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外牌限行措施調整,11月滬牌拍賣中標率跌至7.8%,不少在上海生活工作的有車一族的「滬牌夢」又一次落空。
也因此,一些滬牌「剛需者」不惜冒風險,開始租賃滬牌,並由此催生出一個「滬牌租賃」的介於黑灰邊界的畸形市場。
更大的風險是,所謂的車牌租賃,實際是將車輛過戶給車牌額度出借人,車主只有車輛使用權。表面上看似你情我願的「租牌」行為,背後暗藏重重隱患,稍有不慎,或將對租賃雙方造成巨大損失。
連續10個月拍牌落空
他租了一塊滬牌
「這個月的拍牌又落空了。」委託4S店代拍滬牌,連續10個月未中標,曹先生的遭遇絕非個例。
「要不先租塊牌照用著?」4S店銷售人員提出「租牌」的建議。去年回國創業的曹先生覺得這個方式「很新鮮」。然而,諮詢過程中曹先生又犯起了嘀咕。4S店銷售人員告知他,「租牌」業務其實是跟外面的中介合作的服務項目,而且必須要把車輛過戶到牌照所有人名下,才能完成「租借」。
「車子過戶到別人名下,不就相當於把這輛車給別人嗎?」曹先生開始覺得這事不太靠譜。但4S店銷售人員信誓旦旦向他保證:跟租借人籤訂合同,約定車輛實際所有權歸丁先生,包括車輛保險等都在合同裡約定好,完全沒有風險。
猶豫了兩天,為了享受滬牌帶來的出行便利,曹先生決定冒這個險。上周一,曹先生在4S店籤訂了牌照租賃合同,合同註明「出借人陳某不享有車輛所有權,實際所有者為曹某」,並特別增訂了「車輛反質押條款」,防止自己的車輛過戶後被「所有人」拿去質押貸款。
曹先生和中介約定車牌租期為半年,租金9000元,另支付押金5000元。商定後,他把自己的車和身份證交給4S店工作人員,委託代辦過戶、上牌手續等。
隔天下午,4S店就將已經掛上了「滬B」牌照的車還給曹先生,但行駛證上的名字是租借人「陳某」。期間,曹先生始終沒有見到「陳某」本人。
「終於能隨時上高架了。」相對不受限制的駕駛體驗讓曹先生暫時按下了心裡的忐忑。但在一般法律關係上,他現在只有這輛市價70多萬元的車輛的使用權,「儘管合同寫了這輛車實際所有人是我,但看到行駛證,還是有點膈應。」
曹先生還在繼續請4S店代拍滬牌,業務員跟他承諾,拍到牌後,把車輛過戶到他名下的手續費全部減免。
需求帶動了滬牌租賃市場的發展。跟曹先生一樣,比租車價格更低廉的租車牌方式,成為部分沒有滬牌但要自駕通勤的市民的選擇。
另一個需求群體是,想在上海從事網約車服務,自有車輛但沒有滬牌的駕駛員。至於背後的風險,他們覺得白紙黑字的合同條款足以規避。
租牌中介:
過戶、上牌均可代辦
自2014年11月開始,上海將滬牌統一納入拍賣平臺管理,禁止私人間交易。一度火爆的滬牌二手交易,就此銷聲匿跡。但是,對滬牌的需求不會憑空消失,「滬牌租賃」由此悄然成為一門新生意。
宜山路一家汽車貿易公司,滬牌租賃是該公司目前的主營業務之一。日前,記者到店裡諮詢車牌租賃業務,據業務員介紹該公司從2018年3月起開始從事滬牌租賃業務,滬牌租賃價在每月2300元左右,一般3個月起租,「付3押2」。
用於租賃的車牌從哪裡來?實際上,這家公司充當著中介角色,一頭連接有滬牌額度的上家,一頭連接需要租賃滬牌的下家。「目前出租的滬牌均為個人所有,公司作為中介從有閒置車牌的上家收進來,再將車牌租給下家。」業務員說,公司會分別和出租人以及租牌人籤訂合同。「合同籤署後,剩餘事項包括車輛過戶變更等均由公司包辦。」
滬牌租賃並非租一塊鐵皮這麼簡單,換言之,這家公司租賃的實際是「額度使用權」。根據上海機動車號牌管理相關規定,到車管所上牌需憑藉額度單,「額度證明使用人應當與購車發票上的車主名稱一致」,也就是說,擁有上牌額度的人只能給名下車輛上牌。此外還規定,滬牌額度只能轉讓給直系親屬。
租賃額度使用權,繞不過車輛過戶這一問題。要租借車牌需要轉讓車輛所有權,相當於把自己的車給別人,其中風險毋庸置疑。為打消記者疑慮,業務員出示了一張《上海私人車牌出租合同》。這份合同共有10條款項,涵蓋租金、租借期限和其他規定,包括「租借人必須做該轎車全額保險,其中第三者保額為100萬元」「甲方只提供汽車牌照額度租借,非汽車所有人,車輛租借期間一切有關法律和經濟問題均由租借人承擔」等責任限定條款。「不用擔心,合同明確了出借人非車輛所有人,我們還有一份附件,約定過戶後,車輛不能被質押。」業務員說。
只要籤署合同、提供相關材料,其餘手續均由中介代辦。業務員介紹,沒有上過牌的新車,要先到4S店去更改發票,把車主姓名改成車牌所有人或者取得上牌額度的人的名字,再到車管所上牌。「如果是上過牌照的二手車,操作就方便多了,只要提供身份證就好,我們會找二手車經紀公司直接代辦過戶、上牌。」
新套路:免費代拍車牌
但需出租一年
除了實體中介,線上車牌租賃平臺同樣活躍。
在微信搜索「車牌租賃」,很快就能找到「租車牌」「小犁租牌」等提供滬牌租賃的公眾號平臺。不同於線下租借平臺提供包辦代辦服務,線上平臺是收集租借雙方的信息交流平臺,由租借雙方自行接洽。
「租車牌」:提供求租者出租者信息
「聲明用戶的線下租賃行為與平臺無關」
「租車牌」號稱「全國首家車牌信息資源共享平臺」,功能板塊分為「出租求租」「個人中心」「租牌攻略」。
在功能介紹中,「租車牌」對車牌租賃的風險和注意事項做了提示,並聲明用戶的線下租賃行為與平臺無關,平臺目前也不收費。記者瀏覽發現,這一平臺主要提供京滬兩地的車牌租借服務。
「租車牌」公眾號截圖
隨後,記者以求租者身份登記了信息,包括意願租賃價格、租期和手機號等。根據公告,每個月拍牌日的下午1時,公眾號會發送求租者、出租者的匯總信息,用戶可自行瀏覽配對,自行商議租賃價格,籤訂合同。
車牌租賃市場比人們想像的要火熱。記者提交求租信息後,不到半小時就有6個出租人匹配信息。分別電話諮詢發現,6個出租人中,有4個是汽車租賃公司,有2個為11月剛拍到滬牌額度的個人。同時,根據公眾號發布的匯總信息顯示,截至記者發稿前,京滬兩地提交出租信息和求租信息的用戶分別為2675個和1408個。
「小犁租牌」免費代拍滬牌
拍到後需要交由公司使用一年
而在「小犁租牌」則是上海某汽車貿易公司用於業務推廣的公眾號。
讓人意外的是,這家公司還推出了「免費代拍滬牌」服務,竟有這等好事?諮詢得知,由該公司免費代拍獲得的滬牌額度,需要交由該公司使用一年。「一年期滿後,可以選擇繼續出租,或者收回滬牌自用。」
「小犁租牌」公眾號截圖
「小犁租牌」也有一份格式合同,同樣規定「車輛過戶給甲方(滬牌額度出借人)期間,所有權始終歸屬乙方(滬牌租借人),甲方不得對車輛進行轉賣、抵押、質押、典當、 掛失,或實施其它任何可能有損於乙方車輛所有權的行為」。
「只要符合國六排放標準,車輛過戶沒有問題,也不用擔心糾紛,我們的合同很完備。」小犁租車的客服跟記者打包票,無需擔心潛在風險。
解讀:「滬牌租賃」風險重重
「『滬牌租賃』其實是偽命題,最多就是個噱頭,實際操作還是車輛先過戶再上牌。」一位交通管理業人士說。
有法律界人士指出,在現有政策下,通過車輛過戶達到「借用」他人車牌的效果,雖沒有直接觸線,但仍有違法風險。前不久,北京警方將通過「假結婚」過戶京牌指標的行為定性為「涉嫌買賣國家機關公文罪」,也給「滬牌租賃」這一涉及車輛過戶、轉讓車牌額度、獲取利益的行為,敲響了警鐘。
「關於車牌額度的使用,目前上海尚缺乏直接的法律及行政法規規定,散見於相關政府部門制定的政策性文件。」法律界人士表示,單從《合同法》角度來說,在租借雙方的協議形式完整、內容真實,沒有欺詐、脅迫等情形的前提下,「車牌租賃合同」具有一定法律效力。
儘管如此,由於合同具有相對性,租牌協議在法律上僅能約束籤約雙方,對協議之外的第三方則並無約束力。「簡言之,『租牌合同』的法律效力是『對內有效,對外無效』」。
單憑一份「租牌合同」,就能安心地將車輛過戶給他人、使用他人車牌嗎?「要用別人的車牌,就要把車登記在別人名下,使用權和所有權分離,常常衍生出違約糾紛。」
對車牌租借人來說,主要風險在於難以確認機動車輛的所有權。
根據限行《物權法》第二十四條,「船舶、航空器和機動車等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這意味著,自己的車輛登記在車牌出借人名下後,一旦後者擅自將車輛以抵押擔保或買賣形式進行處置,實際使用人將落入維權困難的局面。
「發生這種情況後,縱然有籤字生效的『租牌合同』,車牌租借人也只能向出借人主張違約責任,而無法直接要求善意第三人進行財產返還。」
同時,由於車牌及車輛的登記人與使用人不一致,如果登記人在租牌期間不予配合,那麼使用人若需辦理車輛過戶、年檢、保險等手續,也存在諸多不便。
而對車牌出借方來說,「租牌」的風險主要集中在交通事故的責任承擔方面。
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以及《侵權責任法》的相關規定,當車輛發生交通事故,機動車一方存在事故責任時,原則上由駕駛者承擔。
但是,當駕駛者存在無證駕駛、酒駕、毒駕等情形時,車輛的名義所有人(即出借方)也將可能因為存在過錯而承擔先行墊付賠償費用的責任。
更大的風險是,如果車牌租借人駕駛車輛從事犯罪行為,比如販毒等,車輛的名義所有人可能還要面臨連帶責任。
不僅是租借雙方,提供車牌租賃業務的中間商,在為租借雙方搭建平臺從中贏利的同時,也承擔著相應的法律風險。法律界人士指出,中間商以盈利為目的租借車牌行為,可能構成非法經營。「雖然目前沒有特別清晰的認定標準,但是如果被認定為經營,不僅牽扯到非法經營的問題,逃稅的問題也在所難免。」法律界人士說,「租牌中介」若被認定為非法經營,輕則違法重則犯罪。此外,如果租借雙方在租借期產生糾紛,中介也可能被捲入其中。
(來源:上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