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有關質子放療和光子放療療效的對比一直是熱門話題,尤其是質子治療在多種癌症的治療上嶄露頭角後,大家對這個放射新秀療法的熱情空前高漲。但其實還有很多人對質子療法並不熟悉,也不知道質子療法好在哪裡。今天,全球腫瘤醫生網的小編就帶大家認識一下這個放療新星,那些你不知道的事,我們將一一為你解讀。
1.重新解讀放射療法
放射療法簡單來說就是用放射線照射腫瘤,利用放射線的能量破壞腫瘤細胞的DNA,阻止腫瘤細胞複製,從而治療腫瘤的方法。根據放射線的不同,放射療法分為光子放療和粒子放療兩類。目前臨床常用的普通放療、旋轉調強、靜態調強、射波刀、TOMO刀、速鋒刀等都屬於光子放療,利用的都是X線;而質子、重離子、C原子捕獲療法等都屬於粒子放療,根據所用粒子不同而命名。
相比於光子而言,粒子的質量更大,能量更強,因此對細胞DNA的破壞性也更強。這也是粒子放療的優勢之一。
2.有關副作用
近期,美國癌症研究院的一篇文章指出,對於晚期癌症患者,質子束放射療法可能更安全,並且與傳統放射療法一樣有效。這一研究結果發表在2019年12月26日的JAMA腫瘤學雜誌上。
這項研究納入了1500 例患者,包括肺癌、腦瘤、頭頸部腫瘤、胃腸道和婦科癌症等尚未轉移到其他器官的病例,同時接受放療和化療。大約有400人接受了質子治療,其餘接受傳統放射治療。
在控制了年齡和其他醫療問題之間的差異後,研究人員發現接受質子治療的患者對比傳統的X線光子放療:
第一,質子治療將嚴重副作用的風險降低了三分之二。在90天時間內,接受質子治療的391名患者中出現嚴重副作用的僅有45名(12%)。在1,092名接受X射線放射治療的患者中,出現嚴重的副作用的有301名(28%),且需要住院治療。
第二,質子療法似乎與傳統放射療法一樣有效,可以治療癌症和挽救生命。3年後,質子治療組中46%的患者和傳統放射治療組中的49%的患者沒有癌症。接受質子治療的人中有56%,接受傳統放射治療的人中有58%在3年後仍然存活。
這項研究是對幾種常見癌症類型數據的第一次大型綜述,顯示與接受聯合化療和放療的患者相比,質子治療副作用更少。
由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Brian Baumann博士領導的一項新研究發現,對於許多癌症患者而言,質子治療(右)與常規X射線放射治療(左)的嚴重副作用相關性較小。圖片來源:Brian Baumann / Mike Worful
3.質子治療更適合哪些患者
質子屬於粒子類,質量是938百萬電子伏特/c (MeV/c ),大約是電子質量的1836.5倍,但是質子粒子極其微小,一萬億個質子排成直線只有一毫米長。通過一臺重達196噸的殺癌設備,能夠將質子以亞毫米的精度瞄準患者的腫瘤,同時保護附近的健康組織並最大限度地減少副作用,這就是質子治療。
與普通放療相比,質子束到達腫瘤組織後,能量完全釋放,並不會延腫瘤組織「穿透人體」。因此對腫瘤後方健康器官沒有損害,不會像普通放療一樣造成不可逆的神經損傷和肢體活動障礙,或造成兒童發育遲緩、智力障礙、視力損傷等等。
因此對於需要重點保護的重要臟器如大腦、脊髓、心臟等周圍發生腫瘤的患者以及兒童腫瘤特別適合質子放療。全球腫瘤醫生網小編為大家總結了適合質子治療的腫瘤類型,展示如下。
4.質子治療禁忌症
當然質子治療不是萬能的,也有其禁忌症,全球腫瘤醫生網提示以下患者並不適合進行質子治療,請大家多加注意:
A、同一部位腫瘤已接受過2次及以上放射治療的患者,因為劑量已到極限,質子也無法再進行照射;
B、晚期腫瘤患者如多發轉移、腫瘤終末期患者等,病灶較多的患者不適合質子治療,因為質子只是局部治療手段;
C、胃及腸道腫瘤:因為不規則蠕動,無法使用質子放療;
D、血液系統腫瘤(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等);
E、已進行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療的患者;
F、無法較長時間保持俯臥或仰臥等體位的患者。
每個癌症患者都是獨立的個體,病情各不相同。隨著技術的進步,癌症治療方法朝著越來越精準的方向發展,無論放療、靶向還是免疫療法,能夠個性化治療才能確保更好的效果。因此即便同一種癌症也可能有不同的治療方案。全球腫瘤醫生網特別聘請質子放療領域的專家申文江教授、曲寶林教授、喬綱主任,日本質子第一人秋原哲夫、美國質子專家X. Ronald Zhu為大家進行質子治療方案的評估和定製,對質子治療感興趣的病友可聯繫申請。我們期待隨著放療技術的不斷進步,這一古老的治療技術能重新發揮其應用價值,並且在提高治療效果的同時,儘可能降低對正常組織的損害,也希望質子治療能夠幫助更多患者獲得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