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濱海華庭蚊多居民疑為亞洲虎蚊 區疾控中心否定

2020-12-08 南海網

  海口濱海華庭A區種植的綠蘿(南海網記者陳望攝)

  海口濱海華庭A區種植的綠蘿(南海網記者陳望攝)

  市民提供的蚊子(南海網實習生莫盛偲攝)

  南海網海口7月14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陳望 實習生 莫盛偲)7月14日,家住海口市萬恆路濱海華庭A區的業主王女士向南海網反映稱,自從小區種植大量綠蘿後,遮擋陽光致地面潮溼引來大量蚊子。他們懷疑這些蚊子是「亞洲虎紋」,因為蚊子叮人後,又痛又癢,長皰幾個小時都沒有消。

  業主被咬 痛苦不堪

  據王女士介紹,2009年,她開始搬進濱海華庭A區居住,原來小區種植的是美人蕉等植物,蚊子也很少。自從去年開始,小區更換種植的植物,大量種植綠蘿。今年夏天一到,他們居民明顯感覺到蚊子增多。「每天晚上睡覺,客廳裡點著蚊香,床頭還要放上一個電蟻拍,才能安心睡覺。」

  「被這裡的蚊子叮後,身上又癢又難受,擦油都不管用。」王女士告訴記者,為了防蚊,家裡安裝了紗窗,但即便如此,蚊子也總是「無孔不入」,讓全家人無法正常休息。她說,小區內的蚊子又小又黑,而且飛起咬人沒有聲音,想打都打不到,非常煩人。

  當天上午,記者來到該小區A區看到,房前房後到處種滿綠蘿。當記者走到綠蘿地,站不到一分鐘,立即招引蚊子咬,十分難受。一名業主莫先生稱,小區的蚊子特別多,他們業主懷疑是跟小區種植的綠蘿太多有關。因為蚊子喜歡潮溼,綠蘿遮擋住陽光,使的土地潮溼陰涼,適合蚊子棲身。

  蚊子狠毒 被懷疑系亞洲虎蚊

  小區業主張先生告訴記者,他是東北人,在這個小區住了兩年,今年才發現小區蚊子多,白天晚上都咬人。他每天都要被這種蚊子咬出幾個皰,這裡的蚊子十分狠毒,擦驅風油都不管用,幾個小時皰都不會消。所以,他們業主都懷疑這種蚊子是「亞洲虎蚊」,攻擊性比其他蚊子強。

  「我們擔心蚊子有傳染病,影響孩子健康。」張先生說,就小區蚊子多問題,他們業主也和物業反映過,物業也定期噴藥滅蚊,但效果不大。他希望物業儘快解決蚊子多的問題,不要給小區居民生活帶來困擾。

  物業:向公司反映考慮更換植物

  針對此事,該小區物業一工作人員表示,他們一個月都會噴兩次滅蚊藥水,蚊子多多少少還是會有。小區內目前的綠化率達到百分之五十,可能是植物品種太多導致蚊子難滅。針對業主反映種植綠蘿太多招蚊,他們物業公司會向總公司反饋情況,進一步把小區綠化環境搞好。如果可以的話,他們會考慮把綠蘿鏟掉,換新的植物品種或種草替代。

  相關部門:初步確定小區蚊子非虎蚊

  該小區的蚊子是否是「亞洲虎蚊」呢?當天下午,海口美蘭區疾病防控中心的工作人員來到小區進行調查,現場記者拿出市民拍死的蚊子給工作人員查看。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從照片中的蚊子初步可以確定該小區的蚊子不是虎蚊,因為虎蚊是有白色斑點的。而且虎蚊只白天出沒,晚上很少活動。「從小區環境來看,綠色植物覆蓋廣,不適合虎蚊繁殖,虎蚊喜歡在有水的地方生長。」

  該工作人員稱,白紋伊蚊是我國重要的媒介昆蟲,在國外被稱為亞洲虎蚊,是有白斑和銀白斑的黑色或深褐色蚊蟲,俗稱花斑蚊。水環境安靜、陰涼,不易受打擾,最適合這種伊蚊產卵以及孑孓存活。對人有很強的攻擊力,一方面嚴重騷擾人群的正常生活,同時,還可以傳播登革熱等蚊媒傳染病。它主要孳生在人工容器,如各類缸、罐、壇、盆、瓶、輪胎等的雨後積水中。

  「海南也有虎蚊,但不一定是每個地方都有。」該工作人員說,該小區的蚊子應該屬於普通類別的蚊子,具體是什麼蚊子還需拿樣品回去化驗得知。他還表示,防蚊最重要的是要把環境衛生弄好,弄乾淨。例如市民每周檢查衛生間和廚房的地漏或者更換具有防滲等功能的安全地漏,保持地漏處無積水。房間可安裝紗門、紗窗以阻止蚊蟲飛入,也可使用蚊帳減少蚊叮。

責任編輯:甘晨卉

相關焦點

  • 亞洲虎蚊穿越半個地球到達荷蘭!(心理承受能力弱的勿點)
    上方廣告位正在投放 最近幾天,烏特勒支省的費嫩達爾住宅小區驚現大量亞洲虎蚊。根據NOS的報導,荷蘭新食品及消費品安全管理局(NVWA)表示他們已經採取了相關措施試圖消滅這些亞洲虎蚊,以防它們在荷蘭繁衍生息。
  • 四川省疾控中心養蚊室:成千上萬蚊子一眼知雌雄
    10日,四川省疾控中心,工作人員正在培育試驗用的蚊子。  在四川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寄生蟲病預防控制所的養蚊室內,有成千上萬隻蚊子,它們不但可以「吹著空調唱著歌」,還能每天喝到專人調製的蔗糖水。這些沒有被汙染過試驗用蚊,經常被用來做抗藥性實驗。  在最近一次試驗中,疾控人員發現,成都、廣安、南充、攀枝花的野蚊子,對殺蟲劑普遍具有抗藥性。其中,成都野蚊子最兇,對兩種殺蟲劑的抗藥性是無汙染蚊子的50倍。
  • 夏天來臨「花腳蚊」開始活躍 合肥疾控中心提醒市民小心登革熱
    夏季來臨,加上多雨潮溼,蚊子開始活躍。被蚊蟲叮咬,除了瘙癢之外,更為嚴重的是,萬一被「花腳蚊」咬了,就有可能會患上登革熱。5月11日,合肥市疾病控制中心的專家為市民作出特別提醒。「登革熱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通過白紋伊蚊(俗稱花斑蚊、花腳蚊)和埃及伊蚊叮咬傳播,其潛伏期一般為3-15天,多數5-8天。
  • 亞洲虎蚊肆虐法國 已有51個省拉響紅色警報
    &nbsp&nbsp&nbsp&nbsp據法國商業調頻電視臺報導,亞洲虎蚊源自東南亞,近年來在法國迅速肆虐。2019年,新增9個啟動虎蚊威脅紅色預警的省份,很快即將「攻陷」法國全境70%的領土。
  • 嚇死本寶寶了,邪惡的亞洲虎蚊入侵我大昆州了!!
    就在上周,人們在昆士蘭北部發現了成年的亞洲虎蚊,並且專家認為它們是跟隨一周國際貨運船來到這裡的。其實早在2013年亞洲虎蚊出現在託雷斯海峽的時候科學家就擔憂這群邪惡的小東西恐怕在不久後入侵澳洲大陸,果然它們出現了。其實如果是僅僅吵就算了,這種蚊子攜帶致命病毒,且繁衍迅速。看這邪惡的外表,身上有明顯的黑白條紋,且習性十分兇猛 。
  • 揚州| 培育蚊子:公蚊喝蜂蜜水 母蚊吸白鼠血(圖)
    不少市民反映,今年蚊子特別多,咬人還兇,情況是不是這樣?昨天,記者從市疾控中心急傳科了解到,今年的第二波蚊子已經來襲,因為前段時間陰雨連綿,最近氣溫迅速上升,今年蚊子與去年同期相比,明顯增多,本月蚊密度是去年的兩倍。隨著氣溫升高,蚊子將於6月後進入活躍期。
  • 「以蚊治蚊」:滅蚊黑科技的生態難題
    在中國,最常見的吸血「家蚊」是庫蚊,在亞洲和歐美國家,常見的吸血、傳毒者是埃及伊蚊與白紋伊蚊。讓蚊子徹底滅絕是個終極難題,而這一結果會給全球生態系統帶來的影響也尚未可知。因此,科學家們想出了一些折中的辦法來避免蚊子帶給人類的困擾。
  • 「以蚊治蚊」:滅蚊黑科技的生態難題
    在中國,最常見的吸血「家蚊」是庫蚊,在亞洲和歐美國家,常見的吸血、傳毒者是埃及伊蚊與白紋伊蚊。讓蚊子徹底滅絕是個終極難題,而這一結果會給全球生態系統帶來的影響也尚未可知。因此,科學家們想出了一些折中的辦法來避免蚊子帶給人類的困擾。
  • 浙江省特別要當心「花腳蚊」·都市快報
    (詳見本報8月29日《健康真好》版)雲南西雙版納州疾控中心表示,此為西雙版納境內首次出現登革熱本地感染病例,以往發現的病例均為輸入型,是居民在國外感染回國後發現的。  這次登革熱疫情來勢有多兇猛?會在浙江流行開來嗎?  浙江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專家認為,目前我省的登革熱病例全部為輸入病例,沒有發現本地感染病例,大家不用驚慌。
  • 居民區蚊密度0.34居六大場所之首
    5月23日,地壇公園,疾控工作人員在檢查捕蚊設備。該設備通過放出二氧化碳誘捕蚊子。新京報記者 王嘉寧 攝氣溫攀升,蚊蟲甦醒,北京蚊密度監測工作也拉開序幕。本周,北京各類公共場所掛起了四百多盞「小燈」誘捕蚊子,經測算,北京市目前蚊密度為0.26隻/燈·小時,尚未進入蚊密度高峰期。其中,醫院、景區蚊密度較低,居民區蚊密度最高,達0.34。
  • 荷蘭有五個城市發現攻擊性很強的虎蚊!專家說未發現感染
    不少人都知道,虎蚊是一種可以傳播登革熱等危險疾病的蚊子,荷蘭食品和消費品安全局(NVWA)此前宣布,迄今為止,在荷蘭的五個城市發現了虎蚊,分別是Westland、Lansingerland、Lelystad、Assen和Valkenburg aan de
  • 撫州市疾控中心開展白紋伊蚊抗藥性試驗
    按照創國家衛生城市相關要求,撫州市疾控中心繼續開展了2020年蚊類抗藥性監測蚊類繁殖、飼養和蚊類抗藥性試驗工作。此次試驗採用成蚊接觸筒法,藥膜紙由中國疾控中心提供。我們首先在公園、居民區等外環境中尋找白紋伊蚊的孳生水體,然後在這些水體中採集野生白蚊伊蚊的幼蟲。當採集結束後,我們根據幼蚊的形態學特徵進行分批飼養繁殖。
  • 熬過夏天還挨咬,「秋蚊」戰鬥力為何這麼強?
    好不容易熬過了炎熱的夏天,沒想到同時熬過來的還有蚊子,明明已經11月末了,晚上睡覺仍然會被蚊子侵擾,而且咬人依舊那麼癢……俗話說「秋蚊猛如虎」,為什麼蚊子到了秋天戰鬥力反而更強了呢?而夏天最熱的時候可能有40多度,溫度過高或過低,蚊子都生存不下去,所以秋天更適合蚊子活動。另一方面,溫度降到10攝氏度以下,蚊子就會停止繁殖,因此在更適合繁衍的季節,蚊子最喜歡做的事當然是產卵了!懷孕後的蚊子,需要靠動物的血液補充營養,為了後代著想,蚊子只好抓住入冬前最後的機會瘋狂「進補」,順便為越冬儲備能量,所以立秋後蚊子咬人更狠。
  • 合肥有群「怪人」 熱衷以身「餵蚊」
    原標題:合肥有群「怪人」 熱衷以身「餵蚊」 據安徽商報報導,最近,合肥市氣溫飆升,蚊子開始活躍起來。對普通人而言,看到蚊子不是直接消滅就是能躲就躲。但在疾控部門,卻有一群「職業捉蚊人」,每到夏天,他們就要開始「捉蚊子」,甚至還要以身做餌通宵熬夜,還會把捉來的蚊子當「寶貝」,帶回實驗室統計出數量、分出種類。
  • 探訪東莞疾控中心蚊子實驗室:喝糖水吸鼠血
    但在東莞市疾控中心昆蟲餵養室裡,蚊子不再是過街老鼠,而是翻身變寶貝。它們住的是恆溫空調房,喝的是糖水,吃的是白鼠血,簡直是在人間天堂。「悉心餵養,也是為研究如何更好消滅它們,防止疾病傳播。」東莞市疾控中心專家坦言,在外面蚊子是害蟲,但在實驗室裡它們貢獻很大。目前正是蚊子繁殖的高峰期。南都記者日前獨家探訪東莞市疾控中心,看專家為滅蚊怎麼精心飼養蚊子。
  • 區疾控中心:冬天市民仍要做好...
    家住柯橋的李大媽告訴記者,到現在家裡還時常會看到蚊子、小蟑螂,令她有些發愁,照這樣的趨勢,2020年夏天的蚊子會不會特別多?想要解決這個問題,要從蚊子的越冬習性來解釋。記者從區疾控中心衛生消殺科了解到,每到冬天,確實有一部分蚊子並沒有被凍死,而是躲在溫暖的室內,如衛生間、房間的角落裡過冬,等到天氣暖和了,就會再次出動,還有一部分蟲卵,由於卵殼較厚,抵禦嚴寒的能力更強,這些蟲卵一般埋藏在土裡,或是積水的盆中,積蓄力量過冬。
  • 濟南疾控中心實驗室養蚊子 專家:為了更好消滅蚊子
    目前,濟南市疾控中心已建立起一張「蚊子監測網」,研究濟南蚊子的產卵、活動規律,以期能製造出「迎刃而解」的殺蚊劑,更好地滅殺蚊子。這個「蚊子監測網」是如何工作的?濟南市民日常主要對付哪幾種蚊子?記者對此展開調查。
  • 合肥網第e時間:「花腳蚊」猖狂,小心傳染登革熱
    合肥網第e時間:「花腳蚊」猖狂,小心傳染登革熱 資訊標籤: 合肥網第e時間
  • 常常以身誘蚊摸清蚊子底細
    對於市民避之不及的蚊子,有一群人卻天天主動與它們打交道,還經常「以身誘蚊」,他們就是疾控部門從事病媒生物防治的工作人員。長沙主要活躍著哪些種類的蚊子?它們的領地如何分布,習性有哪些不同?連日來,記者跟隨長沙市疾控中心病媒生物防制科工作人員彭萊,找到了這些問題的答案。
  • 明年蚊子會不會特別多?殺一隻越冬蚊等於消滅800隻...
    有熱心市民諮詢,今年冬天這麼暖和,明年的蚊子會不會特別多?這幾天睡覺時,都被蚊子吵醒了!為此,我們特別邀請杭州市疾控中心消媒專家來談談蚊子的越冬習性。蚊子是怎樣越冬的?杭州市冬季的氣溫較低,日最低溫度在10℃以下,將不利於蚊蟲的生存,會導致蚊蟲大量死亡。為了延續種群,蚊子演化出了不同的越冬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