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品牌之所以在中國市場取得巨大成功,除了運用恰當的戰略戰術之外,更重要的是A品牌在中國首次推出代表全新消費理念的健康產品之前,將市場調研工作放到了戰略高度,前期的調研工作做到了高度精細化。所有的後期活動,如:品牌包裝策劃、樣板市場的建設、廣告及公關活動、促銷活動、招商與推廣、渠道的建設與管理等,都依託市場調研得出的正確結論,因而進展十分順利,從而實現了「在恰當的地點、恰當的時間、以恰當的價格、使用恰當的促銷方式把恰當的商品賣給恰當的人」。
第一節 市場調研概述營銷研究(marketing research) 是運用科學的方法和恰當的手段,系統地收集、整理、分析和報告有關營銷信息,以幫助企業、政府和其他機構及時、準確地了解市場機遇,發現營銷問題,最終得以正確制訂、實施和評估市場營銷策略和計劃。國際知名營銷研究機構Burke公司主席 Ron Tatham曾經說過:「市場營銷研究人員的工作,要求他們具備諮詢技巧、專業技術能力和良好的管理。他們的主要作用是為識別和解決市場營銷問題提供信息,以便採取行動。」作為廣為人知且極為常用的研究工具,在西方已經頗為成熟的消費者行為學(consumer behavior)成為現代市場調研所廣泛運用的理論指導。藉助於此,研究者能夠透徹地了解消費者需求、偏好、習慣行為模式及其背後的內在動因,這對於處於引入期和成長期的產品尤為重要。在產品(或服務)在投入市場之前,通過詳細準確的市場調研,可以在早期就確定產品的需求狀況;在產品的成長期,為讓產品起飛,市場調研還對細分市場、確定目標市場、選取產品的最佳價格、正確包裝和策劃廣告宣傳等活動起著重要作用。
筆者開始進行A品牌的中國市場策劃和營銷運作時,其在國內市場尚不具備一定的知名度,因此我們仍將其視做一個剛進入市場導入期的新產品,並為此安排了為期兩個月的市場調研活動。在這兩個月的調研活動中,科學、系統、嚴謹是我們最為關注的問題。正是本著這種科學、系統和嚴謹的思路,我們所做的調研工作在後面各項營銷決策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下面,我們先讓大家對調研程序有所把握。
市場營銷調研的程序
1. 界定要調研的問題
發生了什麼和為什麼發生了?
正在發生什麼?
我們應該這樣做嗎?
2. 市場調研流程設計
怎樣合理高效節能地解決問題?
3. 現場調查、收集資料
選擇抽樣結構和調查方法,採用最合適的調查問卷進行現場調查。
在其他地方也曾發生過嗎?查找檔案。
找專家尋求答案。
關於此問題有沒有已存在的研究成果?查找網際網路等。
4. 分析資料、解釋結果
進行描述性的統計(例如百分比、平均值、標準方差)
進行相關性的分析(例如交叉表、卡方檢驗)
5. 提交研究報告
展示在研究中的發現
匯報結果
6. 跟蹤研究
繼續追蹤市場動態、消費者及競爭者動向
調研問題及目標的界定
界定要調研的問題及目標是營銷調研過程中極為重要的一步。一位學者曾經說過:「對一個錯誤問題做出高明的決策,遠遠不及對一個正確的問題做出一個一般的決策。」可見如果對研究問題的說明含混不清,或者對所要研究的問題作出了錯誤的界定,則將導致研究無法進行,或者研究所得的結論無法幫助企業的決策者制定正確的決策。市場調研的目標是提供準確有用的決策信息,所以調研問題是信息導向的,它要確定需要什麼樣的信息以及如何有效和高效的獲得這些信息。並且,營銷調研問題及目標一定要具體明確,範圍不能太寬也不宜太窄。
為了說明調研目標,調研人員必須先確定營銷調研問題,也就是說營銷調研人員的首要任務是與營銷經理探討,儘可能完整的確定營銷管理問題。在確定營銷調研問題時,調研人員通常要經歷三個步驟:
1.詳細說明構思與操作上的定義。比如,構思是「品牌意識」,調研中操作上的定義就是「聽說過該品牌人數的百分比」。
2.驗明關係。營銷調研人員必須考慮到各種構思之間的關係,比如,當價格降低時,顧客會購買更多的產品;而價格上升使顧客的購買力顯然會下降。
3.確定模型。一旦有了一系列的構思,並將它們以一定的邏輯關係聯繫起來,就已經搭建了一個調研的模型。通過研究公司所處的環境和可利用的資源,仔細考慮大環境中的競爭因素,分析顧客行為,並在訪談中得到有關構想,調研人員基本可以完整地概括出可能影響所研究問題的原因、解決方案和結果。
作為一種高端的食用油,A品牌產品出色的保健功效可說是勿庸置疑的。如何將這種有益於國民健康的產品品牌在國內市場推廣,就必須要了解現在的市場狀況,A品牌在進行市場調研工作前仔細思考了調研要解決的問題。我們首先對市場進行剖析,把市場組成要素細分為市場本身、消費者、競爭者及其產品、自身產品、價格、營銷環境、廣告與傳播、銷售渠道等幾個重要方面,並抓住其中的關鍵點進行了詳細調研、分析、論證,為決策提供了有力依據。
對市場本身,我們主要需要調查食用油及其細分市場的供需狀況。
消費者方面的信息是A品牌市場調研工作的重點。我們計劃了解消費者中的5W1H,即哪些人構成了市場(WHO)?他們選擇何種同類商品(WHAT)?他們為何購買(WHY)?他們什麼時候購買(WHEN)?他們在哪裡購買(WHERE)?他們以什麼方式購買(HOW)和消費者對A品牌和競爭對手的認知度和評價,對價格的承受能力。
競爭者方面,我們要調查是誰在和我們競爭。我們既關注和我們聯繫最為密切的細分市場,同時也關注其他種類食用油的情況。要調查這些主要競爭者的戰略目標,識別競爭者的戰略,評估他們的優勢與劣勢,估計競爭者在受到攻擊時的反應模式。
對自己的產品,我們計劃更系統地整理資料,準確界定產品的生命周期、市場定位及營銷方案與策略。
價格方面,我們希望得到競爭產品的定價情況和消費者對本公司產品的價格預期,從而更好地制定產品價格策略,打開銷路。
關於營銷環境,我們需要兩方面的信息。宏觀來看,人口環境、經濟環境、政策環境及技術環境是我們關注的重點。在對宏觀環境有效把握的基礎上,作為國際品牌的A品牌才能較為順利地制定合理的戰略計劃,真正走入中國市場。微觀環境,主要是調查產業鏈上遊的供應商,下遊的經銷商,目標消費者,主要競爭者和替代品的情況。
廣告與媒體宣傳方面,我們的目標是通過調查確定廣告受眾,即產品的目標客戶群(WHO)、中國百姓最能接受的宣傳方式(HOW)、以及用怎樣的廣告文句更能贏得他們的好感(WHAT)。
渠道上,通過對經銷商和超市的考察,確定理想的銷售渠道,計劃使商品能夠通過最短的最方便的途逕到達目標顧客手中,做到通路順暢。
經過明確調研問題和目標界定,我們的調研工作進行得高效而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