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核武器的殺傷力是不容置疑的,美國是世界上最早研製出原子彈的國家,在1945年的時候就已經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枚原子彈,4年之後蘇聯的第一枚原子彈也成功爆炸,全世界又一次被轟動,在蘇聯專家的幫助下,我國於1956年開始了原子彈的研製製造,但是蘇聯方面的援助並不長久,4年之後蘇聯無情地將當時派到中國的專家、設備以及原子彈製造的相關資料全部撤走。
雖然中國沒有了蘇聯的援助,但是我國的科學家奮鬥在核武器製造的一線,終於在1964年的時候成功試爆了我國的第一枚原子彈,這也讓我國成為了世界上第五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法國排在第三。在原子彈成功爆炸後不久,周總理又提出了製造氫彈的計劃,並且明確指出氫彈要在1968年前研製成功。
此後我國又開始組織相關科研專家開始研究氫彈,與原子彈研究不同的是,氫彈的研究完全是我國獨立自主完成的,相關理論原理的研究都是從零開始,當時研製氫彈的專家雖然年輕,但是他們在核理論研究上都成就不凡。當時如于敏、王淦昌這些國寶級的科學教都被調派至羅布泊,從事氫彈的研究;而當時像鄧稼先、朱光亞、周光召這些人的平均年齡還不到35歲,可以說是非常的年輕。
此後,在這些「年輕人」夜以繼日的努力下,歷時兩年零8個月,我國第一顆氫彈也試爆成功,因此我國成功超過了法國,成為了繼美、蘇、英之後第四個掌握這項技術的國家。而在這個時候法國只研製出原子彈而沒有氫彈,中國氫彈爆炸成功的消息在全世界引起了軒然大波。
法國總統更是憤怒至極,他完全沒有想到中國竟然超越了法國,搶先一步掌握了氫彈製造的技術。要知道當時的法國無論經濟,科技,還是工業化水平都遠遠超過中國。而談起當時中國的情況,還是一個農業國家。當時任法國總統的戴高樂在第一時間內向法國相關研究人員質問,並且下了一道死命令,這些科研人員如果不能在他離任之前將氫彈研製成功,他們將面臨被辭退的風險。
我國之所以能夠在核武器的研究和製造上接連取得突破性的成果,與科學家們眾志成城、團結一致、愛國無私的精神是息息相關的,要知道在當時我國的科技水平是十分落後的。也就是在這樣的科研環境下,我國老一輩的科學家愣是用意志力為祖國撐起了一把核保護傘。
如今我們的國家之所以能夠這麼強大,這主要是因為有像于敏、王淦昌、錢學森、朱光亞、周光召這樣的愛國科學家們的無私奉獻,他們捨棄名利,甘願為國家的進步做出重大的犧牲。然而,可能人很多人不知道,當年在羅布泊沒有糧食這些科學家們就拿樹葉、野草來充飢;沒有大型的計算機,他們就拿最初始的工具算盤來進行計算,但最讓西方人難以理解的是為什麼中國人能夠靠算盤計算出這麼龐大的數據,這主要原因就是因為他們有非常紮實的數學基礎。
數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是任何學科都不可缺少的工具。只要學好了數學,那麼就可以在一眾理科上取得好成績。相較咱們如今的寧靜生活來講,民國時期,換言之可以說是兵荒馬亂,他們在那種情況下,為什麼會有這麼突出的數學成績呢?這是因為那時流行一種"空談誤國,實幹興邦"的風氣,極為重視數學教育,使得當時不僅出現了不少出類拔萃的科學家,連帶著湧現了許多著名的教育家,其中劉薰宇最為突出。
他是當時民國時代遠近聞名的數學家、教育家,曾任春暉中學,暨南、同濟、西南聯合大學等中學大學教師,他認為許多數學教育工作者僅僅是簡單地灌輸數學知識,根本不能使學生體會數學的瑰麗,反而使學生厭倦學習數學,導致成績下降。所以,他埋頭研究出了一套新的教育方式,並發表了許多的數學文章。
在文中,他將繁雜的數學知識鑲嵌在了一個個有趣的故事中,例如以下故事:
以前有一個進京趕考的窮書生,機緣巧合之下在京城娶到了一位富人家的千金小姐。婚後兩人生活幸福美滿,但漸漸的書生發現妻子平時特別愛訓斥自己。兩年後書生考中了狀元,也在當地做了不小的官,但是老婆對他的態度還跟從前一樣,這樣書生感到非常沒面子。於是就問自己的老婆,你說我現在都當官了,你在還像以前那樣訓斥我呢?
然而書生老婆卻回答道,這麼簡單的水漲船高的道理你怎麼都不明白呢?假如一個人他從一出生就擁有花不完的錢,那麼以後他的女兒自然就是有錢人家的千金小姐。但假如這個人從一出生家裡就非常窮,並且自己還沒有志氣,最終上街上乞討為生,那麼他的女兒之後充其量也就是一個窮人家的苦命丫頭。但他們的女兒如果嫁對了人,嫁給大官自然就會變成了像我一樣的官太太,但嫁給了乞丐,那麼她自然就是窮婦,即女人的身份總是隨著男人的變化的發生改變。這也就是數學上的函數關係。在故事當中劉薰宇先生把男人比作了X,女人比作了Y,Y的變化總是隨著X的改變的發生改變。
可以說這個故事是劉薰宇作品中最簡單的一個故事。用一個個小故事風趣幽默地講述數學知識,使人印象深刻,他的書中像這樣的小故事多如牛毛。他這類教學方式,受到了廣大人士的推崇,許多人看了他的書因此愛上數學,例如楊振寧、豐子愷、谷超豪、齊民友等人。
如今劉薰宇先生作品中的精華部分已經被後人匯總到了《給孩子》的數學三書當中,這套書非常適合中小學生閱讀,如果現在你還在為孩子不願意學習數學而感到苦惱,可以點擊上方小卡片進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