於生活壓力,不得不重返職場,將孩子交給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照顧,但沒過多久媽媽們就會發現,娘胎生出的竟是「小叛徒」。孩子跟自己的親密程度,遠遠不如爺爺奶奶、姥姥姥爺。
  • 從血緣講,父母、兄弟姐妹、孩子誰是我們最親的人?答案很意外
    老媽一聽,立馬假裝生氣:「真是嫁人之後就忘了娘,到底我跟你親,還是老公和孩子跟你親啊?」這一問,把心直口快的妹妹問懵了,隨口答道「孩子親」,然後她一看老媽要變臉,趕緊補充道:「孩子親,也比不上老媽最親!」有了這機智的求生欲,她這才順利脫險,高高興興拿著一大堆東西回家了。
  • 孩子到底跟誰親,主要由這三點來決定,血緣關係只佔很小一部分
    現在很多人都選擇把孩子交給姥姥來照顧,但是有的人會說,即使是姥姥把孩子管大的,但是孩子還是會跟自己的奶奶親。在生活中人們常常把這種孩子叫做「白眼狼」,但是事實真的如此嗎?其實孩子跟誰親主要是由以下三點來決定的:父母平時的一言一行現在有很多家庭裡面婆媳關係處得並不好,所以孩子經常會聽到媽媽對奶奶的一些抱怨。孩子聽這些話聽得多了,也就會受這些話的影響,自然而然的就會對自己的奶奶存有一些偏見。
  • 孩子到底跟誰親,關鍵取決於這3點
    因此家中的孩子也常常照顧不到,沒有辦法,只能選擇讓長輩們來幫忙看。80、90年代,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不管是奶奶還是姥姥,她們都想盡這個責任,不過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看到有一個現象,孩子大多都是姥姥看大的。
  • 我們的基因更像媽媽還是爸爸?
    美國趣味科學網站11月1日發表報導《從基因角度看,你更像媽媽還是更像爸爸?》,全文摘編如下:「他長得跟他爸爸一模一樣!」「她是她媽媽的翻版——除了鼻子。」我們看著孩子長大時,往往會尋找孩子和父母的相似之處。那麼從基因角度看,父母哪一方貢獻更多呢?答案取決於你問的是一個孩子從父母那裡繼承的基因總數,還是哪一方的基因實際上發揮的作用更大。
  • 跟孩子講道理根本沒用:了解孩子原始人人格,溝通變得更加簡單
    文|橙果媽媽圖|網絡作為兩個娃的媽媽,每天都要跟家裡的娃溝通各種問題,不管是學習上的還是日常生活中的習慣,育兒過程中最明白的一點就是:別遇到事,就跟孩子講道理,沒有用!真的沒用,孩子還很煩,嫌棄叨叨。當然,知道這個道理是知道,但是為什麼孩子會聽不進去道理,還是有些疑惑的。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情況,比如:控制不了脾氣,總是批評完孩子就後悔; 還有,跟孩子一起定的計劃,可計劃挺好,就是堅持太難等等。這些情況的出現,總是讓人有些沮喪,也讓大人和孩子之間,感到自己缺乏掌控性,做事情沒有信心。
  • 孩子跟母親姓,媽媽到底得到了什麼?看看「過來人」怎麼說
    ,試圖讓媽媽們放棄孩子的冠姓權。,父親更難與孩子親近、更容易成為不負責任的父親,反過來母親就沒有這方面的顧慮; 第三,側重父親和孩子的感受,認為沒有得到孩子冠姓權的父親會很「窩囊」、很沒尊嚴,孩子會受人嘲笑,缺乏自信等等。
  • 從血緣上來講誰才是你最親的人?父母還是兄弟姐妹?答案有點意外
    從出生那一刻起,我們便被賦予了許多身份——兒子、女兒、弟弟、妹妹等,在這些親戚關係中,無論是父母還是兄弟姐妹,都是跟我們很親的人。而且,無論是性格還是長相,我們都或多或少有些相似。再加上大家一直生活在同一屋簷下,生活習慣也容易受對方的影響,表現出類似的習慣。
  • 隔代親,姥姥最親?看進化心理學的勁爆解釋
    媽媽生,姥姥養,  爸爸回家就上網,  爺爺奶奶來欣賞!  這是如今,網上流行的一句順口溜。  雖說每個家庭不一定都是這樣的,但卻真實地道出了一個普遍的現象——隔代親,姥姥最親。  可是一句順口溜能說明多少問題?別急,我們這兒有正經八百的心理學研究。
  • 美國趣味科學網站:我們的基因更像媽媽還是爸爸?
    新華社北京11月9日新媒體專電 美國趣味科學網站11月1日發表報導《從基因角度看,你更像媽媽還是更像爸爸?》,全文摘編如下: 「他長得跟他爸爸一模一樣!」「她是她媽媽的翻版——除了鼻子。」我們看著孩子長大時,往往會尋找孩子和父母的相似之處。那麼從基因角度看,父母哪一方貢獻更多呢?
  • 美國趣味科學網站:我們的基因更像媽媽還是爸爸?
    新華社北京11月9日新媒體專電 美國趣味科學網站11月1日發表報導《從基因角度看,你更像媽媽還是更像爸爸?》,全文摘編如下:「他長得跟他爸爸一模一樣!」「她是她媽媽的翻版——除了鼻子。」我們看著孩子長大時,往往會尋找孩子和父母的相似之處。那麼從基因角度看,父母哪一方貢獻更多呢?答案取決於你問的是一個孩子從父母那裡繼承的基因總數,還是哪一方的基因實際上發揮的作用更大。
  • 福原愛基因太強大,女兒跟媽媽像粘貼複製,一家三個是「瓷娃娃」
    3歲女兒照片,祝福3歲女兒生日快樂,照片中的小女孩十分呆萌可愛,跟媽媽福原愛如出一轍,尤其是跟媽媽小時候的樣子簡直一模一樣。 經過幾個回合的過招,她才發現,家庭的大權原來掌握在這個只把自己放在保姆的位置上的老太太手上,她實在是低估了她。 其實子女的智力受媽媽的影響比較大,是有科學依據的。
  • 孩子總是說爸爸媽媽不愛他,知道為什麼嗎?原因主要有三
    周末聚會,聊天中王倩說姐姐的孩子偷偷向她哭訴,說爸爸媽媽不愛他,王倩感到很詫異,因為她知道姐姐兩口子對孩子疼愛有加,平時是捧在手裡怕飛了、含在嘴裡怕化了。王倩問孩子為什麼這麼想?我家大寶寶上幼兒園大班的時候,也有一段時間說爸爸媽媽不愛他,有時候我和爺爺不如他的意他也會說:「我感覺你們都不愛我了,我討厭你們,哼!」小傢伙有時候說著說著,還會氣得流出眼淚來。為什麼孩子會覺得爸爸媽媽不愛他呢?
  • 「媽媽,你看了別生氣哦……」今天我被親閨女的一篇作文氣傷了……
    成績通報不會出現孩子的名字,每天會在群裡告知今天沒完成校內作業的學生的學號。2. 每次考試後,會把得滿分學生的名字、得「優」學生的數量告知家長,家長拿到自家孩子的試卷分數,得再反覆推演一番,才能得到自己孩子在班上成績的大致位次。所以我想,算了,既然娃不主動說,那就等著飯後(秋後)再問(算)吧。
  • 媽媽才是孩子青春期裡最毒的毒藥?
    為什麼青春期的孩子會出現很多問題?首先青春期本身就是一個人生非常動蕩的時期,從孩童走向成人的道路,很多迷茫、混亂、衝突,在這一時期紛紛湧現。另一個很重要的方面是,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期,長久以來一直作為孩子的保護者的「媽媽」,開始越來越讓孩子感覺到抗拒和窒息。
  • 天津一大怪,姥姥帶孩子:姥姥姥爺和爺爺奶奶到底誰更愛孩子?
    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情況呢?首先,對於姥姥們而言,女兒是一輩子的牽掛,是從小寵到大的小公主。都說嫁出去姑娘潑出去的水,正是因為這水潑出去了,才更加牽掛和不放心。再加上多少年來重男輕女的思想,生怕自己的閨女去別人家會受苦,所以姥姥們心甘情願地去給女兒帶孩子。其次,對於女兒來說,姥姥帶孩子會比奶奶帶孩子讓這個家更和諧。
  • 愛孩子母雞都會,有些父母卻售賣、毒打自己的親生孩子
    高爾基說:「愛孩子是母雞都會的事,但教育好孩子卻是一門藝術。」這句話透露出了母愛的天性,也講述了教育孩子的艱難,但有很多父母,卻連嘗試一下教育自己的孩子都不願意。近日,在河北省霸州市褚河港,刑警隊破獲了一起拐賣兒童案,這起案件共有三名犯罪嫌疑人,而其中有一人竟然是孩子的親生母親孟某!據悉孟某的嫂子得知其將三個月大的親兒子賣掉了,無法接受便選擇了報警。經民警訊問,孟某承認以8萬元的價格將孩子賣給了鄰居萬某。
  • 懷孕初期的5個症狀,每一條都說到準媽媽的心坎裡去了
    以下表現,每一條都說到準媽媽的心坎裡,因為孕媽媽此時可能是「比較辛苦」的一段。孕早期:雖然不會有明顯的體型改變,但是當受精卵在子宮內著床之後,孕媽身體就會出現不同的反應,特別是以下五個症狀:1、尿頻症狀雖說這一症狀有點難以啟齒,但的確是孕早期常見症狀之一。
  • 「這是媽媽最後一次親你」,7歲男孩車禍去世,父母忍痛捐獻多個器官...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通訊員 祝姚玲「寶貝,這是媽媽最後一次握著你的手,是媽媽最後一次親你了……」東東媽媽俯下身去,深情地親吻著孩子的腳丫,久久不肯起來。因為再親一下,就要跟孩子永別了。爸爸強忍淚水,最後一次叮囑東東:「兒子,你是個特別堅強勇敢的孩子,從小就喜歡幫助別人。你的下一站使命,是幫助更多的人,你知不知道?你開不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