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子療法的副作用實在是太輕微了,我甚至不好意思提起它。」
唾液腺癌是一種比較罕見的癌種。由於罕見,它經常被誤認為是感染引起的淋巴結腫大之類的疾病,因而延誤治療。
最初發現左耳下方的腫塊的時候,馬克·羅爾芬(Mark Rolfing)也是如此認為的。但抗生素治療沒能使這個腫塊的體積縮小,外科醫生建議他去訪問更權威的頭頸專家。MRI檢查的結果顯示,那並不是簡單的淋巴結腫大,而是一個被面部神經包裹著的直徑約5 cm的腫瘤。
羅爾芬被診斷為Ⅳ期唾液腺黏液表皮樣癌。唾液腺癌的種類繁多,黏液表皮樣癌是其中最常見的一種。但從預後來看,高級別唾液腺黏液表皮樣癌患者的生存情況並不樂觀。
剛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羅爾芬並沒有驚慌失措。他在了解了自己的疾病之後,尋求更權威機構專家的治療。那時羅爾芬已經有66歲,是一名小有成就的高爾夫解說員,資歷有幾十年之久。對於他來說,因為癌症治療而失去聽力或說話的能力比起癌症本身要可怕得多,他希望能夠儘可能地保持器官功能。
圖片及案例來源:mdanderson.org
手術進行得比較成功,但他的疾病已經存在轉移,術後仍然有殘餘的癌細胞。「這就像是在嘗試從一碗義大利麵條的底部取出一個肉丸,而不碰到任何麵條。」羅爾芬形容道,「幾乎可以肯定的,會殘留下一些癌細胞。」
羅爾芬在權威的醫療機構MD安德森癌症中心進行了會診,醫生團隊建議他接受質子治療。
羅爾芬在6周的時間內接受了31次質子治療。治療非常成功,羅爾芬表示,他在說話和吞咽方面沒有任何問題,口乾大概是他能發現的唯一的副作用。「但它實在是太輕微了,」羅爾芬說,「我幾乎不好意思提起它。」
從治療後至今,羅爾芬已經度過了無癌的4年時間——你仍然隨時可以看到他在自己的推特上分享和高爾夫相關的新聞。就在幾天前,他還分享了與MD安德森質子治療中心醫生的合影。
圖片來源:twitter@MDAProtons
癌症是羅爾芬生命中的一個坎,但質子療法幫助他快速而平穩地越過了這個坎,沒有留下任何不必要的遺憾。
「質子療法給了我第二次生存的機會。」
類似的故事發生在費城的斯坦·威廉士(Stan Williams)身上。威廉士與癌症的鬥爭始於一次度假,那時他給自己的妻子看了一下脖子上的腫塊。
「它已經持續了六個月了——或者一年。」連他自己都不是很確定。
圖片及案例來源:pennmedicine.org
度假結束後,他們去諮詢了家庭醫生。家庭醫生不確定這是什麼腫塊,但強烈建議他去諮詢更專業的頭頸部腫瘤專科醫生,以確定腫塊的良惡性。
威廉士前後共接受了三次頸部活檢,報告結果都顯示未發現癌細胞。但他的醫生仍然建議他將腫塊切除——最終術後病理結果顯示這個決定是明智的,他確實患有罕見的唾液腺癌。
在經過會診後,醫生建議他在術後進行質子治療。
「唾液腺癌的放療很棘手,我們需要在不損傷口腔與咽喉的前提下殺死癌細胞——這些部位對於放射線的損傷非常敏感。」他的醫生告訴他,並鼓勵他接受第二醫療建議,諮詢更多專家進行會診。
最終,威廉士選擇了接受質子治療。他在治療的過程中仍然能夠正常進行工作——這非常了不起,威廉士的工作需要進行體力勞動,而大部分治療方式並不能滿足這一需求。
威廉士一直認為,是他的專家們與神奇的質子療法,給了他第二次生存的機會。
那麼,具有如此顯著療效、受到如此多讚譽的質子療法,究竟是怎樣的療法呢?
「放療的最高技術與未來趨勢」——質子療法
圖片來源:mdanderson.org
目前臨床上最常用的放療方法多為光子療法。光子療法與質子療法之間差異在於使用的放射線粒子束不同,質子療法治療時採用質子束對病灶進行照射,光子療法則是採用X射線(光子束)進行照射。
質子釋放的能量是遠遠高於普通放療中所使用的X射線的,X射線的能量為4~18 MeV,質子的能量卻可以達到70~230 MeV。
除能量強度外,由於粒子的重量不同,兩種射線束還具有不同的特性。質子是相對較重的帶正電的粒子,它們會在擊中目標時停止。而X射線束由光子組成,光子是幾乎沒有質量的粒子,因此它們會一直穿過身體,包括健康的組織。
圖中所示為光子療法(綠色)與質子療法(藍色和紫色)在照射時的劑量變化。縱軸為照射劑量,橫軸為進入人體的距離;兩端虛線所示範圍內為病灶所在部位。
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X線(光子束)在進入人體時及進入人體後較短距離內就會達到一個很高的放射劑量,此後逐漸下降。直到照射至病灶部位時,劑量強度僅僅約為最高峰的50%。且在經過病灶部位後,仍會保持一定的劑量,緩慢衰減。
而質子束在進入人體後,劑量基本保持平穩,直到照射至病灶部位時升高並達到高峰,釋放最大的能量;並在經過病灶部位後迅速降低,在很短的距離內衰減至0,對於病灶部位後方的正常組織造成的放射很小。
紅色斜線所標示的範圍,是採用光子療法相比質子療法對於正常組織所造成的額外放射劑量。從圖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採用質子療法對於正常病灶組織造成的放射傷害更小,集中於病灶部位的放射劑量更大。
質子療法治療唾液腺癌有哪些優勢?
唾液腺癌是一類比較罕見的癌種,主要形成於唾液腺組織中,種類繁多。根據發生部位可以分為腮腺癌、頜下腺癌、舌下腺癌和小唾液腺癌,根據細胞學特徵可以分為黏液表皮癌、腺樣囊狀癌、腺管癌、肌皮細胞癌、腺癌、腺泡細胞癌等。
其危險因素可能包括刺激性物質和放射線等,通常不具有遺傳性。早期唾液腺癌的預後較好,但晚期唾液腺癌,尤其是發生了轉移、甚至累及周圍神經的唾液腺癌,預後很差。
唾液腺癌的手術難度較大,需要避免術中牽涉面部神經,造成各類不良後果。放射療法是唾液腺最重要的治療方案之一,但包括口腔黏膜、食道黏膜及腦組織等在內的組織對於放射線均比較敏感,採用傳統放射治療可能嚴重損傷患者的吞咽、語言、聽力等,生活質量嚴重下降。
但由於其獨特的優勢,質子療法在治療唾液腺癌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許多受限於不良反應而無法採用傳統放射治療的患者,最終都在質子療法的幫助下收穫了健康。
質子療法治療唾液腺癌的優勢在於:
放射劑量更集中於病灶部位
採用光子療法時,接近50%的放射劑量會在抵達病灶部位前或經過病灶部位後才釋放;而採用質子療法治療,質子束能夠攜帶的能量更高,同時在抵達病灶部位時才會釋放最大的劑量。
換句話說,採用光子療法,大量的放射劑量照射在了並不需要承受放射的健康組織上。人體正常組織能夠承受的放射劑量有限,將更多的放射劑量集中於病灶部位可以獲得更好的療效與預後。
在一項日本的針對唾液腺癌中腮腺癌的小型試驗中,10例局部復發性腮腺癌患者接受質子治療,結果顯示,所有患者1年總生存率與局部控制率均為80%,3年總生存率與局部控制率均為60%。在治療及隨訪期間,所有患者均未發生3級或以上毒性反應。
不良反應更輕微
採用質子療法,能夠更好地將放射劑量集中於病灶部位,而非「穿過」患者的頭頸,因此對於正常組織造成的放射更少,導致的急性毒性反應及遠期毒性反應更少。
圖中所示為腮腺切除術後調強放療(上方三圖)與三維適形質子治療(下方三圖)的劑量分布。紅線所標示範圍為病灶區域,色塊從紅色至藍色示放射劑量由高至低。
我們可以清楚地從各個角度看到,採用三維適形質子治療,放射線覆蓋的範圍更加擊中與病灶附近,射線不會穿過患者的頭顱與頸椎,對於健康組織造成的傷害更小。
臨床研究結果也驗證了質子療法的安全性。在一項針對23例患者的小型研究中,大多數患者在整個治療過程中均未發生或僅發生輕微的毒性反應;僅1例患者發生了短暫的3級吞咽困難,無其他患者發生3級或以上的毒性反應;沒有患者需要採用飼管進食或需要間歇性靜脈補液。
治療過程中痛苦更少
質子療法造成的疼痛感與灼熱感比光子放療更輕微,患者基本不需要長期住院,能夠更好地恢復到日常生活之中。
對於頭頸部腫瘤,尤其是包括唾液腺癌及鼻咽癌等在內的癌種,進行放療時患者可能發生包括口乾、吞咽困難、呼吸困難、口腔潰瘍、食管炎等在內的各種不良反應,嚴重時患者會感覺非常痛苦。採用質子療法能夠有效避免患者發生類似的反應,造成的痛苦更小,恢復更快。
通常來說,只要是允許採用放射治療的腫瘤,都可以考慮採用質子治療來將正常組織受到的傷害降到最低。尤其是對於頭頸部腫瘤,質子療法的優勢比較確切。
寫給患者的話
羅爾芬和威廉士都是「抗癌明星」,不僅治癒了疾病,還順利地恢復了患病前的正常生活。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三個方面——樂觀的心態、權威專家的專業指導,當然,還有質子療法的幫助。
樂觀的心態與冷靜的頭腦對於癌症患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從生理上來說,劇烈的情緒波動會影響人體激素的分泌水平,進而影響包括免疫系統在內的各種器官、系統的功能。如果情緒一直處於消極、悲觀的狀態,身體對於癌細胞的抵抗能力可能會進一步地下降,導致病情更加惡劣。而在整個治療的過程中,如果患者不能保持冷靜,很可能會輕信欺詐廣告,或者做出錯誤的選擇,延誤治療時機。
而權威專家的指導,對於一名癌症患者來說也是不可或缺的。羅爾芬和威廉士兩人的初治醫生都沒能準確判斷出他們的病情,但都具備良好的醫學素養,正確地建議他們去諮詢更加專業的頭頸腫瘤專家。第二醫療建議,或者說專家會診,為兩人的治療指明了正確的方向。
在這兩個患者故事中,質子療法起到的作用可以說是「一錘定音」的。更好的療效、更輕微的副作用,使質子療法從傳統放療中脫穎而出,成為了頭頸腫瘤患者的選擇。目前,國內多家質子治療機構落地,國內患者終於也有機會接受質子治療了!
最後,衷心祝願每一位癌症患者都能像「抗癌明星」們一樣,戰勝疾病、收穫幸福生活。
參考文獻
https://www.mdanderson.org/cancerwise/stage-iv-salivary-gland-cancer-survivor-PGA-TOUR-golf-commentator-Mark-Rolfing--how-proton-therapy-saved-my-career.h00-159299889.html
https://www.pennmedicine.org/cancer/navigating-cancer-care/treatment-types/proton-therapy/proton-patient-stories/salivary-gland-cancer-stan
封面圖片來源:Twitter@MDAProt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