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論壇|何裕隆:建設國內一流、國際先進的綜合性醫院

2021-01-17 中山大學



2016年6月21日,中山大學和深圳市政府正式籤署協議,合作建設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附屬七院正式納入中山大學直屬附屬醫院體系,致力於發展為深圳規模最大、臨床專科門類最齊全、診療量最大、診療技術最先進、高層次醫護人才最多的醫院。附屬七院目前建設進展如何,未來發展目標為何,是各方都非常關注的問題。在深圳論壇召開前,我們在附屬一院胃腸外科中心採訪了附屬七院院長何裕隆教授,請他為我們解析七院的目標定位、總體建設、人才引進、人才培養、服務地方等諸方面的狀況。




何裕隆,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院長。外科二級教授/一級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長助理、外科主任、胃腸外科中心主任、中山大學胃癌診治中心主任和中山大學人類遺傳資源平臺主任。香港大學訪問學者,美國Utah大學博士後。亞洲外科學會會員,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委員、胃腸外科學組副組長、腫瘤學分會胃腸腫瘤學組副組長,廣東省醫學會胃腸外科學分會主任委員,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胃腸病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廣東省醫療行業協會消化外科管理分會主任委員。《消化腫瘤雜誌 (電子版)》主編,《中華胃腸外科雜誌》、《嶺南現代外科雜誌》副主編及10餘種雜誌編委。主持多項國家、省部級自然科學基金;參與211工程、985工程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多項科研項目;發表學術論文350餘篇,其中SCI收錄61篇。主編《直腸癌保肛手術》和《胃癌淋巴轉移》等論著。榮獲中華醫學會醫學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中華醫學獎三等獎1項、廣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廣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等榮譽。



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效果圖


✦記者(以下簡稱「記」):今年6月21日,中山大學和深圳市政府正式籤署協議,雙方合作建設位於光明新區的中山大學深圳醫院,並將其更名為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請何院長介紹一下附屬七院的成立背景、基本情況以及發展定位。

 

✦何裕隆(以下簡稱「何」):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是中山大學與深圳市政府合作共建的重大民生項目,是雙方戰略發展的需要。深圳的經濟發展速度很快,人口增長也很迅速,隨著第一批創業者逐漸步入老年時期,深圳市的疾病譜將發生很大變化,老年性疾病、疑難重症的發病率將會升高,迫切需要一家綜合實力強的醫院來承接。中山七院就是順應時代的需要誕生的。學校與深圳市政府對醫院的定位做了多輪協商,最終將醫院定位為深圳市區域醫療中心、公共衛生災難防治中心和國家級保健康復中心。這充分體現了雙方領導的高瞻遠矚,也得到了中央、省的大力支持。由於醫院一期原規劃為服務光明新區的三甲醫院,建設標準遠遠不能滿足當前定位需求。學校和市區兩級政府迅速展開規劃調整,將醫院東側15.5萬平方米的地劃為醫院二期建設用地,以滿足未來發展需要。


學校非常重視七院建設,指定由中山一院作為主力支持建設,希望作為其兄弟醫院,將華南地區最優質的醫療服務複製到深圳,落地光明,服務深圳,面向珠三角,輻射東南亞。我們的目標是將七院建設成為深圳市規模最大、專科最全、診療量最大、診療技術最先進、高層次人才最多的大型現代化綜合醫院。我們把醫院建設分為四個階段:2017年6月前,完成800張病床建設並正式開業。2017年-2020年,完成總計4000張病床及配套設施建設。2020-2025年,建成5個以上國家級重點專科,達到三級甲等醫院水平。2025-2030年,建成國內一流、國際先進的綜合性醫院。


我們從去年10月1日就組建了籌備組並迅速開展工作,儘管前期條件非常艱苦,遇到很多困難,但在校領導、市區政府和相關部門的關心支持下,各項工作推進緊張有序、進展順利。

 


✦記:中山大學附屬醫院系統在醫療界享有盛譽。請問如何保證新建的附屬七院也能達到一流的水準?

 

✦何:一是傳承。首先要傳承中山大學醫科的優秀文化,秉持「醫病醫身醫心,救人救國救世」的大醫精神,堅持醫教研一體化發展。我們由最具知名度和美譽度的中山一院對口支持建設,將移植其國家級、省級重點學(專)科。人才引進方面,將主要從中山大學各兄弟附屬醫院和國內知名醫院招聘高層次專家團隊。在教學方面,我們將堅持「三基三嚴」的精英教育理念,按照羅俊校長提出的「德才兼備、領袖氣質、家國情懷」培養要求,培養高質量的後備人才。


二是創新。中山七院是全新打造的醫院,有很多可塑造的空間,我們將按照「三個中心」的發展定位高標準建設。


首先是重視信息化建設,打造智慧醫療信息化系統,通過整合資源、優化流程,降低運行成本,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以病人為中心,實現一卡通,讓病人就醫零排隊,並可實現手機快速查詢檢查報告、繳費和隨訪等功能。同時,通過信息化系統提升醫護人員診療效率,打造無紙化醫院。


第二,建立強大的研究團隊。大力引進國內外知名研究團隊,建設獨立的科研中心。近期,我們正和美國康奈爾大學等幾個研究團隊進行洽談,並達成了初步合作意向。我們希望臨床和科研人員專注其擅長的領域,而不希望醫生一邊在做臨床,一邊在搖試管。因此,我們將實行臨床、科研相對獨立的管理體系,讓醫生專注於臨床,通過實踐培養名醫,在臨床實踐中提出科學問題,由研究團隊去探索、去解決問題。我們也希望科研團隊的研究不僅僅停留在文章上,我們要建立科研轉化平臺,推動科研成果的臨床應用,從而使科研、臨床互相促進、協同發展。


第三,我們將實現以學科群為主體的設計理念,通過MDT模式,提升疑難重症的診治能力。我們將建設遠程會診中心,連接國內外知名醫療機構,為患者提供最前沿的診療理念和技術。我們將配備最先進的醫療設備,由深圳市政府按照三甲醫院標準保障醫療設備購置經費,並按照「三個中心」定位適當高配。

 


記:作為一所新建醫院,迫切需要大量優秀的人才加盟。請問在人才引進方面醫院有哪些舉措吸引人才?目前成效如何?


✦何:首先,我們將充分利用好深圳市現有的人才政策。深圳市非常重視人才引進,對高層次人才有很多獎勵措施,按照不同標準劃分為傑出人才、國家級領軍人才、地方級領軍人才和後備級人才;海外高層次人才劃分為ABC三類,另外針對臨床型人才出臺了I類、II類認定標準,深圳市「三名工程」還專門對高層次醫學團隊的標準進行了規定。上述政策為優秀人才的住房、子女入學、配偶就業、科研等提供了強有力地保障。


其次,我們將按崗定薪,提供富有吸引力的薪酬待遇,並且向臨床、科研一線人員傾斜;實行符合國家和地方事業單位人員養老保障制度改革要求的社會養老保障制度,並按規定建立職業年金。此外,住房方面,醫院將為員工提供周轉住房,並在二期工程中配套建設人才住房,確保人才安居樂業。


目前,醫院已經與20多位高層次人才達成意向。近期在華西、中山一院的招聘會上都取得了很大的反響。本次中山大學國際青年學者深圳論壇,我們也邀請了一些優秀人才來深洽談,希望向他們分享醫院的光明前景、辦院理念和各項優惠政策。同時,也以此為契機,向更多海內外高級人才推薦,以吸引更多有志之士加盟。



記:您剛才提及,附屬七院由附屬一院作為主力對口支持建設,那麼對於附屬一院本身的人才流動會有什麼影響?

 

何:一院給了我們很大的支持,這給七院增加了很多信心。中山一院人才濟濟,臥虎藏龍,這得益於中山一院優秀的人才培訓系統和醫科百年文化沉澱。一院作為主力支持七院建設,為七院注入強心劑,但我們也面向中大各附屬醫院和國內外知名醫院,廣聚賢才。學校也決定由包括中山一院在內的中大各個附屬醫院派遣優秀的專家團隊支持七院學科建設,七院將為到醫院工作的專家、教授、學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強大的科研支撐,使他們能儘快發揮專業優勢。



✦記:根據學校規劃,深圳校區辦學將以醫科、工科為主,建成文理醫工相對齊全的學科體系,校區將為醫科的發展提供更加廣闊的基礎。請問附屬七院如何依託深圳校區進行教學科研以及人才培養?

 

何:中山大學的特色在於辦醫必須辦校。中山大學深圳校區也落戶光明新區,距離七院僅1公裡。學校建成後將與醫院連成一片,建成醫學教育與臨床實踐基地。學生基礎培養階段在大學進行,通過「三基三嚴」的精英式基礎醫學教育為醫院提供高質量的學生;七院作為臨床教學醫院,承接學生臨床階段培養任務。科研方面,學校將在深圳建設基礎醫學院、臨床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藥學院,中山七院將與上述學院展開合作,推動科研轉化,促進基礎醫學研究的臨床應用。



✦記:請問目前七院的具體建設進度如何?未來將建成怎樣的規模?


何:醫院建設進展順利,目前正在推進內部裝修工程。醫院30多名籌備人員已經進駐光明新區,開展設備採購,制度建設,人才招聘等前期工作。醫院工程分為兩期,一期800張床位明年6月份開業;二期工程設計床位3200張,將建設以學科群為主體的內外科大樓、影像診療中心、保健體檢中心、災難急救中心、科研大樓、婦兒與生殖中心大樓、教學與技能培訓大樓等,預計2020年之前完工。



✦記:附屬七院地處深圳,服務深圳和周邊是醫院建設的應有之義。請問未來在服務深圳方面會有哪些具體舉措?七院將如何利用好深圳的人口優勢,對接深圳的發展戰略?

 

✦何:七院作為區域醫療中心,將服務於整個深圳、東莞、惠州居民,輻射整個粵東和東南亞地區,承接疑難重症診治任務,公共衛生災難防治任務和保健康復任務。我們將針對深圳人口特點和疾病譜變化重點建設相應學科群;我們還將打造遠程會診和轉診體系,聯合華南地區乃至國外知名醫院,為患者提供最好的診療服務。此外,我們除了提供基本醫療服務,還將根據需要開設高端醫療,滿足居民的實際需求。


未來,我們將舉辦「中山七院走進深圳」系列活動,以大型義診、科普、腫瘤篩查為主題。通過系列活動中,向社會宣傳中山七院的辦院理念和特色等。同時,加強與中山大學深圳校友會的聯繫,對接中大在深圳的優秀人才。


--- iSYSU ---

採寫:詹晨楓

編輯:Lyra



歡迎投稿&加入我們

zhongdaguanwei@163.com


相關焦點

  • 深圳將建國際一流臨床神經科學中心
    在坪山區金牛西路上,有一座佔地6.8萬平方米的漂亮的醫院建築,這就是即將開業的薩米國際醫療中心(深圳)。 這是一家直屬於深圳市公立醫院管理中心的非營利性公立醫院。 作為以神經專科為重點的綜合性醫院,薩米國際醫療中心(深圳)按照「大綜合、強專科」定位設置學科。 所謂「大」,不是規模大,而是齊全,包括急診科、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感染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醫學檢驗科、醫學影像科等各個科室,能更好地為深圳人民提供全方位醫療服務。
  • 深圳成為我國第四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近日,科技部、發展改革委等國家五部委聯合印發的《加強「從0到1」基礎研究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的通知中明確提出:北京懷柔、上海張江、合肥、深圳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應加大基礎研究投入力度,加強基礎研究能力建設。這是深圳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首次寫入國家公開發布的文件。   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是國家科技領域競爭的重要平臺,是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基礎平臺。
  • 聚焦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 深圳科創能力邁上新臺階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明確提出,以深圳為主陣地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在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中發揮關鍵作用。為此,深圳聚焦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布局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產業基礎設施集群,推動深圳科技創新能力邁上新臺階。
  • 中科大:「頂天立地」建設一流大學
    一流大學如何頂天立地?頂天立地對一流大學建設提出怎樣的要求?近年來,在世界一流大學和世界一流學科建設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瞄準世界科技前沿,立足國內重大需求,以「中國特色、科大風格」為建設目標,在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等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驕人的成績,學校整體辦學實力穩步提升。
  • 深圳發文:推動深圳大學、南方科技大學創建「雙一流」
    成語接龍 中共深圳市委日前印發《中共深圳市委關於制定深圳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其中提到:推動深圳大學、南方科技大學創建「雙一流」。這亦體現了深圳大力推動高等教育、提升教育質量的決心與志向。
  • 三亞國際數學論壇:一流智慧與一流環境融合
    一流智慧與一流環境完美融合      ———首屆三亞國際數學論壇綜述     三亞,擁有世界一流的生態環境和人居環境。     國際頂級的數學家、科學家,具有人類一流的頭腦和智慧。     首屆三亞國際數學論壇的舉辦,使一流的環境與一流的智慧完美融合,相得益彰。
  • 產學研合作好案例|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深圳先進院實行理事會管理,探索體制機制創新;瞄準國際一流工研院,致力建設與國際學術接軌、與珠三角產業接軌的新型科研機構,定位為提升粵港澳大灣區製造業、健康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推動自主智慧財產權新工業建立,率先建成國際一流科研機構。
  • 上海交大醫療機器人研究院國際學術論壇舉行
    12月20日,上海交大醫療機器人研究院2018年國際學術論壇舉行,國內外醫療領域大咖齊聚,交大醫療機器人研究院聯手各附屬醫院及國內外協作院所,針對腫瘤、心血管、腦卒中等重大疾病微創精準醫療,發展個性化、智能化手術及康復機器人
  • 深圳建設大科學裝置是「剛需」
    來源: 深圳新聞網-深圳商報8月18日,深圳光明科學城綜合粒子設施研究院首棟建築開工建設,標誌著光明科學城大科學裝置集群建設從「規劃設計」進入到「實施建設」階段。聽聞這一消息,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理學院院長、廣東院士聯合會會員楊學明表示很振奮。
  • 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2021年國際創新交叉學科「雲」論壇開放...
    論壇介紹 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2021年國際創新交叉學科「雲」論壇旨在為海內外學者提供一個學術交流的平臺,推進學科交叉與學術創新,也是學院聚賢納才的重要平臺。學院將秉承國際化辦學理念,吸引和匯聚一流海內外人才,讓人才成為建設世界一流研究生院的第一推動力。 2.
  • 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學建設啟動
    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學建設啟動 攜手共建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 為率先建成國家創新人才高地貢獻力量 2020-11-20 前沿科學與教育局 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中國科學報社
  • 又添一家醫院!上海張江國際醫學園區將打造「亞洲一流」
    將於2023年底竣工的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張江院區,佔地60畝、總建築面積10萬平方米,設置500個床位、8個現代化手術室、40個骨髓移植艙,同時還將在國內兒童專科醫院中率先設置建設放療中心、細胞治療中心和臨床試驗中心。未來,伴隨此項重大建設工程的投入使用,將為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城提供最優質的兒童健康醫療保障。
  • 深圳將新增3000張床位!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直屬附屬醫院28日開工
    開工儀式現場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19年12月28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餘俐潔 通訊員 馬明霞)12月28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直屬附屬醫院深圳吉華醫院在龍崗區坂田街道吉華路南側項目現場舉行隆重的開工奠基儀式
  • 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落地深圳,給坪山帶來什麼?
    來源: 南方網近日,科技部等國家五部委聯合下發的最新文件《加強「從0到1」基礎研究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中明確提出:北京、上海、粵港澳科技創新中心和北京懷柔、上海張江、合肥、深圳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應加大基礎研究投入力度,加強基礎研究能力建設。
  •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院聯合速眠成立數字睡眠與腦科學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院聯合速眠成立數字睡眠與腦科學實驗室    2020 年 7 月 24 日,首屆中國國際智慧睡眠發展高峰論壇暨數字睡眠與腦科學聯合實驗室成立儀式在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舉辦
  • 深圳生命科學國際專家論壇20日開場,搭建坪山與波士頓合作平臺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董芳芳「深圳生命科學國際專家論壇:坪山-波士頓交流會」將於11月20日在坪山區燕子湖國際會展中心新聞發布廳舉行。這是2020深圳國際生物/生命健康產業展覽會(以下簡稱生物展)中的一場國際論壇,線上線下同時舉行,連線波士頓等地的世界頂級生物醫藥專家。該論壇由深圳市貿促委、深圳市坪山區人民政府主辦,CSOFT華也生命科學承辦。
  • 精準醫學高峰論壇與華福醫院管理論壇舉行 助力我省建設國家區域...
    福建日報訊 (林寶珍 傅伊) 由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福州市人民政府指導,福州新區管理委員會、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國武夷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主辦的「第三屆福州精準醫學高峰論壇與第四屆華福醫院管理論壇」,近日在福州濱海新城舉行。
  • 深圳發布 | 深圳本土高校首個金融EMBA設立;深大1個實驗室、南科大...
    未來幾年,學院要努力建設成為國內一流的、在粵港澳大灣區乃至世界具有影響力的金融科技學院。  深大微眾金融科技學院名譽院長、深圳市原副市長唐傑也通過線上致辭。學院利用微眾銀行金融科技企業優勢,藉助深圳大學的綜合性大學教育平臺,聯合國內外金融科技機構,以雙一流「金融科技學科群」建設為中心,打造全方位的產學研體系,為世界經濟特區發展中遇到的問題與挑戰提供人才智庫。
  • 深圳全球創新人才論壇啟幕 人才齊聚共話創新發展
    當天,由深圳市委、市政府主辦的深圳全球創新人才論壇啟幕,本屆論壇以「開放、包容、先行——打造國際人才高地」為主題,向全球傳遞深圳以一流環境吸引一流人才、以更加開放包容胸懷接納全球英才的決心。過去我一直說:深圳是中國最適合海歸創業的城市,沒有之一。未來,我相信依然如此。」  2014年,確信「人工智慧就是未來」的陳寧決定回國創業,帶著團隊在國內走了一圈,去了大大小小十幾個城市,最終選擇了深圳。6年來,依託全球首套城市級視覺大腦——深目,雲天勵飛協助警方找回了400多名走失兒童和老人。
  • 光明科學城戰略合作暨重大科技項目籤約儀式舉行,大灣區綜合性國家...
    光明區人民政府與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中山大學、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深圳市神經科學研究院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通過合作匯聚力量、共贏共享,推動光明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科學城,為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和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