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坪山區金牛西路上,有一座佔地6.8萬平方米的漂亮的醫院建築,這就是即將開業的薩米國際醫療中心(深圳)。
這是一家直屬於深圳市公立醫院管理中心的非營利性公立醫院。作為深圳「醫療衛生三名工程」的名院項目,這家醫院將由市醫管中心與世界神經外科聯合會終身榮譽主席薩米教授及其團隊一起合作運營,這也是全國唯一一家中外合作辦醫的公立醫院。
定位:「大綜合強專科」綜合醫院
據悉,薩米國際醫療中心(深圳)目前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開業前的籌備。醫院一期建築面積13.7萬平方米,一期計劃開設床位約600張。
作為以神經專科為重點的綜合性醫院,薩米國際醫療中心(深圳)按照「大綜合、強專科」定位設置學科。
所謂「大」,不是規模大,而是齊全,包括急診科、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感染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醫學檢驗科、醫學影像科等各個科室,能更好地為深圳人民提供全方位醫療服務。
所謂「強」,是舉全院之力辦好神經專科,突出神經外科,涵蓋創傷、腫瘤、脊髓、血管、介入、功能、外周、與小兒神經外科等八個亞專科。此外還設有神經內科、神經介入、神經影像、神經病理、神經重症、神經康復等多個專科,預計總床位接近300張。
以神經外科為重點的「雜交手術室」和神經專科ICU (NICU)是醫院的一大亮點。醫院將建設1200平方米的神經外科獨立專用手術區,並在手術室中配備CT、MRI及DSA等大型影像設備,實現「患者不動、設備動」的新型理念。此外,醫院還將配備28張神經專科ICU床位,確保神經外科手術後病人直接轉入神經專科ICU繼續治療,最大限度地保障神經外科手術病人的安全,並力爭危重症患者第一時間得到最好的救治。
引入世界頂尖的神經外科團隊
薩米國際醫療中心(深圳)也是中國深圳與德國漢諾瓦結為友好城市的重點合作項目之一。據悉,醫院的德方主體運營者馬吉德·薩米教授是國際神經科學研究所(INI)所長、國際創新醫療公司(IIMS)創始人,世界神經外科聯合會(WFNS)終身榮譽主席,同時還兼任首都醫科大學中國國際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在世界神經外科學界享有崇高的威望。
薩米教授也是首位獲得在華行醫執照的外國神經外科醫生。近三十多年來,他來華講學、指導、進行手術演示的次數超過20次,2007年10月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友誼獎。
薩米教授對這家醫院也高度重視,他表示,將充分發揮世界神經外科聯合會以及相關團隊在神經外科領域的技術優勢和經驗,全力引進、培養優秀的醫療人才,致力於在深建立國際一流的神經科學醫療機構。
引進德國先進的醫院管理理念
德國是現代工業和現代科技的重要引領者,也是近代哲學和西方醫學的發源地。尤其在醫學領域,無論是醫療器械製造、醫療質量控制、還是醫院運營管理,他們都一絲不苟,精益求精。
項目負責人王誠主任醫師指出,「嚴謹、傳承、擔當」這三個詞對德國人的工匠精神做了準確的詮釋,也是這家醫院在中德雙方合作辦醫過程中最需要向德方虛心學習的。未來這家醫院會在中德雙方管理團隊的共同帶領下,充分汲取德國先進的醫院管理理念並藉助德國精湛的醫療技術水平,力爭在打造深圳東部醫療高地的「戰役」中儘快脫穎而出,走上快速、良性、可持續發展的軌道。
已啟動全球招聘工作
據悉,醫院已啟動全球招聘,開門納賢,包括外籍或華裔醫生、國內各層級醫生、醫院管理者和各級護理人員等。
「我們要在全球範圍內招聘優秀的學科帶頭人,嘗試把組建科室人才梯隊的任務交給學科帶頭人,給予他們充分的權力。同時醫院人力資源部要全程協助並監督,確保人才梯隊合理,且打破地域、學派的桎梏,引進五湖四海的人才。」王誠說,「此外,我們還將加大科研力量,在部分學科嘗試引進兩位專家形成AB角,由A負責臨床,B負責科研,力爭臨床科研齊頭並進。同時,醫院也在籌劃設立由運營部門垂直領導的學科經紀人,協助科主任實現學術目標。」
和其它新建醫院一樣,薩米國際醫療中心(深圳)也將實行去編制化全員聘用的員額制,薪酬制度為年薪制。作為全國首家中外合作辦醫的公立醫院,這家醫院必將為公立醫院改革和中外合作辦醫積累寶貴的經驗。
醫院所在的坪山區,過去沒有市級醫院。這家醫院的設立,也是深圳市政府均衡優質醫療資源的重要舉措。「可以期待,在深圳市公立醫院管理中心的正確領導下,在坪山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伴隨著深圳東進戰略向縱深推進,這家醫院必將有效緩解深圳東部地區居民的就醫壓力,成為坪山區一張靚麗的醫療名片。」王誠說。
(肖婕)
馬吉德·薩米教授:
1963年畢業於德國美因茨大學醫學院,並獲得生物醫學的第二學位;
1992年擔任國際顱底學會主席,主辦了第一屆漢諾瓦國際顱底學術大會;
1996年至1998年擔任德國神經外科學會的主席;
1996年至2002年擔任漢諾瓦大學醫學院神經外科系主任;
1997年至2001年擔任世界神經外科學會聯合會(WFNS)的主席,卸任後被選為終身榮譽主席;
2001年6月起擔任德國計算機-機器人輔助外科學會的名譽主席;
2004年7月,正式被聘為首都醫科大學中國國際神經科學研究所(China-INI)所長;
2009年被聘為德黑蘭國際神經科學研究所(INI Tehran)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