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農業生態基礎試題
課程代碼:02665
第一部分 選擇題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答案,並將正確答案的字母填在題幹的括號內)
1.生態系統的生產者為( )
A.狼 B.森林
C.食用菌 D.魚
2.稻草→牛→蚯蚓→雞→豬→魚是一條典型的( )
A.草牧食物鏈 B.腐生食物鏈
C.寄生食物鏈 D.混合食物鏈
3.下列哪種能源屬自然輔助能( )
A.降水 B.石油
C.天然氣 D.化肥
4.夏天晚上昆蟲向燈光群集這是什麼引起的?( )
A.能流 B.物流
C.信息流 D.價值流
5.根據物質循環的範圍不同,生物地球化學循環可分為( )
A.生物小循環和氣相型循環 B.生物小循環和地質大循環
C.氣相型和沉積型循環 D.氣相型循環和地質大循環
6.相鄰營養級之間的能量轉化效率大約是( )
A.1/5 B.1/10
C.1/20 D.30%
7.下列生物中,能進行次級生產的是( )
A.兔 B.小麥
C.水稻 D.蔬菜
8.農業生態系統養分循環的三個主要養分庫是( )
A.植物庫、動物庫、土壤庫 B.土壤有效養分庫、土壤礦物庫、土壤有機物庫
C.水體庫、土壤庫、生物庫 D.土壤庫、巖石庫、生物庫
9.沉積型循環的特點是( )
A.速度快,循環比較完全 B.速度快,循環不完全
C.速度較慢,循環較為完全 D.速度較慢,循環不完全
10.能夠決定地球上動物的人口生存數量的是( )
A.初級生產量 B.次級生產量
C.熱量 D.三次生產量
11.樣方中種群個體分散度(S2)大於平均數(m),這種分布格局稱為( )
A.成群型 B.隨機型
C.均勻型 D.生態型
12.氣相型循環的特點是( )
A.速度快,循環比較完全 B.速度快,循環不完全
C.速度較慢,循環較為完全 D.速度較慢,循環不完全
13.環境中的生物會發生競爭,凡在競爭中以其「量」取勝的,則稱為( )
A.r-對策者 B.K-對策者
C.r-K連續體 D.CAM-對策者
14.下面關於演替的說法哪個正確?( )
A.演替就是一個物種取代另一個物種,無規律性
B.演替是指在一定區域內一個群落被另一個群落所替代的過程
C.演替就是一個物種取代另一個物種,無方向性
D.演替以先鋒種為發展頂點
15.華北地區不能栽培柑桔。主要影響因素是( )
A.活動積溫 B.有效積溫
C.越冬最低溫度 D.最熱月溫度
16.有害物質的富集使人類受害最大,這是因為( )
A.人們經常接觸有害物質 B.人類的攝食量大
C.人處於食物鏈的終端 D.大多數人直接從事農牧業生產
17.在群落中決定著整個群落的內部結構和特殊環境,往往是主要層的優勢種的植物種是( )
A.建群種 B.優勢種
C.亞優勢種 D.附屬種
18.雄鳥急速起飛,煽動雙翅,給雌鳥發出警報的信息作用屬於( )
A.物理信息 B.化學信息
C.營養信息 D.行為信息
19.當小麥施肥量為15公斤時,產量為100公斤,當施肥量為20公斤時,小麥產量為130公斤,小麥價格為2.5元/公斤,則其邊際收益為( )
A.250元 B.325元
C.75元 D.15元
20.變溫能提高種子的發芽率,這屬於植物的( )
A.溫周期現象 B.溫光調控
C.變溫作用 D.光周期現象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在每小題的五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二至五個正確的答案,並將正確答案的字母分別填在題幹的括號內,多選、少選、錯選均不得分)
1.形成光化學煙霧的主要物質是( )
A.碳氫化合物
B.氟化物
C.二氧化硫
D.氮氧化物
E.六六六
2.葉綠素主要吸收( )
A.綠光
B.紅光
C.橙光
D.黃光
E.藍紫光
3.生物種群的年齡結構用年齡金字塔表示,可分為( )
A.離散型種群
B.增長型種群
C.穩定型種群
D.下降型種群
E.集群型種群
4.提高次級生產力的途徑有( )
A.發展草食動物
B.發展水生生物
C.利用腐生食物鏈,增加能量利用的層次
D.提高光能利用率
E.優化飼料餵量配比,提高轉化效率
5.農業生態系統中,種群水平上的群體結構的自動調節是由哪些因素來共同完成的?( )
A.群體的總光合勢、光合生產率
B.群體的遺傳組成
C.外因的直接作用
D.正反饋作用
E.負反饋作用
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
三、名詞解釋(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1.農業生態系統
2.反饋
3.營養級
4.初級生產
5.存活曲線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7分,共35分)
1.什麼是生物圈?生物圈有什麼特點?
2.種群的數量變動可發生哪些方向的變化?
3.簡述磷素的地質大循環。
4.農業生態系統中保持土壤養分平衡主要有哪些途徑?
5.農業生態系統中食物鏈加環有什麼意義與作用?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第小題10分,共20分)
1.試述邊際平衡原理的主要內容。
2.論述溫度的晝夜變化對植物的影響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