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租公寓暴雷?被困在平臺裡的打工人

2020-12-04 品質中國

五五房姐地產觀

這兩天,大概是許多人的不眠夜。

失眠的原因不盡相同,其中一種是租房

圖片來源@新世相

房姐不知道這些在這個冬天被迫搬家的「打工人」有沒有想過「租房不如買房/該買房了」,但房姐對「必須買房」的認知是在親見「合法」「N+1」隔斷間被拆除後堅定起來的。

房子,是我們能抵禦生活風險最後的安全感。

1.

租房-打工人被困在平臺裡

長租公寓暴雷不是第一次了。

只是這一次陣仗有點大。

2020年紐交所第一中概股在上市「十周月」疑似暴雷:供應商停了服務、房東強勢收房、租客排隊退租,四面維權聲起,看起來只缺被欠薪的員工起訴維權。

住長租公寓的人也不是第一批了。只是這一批「踩雷」的人更被我們看見。

▼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上半年長租公寓「死亡」名單

租房,是城市裡的我們必須面對的命題。

畢業求職季,從區域板塊、交通出行到人都是你不熟悉的,沒有提前拿到Offer時,你還有著不確定的未來。那可能是你最沒有錢的時候,但你需要支付2~4倍的錢去租房。從租房網站到電線桿牛皮癬,你看過的房子可能千奇百怪。

這時候,有一家大型、正規、便捷的公司能向你提供服務,你可以在APP上直接找符合預算區間的房源/符合通勤距離的房源/符合租住需求的房源···甚至可以免押金、房租月付。

將租房選擇權握在手裡,是長租公寓平臺拋來的第一顆甜棗。

但,租客是沒有選擇權的,除了買房。

不暴雷的長租公寓有糟心事嗎?有。

水電網寬費用結算不清/各種小微貸陷阱/甲醛···即使是大平臺,也不能免俗。房姐就見證了「合法」的隔斷間被拆 ↓

道理有時只是道理。如同此次某殼事件中房東是否有權清退租客、收房的問題,爭執基本沒有意義:租金是房東的應得收入,只掌握了一串數字密碼的租客阻擋不了手持房本、沒拿到租金的房東收回房子。

比起理想化的維權,被拆的隔斷間在2天後恢復原樣,投訴無果,沒有賠償,沒有搬家,這才是現實。

而從房東直租、二手房東到小中介,但凡有些租房經驗的當代打工人,誰不能拎出幾件「倒黴事」嘮嘮呢?

從App到App、從中介到房東,打工人住在平臺裡。

2.

買房-打工人的阿基米德支點

這次「暴雷」事件中可以看到有一個詞叫「租金貸」。

「租金貸」模式下,借貸平臺有了業務→公寓運營商一次性拿到了大筆資金(槓桿資本)→租戶房租月付避免一次性大額支出。

圖片來源@清華金融評論

「三贏」的局面走到暴雷這一步,怎麼看,已支付租金可能退租無望·已租房間不能住·不能住的租房貸款需要還·貸款違約可能影響徵信·需要重新租房的租客都要更慘一些。

更慘的是如前文所述,換租可能還是租了個長租公寓。

這裡插句題外話,對被困在平臺裡的打工人有三句忠告:

1. 儘量不要使用「租金貸

2. 合租不要選擇「隔斷間

3. 能存錢還是要多存錢

還租金貸不如還房貸。

只要開發商不跑路、不是無良開發商,好賴都有套房子。而房貸,往往是我們能撬動的最大的金融槓桿。

剛過去的10月全國70城房價環比上漲。上海新房唯一均價2字頭起的區域在金山,10月成交套均總價636萬元。

需要掏空4個/6個口袋的我們,沒有炒的餘力。如今「穩」字當頭的樓市,就是我們上車最好的時機。

上海9月二手房成交近3.1萬套,10月二手房成交約2.84萬套,數據均直逼15年同期。

中環內的房子二手市場的議價能力幾乎肉眼可見,即使是外環,只要區域、戶型說的過去,去化也非常快。

整個上海樓市一二手的市場正向循環著。

10月一手房成交集中在浦東、青浦、松江二手房成交集中在浦東、寶山、閔行

10月一手房成交集中在外郊環間、郊環外,以70-140㎡戶型為主;二手房成交以50-90㎡小戶型為主,更向內環靠攏的成交不排除受學區等因素影響。

平均數是不能代表個體的,數據統計看的是整盤趨勢。個人買房,歸根結底以實際需求為準。

對於滬漂有年份、有存款的打工人,也有三句忠告:

1. 可能考慮留在上海就珍惜首套房資格,愛護徵信少貸款!儘早買房!

2. 跟緊大盤,買新房一看大虹橋二看浦東,買二手先看浦東再看寶山。

3. 三房+軌交+電梯,一手/二手都至少要三有其二。

同樣的槓桿不是每一個支點都能撬動地球。上海首套房35%的首付和二套房70%的首付之間的差額,不是等閒三四線城市一套房能漲出來的,也不是等閒人能掙出來的。

如果滬漂了很多年有鈔票卻沒房票,你該想想怎麼「破」限購了。如果你有房票卻沒鈔票,該湊湊吧,現在攢,也不晚。

3.

資本永不眠

寫到最後想起來有幾分微妙的時間線。

16日看到消息才和朋友組團吃瓜平臺到底倒沒倒?同時分享了這些年租房遇到的坑。

17日就看到了長達56分鐘直播採訪裡排隊的租客和衝不上熱搜的話題,緊跟著還有夜半暴漲74%的股票。

排隊退押金的熱搜實時閱讀4956.9萬在18日凌晨沒能衝進熱搜榜單TOP50;大漲捷報一大早登榜熱搜二,18日下午實時閱讀7930萬位列熱搜榜單TOP17。

說到底,沒破產、沒跑路只是沒有錢的「紐交所第一中概股」敲響過納斯達克鍾。

長租公寓暴雷從來不是新鮮事,流水的平臺流水的租客,鐵打的生意不會斷。

強一線/一線/二線城市裡大量外來人口帶來的租賃需求,始終是一片藍海。

這份碩大甜美的蛋糕,沒有資本會看著TA發爛發臭,也沒有資本能看著TA被一家獨佔。隨著監管不斷重拳出擊,長租公寓這個行業必將越來越規範完善。而不斷「暴雷」「監管」的路上,不知道是誰會賺的盆滿缽滿。

* 11月17日,深圳住建局發布《關於切實規範住房租賃企業經營行為的緊急通知》

我們期待這個行業的運營體系的成熟化,也期待著企業自救成功。

希望這次「被退租」的租客能得到妥善賠付並找到合適的房子。但可以想見的是,只要上市殼這次沒有完全倒下去,就還會有很多人選擇租住在這裡。

無他,生活。

對抗資本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成為資本。

哪怕不是投資,只是自住。

玩法再議,牌先抓好。

村上春樹說「假如這裡有堅固的高牆和撞牆破碎的雞蛋,我總是站在雞蛋一邊。」

在熱點事件容易反轉的今天,我不敢說哪一方才是堅固的高牆。

但資本永不眠的夜晚,有打工人走在離場的路上。

相關焦點

  • 自如拉了一把蛋殼租戶,自如出手相助到底對長租公寓意味著什麼?
    首先,蛋殼暴雷引發了長租公寓的信任危機。蛋殼公寓作為長租公寓企業中非常有名的一員,也是當前長租公寓上市公司中的為數不多的一家,在這樣的情況下,蛋殼基本上可以說是長租公寓的頭部玩家,房源規模上,截至2020年3月31日,蛋殼公寓進入全國13個城市,運營公寓數量達到41.9萬間,同比增長46.8%。
  • 為什麼3萬億也養不活長租公寓?
    蘭州一家長租公寓的總經理吳豐(化名)告訴記者,現在做長租公寓的同行都是這麼打招呼的。   許多人將長租公寓與P2P做比較,歸為「失敗的創新」。隨著P2P被官宣清零,人們等待著長租公寓的命運。   「2年3個月前,我以辭去上市公司高管的職位為代價,吹哨預警長租公寓的潛在危機。
  • 租金貸異化背後:長租公寓騎虎難下 金融機構成接盤俠
    來源:證券時報作者:杜曉彤長租公寓行業近期頻頻「暴雷」,租金貸作為往日維持公寓擴張的主要資金來源,又一次被推上輿論風口浪尖。但是,租金貸真的是把長租公寓推向債務深淵的元兇嗎?如果不是,長租公寓又是如何走到今天的?剛剛撐過疫情封鎖期的蛋殼公寓倒在了租房市場回暖的11月。「最近租房的人多了,今天1天就有6個人來看房。」
  • 無懼長租公寓雷暴不斷 自如再次開啟併購擴張
    北京商報訊(記者 盧揚 榮蕾)在行業頻現暴雷事件之外,長租公寓品牌「自如」的擴張並沒有停下腳步。11月30日,自如正式宣布併購貝客青年精品公寓。同日午間,貝客青年精品公寓也在微博發文,承認已經加入自如。
  • 無懼長租公寓雷暴不斷,自如再次開啟併購擴張
    北京商報訊(記者 盧揚 榮蕾)在行業頻現暴雷事件之外,長租公寓品牌「自如」的擴張並沒有停下腳步。11月30日,自如正式宣布併購貝客青年精品公寓。同日午間,貝客青年精品公寓也在微博發文,承認已經加入自如。
  • 長租公寓,從規模為王到「剩」者為王
    」、「暴雷跑路」等各種亂象頻發,也引發輿論的廣泛關注與持續抨擊。伴隨此次疫情對租住市場的劇烈衝擊,以蛋殼、青客等行業頭部玩家的近況為標誌,喧囂散盡,一切將回歸本真。作為一門存在多年的營生,長租公寓不是什麼新事物,在早前包租公&夫妻店尚未被強勢擠壓的年代,整個行業是賺錢的,儘管其理念認知和產品、服務、科技等等熱詞不沾邊,但也共同構建出「歲月靜好、小富即安」的行業生態。
  • 嚴防長租公寓爆雷,不得「高進低出」、「長收短付」!更多...
    來源:證券時報網最近,各地長租公寓頻現暴雷,租客和業主都成為受害者群體,租賃市場的監管亟待加強。11月17日,深圳住建局發布《關於切實規範住房租賃企業經營行為的緊急通知》(下稱《通知》),《通知》多處內容直擊長租公寓的「痛處」。
  • 前瞻長租公寓行業研報合集:蛋殼爆雷了,長租公寓市場將向何處去?
    作為長租公寓的頭部企業,蛋殼和自如這兩家品牌一直是許多年輕人在外漂泊租房的選擇。但接連不斷的爆雷卻讓長租公寓這一行業蒙上了陰影。 為何長租公寓能始終受到市場青睞?未來長租公寓行業將如何發展?市場格局將會怎樣變動?又為何在政策利好扶持下長租公寓仍屢屢爆雷?
  • 魔方公寓順利召開長租公寓資產管理交流會
    為了提升長租公寓行業的運營水平,促進行業降本增效、健康發展,近期,中國國土經濟學會房地產資源專業委員會攜手宜居中國住宅產業化和綠色發展聯盟主辦,魔方生活服務集團和小水滴共同承辦智「馭」公寓——長租公寓資產管理合作交流論壇。
  • 許傳明分析蛋殼公寓暴雷背後原因
    2020年11月30日 10:24 閱讀:5,011 近日,網絡上關於蛋殼公寓暴雷的消息鋪天蓋地
  • 全國每年就有數十家公寓暴雷,打工人我們到底該怎麼辦?
    今天看到熱搜榜第十的蛋殼暴雷,今年已經見了太多了,見怪不怪。話不多說,看圖。今年九月十月份同事跟我說,她最近要被房子的問題煩死了,我好奇之下詢問了一番,經過是這樣:6月份,一小夥子找到我同事,提出以2600RMB承租她的複式公寓,時間為一年,房租付款方式為月付。我同事看了一番公司的資質覺得比較放心,考慮一番後同意了。
  • 同樣是租房,為什麼自如等大品牌長租平臺更靠譜?
    一個城市裡,大約有35%的人群要租房生活,房子的內外的品質是城市生活品質的基礎,付出了高額的租金,能否換來對等的品質?租房這個非標的產品,著實給城市打工人帶來了難題。已經租到了「問題房」怎麼最低成本解決?我們選取目前使用率最高的三種租房方式,並列舉出每個方式裡的大品牌,依次進行對比。租房就認準大品牌租,到底避坑指數能提升嗎?選好平臺是租到好房的第一步10年前,房源主要在中介和二房東手裡,想要找房子,就要去門店找中介,或是在街頭滿牆滿地的小廣告中撥通一個二房東的電話。
  • 長租公寓群雄逐鹿,LIPPO公寓主打個性牌
    眼下,長租公寓的擴張形勢不容小覷。自2013年長租公寓初受資本青睞至今,眾多品牌紛紛佔領北上廣深等一二線城市,層出不窮的新入局者也攪動了長租公寓市場的一江春水。總結市場特徵不難看出,青年長租公寓區別於傳統租賃產品的是,它為青年人群提供優質的居住空間和服務,品牌化、連鎖化、標準化的模式運營,相比出租房,有更好的居住體驗。面對日趨激烈的競爭及年輕租房群體日益多元化的租房需求,市場濫觴時期打出的概念、情懷牌已不足以支撐品牌公寓的成功,體驗與服務的不斷提升成為現階段的生存法則。
  • 長租公寓「爆雷」,房東和租戶誰有權住在房子裡?
    不可否認的是,在這個三角法律關係中,房屋業主也就是房東,也是受害者,房子交給平臺去經營,卻不能如期收到房租,難道不能換個租戶?自己的房子做不了主嗎?專家強調,房東應該告平臺,而不是去與同是受害者的租戶發生衝突。「長租公寓」模式因「省心」備受青睞。業主可將閒置不住的房屋交給中介公司管理經營,每月房租按時打到房主帳戶上。
  • 小蛋殼大問題,長租公寓商業模式為何容易爆雷?
    2019年3月,長租公寓運營商「蛋殼」宣布C輪融資5億美元,估值突破20億美元;2020年1月,蛋殼公寓( NYSE:DNK )頂著「開年紐交所第一隻中概股」光環上市,IPO募集資金約1.5億美元,市值來到27.4億美元。
  • 長租公寓上市戰:集中式為何玩不過分散式?
    (規模經濟效應:當平臺達到一定規模,它們積累並圈定了一個龐大的租戶群,可以為之提供增值服務。)這主要與集中式與分散式公寓的房源獲取難易程度有關。集中式公寓的房源一般為整棟、社區形式存在,由長租公寓企業自持、或包租運營。但是目前市面上符合租賃住宅的物業有限,所以品牌在獲取整棟優質物業時難度大。加上各地對何種物業、何種土地可作為租賃住宅的規定也不盡相同,集中式公寓的房源獲取是難上加難。
  • 窩趣:聚焦標杆企業,弘揚長租公寓行業正能量
    近年來,長租公寓行業被負面新聞圍繞,大多人的注意力被那些佔比較少的有問題企業吸引時,往往會忽視在行業默默耕耘的大多數企業。窩趣成立之初,就將精力放在品牌及夯實運營基礎上,為用戶創造價值,建立標準化、透明化、流程化的運營標準,穩紮穩打,堅持長租價值主義。
  • 瑞誠集團 : 新風口下,打造深圳長租公寓新模式
    政府和房企形成共識,深圳長租公寓迎「最好時代」  政策利好頻出,為住房租賃市場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想像空間,吸引各方投資人搶灘,長租公寓儼然已成為各路資本追捧的投資標的。過去一年,是深圳長租公寓爆發之年,作為首批國家住房租賃試點城市,政府一直在積極推進「租購併舉」政策,尤其是黨的十九大以後,在租房市場建設更為積極,市場政府與房企在發展房屋租賃市場上形成共識,深圳長租公寓迎來發展的「最好時代」。
  • 長租公寓品牌魔方在京舉行資產管理交流會
    億歐新租賃5月16日消息,今日,由中國國土經濟學會房地產資源專業委員會與宜居中國住宅產業化和綠色發展聯盟主辦,魔方生活服務集團和小水滴共同承辦的智「馭」公寓——長租資產管理合作交流論壇在京舉行。其次在智能安全管理和物聯網平臺方面,柳佳表示,魔方現已大量使用視頻AI技術和物聯網技術實現了在公司總部對門店的遠程巡檢管理、出入人員身份識別、實時傳輸消防設備狀態等,不僅打破了單一線下消防管理模式,同時也讓公寓管理更加智能與全面,有效提高了突發事故的處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