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桐柏:「薯業興農」工程鞏固脫貧成果

2020-12-06 人民網

「今年計劃種紅薯15畝左右,最近幾天正在整地,20天之後就可以插苗了。去年種紅薯畝均毛收入3000多元,比種其他莊稼強多了。」4月15日,正在地裡忙碌的王豐舉說。

王豐舉是河南省南陽市桐柏縣固縣鎮柳扒村農民,2014年建檔立卡的貧困戶。過去,王豐舉靠種幾畝水稻、玉米維持一家人的生活,還要供養上大學的兒子,生活非常拮据。自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鎮村幹部結合實際,鼓勵他靠種植養殖業發家致富。於是,他流轉了5畝地試種紅薯。2015年年底,他種植的紅薯獲得大豐收,當年還養豬出欄300餘頭,成了遠近聞名的致富能手。鄉親們打趣道:「外出打工,還真不如在家種紅薯!」在他的影響帶動下,去年,柳扒村紅薯種植面積達到200餘畝,今年將達到360畝。「全鎮今年安排種植紅薯面積5000餘畝,其中,貧困戶種植面積近4000畝。發展薯業投資小,見效快,管理粗放,銷售不愁,市場行情好,群眾種植積極性高。」固縣鎮黨委書記安桐生說。

在耕地相對平整的新集鄉,當地群眾正掀起了一股「紅薯熱」。鄉黨委書記尹璐說,該鄉在落實縣政府有關獎補政策的基礎上,在全縣率先推出了鄉鎮層面的鼓勵支持紅薯產業發展的獎補政策,讓紅薯種植戶疊加享受多項扶持政策。該鄉發出了「村組幹部帶頭種、種植大戶連片種」的號召,與南陽金興薯業有限公司合作,在轄區內新建面積達500畝的優質紅薯育苗基地,基地建成後,能增加800多個就業崗位,帶動百餘戶貧困勞動力就業。全鄉計劃種植紅薯面積2000餘畝。「群眾種紅薯的熱情非常高,我自己也種了20多畝,縣鄉兩級出臺了多項好政策,讓我們找到了一條快速致富的好路子。」王寨村黨支部書記萬清同說。

今年2月26日,經省政府批准,桐柏縣退出貧困縣,正式脫貧摘帽。如何不折不扣地完成剩餘脫貧任務,鞏固提升脫貧成果,有機銜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決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擺在桐柏縣決策者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在實施其他扶貧措施的同時,桐柏縣把紅薯產業發展擺上重要位置,加快「薯業富民」步伐。

桐柏縣紅薯種植歷史悠久,栽培範圍廣泛,具備生產優質高產紅薯的資源稟賦。近兩年來,他們以龍頭企業為帶動,紅薯加工水平與加工能力在國內同行業處於領先水平。縣委、縣政府因勢利導,按照「政府引導、市場主導、龍頭牽動、大戶帶動、小戶參與」的發展模式,通過農業龍頭企業提供產前、產中、產後服務,以效益吸引農業大戶(包括農業企業、家庭農場等)積極參與紅薯產業,帶動普通農戶和貧困戶加入紅薯產業,持續提升農戶增收致富能力,推動了農業產業化,為鄉村經濟全面振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為加快紅薯產業發展,桐柏縣首先在培育龍頭企業上發力。縣政府引進了南陽金興薯業有限公司落戶桐柏,重點發展澱粉紅薯,適度種植加工紅薯和食用紅薯,通過金興薯業的龍頭作用,解除農戶的後顧之憂。縣裡積極為金興薯業提供資金和土地支持,力爭使其生產規模和生產工藝均達到國內一流水平,產品立足國內市場,進軍國際市場。通過品牌建設,使該企業早日成為國家級龍頭企業,使桐柏縣紅薯產品儘快成為省級乃至國家級名牌產品。

優質紅薯苗是紅薯高產的保障。桐柏縣按照品種純、薯苗壯、價格低、方便群眾的原則,在轄區內東、西、中部分別規劃建設一個示範性大型育苗基地,配套建設若干個小型育苗基地。建設縣級千畝示範種植基地,紅薯生產重點鄉鎮分別建設一個300-500畝的示範種植基地,鼓勵重點村和農業企業建設紅薯高產示範方。鼓勵各類育苗基地和示範種植基地優先流轉貧困戶的土地、僱用貧困戶勞力。加快建設一批紅薯儲藏窖室,支持示範企業存放種薯、延長食用薯貨架期。縣裡還積極開展「保姆式」全程服務,確保戶戶都有紅薯種植技術明白人,農資供應到田間地頭,推廣紅薯輕簡化種植模式,解決農村勞動力不足問題,降低種植戶生產成本。

為做大、做強紅薯產業,桐柏縣人民政府與金興薯業這家龍頭企業共同籌集獎補資金,培育紅薯產業帶頭人和一批示範村,助力群眾奔小康。制定了按保護價收購紅薯的政策;對建設大棚類設施規模在10畝以上、且銷售的薯苗群眾滿意的,每畝設施分兩次支付補貼,第一年補貼1500元/畝,第二年補貼1500元/畝;凡是種植紅薯100畝以上的大戶和種植300畝紅薯以上的村,有需要購買碎秧機、收穫機的,金興薯業公司分別補貼40%;凡建造儲藏100噸以上紅薯的窖藏,縣相關部門幫助申報項目等等。貧困戶在2020年種植紅薯的,享受產業獎補政策。同時,還制定了紅薯產業發展高產狀元獎、種植大戶獎、先進村獎、強村獎、先進鄉鎮獎、高產示範片超產獎、幫扶貧困戶獎等獎項。

「2020年,桐柏縣紅薯種植面積4萬畝,紅薯產量預計可達10萬噸以上;2021年發展到6萬畝,紅薯產量18萬噸;2022年以後,紅薯面積穩定在10萬畝左右,紅薯年產量30萬噸左右,紅薯年產值3億元以上。通過深加工本縣及周邊地區紅薯,可年產成品粉皮、粉條等紅薯深加工產品10萬噸,產值20億元,由此帶動2萬人就業,並確保其中半數以上來自貧困戶。」談到紅薯產業的未來,桐柏縣委副書記、縣政府縣長賈松嘯說。(南陽桐柏縣委宣傳部 杜福建 供稿 )

(責編:姜果、楊曉娜)

推薦閱讀

河南:守住「三農」基本盤 打贏疫情阻擊戰  河南省小麥已陸續進入返青-拔節期,正是春季管理的關鍵時期。在「豫北糧倉」河南省安陽市滑縣,181萬畝冬小麥歷經一個冬日的錘鍊,愈發堅挺粗壯,生機勃勃……【詳細】

讓"中國碗"多盛"河南糧"  8600萬畝小麥顆粒歸倉,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近年來,河南糧食連年豐收,總產量穩定在1300億斤左右。全國1/10的糧食、超過1/4的小麥均產自這裡,「糧倉」實至名歸。……【詳細】

相關焦點

  • 從「果腹之物」到脫貧產業 桐柏:「薯」光照亮致富路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記者孟向東 王娟 通訊員 杜福建 楊玉紅  11月20日,桐柏縣固縣鎮石頭畈村紅薯種植大戶任霞看著帳戶上剛剛進帳的80多萬元,不禁喜上眉梢。  固縣鎮素有種紅薯的傳統,春天種紅薯,入冬下粉條,是大部分固縣人的生活習慣。
  • 瞭望|尹成傑: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是「有效銜接」的基礎;縮小脫貧地區與非貧困地區的發展差距,是「有效銜接」的重要任務做好「有效銜接」工作,關鍵要建立健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體制機制和政策文 | 尹成傑近日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要堅決守住脫貧攻堅成果,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不留空檔,政策不留空白。
  • 解好鞏固脫貧成果的「方程式」
    原標題:解好鞏固脫貧成果的「方程式」一幅圖片見證著四十四團脫貧攻堅的歷史。四十四團是兵團深度貧困團場之一,2019年年底才摘掉了貧困團場的帽子。脫貧之後,如何鞏固提升脫貧成果,是一道急需答好的「方程式」。四十四團黨委書記、政委姜松表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完成脫貧攻堅任務一樣重要,容不得一絲一毫的鬆懈。四十四團摘掉了貧困團場的帽子, 我們不能偃旗息鼓,而要乘勝前進。
  • 鋪展鄉村振興新畫卷——秀嶼區平海鎮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提升群眾...
    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秀嶼區平海鎮堅持黨建引領,聚焦脫貧攻堅重點難點,下足「繡花」功夫,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讓黨的惠民政策落到實處,讓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 雲南楚雄:「四抓四促」提升產業鞏固脫貧成果
    制定《楚雄市產業扶貧鞏固提升工作方案》,建立健全貧困戶產業發展指導員工作機制,按照「技術互補、資源共享、包村聯戶」模式,從農業科技部門、駐村扶貧工作隊員和致富帶頭能人中選聘588名精通發展產業的「專家」為產業扶貧指導員,每2名負責指導2至4個自然村、10至20戶貧困戶的產業扶貧,實現有貧困人口的行政村(社區)全覆蓋,為產業扶貧、貧困戶穩定脫貧、持續增收奠定了堅實基礎。
  • 新縣箭廠河鄉:寫好「三紅」篇章,鞏固提升脫貧成果
    -01-12 13:51:22 來源: 頂端信陽 舉報   近年來,箭廠河鄉認真貫徹調研河南重要講話精神
  • 30萬隻「黑金剛」接力鞏固脫貧成果
    4月9日上午,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靜縣額勒再特烏魯鄉察汗烏蘇村孵化場給村民免費發黑金剛雞苗,開始了該縣30萬隻「黑金剛」接力鞏固脫貧成果的第一棒。察汗烏蘇村687戶1914人,建檔立卡貧困戶646戶1795人,由於該村是由搬遷牧民組成的,土地增收有限、村民就業渠道窄、缺乏就業技能等,影響了鞏固脫貧成果,怎麼辦?
  • 【中國攻堅進行時】新時期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機制探索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發布後,提出要「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在此背景下,貧困地區產業發展和人口就業問題依然存在挑戰,將直接影響貧困地區經濟發展、農村人口增收乃至整個國民經濟,因此,這也決定了鞏固拓展脫貧成果的長期性和複雜性。未來,可從以下幾個方面抓牢戰略重點,構建發展長效機制。  一是,確立鞏固拓展脫貧成果的指導思想和原則。
  • 上海科技興農成果助力脫貧攻堅
    在上海「科技興農」的成果中,許多項目都實現了立足上海、輻射長三角、服務全國。它們既豐富了市民的餐桌,又幫助了農民增收,還成為脫貧攻堅的重要力量。彩色花菜種植技術正是其一。深綠色、淺綠色、翠綠色、紫色、橙色等一系列彩色花菜很受消費者關注,它們是上海市農科院功能花菜創新團隊的研究成果。
  • 「十四五」新詞典:「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今年年底,我國將實現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歷史性地徹底解決農村絕對貧困問題。 這是一個偉大成就,要準確把握「鞏固」的內涵。鞏固脫貧成果的基本體現就是要鞏固「兩不愁三保障」成果,確保脫貧人口不返貧、不產生新的貧困人口 。
  • 河南桐柏發現自然界的神秘物質
    河南桐柏發現自然界的神秘物質 2021-01-13 10: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鞏固提升脫貧成果 用心守護綠水青山 讓藏區群眾過上更加幸福美好...
    原標題:鞏固提升脫貧成果 用心守護綠水青山 讓藏區群眾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7月6日至7日,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林鐸深入甘南州調研指導脫貧攻堅和生態環境保護等工作。他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緊盯脫貧攻堅和生態保護兩大底線任務,圍繞收入達標鞏固提升脫貧成果,加快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用心用情守護好綠水青山,讓農牧民群眾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確保藏區同全國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MPA楊發庭:以統籌兼顧之謀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以統籌兼顧之謀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統籌兼顧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重要方法。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脫貧攻堅的重要論述多次提到「統籌」,包括「統籌納入鄉村振興戰略」「統籌安排專項扶貧資金」「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等等。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需要把統籌兼顧這一科學方法論堅持好、運用好。
  • 尉氏「黨建+」模式鞏固脫貧成效
    本報訊(記者董倫峰通訊員陳小民孫俊旗)去年,尉氏縣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作用,致力於把黨建資源轉化為發展資源,把黨建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不斷深化「黨建+N」融合,實現基層黨建與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同頻共振,走出一條抓黨建鞏固脫貧成效的路子。    在提升政治站位中強化責任落實。
  • 長汀宣成:鞏固脫貧成果 著力鄉村振興
    宣成鄉是全市31個扶貧開發重點鄉鎮之一,目前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已實現穩定脫貧,並於去年4月退出貧困鄉序列。脫貧摘帽後,該鄉繼續圍繞精準脫貧將「扶上馬」的貧困戶「再送一程」,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確保小康路上一個不掉隊。做好貧困戶動態監測,強化重點監測戶的扶持,防止貧困人口返貧。綜合運用產業扶貧、就業扶貧等措施,實現持續增收、穩定脫貧,並對特殊貧困人口落實兜底保障。
  • 運鴻集團:鞏固產業扶貧成果 確保脫貧攻堅成色
    近幾年,湖北省武穴市田家鎮銜道黨工委引進企業運鴻集團,帶動當地農業化改造和產業型升級,進一步推動了精準扶貧戶們快速脫貧。這座光伏發電基地每年能帶動增收100萬元,並全部返還精準扶貧戶,同時對當地128戶精準扶貧戶因地就近安排就業,穩定收入,現已全面實現脫貧。
  • 扶貧路上不落一人 脫貧成果有效鞏固
    ——瀋陽市發展改革委駐村扶貧工作採訪記  2020年是脫貧攻堅全面收官之年,遼寧省瀋陽市發展改革委持續聚焦脫貧攻堅任務,以壯大集體經濟和促進農民持續穩定增收為重點,以「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為目標,堅持「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幫扶」,堅決貫徹黨中央扶貧工作部署,不斷加大政策和資金扶持工作力度,爭取扶貧項目建設資金
  • 寧德柘榮舉辦首屆糯米薯開採節 電商直播帶動產品銷售
    富溪的糯米薯軟糯香甜,古鎮古香古色,美食品種豐富,看我還買了20斤糯米薯回家給朋友嘗嘗。」在寧德柘榮縣富溪鎮前宅村,遊客遊先生提著糯米薯笑著說道。 柘榮縣首屆糯米薯開採節現場。主辦方供圖 柘榮縣富溪鎮出產的糯米薯,口感香糯軟滑,含糖量僅2%,是天然的健康養生食品。
  • 河南新野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助力脫貧攻堅
    農家院裡,做飯、洗衣用上自來水,看不到手壓井了;管護模式多樣化,競價承包現場熱鬧非凡;技術人員正頂風冒雪檢查供水工程,忙的不亦樂乎……入冬的河南省新野縣,暖意融融,現有9個貧困村喜飲甘甜水,全部退出貧困序列!  補齊短板,貧困村圓夢自來水  「俺村脫貧了,趕上了好時代!
  • 疫情期間助農不放鬆,斑馬會員走進焦裕祿精神發源地蘭考
    為了幫助農戶解決農產品的銷路問題,斑馬會員「中國田」行動走進了焦裕祿精神的發源地—河南蘭考,旨在幫助當地滯銷農產品找到銷路。斑馬會員中國田助農團隊剛剛走進蘭考縣當地的胡蘿蔔種植區,田地裡勞作的村民就頗為急切地走上前來介紹自家的胡蘿蔔。因為疫情期間交通一度中斷、線下農貿市場停擺,大量客戶取消訂單。往年此時已經銷售一空的蘭考胡蘿蔔、沙地薯如今大量堆積在田地與倉庫中。  焦慮,明晃晃地掛在每一個村民的臉上。「能幫我們賣出去不?」這是中國田團隊在田地裡聽到最多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