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一下,了解米咀閉花木的請舉手

2020-12-03 小度講植物

米咀閉花木,拉丁名為Cleistanthus pedicellatus Hook f,屬於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大戟目、大戟亞目、大戟科、葉下珠亞科、土蜜樹族的一種植物。

米咀閉花木,灌木或小喬木,高約3米;樹皮灰色;小枝有條紋;除雌花花盤外,全株均無毛。葉片 革質,橢圓狀卵形或橢圓形,長6-11釐米,寬2.5-5釐米,頂端長漸尖,基部鈍;例脈每 邊4-6條,小脈網狀;葉柄長4- 5毫米;託葉三角形,比葉柄短。團傘花序,腋生,花序梗短;雄花:花梗5-10毫米,花長4-5毫米,直徑約7毫米;花託平;萼片5,披針形;花瓣呈不規則的卵形,披針形或匙形,頂端微缺至具有小齒;花盤環狀;退化雌蕊較長;雌花:花託杯狀;萼片5,長三角形;花瓣5,倒卵形,比萼片短;花盤壇狀,膜質,被疏短柔毛,將子房全部包藏;子房圓球形,花柱3,頂端2裂。蒴果圓球狀三稜形,3室,成熟後開裂成3個分果爿,果皮初時具網紋,後變平滑;果梗長12-15毫米。

它生長於海拔300米山坡林中。其產於廣西崗地區,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等均 有分布。

文中圖片均為網絡圖片,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

相關焦點

  • 常見植物知識普及——閉花木屬
    閉花木屬,拉丁名為Cleistanthus Hook f ex Planch,屬於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大戟目、大戟科的一種植物。閉花木屬,喬木或灌木。單葉互生,2列,全緣,具羽狀脈,葉柄短;託葉宿存或早落。
  • 科普一下,了解馬門溪龍的請舉手
    其從頭頂到尾尖長達22米,身高為7米,活著的時候體重達55噸,馬門溪龍的頸部長達9米,是長頸鹿的3倍,包括長頸鹿在內,僅有7個頸椎,而馬門溪龍卻有19個頸椎,它的頸部還特別生有肋骨,稱為頸肋,最長可達3米,能與後面第三個頸椎相連,增強了頸部的力量,但也使頸部轉動起來很費力。馬門溪龍與另一種著名的恐龍――雷龍外形非常相似,唯一的不同就是脖子長度。
  • 科普一下,了解血雀的請舉手
    血雀屬於山區森林鳥類,一般生活於海拔2000米左右,喜針葉林或亞熱帶山地林。通常於林間空隙或林緣地帶喜棲於松杉林、林緣的小喬木和山坡稀樹灌叢中。在雲南高麗貢山可達3000米以上,在西藏聶拉木可達4000米,有垂直遷徙現象。冬季常遊蕩到低海拔地區,但不到平原。此鳥喜棲松杉林、鬱林林緣的小喬木上和山坡稀樹灌叢中。
  • 科普一下,了解稜莢蝶豆的請舉手
    稜莢蝶豆直立或近直立亞灌木,高約0.8-1米。小枝近圓形,密被灰白色後漸脫落的短柔毛。文中圖片均為網絡圖片,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
  • 科普一下,了解雪兔的請舉手
    它在快跑時一躍可達3米多遠,時速為50公裡左右,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野生動物之一。跑動之中常常騰空而起,高達1米以上,以便觀察周圍的動靜,再確定逃跑的方向。在奔跑時,它還能突然止步,急轉彎或跑回頭路以擺脫天敵的追擊。其在歷史上的冰河時代曾廣泛分布於歐洲,以後隨著冰河的後退而遷移。
  • 科普一下,了解滇白珠的請舉手
    滇白珠,常綠灌木,高1-3米,稀達5米,樹皮灰黑色;枝條細長,左右曲折,具縱紋,無毛。它產中國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區,從低海拔到海拔3500米左右的山上均有分布。在本屬中,本變種分布很廣,個體數量很多。文中圖片均為網絡圖片,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
  • 科普一下,了解橙額鴉雀的請舉手
    該物種主要棲息於海拔1800~2600米的常綠闊葉林、橡林等各類森林林下灌叢和竹叢中,也棲息於林緣灌叢和疏林草坡。在陝西秦嶺也發現棲息於海拔330米的山腳灌叢地帶,而在臺灣則棲息於海拔2200~3300米的高山林下灌叢和竹叢。橙額鴉雀繁殖期間多成對或單獨活動,非繁殖期則喜成群,常10多隻至20餘只在一起,有時甚至多達40~50隻的大群。
  • 科普一下,了解港灣鼠海豚的請舉手
    成體長:雄性1.9米、雌性1.9~2.2米;重45~65公斤。港灣鼠海豚棲所通常選擇較淺的寒冷沿海,多在距岸十公裡以內水域。頻繁出沒於淺灣、河口以及深約200米的潮汐水道,甚至遠及內陸河流。其為社會化物種,成對或5~10隻小群出遊,合作捕食與遷徙時會集成大群,大群可多達100隻個體組成。
  • 科普一下,了解蜻蜓的請舉手
    蜻蜓翅發達,前後翅等長而狹,膜質,網狀翅脈極為清晰,飛行能力很強,每秒鐘可達10米,既可突然迴轉,又可直入雲霄,有時還能後退飛行。休息時,雙翅平展兩側,或直立於背上。前翅和後翅不相似,後翅常大於前翅。翅的前緣,近翅頂處,各有1個翅痣,呈長方形或方形,可保持翅的震動規律性,並可防止因震顫而折傷。胸部斜列,前胸小,能活動。足接近頭部。
  • 科普一下,了解硬毛冬青的請舉手
    硬毛冬青,常綠小喬木,高達6米;當年生小枝近圓柱形,密被鏽色硬毛,年生枝被黑色硬毛~葉片革質,橢圓形或長圓狀橢圓形,長6~7釐米,寬2.5~14釐米,先端急尖或短漸尖,稀鈍,基部鈍,葉緣疏生細圓鋸齒~稀反卷,葉幹後葉面橄欖綠色,發亮.兩面密被硬毛,主脈在兩面平坦或稍隆起,側脈7~8對,在兩面略隆起,網狀脈在兩面模糊;葉柄長約1.5釐米,被硬毛~雄花序聚傘狀具1
  • 科普一下,了解新疆虎的請舉手
    體長一般在1.8米,尾長約1米,平均全長2.3米。一般重約195公斤。它據稱,俄國探險家普爾熱瓦爾斯基是第一個記述新疆虎的人。1876年深秋,深入新疆考察的普爾熱瓦爾斯基在塔裡木盆地的阿克塔瑪村住了8天,參加了獵虎隊伍,親眼見到受傷的老虎走回森林,他形容「那裡的老虎就像伏爾加河的狼一樣多」。
  • 科普一下,了解蘋果豬籠草的請舉手
    在婆羅洲,蘋果豬籠草主要分布在海拔0~1000米相對平坦的荒原森林、泥炭沼澤森林和退化沼澤森林中。在蘇門答臘島和西馬來西亞,蘋果豬籠草生長在海拔1100m以下的石楠林平坦地帶、巴丹疏林、貝魯卡、泥炭沼澤森林、退化沼澤森林和浸水地區。在紐幾內亞,蘋果豬籠草主要生長在南洋杉森林中。在次生林、開放小型葉植被和沼澤溼地中也曾發現。
  • 科普一下,了解白腿小隼的請舉手
    白腿小隼棲息於海拔2000米以下的落葉森林和林緣地區,尤其是以林內開闊草地和河谷地帶,也常出現在山腳和鄰近的開闊平原。此物種常成群或單個棲息在山坡高大的喬木樹冠頂枝上。主要以昆蟲、小鳥和鼠類等為食,常棲息在高大樹木上或成圈地在空中飛翔尋覓食物,如果是昆蟲,發現後就即刻捕食,如果是小鳥、蛙等較大的食物,則帶到棲息地後再吃。
  • 科普一下,了解三頭紫菀的請舉手
    三頭紫菀,拉丁學名是Aster tricephalus C B Clarke,屬於菊科的一種植物,海拔海拔3650-3960米。它生長於海拔3650-3960米處。它主要產於尼泊爾及錫金。據文獻分布於我國西藏南部。此種與髯毛紫菀 和新雅紫菀 接近,但此種較粗壯,花莖常無基部葉,通常有3個頭狀花序,且頭狀花序有較多的舌狀花。基部葉僅在匍枝上生存。文中圖片均為網絡圖片,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
  • 科普一下,了解鉗嘴鸛的請舉手
    這些溼地是平均海拔385-1100米,深度10-50釐米。鉗嘴鸛是涉禽,因此,需要相對潮溼和降雨量充足的覓食地。鉗嘴鸛是遷徙鳥類。是高度社會化的動物,繁殖期形成與其他鸛及水禽混群,在大樹上築巢,如蒼鷺。巢分層,以促進資源分工並存的物種之間和適應巢大小間的變化。繁殖區集大群建巢的鸛,有效地抵禦食肉動物的獵殺。捍衛領地的行為也被視為同一物種內的配合對之間。
  • 科普一下,了解水鱉蕨的請舉手
    文中圖片均為網絡圖片,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
  • 科普一下,了解蝙蝠草的請舉手
    文中圖片均為網絡圖片,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
  • 科普一下,了解四川複葉耳蕨的請舉手
    它生長於海拔1040米的山坡林下。其特產於四川。文中圖片均為網絡圖片,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
  • 科普一下,了解蛛猴屬的請舉手
    文中圖片均為網絡圖片,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
  • 科普一下,了解海桐花屬的請舉手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達6米,嫩枝被褐色柔毛,有皮孔。葉聚生於枝頂,二年生,革質,嫩時上下兩面有柔毛,以後變禿淨,倒卵形或倒卵狀披針形,長4-9釐米,寬1.5-4釐米,上面深綠色,發亮、幹後暗晦無光,先端圓形或鈍,常微凹入或為微心形,基部窄楔形,側脈6-8對,在靠近邊緣處相結合,有時因側脈間的支脈較明顯而呈多脈狀,網脈稍明顯,網眼細小,全緣,幹後反卷,葉柄長達2釐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