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偏愛」哪些人?哪些方法能預防骨質疏鬆?學習一下

2021-01-09 婦產科王海東

生活中當我們有腰酸背痛的時候,可能會覺得自己是太累了,其實這也可能是骨質疏鬆的表現,因為一般來說骨質疏鬆表現出來就是腰酸背痛,因為我們的骨骼缺少了必需的鈣等元素,所以對於骨質疏鬆的最關鍵的處理方法就是每天多補鈣。

然而生活中大部分骨質疏鬆的人群都沒有補鈣的意識,這就導致長期的骨質疏鬆,容易發生骨折等情況,所以生活中骨質疏鬆的人群要注意多補鈣。

我們患有骨質疏鬆的人群已經高達1.4億人,其中大約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患有骨質疏鬆的機率大約為24%,生活中隨著年紀的增長,我們的骨骼代謝就會出現異常,一般來說我們的骨骼每天有消耗,但是也會生成新的組織,這就形成了一種平衡的狀態,保持我們的骨骼正常。

不過假如說一些激素、鈣和維生素D的含量異常的話,就會導致這種情況發生改變,我們的骨密度就會大幅度地降低,這就是骨質疏鬆的由來,所以當發現骨質疏鬆,就要及時的補充鈣等營養元素,那麼生活中,哪些人更容易得骨質疏鬆呢?我們又應該如何來應對,下面我們就來一起看一下吧!

這些人,骨質疏鬆更加偏愛,生活中多注意

1. 已經絕經的女性

年紀大了之後,女性就會經歷絕經這個階段,這是難以阻擋的過程,絕經後往往女性變得衰老的速度就會加快,皮膚開始變差等情況,這其實都是因為卵巢的功能衰退,導致雌性激素分泌不足,所以衰老就會慢慢的到來,而且需要注意的是,當雌激素缺乏的時候,還會導致女性出現鈣流失的情況,這是由於激素缺乏導致對鈣的吸收減弱,所以絕經後的女性也是骨質疏鬆的偏愛對象。一般來說大約在絕經後的5年到10年之後就會出現,所以要注意預防。

2. 年紀比較大的老年人

生活中一些老年人也會出現骨質疏鬆的情況,尤其是一些65歲以後的老年女性,以及70歲以上的老年男性,這時候由於自身對於的鈣的吸收減少,而且加上腸胃的消化功能變弱,平時不注意補充體內的鈣,而且激素分泌有異常的話,就會導致骨代謝的過程中,消耗量大於生成量,久而久之就會導致出現骨質疏鬆的情況,這時候骨密度降低,容易發生骨折的情況,所以我們生活中常常擔心老人摔倒,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3. 生活習慣較差的人群

生活中難免有一些生活習慣較差的人群,他們平時比較喜歡抽菸和酗酒,長期這樣下來就會導致我們體內的鈣和維生素D的含量降低,而且由於體內的相關激素減少,所以最終就會使得我們的發生骨質疏鬆的情況。而且這些人平時的飲食可能也不會多加注意,蛋白質補充的不夠,出現骨質疏鬆後,往往沒有補充體內的維生素D和鈣。同時吃飯的時候比較喜歡一些鹹菜、鹹魚等醃製食物,要知道人體攝入的鹽過多也會導致我們出現缺鈣現象。

4. 缺乏鍛鍊的人群

生活中一些人平時不怎麼喜歡鍛鍊,或者因為長期的生病,導致一直臥病在床,這就會使得這些人群的骨骼和肌肉都有一定的弱化,長期這樣下來,難免就會使得出現骨質疏鬆的情況。所以建議大家生活中多注意避免,每天需要適當的進行鍛鍊和運動,同時也要注意,鍛鍊的時候適當的曬太陽也有助於我們補充體內的維生素D,所以生活中還需要適當的接受太陽的照射,這樣可以補充我們體內的維生素D。

預防骨質疏鬆,這些方法最好了解一下

生活中缺鈣的人群最好注意補充體內的鈣元素,這樣可以有效地預防骨質疏鬆的情況。一般來說正常的成年人每天需要的補鈣量大約是800克左右,而50歲過後的人群往往補鈣的量在1000毫克,不過我們國家的飲食指南中建議的補鈣大約在400毫克,所以生活中要注意,我們每天補充大約400到600毫克的鈣比較適合。一些人可能覺得吃鈣片就夠了,其實這也是一種不好的想法,一般來說生活中我們補鈣還需要一些其他的食物,比如說一些魚類、蛋類、奶製品等食物。

此外,還要注意的一點就是維生素D和蛋白質的攝入,一般來說我們可以通過一些動物的肝臟、海魚、蘑菇等食物來補充體內的維生素D,所以生活中可以適量地吃一些,其次也可以去曬曬太陽。同時蛋白質的攝入也是我們需要注意的一點,一般來說生活中儘量保證多吃一些奶製品、魚類、肉等食物。最後還要注意適當的進行運動,對於緩解我們的骨質疏鬆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相關焦點

  • 骨質疏鬆為何偏愛女性?降低骨質疏鬆患病機率這樣做
    骨質疏鬆,即單位體積內骨組織量減少的代謝性骨性病變,好發於中老年群體,其中絕經後的女性更容易受此病的「偏愛」,被「偏愛」的原因主要有哪些呢?骨質疏鬆還容易引發骨折損傷,給生活帶來諸多不便,為避免這種情況出現,又該如何進行有效預防呢?
  • 骨質疏鬆對人有什麼危害?預防骨質疏鬆須謹記5要訣
    原標題:骨質疏鬆對人有什麼危害? 預防骨質疏鬆須謹記5要訣 骨質疏鬆即骨質疏鬆症,是多種原因引起的一組骨病,骨組織有正常的鈣化,鈣鹽與基質呈正常比例,以單位體積內骨組織量減少為特點的代謝性骨病變。在多數骨質疏鬆中,骨組織的減少主要由於骨質吸收增多所致。以骨骼疼痛、易於骨折為特徵。
  • 骨質疏鬆,需要做哪些檢查呢?
    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日益嚴重,骨質疏鬆患者越來越多。骨質疏鬆性骨折是引起老年患者致死、致殘的主要原因之一,嚴重影響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然而,骨質疏鬆症和糖尿病一樣可防可治,早期篩查和幹預,可以降低骨質疏鬆症帶來的危害。
  • 世界骨質疏鬆日:有三類人容易發生骨質疏鬆症 骨質疏鬆的應該如何...
    原標題:世界骨質疏鬆日:有三類人容易發生骨質疏鬆症 骨質疏鬆的應該如何防治?   骨質疏鬆,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這是全身骨骼所發生的一種病變,也是骨骼所發生的最常見的疾病。骨質疏鬆,被稱為「沉默的殺手」,患者一開始可能並沒有什麼感覺。但是,隨著他們的骨骼質量、承重能力的下降,進而就會發生骨骼疼痛、變形,還極容易導致脆性骨折的發生。
  • 骨科醫生:骨質疏鬆的3個預防方法,比吃鈣片還有效,趕快收藏
    一般來說,人在30歲是骨量會達到峰值,人在35歲之後,骨骼中的鈣質就會逐漸流失,骨量也會減少,這時如果不注意補鈣,或者是有一些不利於骨骼的事情,就會加速骨量的流失速度,從而加快骨質疏鬆症的到來。就像是徐先生,現在才42歲的年紀,骨骼年齡就像是七八十歲的老人,已經出現了骨質疏鬆症。
  • 怎樣才能預防骨質疏鬆?防治骨質疏鬆的主要措施是什麼?
    怎樣才能預防骨質疏鬆?防治骨質疏鬆的主要措施是什麼? 骨質疏鬆全國調查結果顯示,65歲以上女性中,一半兒患有骨質疏鬆!骨質疏鬆已經成為我國50歲以上人群的重要健康問題!
  • 世界骨質疏鬆日:儘早預防,別讓「寂靜的疾病」將來找上你
    骨質疏鬆症因發病隱匿,初期沒有明顯症狀,常常被稱作「寂靜的疾病」和「沉默的殺手」,已經成為當下困擾中老年人群的主要疾病之一。今天,小編就帶領大家系統認識一下——骨質疏鬆。骨質疏鬆症到底是一種什麼病?所以說,骨質疏鬆是一種全身性骨骼疾病,它的顯著特徵就是骨量減少,骨的微觀結構退化,從而導致骨的脆性增加並且容易發生骨折。骨質疏鬆症首先表現為骨骼中的基質含量明顯減少,鈣、磷等無機鹽成分保持基本正常。由於骨基質能在鈣、磷等無機鹽之間起到連接和支持作用,所以當骨基質不斷減少,會使骨骼中鈣、磷等無機鹽也不斷丟失和減少,從而使骨骼產生變脆、易折現象。骨質疏鬆症有哪些表現?
  • 骨質疏鬆的人,3種食物多吃,利於骨質疏鬆恢復
    但,骨骼其實還是非常脆弱的,非常容易被某些外界的不確定因素給侵犯,誘發骨質疏鬆的出現。骨質疏與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等並稱為老年人的四大慢性疾病。但數據顯示,最近這幾年骨質疏鬆這種病不再專找老年人"下手"了,一部分年輕人也是這種病的下手對象了,如果不做好相應的養護防護工作,就易讓骨質疏鬆的程度變得越來越重。
  • 教授:大錯特錯,預防骨質疏鬆要做這3件事
    腰背酸痛,身高縮短和駝背是骨質疏鬆症的主要臨床表現。身高縮短和駝背是反覆的脊椎壓縮性骨折造成的。骨質疏鬆症患者有1/3到1/2無明顯的臨床症狀,即使在椎體發生骨折時,有些人仍無明顯症狀。脊柱微小骨折和壓縮性往往在無外力情況下不知不覺中發生,如翻個身,提點重物,或打個噴嚏或坐車顛一下 都會發生骨折。
  • 認識骨質疏鬆症
    導致骨質疏鬆症有哪些危險因素? 骨質疏鬆症的危險因素分為不可控因素與可控因素。 1. 不可控因素 主要有種族( 患骨質疏鬆症的風險: 白種人高於黃種人,而黃種人高於黑種人) 、老齡化、女性絕經、脆性骨折家族史。
  • 骨質疏鬆能治好嗎 骨質疏鬆症應該注意什麼
    骨質疏鬆在中老年人群中是常見病,那麼骨質疏鬆能治好嗎?一般除了慢性病、絕症類、過敏性類疾病不能根治外,大多數疾病還是能根治的,所以說骨質疏鬆能治好嗎?接下來本文就為大家揭開這一題。骨質疏鬆能治好嗎?
  • 「醫說」預防比治療更重要 聽醫生淺談骨質疏鬆症
    今天就請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劉亞平給我們講解一下骨質疏鬆症的特點、誘發因素、發病症狀、治療等有相關知識。骨質疏鬆症是一種以骨量低下、骨微結構破壞,導致骨脆性增加,易發生骨折為特徵的全身性骨病。骨質疏鬆症最大的危害就是骨質疏鬆性骨折。骨質疏鬆性骨折常見的骨折部位是腕骨骨折、椎體骨折、髖部骨折。
  • 慢性腎臟病患者骨質疏鬆的預防與治療建議
    以下為該指南中關於CKD患者骨質疏鬆的預防與治療建議內容。較為常用的預測方法是亞洲人骨質疏鬆自我篩查工具(OSTA)和WHO骨折風險預測簡易工具(FRAX)。(未分級) 骨質疏鬆的基礎治療 調整生活方式對骨質疏鬆的預防和治療具有重要意義,主要措施包括:均衡膳食,合理運動,避免嗜煙、酗酒,慎用影響骨代謝的藥物,防止跌倒,加強自身和環境的保護措施等。
  • 「骨質疏鬆」偏愛這類人,這樣可以快速測出你的骨密度
    先看一組數據感受一下我國有約1.5億60歲以上老人其中有8000萬人群患有骨質疏鬆症患者人數超過一半發病率極高國人骨骼健康狀況不容樂觀……據2015年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和廣東省營養學會等單位聯合發布的中國首個骨指數報告顯示,中國人骨健康平均分未「及格」,超過三成國人骨骼指數不達標。
  • 骨質疏鬆要注意,你屬於骨質疏鬆人群嗎?
    常常聽老年人說骨質疏鬆,認為骨質疏鬆只屬於老年人,其實不然,骨質疏鬆也可能發生在年輕人身上,那麼為何骨質會疏鬆?哪些人群容易有骨質疏鬆呢?今天有請平安好醫生私家醫生張曉君分享《你知道哪些人容易有骨質疏鬆嗎?》。一、我們的骨頭為什麼會變脆?
  • 【世界骨質疏鬆日】骨質疏鬆知多少
    ,其目的是對社會大眾普及有關骨質疏鬆症的知識,以預防和減少骨質疏鬆性骨折的發生。骨密度的測量常用的是雙能X線骨密度儀,通常用T-Score(T值)表示。一般來說,-1<T值<1表示骨密度值正常;-2.5<T值<-1表示骨量少、骨質流失;T值<-2.5表示骨質疏鬆症;T值<-2.5並有脆性骨折病史表示重症骨質疏鬆。
  • 以下這些行為,讓骨量流失,有些人仍在做,增加了骨質疏鬆的風險
    導語:提起骨質疏鬆這個詞大家都不覺得陌生,很多人認為是正常現象,是身體機能退化的象徵。它與阿茲海默病、糖尿病並稱為老年人的三大常見病症。不為人知的是骨質疏鬆潛藏著很大的危機,嚴重者會導致骨折。有些不經意的壞習慣,會增加骨質疏鬆的患病率。通過這篇文章讓我們更完善、更深入地了解骨質疏鬆吧。
  • 老年人骨質疏鬆怎麼辦?教你5個招數,或能好受很多
    骨質疏鬆的出現和鈣質流失,身體缺鈣有關,如果沒有及時補充人體需要的營養物質,骨骼變脆之後容易骨折,還會經常感覺到某些部位疼痛。因此,要通過合理的方式來預防骨質疏鬆,維持骨骼健康狀態。很多人說老年人是骨質疏鬆的高發人群,這種疾病多出現在老年人身上,事實是否如此呢?
  • 骨質疏鬆的檢測手段有哪些?
    本文轉自足踝醫家骨質疏鬆症是「靜悄悄的流行病」,很多人在早期根本沒有症狀,那麼,怎樣才能知道自己患有骨質疏鬆症呢?01、骨質疏鬆的實驗室檢查1、骨形成指標:骨鈣素(OC),血漿鹼性磷酸酶(ALP),骨源性鹼性磷酸酶(BSAP),I型前膠原C端肽(PICP),I型前膠原N端肽(PINP)等。2、骨吸收指標:血漿抗酒石酸鹼性磷酸酶(TPACP),I型膠原C端肽(S-CTX),尿I型膠原N端肽,尿I型膠原C端肽,尿吡啶啉等。
  • 骨質疏鬆對身體有什麼危害?怎樣有效預防?
    骨質疏鬆對身體有什麼危害?怎樣有效預防?  二、怎樣預防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是很難治癒的,治療只能起到緩解疼痛的作用,35歲以前是存儲鈣的過程,達到骨峰值,35歲之後鈣質的流失速度變快,如果體內沒有存儲足夠多的鈣質,骨質疏鬆就會提早到來,補鈣、補維生素D、堅持運動是預防骨質疏鬆的三個重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