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麥可遜-莫雷實驗的其它解釋

2020-09-03 昨夜夢神州

如圖所示:

假設以太相對於太陽靜止,儀器在實驗坐標系中相對於以太以公轉軌道速度向右運動。 光源發光經分光鏡分光成兩束光,光束1經反光鏡M1反射再經分光鏡投射到觀測屏。光束2經反光鏡M2反射再經分光鏡投射到觀測屏,與光束1形成幹涉。光在以太中傳播速度為c,地球相對以太的速度為V。光束1到達M1和從M1返回的傳播速度為不同的,分別為c+V和c-V,完成往返路程所需時間為:(d/c+V)+(d/c-)。光束2完成來迴路程的時間為2d/√(c²-Ⅴ²)。

,光束2和光束1到達觀測屏的光程差為c(d/(c+Ⅴ)+d/(c-)-2d/(√c²-V²))≈ dV²/c²。

然後讓實驗儀器整體旋轉90度,則光束1和光束2到達觀測屏的時間互換,使得已經形成的幹涉條紋產生移動。改變的量為△L=2dⅤ²/c²。移動的條紋數為△L/λ。實驗中用鈉光源,λ=5.9/10000000;地球的公轉軌道運動速率為:V=c/10000;幹涉儀光臂(分光鏡到反光鏡)d=11,應該移動的條紋為:△N=2×11×(1/10000)²/(5.9/10000000)=0.37。麥可遜和莫雷將幹涉儀裝在十分平穩的大理石上,並讓大理石漂浮在水銀槽上,可以平穩地轉動。並當整個儀器緩慢轉動時連續讀數,這時該儀器的精確度為0.01% ,即能測到1/100條條紋移動,用該儀器測條紋移動應該是很容易的。麥可遜和莫雷設想:如果讓儀器轉動90°,光通過OM1、OM2的時間差應改變,幹涉條紋要發生移動,從實驗中測出條紋移動的距離,就可以求出地球相對以太的運動速度,從而證實以太的存在。但實驗結果是:未發現任何條紋移動。在此之後的許多年,麥可遜-莫雷實驗又被重複了許多次,所得都是零結果。

雖然說上述實驗過程十分嚴謹,但作為實驗結論,我們是否遺漏了其它可能呢!下面我們作以下分析。

由於光源發出的光,我們可以分為紫外光、可見光、紅外光。由於人類觀測的始終只有可見光。如果從光源發出的光因藍移,可見光變成紫外光,而紅外光變成可見光。同理又由於紅移,紫外光變成可見光,可見光變成紅外光。因為光源能持續不斷地發生紅移或藍移,所以我們在觀測屏沒有看到變化。是因為可見光的頻率和速度始終不變,但是光源發出的整束光速度和頻率都在改變。

相關焦點

  • 運用勾股定理,直觀理解否定以太存在的麥可遜-莫雷實驗
    科學定律、科學理論和科學假說的成功或失敗,最終的判決依據取決於它們對自然現象的解釋是否成功。正是由於對某些觀測現象無法解釋,並且與其他的理論物理學的發展出現矛盾,牛頓的物理概念最終被更深奧的概念所代替。1887年,剛好在《原理》一書發表2個世紀之後,麥可遜和莫雷在南加利福尼亞州威爾遜山上完成了一項實驗,他們得出了一個驚人的結果:光不服從牛頓的相對運動概念,以太並不存在。
  • 麥可孫—莫雷實驗從震驚到改變物理學,從烏雲到相對論誕生
    在上一篇《物理史上四大反證實驗:泊松亮斑》的文章裡,開講了第一篇,這是第二篇,即麥可孫—莫雷實驗,這是一個影響非常深遠的反論證實驗。如果問物理史上什麼實驗困惑最多、爭議最大、影響最深?答案就是麥可孫—莫雷實驗,為了方便,敘述清楚,我們以實驗報告的形式表述:麥可孫—莫雷實驗報告實驗名稱:「以太風」測試實驗,後人稱為麥可孫—莫雷實驗實驗目的:1、驗證用「以太」為參照的慣性系的「以太風
  • 麥可-遜莫雷實驗如何證明以太不存在?
    麥可-遜莫雷實驗如何證明以太不存在?他想知道:麥可-遜莫雷實驗如何證明以太不存在?讓我們聽聽丘成桐先生怎麼回答。麥可-遜莫雷實驗如何證明以太不存在?10歲小觀眾問丘成桐:麥可-遜莫雷實驗如何證明以太不存在?
  • 麥可遜-莫雷實驗
    在經典物理學時期,物理學家們無法解釋,為什麼光在空間中的傳播如此輕易而又在振動。因為聲音是以空氣來傳遞的,水面上的波紋清楚地表明水在運動,但我們卻找不出任何負責傳遞光波的媒介,空間中「一定」充滿了一種可以傳遞光如透明固體、又有完美的流動性的物質。所以,「光介質以太」誕生了,科學家們「深信以太皆充滿」。雖然經典物理學似乎是一座完美的城堡,但它因為假設以太的存在而受到了一次震撼基礎的打擊。
  • 麥可遜-莫雷實驗——壓垮「以太」學說的最後一根稻草
    17世紀30年代,法國哲學家勒內·笛卡爾為了解釋天體的運動,假設整個宇宙都瀰漫著稀薄的以太並形成漩渦,而行星就在旋轉的以太漩渦裡運動。當1687年牛頓提出了更為嚴謹的引力和行星運動定律後,笛卡爾的觀點被推翻了。此後,牛頓的定律在幾乎兩個世紀的時間裡一直是物理學的基石,直到19世紀後期對於電的研究帶來了另一套完全嶄新的科學概念,給人們的思想造成了巨大的衝擊。
  • 物理學最詭異實驗—雙縫幹涉
    實驗非常簡單,在光源和接收屏之間放一個上面刻有兩個平行狹縫的隔板,結果在接收屏上出現了光的幹涉條紋。    牛頓把光解釋為粒子,給它賦予一個實在性更強的本性。在當時的物理學看來,粒子是物質實體,而波只是物質的運動方式,其本身不具有實在性。但,楊氏實驗則證明光是一種波,取消了光的實在性。    1905年,愛因斯坦的光電效應實驗及其光量子理論,又復活了光的粒子說。
  • 外媒:莫雷在香港有朋友或是事件的起因,現在他的處境一團糟
    休斯頓火箭隊總經理莫雷在發布錯誤言論之後,立刻引來中國球迷的強烈反擊,莫雷沒有想到「粉轉黑」就在一夜之間發生,而且如此兇猛。外媒:莫雷在香港有朋友莫雷發布錯誤言論之後,在察覺到將引起一場大風波後,他很快就刪除該條信息。
  • 麥帥妻子推特炮轟火箭 稱莫雷鱷魚的眼淚可笑
    今天,她通過社交媒體對火箭隊總經理莫雷、火箭當家球星哈登,甚至是卡戴珊進行抨擊。昨天,火箭隊總經理莫雷在接受採訪時曾表示,解僱麥克海爾的決定很艱難。對此,麥帥的妻子琳恩-麥克海爾顯然不會買帳。今天,她在推特上向莫雷進行了反擊。「鱷魚的眼淚(或解釋為『假慈悲」)是很可笑的。@達瑞爾-莫雷#請拯救他們」琳恩這樣寫道。
  • 雙縫幹涉實驗真的無法解釋嗎
    光的雙縫幹涉實驗是證明光具有波動性有力證據,後來人們又用電子,質子等粒子進行實驗,得到了同樣的結果,證明波粒二象性對所有物質具有普適性,然而其背後的原因一直是個謎,特別是當我們對其進行觀測時,幹涉條紋卻神秘消失了。光子似乎和我們玩起了捉迷藏。
  • 光速恆定是怎樣測量的,這個實驗導出了物理學新理論的數學基礎
    麥可遜-莫雷實驗解決了絕對非運動和光速恆定這兩個問題。為狹義相對論的誕生做足了準備,麥可遜-莫雷實驗(1887年)是一個殘酷的實驗。所謂殘酷的實驗,意思是說,這個實驗決定了一個科學理論的生死。當時,這個實驗驗證的是以太理論。
  • 愛因斯坦這樣解釋光速恆定問題 一大波圍觀網友來襲
    首先我們應該認識一個事實,那就是光速恆定是麥可遜—莫雷實驗驗證的真理,並不是愛因斯坦的假設,相反愛因斯坦需要做的事就是大膽接受反常識的實驗結論為之所用,然後去解釋為什麼光速恆定。其實關於這個問題,愛因斯坦已經給出了滿意的答案。愛因斯坦的絕妙之處,就是把光速不變問題轉變為一項命題。一開始,他暫時就光速為何恆定不提出疑問。光速每秒30萬公裡,一概不變。事實上光速恆定完全違背常識。
  • 「莫雷曾直接讓安東尼收拾東西走人!」
    但是莫雷並不願意跟我討論這些,直接在10場球後讓我離隊了。」莫雷再一次比賽後進來說道:『聽我說,球隊不再需要你的幫助了,你是時候離開了,現在你對球隊不起作用,我們覺得你需要好好搞清楚一些事情。』我當時的反應是:『我明天還有比賽要打。』但是他跟我說:『不用了,你明天不用穿球服上場了。』」「莫雷告訴我我無法進入輪換陣容了,我當時的反應是:『我進不了一個九人輪轉陣容嗎?』
  • 偉大的失敗實驗,
    邁克耳孫-莫雷實驗是為了驗證「以太」存在與否而做的一個實驗,1887年由阿爾伯特·邁克耳孫與愛德華·莫雷合作在美國的克利夫蘭進行。當時的物理理論認為,光是一種波,而波的傳播需要介質,這個光的傳播介質就是「以太」 (Internet,乙太網的來源),以太是一個絕對靜止的東西。
  • 偉大的失敗實驗,決定光「波粒二象性」的關鍵實驗
    邁克耳孫-莫雷實驗是為了驗證「以太」存在與否而做的一個實驗,1887年由阿爾伯特·邁克耳孫與愛德華·莫雷合作在美國的克利夫蘭進行。邁克耳孫-莫雷實驗就是在這個基礎上進行的。當「以太風」速度為0時,兩束光應同時到達,因而相位相同;若「以太風」速度不為零,即裝置相對以太運動,則兩列光波相位不同。麥可遜在1881年進行了一個實驗,想測出這個相對速度。但結果並不十分令人滿意。於是他和另外一位物理學家莫雷合作,在1886年安排了第二次實驗。
  • 偉大的失敗實驗,決定光的「波粒二象性」重要實驗
    邁克耳孫-莫雷實驗是為了驗證「以太」存在與否而做的一個實驗,1887年由阿爾伯特·邁克耳孫與愛德華·莫雷合作在美國的克利夫蘭進行。 當時的物理理論認為,光是一種波,而波的傳播需要介質,這個光的傳播介質就是「以太」 (Internet,乙太網的來源),以太是一個絕對靜止的東西。
  • 火箭挑了個新手當教練,莫雷去了76人
    挑選主教練的工作刻不容緩,當時只剩下火箭和雷霆帥位空缺,夜長夢多,容易讓哈登感覺不踏實,而且還涉及另外兩個方面:第一,莫雷辭職的時候,答應為火箭隊選帥出謀劃策,不過到11月1日為止;第二,NBA正在推動12月22日為新賽季開始的時間,假如真是那樣,距離現在不足兩個月了。
  • 莫雷事件是一場大陰謀?受益人只有一個,真相讓人細思恐極!
    五天過去了,莫雷事件正逐步朝著最壞的方向發展,NBA總裁肖華極力推銷所謂的言論自由,明確表態支持莫雷,而每個中國人都深知,在原則問題上沒有任何妥協餘地,球可以不看,但國必須深愛!火箭損失了無數球迷,球隊利潤肯定會大打折扣,NBA更是如此,莫雷的言論相當於把肖華往火坑裡推,如果和中國鬧翻,損失將會數以億計!此外,贊助商也要賠償各方損失,合作賺錢的機會也沒了,而莫雷本人呢?
  •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的提出始末,有沒有實驗的驗證?
    在狹義相對論創立之前,有三個實驗,這三個實驗分別是:麥可遜-莫雷實驗,在實驗中,兩位科學家並沒有發現地球相對於以太運動;電子的慣性質量隨著運動速度的增加而變大;處在運動狀態下的物體的電磁感應現象表現出相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