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喬志斌 • 2020年11月25日11:39 • 速途網
速途網11月25日訊(報導:喬志斌)近日,一年一度的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如期召開。全球疫情衝擊下,科技創新成為了海內外共同關注的焦點。其中,人工智慧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同樣飽受關注。
在24日上午的「人工智慧:育新機、開新局」人工智慧分論壇上,清華大學講席教授、智能產業研究院院長、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百度前總裁張亞勤發表了題為「智能技術趨勢」的演講,深度解析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趨勢。
張亞勤認為,在經歷了內容數位化、企業數位化之後,我們已經進入了數位化3.0階段,即信息,物理和生物世界的融合。物理世界的數位化,體現在城市、工廠、家庭等各個場景的數位化,生物世界的數位化,則是通過新型傳感器,實現大腦、各個器官DNA、RNA、蛋白質等的數位化。
相比於前兩次數位化,3.0除了形式之外還有著諸多不同。一方面是數據的量級提升了上千乃至上萬倍,比如無人車,每天所產生的數據達到5-10T。另一方面則是海量數據的決策者由原來的人逐漸向機器轉變,現階段的機器承擔起了更多的數據智能決策的功能。
事實上,這種轉變與5G、人工智慧等前沿科技不斷升級迭代有著密切的關係,尤其是人工智慧及其深度學習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機器更加智能,具備了深度分析數據的能力。作為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以及引領未來發展的關鍵技術,人工智慧技術已經成為推動產業數位化、智能化的關鍵力量。對此,張亞勤在演講中也表示,人工智慧將改變包括教育、醫療、金融、製造、交通在內的所有傳統行業。
一個鮮明的例子則是疫情期間,人工智慧產品成為了抗疫的「生力軍」,包括百度、阿里、騰訊等在內的網際網路企業紛紛推出AI測溫系統、無人車送餐等AI產品,同時開放AI算法助力病毒RNA結構預測,加快疫苗研發速度等,通過科技抗疫,實現了最大化的降損。
除此之外,AI也深入到了各行各業,推動著行業轉型升級,幫助行業降本增效。在農業方面,依託人工智慧技術開發出的農業遙感智能監測系統,可以對農作物病蟲害實施智能化監測,並完成精準施藥,提升農產品質量;工業領域,智能零件分揀機可以實現零件的自動分揀,大幅提升分揀效率。
不僅如此,AI還在催生了新的產業。正如張亞勤在演講中所說,人工智慧是第四次工業革命一個很重要的技術引擎,很多產業都會被其改變,也會產生很多新產業。而在諸多新興產業中,張亞勤表示,將會聚焦自動駕駛、工業網際網路以及AI+醫療。
對於為何聚焦這三個領域,張亞勤此前在公開演講中曾解釋道,智慧交通能夠為整個社會和產業帶來巨大的影響;工業網際網路則是數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接口; AI 在未來十年可以深層次地改變整個醫療健康產業;而想要實現這些,不僅需要基礎設施,還需要有學者對基礎科學研究的支持。「我們成立智能產業研究院,使命是用人工智慧技術賦能產業推動社會的進步,目標是面向第四次工業革命,是一個國際化,智能化,產業化的應用研究機構。」
一直以來,張亞勤都投身於人工智慧科研一線,在百度擔任總裁期間,其布局和組建了自動駕駛、雲計算、晶片,量子計算等一系列新技術和業務,幫助百度在人工智慧領域邁出了紮實的一步。而在從百度退休後,他依然聚焦於人工智慧事業,不僅擔任清華大學講席教授傳道授業,還成立清華大學智能產業研究院,專注研究人工智慧與實體行業的結合,推動AI加速落地。
「我希望通過我們的研究院新的技術能和產業去合作,對中國和全球人工智慧產業,第四次工業革命都做出貢獻。「張亞勤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