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將建國際一流臨床神經科學中心

2020-11-29 SZNEWS

在坪山區金牛西路上,有一座佔地6.8萬平方米的漂亮的醫院建築,這就是即將開業的薩米國際醫療中心(深圳)。

這是一家直屬於深圳市公立醫院管理中心的非營利性公立醫院。作為深圳「醫療衛生三名工程」的名院項目,這家醫院將由市醫管中心與世界神經外科聯合會終身榮譽主席薩米教授及其團隊一起合作運營,這也是全國唯一一家中外合作辦醫的公立醫院。

定位:「大綜合強專科」綜合醫院

據悉,薩米國際醫療中心(深圳)目前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開業前的籌備。醫院一期建築面積13.7萬平方米,一期計劃開設床位約600張。

作為以神經專科為重點的綜合性醫院,薩米國際醫療中心(深圳)按照「大綜合、強專科」定位設置學科。

所謂「大」,不是規模大,而是齊全,包括急診科、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感染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醫學檢驗科、醫學影像科等各個科室,能更好地為深圳人民提供全方位醫療服務。

所謂「強」,是舉全院之力辦好神經專科,突出神經外科,涵蓋創傷、腫瘤、脊髓、血管、介入、功能、外周、與小兒神經外科等八個亞專科。此外還設有神經內科、神經介入、神經影像、神經病理、神經重症、神經康復等多個專科,預計總床位接近300張。

以神經外科為重點的「雜交手術室」和神經專科ICU (NICU)是醫院的一大亮點。醫院將建設1200平方米的神經外科獨立專用手術區,並在手術室中配備CT、MRI及DSA等大型影像設備,實現「患者不動、設備動」的新型理念。此外,醫院還將配備28張神經專科ICU床位,確保神經外科手術後病人直接轉入神經專科ICU繼續治療,最大限度地保障神經外科手術病人的安全,並力爭危重症患者第一時間得到最好的救治。

引入世界頂尖的神經外科團隊

薩米國際醫療中心(深圳)也是中國深圳與德國漢諾瓦結為友好城市的重點合作項目之一。據悉,醫院的德方主體運營者馬吉德·薩米教授是國際神經科學研究所(INI)所長、國際創新醫療公司(IIMS)創始人,世界神經外科聯合會(WFNS)終身榮譽主席,同時還兼任首都醫科大學中國國際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在世界神經外科學界享有崇高的威望。

薩米教授也是首位獲得在華行醫執照的外國神經外科醫生。近三十多年來,他來華講學、指導、進行手術演示的次數超過20次,2007年10月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友誼獎。

薩米教授對這家醫院也高度重視,他表示,將充分發揮世界神經外科聯合會以及相關團隊在神經外科領域的技術優勢和經驗,全力引進、培養優秀的醫療人才,致力於在深建立國際一流的神經科學醫療機構。

引進德國先進的醫院管理理念

德國是現代工業和現代科技的重要引領者,也是近代哲學和西方醫學的發源地。尤其在醫學領域,無論是醫療器械製造、醫療質量控制、還是醫院運營管理,他們都一絲不苟,精益求精。

項目負責人王誠主任醫師指出,「嚴謹、傳承、擔當」這三個詞對德國人的工匠精神做了準確的詮釋,也是這家醫院在中德雙方合作辦醫過程中最需要向德方虛心學習的。未來這家醫院會在中德雙方管理團隊的共同帶領下,充分汲取德國先進的醫院管理理念並藉助德國精湛的醫療技術水平,力爭在打造深圳東部醫療高地的「戰役」中儘快脫穎而出,走上快速、良性、可持續發展的軌道。

已啟動全球招聘工作

據悉,醫院已啟動全球招聘,開門納賢,包括外籍或華裔醫生、國內各層級醫生、醫院管理者和各級護理人員等。

「我們要在全球範圍內招聘優秀的學科帶頭人,嘗試把組建科室人才梯隊的任務交給學科帶頭人,給予他們充分的權力。同時醫院人力資源部要全程協助並監督,確保人才梯隊合理,且打破地域、學派的桎梏,引進五湖四海的人才。」王誠說,「此外,我們還將加大科研力量,在部分學科嘗試引進兩位專家形成AB角,由A負責臨床,B負責科研,力爭臨床科研齊頭並進。同時,醫院也在籌劃設立由運營部門垂直領導的學科經紀人,協助科主任實現學術目標。」

和其它新建醫院一樣,薩米國際醫療中心(深圳)也將實行去編制化全員聘用的員額制,薪酬制度為年薪制。作為全國首家中外合作辦醫的公立醫院,這家醫院必將為公立醫院改革和中外合作辦醫積累寶貴的經驗。

醫院所在的坪山區,過去沒有市級醫院。這家醫院的設立,也是深圳市政府均衡優質醫療資源的重要舉措。「可以期待,在深圳市公立醫院管理中心的正確領導下,在坪山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伴隨著深圳東進戰略向縱深推進,這家醫院必將有效緩解深圳東部地區居民的就醫壓力,成為坪山區一張靚麗的醫療名片。」王誠說。

(肖婕)

馬吉德·薩米教授:

1963年畢業於德國美因茨大學醫學院,並獲得生物醫學的第二學位;

1992年擔任國際顱底學會主席,主辦了第一屆漢諾瓦國際顱底學術大會;

1996年至1998年擔任德國神經外科學會的主席;

1996年至2002年擔任漢諾瓦大學醫學院神經外科系主任;

1997年至2001年擔任世界神經外科學會聯合會(WFNS)的主席,卸任後被選為終身榮譽主席;

2001年6月起擔任德國計算機-機器人輔助外科學會的名譽主席;

2004年7月,正式被聘為首都醫科大學中國國際神經科學研究所(China-INI)所長;

2009年被聘為德黑蘭國際神經科學研究所(INI Tehran)所長。

相關焦點

  • 宣武醫院新地標「顱腦大廈」——中國國際神經科學研究所將投用
    近日,在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建院60周年管理論壇上,該院院長趙國光介紹,該院新地標「顱腦大廈」——中國國際神經科學研究所將於12月中旬投入使用,醫院將新增近500張床位。據介紹,中國國際神經科學研究所由該院和德國國際神經外科研究所合作建立,世界神經外科泰鬥、德國漢諾瓦國際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薩米教授擔任所長,全球十多位頂級神經外科專家組成專家委員會,將定期來華提供醫療服務。據悉,該院南區新建的中國國際神經科學研究所、綜合病房樓和科學會堂3個主體建築,將在今年全部投入使用。
  • 南方科技大學-昆士蘭大學聯合神經科學與神經工程研究中心今日揭牌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餘俐潔 通訊員 付文卿 張曉燕)1月13日,南方科技大學-昆士蘭大學聯合神經科學與神經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簡稱「聯合中心」)揭牌儀式在南方科技大學(以下簡稱「南科大」)舉行。自2015年起,雙方在神經科學領域積極開展交流與合作。2019年,雙方批准投資建立南科大-昆士蘭大學聯合神經科學與神經工程中心。據悉,聯合中心將著力發展神經環路計算、腦卒中環路調控與修復、神經調控、連接組學、神經形態計算機這五個方向,並重點關注中風、抑鬱症和老年痴呆症三種主要的腦部疾病。
  • 深圳將建微電子學院
    原標題:深圳將建微電子學院由南山區與南科大共建,聚力發展集成電路產業深圳商報2018年12月09日訊 集成電路被譽為電子信息產業「皇冠上的明珠」,是推動製造業向數位化、智能化轉型升級的動力。
  • 深圳論壇|何裕隆:建設國內一流、國際先進的綜合性醫院
    我們的目標是將七院建設成為深圳市規模最大、專科最全、診療量最大、診療技術最先進、高層次人才最多的大型現代化綜合醫院。我們把醫院建設分為四個階段:2017年6月前,完成800張病床建設並正式開業。2017年-2020年,完成總計4000張病床及配套設施建設。2020-2025年,建成5個以上國家級重點專科,達到三級甲等醫院水平。2025-2030年,建成國內一流、國際先進的綜合性醫院。
  • 北京大學臨床研究所心臟和血管健康研究中心揭牌儀式舉行
    ,北京大學臨床研究所心臟和血管健康研究中心宣布成立並揭牌。中心主任由北京大學醫學部血管健康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學醫學部血管疾病社區防治中心主任、北京大學首鋼醫院副院長王宏宇教授擔任。會上,北京大學臨床研究所所長方偉崗教授和王宏宇共同為中心成立揭牌。
  • 中建四局精品民生工程深圳大學卡爾森國際腫瘤中心工程啟動建設
    1月6日,中建四局深圳大學卡爾森國際腫瘤中心用房改造裝修工程施工總承包工程舉行開工儀式。深圳市建築工務署工程管理中心副主任楚晟曦,深圳大學卡爾森國際腫瘤中心項目主任劉峰;深圳大學醫學部主任朱衛國,副主任區瑩,深圳大學總醫院副院長於力、蔣俊鵬;中建四局五公司副總經理楊廣海,中建四局五公司廣東分公司總經理劉文及監理單位代表共50餘人出席開工儀式。
  • 中科院聯手上海交大醫學院成立腦疾病臨床研究中心
    ,在腦科學前沿領域,取得國際領先的成果。 經過近兩年的籌劃與組織,2015年4月19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腦疾病臨床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在成立大會上,醫學院院長陳國強致歡迎詞,中國科學院腦科學卓越創新中心主任蒲慕明研究員向出席會議的領導、中心學術指導委員會成員等介紹了腦疾病臨床研究中心的籌建過程、定位和目標,中心旨在聯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與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在腦科學與腦疾病方面的基礎和臨床的優勢力量,組建目標明確,步驟清晰的聯合攻關團隊,將腦科學研究成果有效地轉化於腦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中,在腦疾病的早期診斷
  • 上海建國際頂尖細胞治療研究中心 提升國際影響力
    上海建國際頂尖細胞治療研究中心 提升國際影響力 2020-06-07 13:43:08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葉攀 責任編輯:葉攀
  • 南科大與昆士蘭大學等合建神經科學與神經工程研究中心
    中新社深圳1月13日電(鄭小紅 付文卿)腦科學被稱為醫學界的金字塔尖,南方科技大學(簡稱「南科大」)與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聯合創辦神經科學與神經工程研究中心(簡稱「聯合中心」),該聯合中心13日在南科大揭牌。
  • 中國再生醫學國際有限公司成功舉行香港國際再生醫學中心與中國幹細胞臨床應用中心開業儀式,幹細胞品牌「生命藍卡」同步啟動
    香港國際再生醫學中心及中國幹細胞臨床應用中心牌匾40餘位重量級嘉賓共同見證中國再生醫學國際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崔佔峰先生,中國再生醫學國際有限公司執行董事、行政總裁陳春國先生出席了本次儀式,上海忠冉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白憲忠、浮力森林
  • 清華大學主辦的《臨床轉化神經科學》英文雜誌正式創刊
    清華大學主辦的《臨床轉化神經科學》英文雜誌正式創刊   清華新聞網1月15日電 由教育部主管,清華大學主辦的 Translational Neuroscience and  Clinics(臨床轉化神經科學)雜誌,經過層層遴選
  • 克隆猴誕生之後 國際靈長類研究中心也將建在上海
    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蒲慕明透露,目前上海正在籌劃構建「國際靈長類動物研究中心」,進展順利的話,預計將在未來幾個月內正式公布。該中心有望形成全世界獨一無二的,以靈長類為模型的研發基地和產業鏈,為全球科學家製作克隆模型猴。
  • 車公廟片區將建時尚總部中心
    原標題:福田區規劃3—5年新增優質時尚品牌15—20家車公廟片區將建時尚總部中心南方日報2019年3月20日訊 3月14日-21日,第五屆深圳時裝周在華僑城歡樂海岸、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和龍華大浪時尚小鎮三地同步展開
  • 粵港澳大灣區這片熱土將建一所高品質國際醫院
    作為泰康保險集團旗下泰康醫療五大醫學中心之一,深圳前海泰康國際醫院(籌)是泰康在粵港澳大灣區高品質醫養布局的旗艦項目,其動工和國際合作正式達成,將為前海、深圳乃至大灣區的醫療健康水平提升、產業發展和技術及人才培育帶來積極影響;作為前海引進的重大醫療項目,也是構建接軌國際的醫療服務體系,打造宜居宜業宜遊優質生活圈的重要措施。
  • 北京宣武醫院陳彪教授團隊國家老年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深圳分...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陳彪教授團隊、國家老年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深圳分中心帕金森病診療中心於2018年12月24日上午在北京大學深圳醫院國際醫療部特診門診開診。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老年醫學部主任、國家老年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國內帕金森病研究和臨床國際知名專家陳彪教授、北京大學深圳醫院陳芸院長、曾暉副院長、王琦副院長、醫務部易黎部長、「三名工程」辦公室石宇主任、門診辦公室陳春濤主任、護理部丁小容主任、特診和老年病科鄧遠飛主任、特診門診藍薇主任等參加了揭牌儀式。揭牌儀式後,帕金森病診療中心正式開診。
  • 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五年規劃發布 這些臨床專科將受益
    同時,文件對醫學研究基礎平臺建設和科研成果提出要求:構建體制化、機制化的轉化推廣體系,打造一批規範化、標準化、規模化的健康醫療大數據平臺、生物樣本庫和信息庫,搭建國際一流的臨床研究公共服務平臺;研究制定不少於15項國際水平的臨床實踐指南,普及推廣一批醫學科技成果。
  • 2019認知神經科學峰會在深圳大學舉辦 院士專家商討發展大計
    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曾舒琪 通訊員 李巖)1月12日-13日,2019認知神經科學峰會在深圳大學舉辦,本次會議為期2天,聚集了40多位來自海內外的專家,安排了27場學科報告,帶來認知神經科學最新的進展,專家大咖們交流經驗,商討發展大計。
  • 深圳國際會展中心機場服務中心啟用
    8月21日,位於全球最大展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的深圳機場服務中心正式啟用,將為參展商旅人士提供航班信息查詢及顯示、國際國內值機、行李託運該設施的啟用也將進一步完善會展中心航空服務功能,更好發揮會展產業對深圳機場人流、物流的集聚作用。此次全新啟用的深圳機場服務中心位於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南登錄大廳2層功能區,建築面積達450平方米。
  • 中國國際神經科學研究所落成
    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4日訊(記者吳佳佳 通訊員王蕾)記者從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獲悉,該醫院改擴建一期工程--中國國際神經科學研究所(China-INI)4日正式落成,新大樓有望明年6月啟用。   據介紹,中國國際神經科學研究所是集醫療、教學、科研於一體的大型神經疾病綜合診斷治療中心。研究所地上9層,地下3層,建築面積1.7萬平方米。所內設床位280張、神經外科手術室8間、血管造影手術室2間、雜交手術室1間、複合手術室1間、伽馬刀中心、遠程會診中心和微侵襲神經外科培訓基地等。投入使用後,宣武醫院神經外科的總病床數將增加到360張。
  • 北京金盞服務區將建朝陽國際生物谷
    金盞國際合作服務區管委會與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生物科技創新委員會籤署協議,將合作建設北京朝陽國際生物谷總部基地,開展國際醫療方面的學術和臨床研究,這是記者昨天下午從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金盞國際合作服務區推介會上了解到的。管委會還與10家企業籤署了入駐意向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