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成為深圳首家空中救援基地

2021-01-13 央廣網

央廣網深圳6月20日消息(記者 大為)深圳來了架 「120直升機」,深圳市民醫療救護多了一道空中保障。6月20日,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航空緊急救援正式啟動,與上海金匯通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籤訂戰略合作計劃,成為深圳市首家有救援直升機常駐醫院。雙方啟動了為期一周的緊急醫療培訓及救援演練,空中救援轉運通道同時開通,覆蓋救援範圍150公裡。

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大腦。實踐表明,對於交通事故重症傷者,在30分鐘內獲救,其生存率為80%,在90分鐘內獲救,其生存率僅為10%以下;心梗冠脈開通最佳救治時間為90分鐘以內;腦卒中最佳救治時間為3小時以內; 突發疾病被堵在高速或城市道路上,交通事故應急車道被佔,驢友野外探險突發意外,獨居老人突發腦梗當地醫療條件不足……無論是院前急救、醫療轉運,航空醫療救援服務能夠保障生命得到更及時的救助,是地面救援的有效補充。航空醫療救援有著天然的優勢屬性:快速、高效、受地理空間限制較少。在地面交通無法及時到達或運輸時間較長的情況下,航空救援的快速響應大大縮短救援時間,為挽救生命贏得了寶貴的「黃金一小時」。根據發達國家的經驗,採用直升機空中醫療救援,可以提高25%的生還率。

20日,南醫大深圳醫院正式與上海金匯通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籤訂戰略合作計劃,成為該公司在深圳的首個基地醫院。飛機和機組人員入駐南醫大深圳醫院,隨時待命,遇緊急救援任務時,南醫大深圳醫院派醫護人員一同前往救助,保障救援的效率和及時性。這標誌著南醫大深圳醫院成為深圳市首家有救援直升機常駐的醫院。據介紹,南醫大深圳醫院是深圳市醫療衛生「三名工程」引進的首個名院項目,建院之初就把搶救急危重症作為醫院的發展方向。開業一年半來,該院成功搶救危重患者比例達到40%以上,成為深圳市「腦卒中」「胸痛」醫療救治定點醫院。此次合作,醫院從空中交通尋求突破口,為患者贏得最寶貴的搶救時間,進一步提高救治的成功率。作為深圳市首家直升機救援基地醫院,南醫大深圳醫院還將成為警用直升機、海上救援直升機的大後方。目前,已經建立起深圳、廣州、惠州之間醫療轉運救援網絡,等運轉成熟後,將開展院前急救。

20日上午,南醫大深圳醫院組織醫務人員進行了航空緊急救援培訓,包括直升機的相關知識和空中救援適應症等理論知識培訓和醫療器械操作、上下接機的實操培訓。25日,雙方還將舉行空中緊急救援演練。上海金匯通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金匯救援旨在服務於民,以專業醫療機構型的直升機作為載體,通過與全國院前急救單位及醫院的全面合作,構建一個覆蓋全國的、立體化的直升機航空醫療救援網絡,為社會大眾提供常態化的、及時響應的院前救援、醫療轉運等航空醫療救援服務。現已在全國22個省市地區開展救援業務,預計初步階段投入約150架專業醫療構型直升機,並配有先進的醫療救護設備,運用當今性能最優越、安全保障性最強的萊奧納多直升機作為主力機型,是目前中國通航企業中機隊規模最大、運營經驗最豐富、綜合實力最強的企業之一。據介紹,根據不同的情況和環境,航空緊急救援使用的飛機不盡相同。當飛行距離小於150公裡,無機場或跑道長度不足的情況下,一般使用直升機救援;飛行距離大於150公裡,傷病特性需要使用倉壓的情況下,使用固定翼飛機救援。

本次在南醫大深圳醫院「備勤」的是直升機AW119,是唯一具備真正緊急醫療服務(EMSS)功能的輕型單發直升機,3噸級的最大起飛重量和領先性能,使其在同級別機型中載荷更大,航程更長,成為當仁不讓的單發之王。它的優點事速度快、穩、噪音小,標配5人,包括機長、副機長、醫生、護士、患者各一人。深圳首家「空中移動ICU」真的來了隨著醫療技術和水平的提高,我國的危重病治療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但是,如何在危重患者轉運中維持ICU水平的治療,保證轉運患者的醫療安全,是目前危重病及急救醫學研究的熱點,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有一支技術精良的醫療救護隊伍,急診科改變傳統的院前急救模式,所有急救人員都必須到EICU輪轉,人人都具備了重症病人的搶救及監護技能。據介紹,機上搭載的醫療救援載設備與120急救車內的配備基本相同,包含有多功能除顫監護儀(除顫、多導聯心電監護、心臟起搏器、血壓及血氧檢測)、多模人工呼吸機(ASV、CMV、PCV、SIMV、CPAP等)、自動注射泵、電動吸引器、醫用氧氣、可攜式吸引器,快速氣管通氣器械,急救藥箱。上海金匯通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表示,國家對航空緊急救援給予大力支持,醫療急救基本能實現隨報隨飛或者邊報邊飛,可實現30分鐘內起飛,45至60分鐘到達的國際標準,打造深圳市及周邊的「黃金一小時」生命救援網絡。院間轉運可提前1-2天申報航線。「航空救援醫療體系」的搭建,將日漸普及全國。空地聯動機制使地面救護車和空中救援一體化形成。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與金匯通航從多層次、多方面、多途徑共同推進航空醫療救援服務,打開救援的綠色通道,服務於民,為創新救援工作打開新的局面。

相關焦點

  • 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順利迎接第一場國際救援
    :日前,在中國深圳與柬埔寨金邊上演了一場跨越三國的千裡救援。一位在柬埔寨金邊工作的中國小夥子突發顱內出血,因當地醫療水平不發達,無法救治,4月12日被國際救援組織SOS(international SOS)緊急送往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進行救治。經過急診手術,患者目前病情穩定,正在救治中。
  • 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建院5年深圳西部醫療高地逐步崛起
    2020年12月27日,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以下簡稱「南醫大深圳醫院」),百名南醫大專家現場義診,門診大廳裡市民絡繹不絕。五年了,每年的院慶都會重複這個場景,不同的是人流一年比一年多。 5年,南醫大深圳醫院肩負創新使命,闖出了一條深圳公立醫院改革新路子;5年,他們在深圳西部打造了一個醫療高地,被深圳市民親切地稱為家門口的「南醫名院」。
  • 13所附院的南方醫科大學的學校硬體怎麼樣?揭露了
    北方豪爽南方秀美,這是大部分人對南北方的認知。但說起南北方的高校,風格雖說不盡相同,大體相差不多。可在廣東省有一所園林式院校,藍頂紅瓦,仿古建築,校園內綠樹成蔭,無數學子慕名而來,它就是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科大學現在有校本部、順德兩個校區,建築面積為85.41萬㎡,是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中唯一的醫學院校,1951年開始建造,1979年入選全國重點大學,在近60年的探索求知中,南醫大始終不忘「博學篤行,尚德濟世」的校訓。順德校區坐落在歷史文化濃鬱的佛山市順德區,秉承文化繼承的祖訓,順德校區的建築古色古香。漫步其中,鳥語花香,心情舒暢。
  • 南方醫科大學
    南方醫科大學前身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軍醫大學,創建於1951年, 1979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2004年被批准為全國8所試辦八年制醫學教育的高等院校之一,2004年8月按照國務院、中央軍委下達的命令,整體移交廣東省,更名為南方醫科大學。現有校本部、順德校區2個校區,佔地面積176.68萬平方米,建築面積84.67萬平方米。
  • 船員公海遇險 深圳救援直升機索降救人
    救援中。中信海直救援隊供圖中新網深圳1月11日電(記者 鄭小紅 陳文)10日下午,一架直升機飛抵澳門以南約100海裡公海海面,懸停在一艘貨輪之上,機上兩名OAMA(經緯航空醫療)醫生「從天而降」,救起一名受傷船員,直升機載著受傷船員向深圳飛去。
  • ...南方科技大學|深圳|深圳經濟特區|海洋科學|中小學生|教育
    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深圳不少中小學生將化身小記者,走進不同領域、行業,近距離探尋深圳40年發展巨變、感受這座城市的魅力,用自己的親身行動為深圳40年送上一份特別的禮物。小記者「走讀深圳看40年巨變」系列活動由深圳市教育局聯合南方日報深圳新聞部發起、舉辦。
  • 想去深圳讀大學?小編先給你推薦深圳最值得關注的高校
    哈工大(深圳)以全日制本科生與研究生教育為主、非全日制教育為輔,是首所進駐深圳招收本科生的中國九校聯盟(C9)成員、國家「985工程」建設高校和「雙一流」建設A類高校。哈工大(深圳)的前身是始建於2002年的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3、南方科技大學南方科技大學(簡稱:南科大)是深圳在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宏觀背景下創建的一所高起點、高定位的公辦創新型大學。
  • 南方科技大學還是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分校,誰才是深圳最好的大學?
    人才是21世紀發展的發動機,深圳政府在大力引進人才的同時,也在對深圳的高等教育做了更多的統籌布局。經過深圳政府的財政支持,深圳在短時間內建立了一批有實力的高等院線。比如南方科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分校,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哈工大深圳校區,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等。目前,深圳在本科教育這塊,影響力最大的兩所高校是南方科技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分校。那麼,這兩所大學誰更勝一籌呢?
  • 深圳發文:推動深圳大學、南方科技大學創建「雙一流」
    成語接龍 中共深圳市委日前印發《中共深圳市委關於制定深圳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其中提到:推動深圳大學、南方科技大學創建「雙一流」。這亦體現了深圳大力推動高等教育、提升教育質量的決心與志向。
  • 南科大牽手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 共建臨床教學醫院
    籤約儀式現場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19年10月11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餘俐潔 通訊員 陳驍 竇苗苗)10月11日,南方科技大學與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舉行籤約儀式,雙方將共同建設「南方科技大學臨床教學醫院」,在腫瘤等領域開展深層次教育合作,形成教育、科研和人才接力,提升深圳腫瘤人才教育、腫瘤防治水平,推動深圳在醫療衛生、生命健康等領域的發展。
  • 深圳「火神山醫院」,神一般的存在!
    前段時間,為了專門對抗疫情的武漢「火神山」醫院紅了!10天10夜,7000名建設者,2400名醫護人員,每一個數字,背後都是一個感人的故事。 其實,深圳也有自己的「火神山」醫院,它就是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目前,深圳所有的確診病人,都在這裡接受專業治療!
  • 南方醫科大學怎麼樣?低調、奢華、有內涵!
    它坐落在素有「花城」之稱的廣州,學校學科實力、師資力量、就業率遠超同級別高校,用一句網絡流行語來形容就是「低調、奢華、有內涵」,這就是廣東省唯一一所「部委省」共建高校——南方醫科大學。上世紀50年代,抗美援朝序幕拉起。為適應形勢,從軍隊現代化、正規化建設的總體要求和部隊的實際需要出發,南方醫科大學應運而生,時名東北軍區軍醫學校,這也就是日後大名鼎鼎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軍醫大學。
  • 禾葡蘭旗下植物耀素與南方醫科大學產學研戰略合作全面升級
    、總裁何曉松,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婦產科副主任張麗華副教授,禾葡蘭聯合CEO張茗程、沈海波,禾葡蘭總經理陳朝波,禾葡蘭副總經理張耀宇,植物耀素研發成員黃春穎等領導和嘉賓出席活動。本次籤約活動,還榮幸的邀請到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婦產科副主任張麗華副教授,在禾葡蘭大學為70餘名美膚導師帶來《女性疾病與保健》專題講座,針對婦科健康知識進行深入講解。
  • 船員公海遇險,深圳直升機索降救人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鍾華登1月10日下午,一架中信海直深圳基地直升機飛抵澳門以南約100海裡公海海面,懸停在一艘貨輪之上,機上兩名海直經緯醫生「從天而降」,救起一名受傷船員後,直升機調轉方向,載著受傷船員向深圳飛去。據悉,這也是深圳市首例海上空中救援案例。
  • 深圳核酸檢測醫院名單匯總(21020年12月更新)
    香港大學深圳醫院福田區海園一路1號0755-86913399可提供中英文檢測報告5市中醫院福田區福華路1號0755-88359899福田區紅荔西路益田路口7019號0755-830082088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寶安區新湖路1333號0755-23329999
  • 深圳山體滑坡事故:黃金72小時 晝夜救援
    記者 魯力 朱洪波 攝  「黃金72小時,我們將爭分奪秒展開救援工作!」截至22日零時記者發稿時,深圳光明新區滑坡災害已經發生30多個小時,記者從搶險救援指揮部獲悉,救援工作仍在不分日夜、爭分奪秒地進行。有兩處生命探測儀顯示有生命特徵的救援點,各救援隊正在想方設法進行救援,大家都期待救援能夠獲得成功!
  • 廣東13所省部共建大學,深圳大學,南方科技大學何時能夠入選?
    而深圳作為大黑馬,近年來的GDP已經超越廣州以及香港,但是在高校的建設上面一直無所作為,雖然深圳大學和南方科技大學在國際上聲譽很高
  • 漳州正興醫院正式成為福建醫科大學教學醫院
    近日,福建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福建省教育廳發布《福建省衛健委 福建省教育廳關於公布2019年福建省普通高等醫學院校臨床教學基地名單的通知》(閩衛科教[2020]21號)文件,我院正式成為福建醫科大學教學醫院。
  • 深圳論壇|何裕隆:建設國內一流、國際先進的綜合性醫院
    香港大學訪問學者,美國Utah大學博士後。亞洲外科學會會員,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委員、胃腸外科學組副組長、腫瘤學分會胃腸腫瘤學組副組長,廣東省醫學會胃腸外科學分會主任委員,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胃腸病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廣東省醫療行業協會消化外科管理分會主任委員。《消化腫瘤雜誌 (電子版)》主編,《中華胃腸外科雜誌》、《嶺南現代外科雜誌》副主編及10餘種雜誌編委。
  • 空中橋梁連五洲 深圳機場國際客運航線通達全球50城
    5月30日起,深圳-羅馬國際航線將正式開通,空中橋梁連通創意之城深圳和文化名城羅馬,夢想飛機將兩地空中旅行時間壓縮到13個小時。至此,深圳機場國際客運通航城市達到50個,深圳國際航空樞紐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站在新的起點上,深圳正在加快建設更具國際影響力的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加強與歐美澳發達地區和「一帶一路」沿線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