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學桃園三結義,不學瓦崗一爐香」,單雄信為何死前大罵秦瓊?

2021-01-17 網易

2021-01-13 14:31:32 來源: 孤影瀟湘

舉報

  

  前言:賈家樓結義的瓦崗寨四十六友都是隋唐好漢,他們先於瓦崗寨聚義反隋,義薄雲天,起初以程咬金為首,後來被李密取代,再之後大多數人都歸順了李世民,為唐朝效力,李密和單雄信反唐不成反被誅殺。曾發誓兄弟幾人同心協力,決不投唐,立志共同做出一番事業,到最後終究也未能逃過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瓦崗一爐香

  隋朝末年的時候,隋煬帝驕奢淫逸,整日尋歡作樂不思進取,不理朝政,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無奈之下只得舉起反抗的旗幟,希望可以通過起義推翻隋朝的腐敗統治,以改變現狀。許多綠林好漢都紛紛加入了瓦崗寨大軍,單雄信和秦瓊等人也在其內。

  單雄信為人非常正直。原來在二賢莊的時候,他時不時就仗義疏財、扶危濟困。武功也十分高強,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後來翟讓在瓦崗寨揭竿反隋,單雄信帶著滿腔熱血攜好友徐世望來投。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秦瓊,程咬金,羅成和徐茂公這哥兒幾個,也都是響噹噹的綠林好漢。武功相當,人品也不差。正好合單雄信的胃口。於是,四面八方聚集而來的這些英雄好漢。便學著桃園三結義的樣子拜把子,便有了瓦崗一炷香。

  各位綠林好漢在瓦崗結義之後也是非常的努力,每天是打打殺殺一刻也不敢懈怠。終於,瓦崗寨的隊伍聲勢逐漸浩大。起初是程咬金來當這個寨主的,初期把寨子治理的挺好。

  但是程咬金這個人可能不太喜歡安逸,追求刺激。或許是他覺得這樣的生活太平靜了吧,在瓦崗寨當寨主沒有什麼挑戰,所以就把這個位置讓給了李密。李密上任之後欣喜若狂,沒過幾天就開始囂張跋扈,亂整一氣。幾位綠林好漢深知這不是個有前途的主兒,便各自散了再謀他路。

  

  戰隊不同,昔日兄弟成敵人

  離開瓦崗寨之後,秦瓊,程咬金,羅成和徐茂公兄弟幾人投奔了李世民,而單雄信投奔了王世充。是單雄心變心了嗎?當然不是。他沒得投靠了,只能投靠王世充。因為他絕對絕對不可以投靠李世民。

  單雄信和李淵,也就是李世民的父親有著深仇大恨。較可信的說法是幾年前單雄信的父親單禹奉命率軍鎮守東昌,恰巧碰到李淵的猛烈進攻,雙方激烈交戰了七天七夜,最終單禹戰敗,死於李淵之手,至此單雄信便和李淵結下了不共戴天之仇。所以這單雄信對李世民一家可謂是恨之入骨,是絕對不可能投奔他的。

  起初秦瓊和程咬金還有羅成本是跟隨著單雄信一起投奔了王世充。但是王世充這個人真的挺差勁,不懂得賞識人才,不會治理部下,人品,能力,智商,各方面都不如意。相比之下李世民文韜武略樣樣精通,那仨人自然而然地便投靠了李世民。

  

  單雄信生性聰慧,當然知道怎樣做明智,但也只能無奈繼續為王世充效力,因為他絕不可能追隨自己的仇家。當時是徐茂公勸說秦瓊,程咬金和羅成三人一起離開自己另謀他處的,單雄信也因此跟羅成結了梁子。由此昔日的兄弟便散了,可謂道不同不相為謀。不是朋友,那就是敵人。

  單雄信和李世民的過節

  剛才說到單雄信和李淵有著不共戴天之仇。既然有愛屋及烏,那必然也有恨屋及。單雄信尋思著父債子償,既然李淵對不起自己的家人,那便讓李世民來替他償還。有一次李世民正在樹林裡散步,恰好碰到單雄信。

  單雄信看到李世民一下子就紅了眼,二話不說拔起刀就要砍死李世民。舊友徐茂公苦苦相求才使得他放下屠刀。本來李世民一直都挺欣賞單雄信,還想過收他為麾下,可現在出了這種情況,他驚魂失魄,徹底打消了這個念頭。何況這也不是李世民唯一一次差點死他手上,已經是不下三次了。由此李世民暗下決心,待時機成熟,一定要把這個禍患除掉。

  

  單雄信臨死前大罵秦瓊等人,卻喝了程咬金的酒

  前面說到單雄信,秦瓊,程咬金,羅成和徐茂公兄弟幾人「瓦崗一炷香」,關係甚好,感情深厚。可如今眼瞧著單雄信要被處死,另外幾人卻冷冰冰地站在場外,既不為自己求情也絲毫不能在其臉上看出憐惜之意。當初秦瓊幾人落魄的時候,單雄信總是盡己所能出手相助,對待兄弟單雄信信向來是真心實意。

  又回憶起當初自己的三個好兄弟被徐茂公稍一說服便跟其出走,沒有堅定地站在自己這一方,心中更是鬱悶。當初結義的時候,兄弟們都信誓旦旦地說堅決不投唐,現如今一反當初誓言而毫不知恥,單雄信悲嘆不已。

  

  種種回憶,其中的辛酸苦澀也只有單雄信獨自品味,他怎能不恨,又怎能忍住不破口大罵。或許有人疑惑,既然單雄信如此恨自己的兄弟們,又為何要喝程咬金的酒呢?程咬金的家庭背景十分深厚,程咬金曾是大德天子,所以單雄信和程咬金不但有結義之情,更有君臣之義,況且程咬金也沒有做過什麼特別對不起他的事兒,面前的這碗酒承載著結義之情和君臣之義,足以讓單雄信心甘情願的喝下。

  寧學桃園三結義,不學瓦崗一爐香。這個寧字值得我們研究研究。寧這個字多少讓人感覺有點兒不情願。沒錯,用客觀的眼光來看待,桃園三結義其實並不是很成功,三人最後都未實現自己的理想,只能抱憾離去。

  

  而當初在瓦崗結義的兄弟們就不一樣了,最後他們大多數跟隨李世民立下赫赫戰功,之後過上了衣食無憂的生活。這樣看來,還是瓦崗一爐香比較成功。但是拋開客觀因素,我們感性點兒看,做兄弟,最重要的還是忠義。桃園三結義的兄弟幾個雖然沒有取得什麼非常傑出的成就,但兄弟三人感情深厚,彼此忠誠,情誼讓人羨慕。而瓦崗寨結義的兄弟們,到後來互相算計,彼此背叛,令人咋舌。所以說,寧學桃園三結義,不學瓦崗一炷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樂批隋唐:羅成命喪淤泥河,英年早逝,表哥秦瓊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所以,羅成被李建成和李元吉算計,叫關不開,只能透支自己的身體,與蘇烈激戰,最後命喪淤泥河。這種設計,看似合情合理,但有一個問題在老樂看來,對於羅成之死,他那完美的表哥秦瓊,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是因為秦瓊太「寵」羅成了嗎?當然不是。那麼,為什麼要還要讓秦瓊為羅成的英年早逝「背鍋」呢?這就要從秦瓊的來歷講起了。
  • 「桃園三結義」被誤讀千年,它的真相你必須要知道
    群雄逐鹿的三國時代,在劉備、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中緩緩拉開帷幕。公元188年三四月的一天,在一片灼灼盛開的桃花林中,端放著一黑漆案桌,桌上擺滿了烏牛白馬等祭禮,案前有三人正莊重地焚香跪拜。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這就是《三國演義》開篇第一回中,「桃園三結義」的故事。並且,這只是一個故事。因為歷史上,「桃園結義」之事並沒有發生過。
  • 三國演義為何劉關張在桃園結拜,其實是作者給我們留下了一個隱喻
    每年3—4月,桃花便會盛開,此時,遊客們便會前往「桃園」觀賞桃花。在我國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事情都發生在桃園。今天,小編便給大家講一講「桃園三結義」,為何三兄弟的結拜地點,偏偏會選在「桃園」呢?(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
  • 衰漫畫:校長「認驢當兄弟」桃園三結義?有福我享,有難你當
    朋友能在危難關頭幫助我們,也能和我們一起共享快樂分擔難過,校長這天卻非要拉著衰衰和驢進行「桃園三結義」,到底是怎麼一回事,跟隨囡囡一起來看看吧! 校長利用衰衰和臉臉的頭,給大家很好的演示了什麼是真正的書法,衰衰和臉臉則為大家演示了什麼是真正的脫髮,氣不打一處來的兩人也只能硬著頭皮回到座位上,衰衰屁股還沒沾上板凳,就又被校長使喚,把之前交代要帶的動物領進來。
  • 秦瓊幹著最苦,最累的活,為何最後卻被李世民邊緣化?
    導語:秦瓊幹著最苦,最累的活,為何最後卻被李世民邊緣化?秦瓊,大唐響噹噹的名將,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幫助李世民南徵北戰建下不世之功,可以說是李世民的左膀右臂。在這場戰役中,有從龍之功的人肯定會得到重用,而秦瓊的不作為,讓李世民有點心寒,沒有在坐上皇帝之後直接將他發配邊疆已經算是夠意思的。真的是如此嗎?
  • 裴翠翠是怎麼死的?隋唐英雄裴翠翠的扮演者是誰?
    裴翠翠是電視劇《隋唐英雄》中一個虛構出來的人物,但是在電視劇播出之後獲得了很大的關注,歷史上裴翠翠又是怎麼死的?裴翠翠的扮演者是中國內地新生代女歌手女演員楊菲洋飾演的,楊菲洋又有哪些主要作品呢?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吧。裴翠翠是誰?
  • 港版《第一爐香》,臺詞羞恥度爆棚,張國榮本色出演,女主太顯老
    張愛玲的忠實讀者還特意發文,表示馬思純的閱讀理解完全不及格。同時也表示擔心馬思純能不能理解角色,畢竟葛薇龍是一個心思很深,一個被時代推動著不得不向前的人物形象。而男主喬琪喬,因為混血的身份所以顏值上很是抗打,同時還自帶浪子背景。影版的選角彭于晏也讓大家很是擔心,雖然顏值上彭于晏還挺符合的,但是浪子形象不知道一個陽光大男孩能不能抗起來了。
  • 據說李元霸是大鵬鳥轉世,為何他怕打雷?最後真相很殘酷
    不過歷史上的李玄霸沒有書中李元霸這麼牛叉,李玄霸在十幾歲就得病死了。既然說李元霸,那麼咱就扒一扒他的歷史吧。李元霸是《隋唐演義》書中第一條好漢,據說他「面黃如病夫」,從外表看瘦骨嶙峋,不是一個英雄人物美好形象。但是往往這種人真人不露相。李元霸手中一對擂鼓翁金錘,每個有400斤,兩個共800斤。坐下一匹「追風趕月萬裡雲」千裡馬。據說日行千裡、夜行八百。
  • 東萊太史慈,常山趙子龍,關羽為何從來不自稱河東關雲長?
    演義裡關羽的自稱主要有兩個:一個是漢壽亭侯關某,一個是用得最多的「關某」或「某」,前者是他的爵位,後者雖然簡單但是透出來的卻是掩飾不住的傲氣;當然關羽也曾自稱過關雲長,比如「關雲長在此,龐德何不早來受死!」
  • 評書五虎一太歲:秦瓊、羅成、薛仁貴等人之後,有一位出身很神秘
    評書《薛剛反唐》中有「五虎一太歲」,這六個人都是評書中的「隋唐名將」之後,其中包括秦瓊、羅成、薛仁貴、程咬金、尉遲恭等人的後代,這六人中有五人出身很明確,有一位出身很神秘,不知是誰後代。這「五虎一太歲」指的是誰呢?
  • 蜘蛛瞎是神馬 《桃園》巨型Boss曝光
    首款虛幻3即時回合制網遊《桃園》最逆天Boss——巨型蜘蛛瞎即將破天而出,「幻想三國」世界將遭遇前所未有的劫難。今日,獨家首發《桃園》「蜘蛛Boss」海報,讓大家提前感受「蜘蛛瞎」的震撼氣場。什麼?你還不知道「蜘蛛瞎」是神馬?趕緊來看看究竟吧!
  • 《沉香屑:第一爐香》,一段飛蛾撲火似的愛情,註定沒有好結局
    這兩部以《沉香屑》第一爐香、第二爐香命名的小說,一下子吸引住了周瘦鵑,深喜之。可以說周瘦鵑是個有慧眼的人,《第一爐香》燒得很旺,小說一經發表,就在上海引起巨大轟動,使張愛玲在文學界嶄露頭角。一.《第一爐香》講述了怎樣一個故事《沉香屑·第一爐香》,敘述的是上海女學生葛薇龍,為了能繼續留在香港完成學業,求助於姑母梁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