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05年1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農業生態基礎試題
課程代碼:02665
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答案,並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題幹的括號內。每小題1分,共20分)
1.農業生態系統實現本能調控的方式有( )。
A.程序調控、隨動調控、最優調控
B.程序調控、冗餘調控、最優調控
C.隨動調控、最優調控、反饋調控
D.最優調控、冗餘調控、反饋調控
2.生物組分複雜、營養層次多、食物鏈長並聯繫成網的生態系統一般其穩定性( )。
A.較強
B.較弱
C.不一定
D.沒有變化
3.除太陽輻射能以外,對生態系統所補加的一切形式的能量統稱為( )。
A.自然輔助能
B.輔助能
C.生物輔助能
D.生產性能量
4.田鼠少了,老鷹也少,導致老鷹減少的信息作用屬於( )。
A.物理信息
B.化學信息
C.營養信息
D.行為信息
5.循環過程中速度比較慢,循環不完全,容易受外界幹擾,這類循環一般屬於( )。
A.氣相型循環
B.沉積型循環
C.生物學循環
D.地質學循環
6.關於溫室效應,下列說法哪一個是不正確的?( )
A.溫室效應是由CO2等溫室氣體濃度增加引起的
B.溫室效應導致極地冰蓋融化,造成海平面上升
C.溫室效應由於蒸發增強,陸地降雨量減少,乾旱加劇
D.以上說法都不正確
7.在物質循環過程中被暫時固定、貯存的場所稱為庫。根據容積大小,物質交換活動快慢,庫可分為交換庫和貯存庫兩種,下列庫中屬於貯存庫的是( )。
A.水體庫
B.植物庫
C.動物庫
D.生物庫
8.在農業生態系統中,前一營養級提供的食物能可能進入多條食物鏈,由多種生物利用,從而減少選擇浪費,因此常用某一種生物固定的能量與所消費的能量之比來表示
( )。
A.攝食效率
B.能量轉化效率
C.生產效率
D.同化效率
9.下列生物中,能進行初級生產的是( )。
A.豬
B.光合細菌
C.牛
D.雞
10.當小麥施肥量為15公斤時,產量為100公斤,當施肥量為20公斤時,小麥產量為130公斤,小麥價格為2.5元/公斤,則邊際產量為( )。
A.130公斤
B.100公斤
C.30公斤
D.6公斤
11.人工栽培的種群其種群的空間分布格局大多屬於( )。
A.成群型
B.隨機型
C.均勻型
D.分散型
12.年齡結構幾乎呈鍾型,中部和基部幾乎相等,這類種群一般屬於( )。
A.增長型種群
B.穩定型種群
C.下降型種群
D.離散型種群
13.環境中的生物會發生競爭,凡在競爭中以其「質」取勝的,則稱為( )。
A.r-對策者
B.K-對策者
C.r-K連續體
D.CAM對策者
14.下面關於演替的說法哪個正確?( )
A.演替就是一個物種取代另一個物種,無規律性
B.演替是指在一定區域內一個群落被另一個群落所替代的過程,但往往不可預見
C.演替就是一個物種取代另一個物種,無方向性
D.演替以相對穩定的頂極群落為發展頂點
15.在群落中個體數量多、蓋度大、生活力強,決定著群落結構和群落環境的主要特徵的那些植物種是( )。
A.建群種
B.優勢種
C.亞優勢種
D.附屬種
16.變溫能提高種子的發芽率,這屬於植物的( )。
A.溫周期現象
B.溫光調控
C.變溫作用
D.光周期現象
17.某一時段內,活動溫度與生物學最低溫度的差之和稱為( )。
A.活動積溫
B.有效積溫
C.積溫
D.有效溫度
18.生物生長的具體地段的綜合環境稱為( )。
A.區域環境
B.生境
C.生態環境
D.小環境
19.下列資源中屬於可更新資源的是( )。
A.石油
B.天然氣
C.煤
D.地表水
20.農業是自然再生產與經濟再生產的複合體。農業生產的持續性包括( )。
A.資源環境持續性、經濟持續性、社會持續性
B.產量持續性、質量持續性、效益持續性
C.資源環境持續性、產量持續性、效益持續性
D.經濟持續性、資源環境持續性、效益持續性
二、多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五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二至五個正確的答案,並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分別填在題幹的括號內,多選、少選、錯選均不得分。每小題2分,共10分)
1.生態系統的結構決定於( )。
A.構成系統的組分
B.系統組分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分布
C.組分之間的聯繫方式和特點
D.系統的層次多少
E.系統邊界大小
2.下列能中屬於人工輔助能的有( )。
A.種子
B.肥料
C.農藥
D.雨水
E.人畜勞力
3.生物種群的年齡結構用年齡金字塔表示,可分為( )。
A.離散型種群
B.增長型種群
C.穩定型種群
D.下降型種群
E.集群型種群
4.葉綠素主要吸收( )。
A.綠光
B.紅光
C.橙光
D.黃光
E.藍紫光
5.造成水體汙染的人為汙染源主要有( )。
A.工業汙染源
B.交通汙染源
C.城市生活汙染源
D.農業汙染源
E.生物汙染源
三、名詞解釋(每小題3分,共15分)
1.能量轉化效率
2.邊際產量
3.成活曲線
4.群落穩定性
5.有機農業
四、簡答題(每小題7分,共35分)
1.農業技術調控的途徑與方法有哪些?
2.合理農業生態系統結構的標誌是什麼?
3.簡述磷素的地質大循環。
4.影響種群大小(密度)的因素有哪些?
5.什麼是生物圈?生物圈有什麼特點?
五、論述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1.論述溫度的晝夜變化對植物的影響和作用。
2.試述中國生態農業建設中依據的主要生態學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