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組織:新型冠狀病毒官方宣傳片(視頻+文字中英文)

2021-02-24 同聲翻譯的火眼金睛



中文翻譯為「同聲翻譯的火眼金睛」獨家版權所有

In December 2019, there was a cluster of pneumonia cases in China. Investigations found that it was caused by a previously unknown virus – now named the 2019 Novel Coronavirus. 

2019年12月,中國出現了一批肺炎病例。調查發現,它是由一種以前未知的病毒引起的,這種病毒現在被命名為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

In this video, we』ll take a quick look at what’s currently known about the virus. 

通過這段視頻,我們可以快速了解這種病毒。

Keep in mind that this is a new virus and what’s known about the virus now might change in the future.

但是請記住,這是一種新型病毒,未來我們對這種病毒的認識可能會改變。

Coronaviruses are a large group of viruses. 

冠狀病毒是病毒的一個大類。

They consist of a core of genetic material surrounded by an envelope with protein spikes. This gives it the appearance of a crown. Crown in Latin is called 「corona」 and that’s how these viruses get their name.

它們的構成包括自身的遺傳物質和四周的蛋白質突觸外殼。這讓它們看起來像一個王冠。王冠在拉丁語中叫做「corona」,冠狀病毒由此得名。

There are different types of coronaviruses that cause respiratory and sometimes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 Respiratory disease can range from the common cold to pneumonia. 

各種類型的冠狀病毒會導致人體產生呼吸道症狀,有時還會有胃腸道症狀。呼吸系統產生普通感冒甚至是肺炎。

And in most people, the symptoms tend to be mild. 

但對於大多數人,症狀往往比較輕微。

However, there are some types of coronaviruses that can cause severe disease. 

然而,有些冠狀病毒能引起嚴重的疾病。

These include the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first identified in China in 2003 and the 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that was first identified in Saudi Arabia in 2012. 

這其中就包括2003年在中國首次發現的重症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冠狀病毒和2012年在沙烏地阿拉伯首次發現的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冠狀病毒。

The 2019 Novel Coronavirus was first identified in China.

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首先在中國發現。

It initially occurred in a group of people with pneumonia who』d been associated with a seafood and live animal market in the city of Wuhan. The disease has since spread from those who were sick to others, including family members and health care staff. 

最先感染這種病毒的一些肺炎患者都曾與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有關聯。之後,又出現了人傳人,傳染了他(她)們的家人和醫護人員。

There are many cases at present and the disease has spread within China and also to a number of other countries.

目前已經確診很多病例,這種疾病已經在中國境內傳播,並蔓延到其他不少國家。

So, where did the virus come from? 

那麼病毒的傳播源頭在哪裡呢?

It’s known that coronaviruses circulate in a range of animals. 

眾所周知,冠狀病毒在多種動物中傳播。

Sometimes these viruses can make the jump from animals to humans. This is called a spillover and could be due to a range of factors such as mutations in the virus or increased contact between humans and animals. 

有時,這些病毒會由動物傳播到人類。我們把這種現象稱為跨物種傳播,產生的原因有多種,比如病毒突變或者人與動物之間的密切接觸

For example, MERS-CoV is known to be transmitted from camels and SARS-CoV, from civet cats. 

舉個例子,目前我們已經確認MERS-CoV是由駱駝傳播給人類的,SARS-CoV是由果子狸傳播給人類的。

The animal reservoir of the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s not known yet.

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的動物宿主目前尚不清楚。

How is it transmitted? 

它是如何傳播的?

The exact dynamics of how the virus is transmitted is yet to be determined. 

病毒的傳播途徑尚待進一步明確。

In general, respiratory viruses are usually transmitted through droplets created when an infected person coughs or sneezes, or through something that has been contaminated with the virus. 

一般來說,呼吸道病毒通常通過受感染者咳嗽或打噴嚏時產生的飛沫或接觸被病毒汙染的東西傳播。

People most at risk of infection from the Novel Coronavirus are those in close contact with animals, such as live animal market workers, and those who are caring for people infected with the virus, such as family members or healthcare workers.

最有可能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是那些與動物有密切接觸的人,比如在活體動物市場工作的人,以及那些照顧病毒感染者的人,如病人的家庭成員或醫護人員。

So, how does the disease present?

那麼感染這種病毒會出現哪些症狀呢?

Well, from what is known so far, there can be a number of symptoms ranging from mild to severe. There can be fever and respiratory symptoms such as cough and shortness of breath. 

從目前已知的情況來看,可能有很多症狀,從輕微到嚴重不等。可能有發燒和呼吸系統症狀,如咳嗽和呼吸急促。

In more severe cases, there’s been pneumonia, kidney failure, and death. The mortality rate is not known yet.

在更嚴重的病例中,有肺炎,腎衰竭和死亡。死亡率尚不清楚。

How can we tell whether someone is infected?

我們如何確診?

The infection can be diagnosed by a test called PCR o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This test identifies the virus based on its genetic fingerprint. 

可以通過一種叫做PCR(聚合酶鏈式反應)的檢測方法來診斷。這項測試根據病毒的基因組序列來識別病毒。


There is currently no specific medication for the virus and treatment is supportive care. There’s currently no vaccine to protect against the virus. Treatment and vaccines are in development.

目前還沒有專門針對該病毒的特效藥,只有支持性護理。目前還沒有預防這種病毒的疫苗。療法和疫苗正在開發中。

聚合酶鏈式反應是一種用於放大擴增特定的DNA片段的分子生物學技術,它可看作是生物體外的特殊DNA複製。

PCR的最大特點,是能將微量的DNA大幅增加。

因此,無論是化石中的古生物、歷史人物的殘骸,還是幾十年前兇殺案中兇手所遺留的毛髮、皮膚或血液,只要能分離出一丁點的DNA,就能用PCR加以放大,進行比對。

這也是「微量證據」的威力之所在。

由1983年美國Mullis首先提出設想,1985年由其發明了聚合酶鏈反應,即簡易DNA擴增法,意味著PCR技術的真正誕生。

2019年8月7日,PCR(聚合酶鏈式反應)技術的發明人,Mullis因病去世,享年74歲。對於他的貢獻,1998年的《紐約時報》評價:「生物學自此分為PCR之前,PCR之後」。

How do we prevent transmission of the virus?

 如何阻止病毒傳播?

This new virus currently has a limited geographic spread. However, there are a number of standard hygiene practices that have been recommended to protect against infection and further spread.

這種新型病毒目前傳播的地理範圍還比較有限。為了防止病毒感染和進一步傳播,我們建議採用那些標準的衛生做法。

These include covering your mouth and nose when coughing or sneezing with a medical mask, tissue or flexed elbow; avoiding close contact with those who are unwell; the appropriate use of masks and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especially in a healthcare setting; washing hands regularly with soap and water, or alcohol-based hand rub. 

這包括咳嗽或打噴嚏時用醫用口罩、紙巾或彎曲的胳膊肘捂住口鼻;避免與不適者密切接觸;適當使用口罩和個人防護設備,特別在醫院要做好防護;定期用肥皂和水洗手,或用酒精洗手。

Actions that can be taken to prevent infection from an animal source include: avoiding unnecessary unprotected contact with animals; washing hands after contact with animals or animal products; and ensuring that animal products are cooked thoroughly before they’re consumed.

可採取的防止動物源感染的措施包括:避免與動物不必要的無保護接觸;接觸動物或動物製品後洗手;確保動物製品在食用前徹底煮熟。

It’s important to stay home if you’re feeling unwell. But if you have a fever, cough, and difficulty breathing, seek medical care early and share your previous travel history with your healthcare provider.

如果你覺得身體不舒服,千萬不要出門。但如果你發燒、咳嗽、呼吸困難,請儘早就醫,並把你的出行軌跡告知你的醫療服務提供者。

That’s a quick look at this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 

以上就是對這種新出現的傳染病的快速介紹。

Given that this outbreak is evolving rapidly, what’s known about this virus can change, please check the websites below for the most up-to-date information.

鑑於此次疫情發展迅速,有關該病毒的認知可能隨時發生新的變化,請查詢以下網站獲取最新信息。

國家應急能力評估指南

國家能力審查工具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更好地了解現有的檢測和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的能力。

英文版:

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detail/national-capacities-review-tool-for-a-novel-coronavirus-(ncov)

患者管理指南

重症急性呼吸道感染的臨床管理

該指南提供了針對因疑似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而患有重症急性呼吸道感染(SARI)的住院患者(成人和兒童)的臨床看護建議。

英文版:

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detail/clinical-management-of-severe-acute-respiratory-infection-when-novel-coronavirus-(ncov)-infection-is-suspected

家庭護理指南

該指南的目的是為有輕度症狀的疑似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感染者提供安全的家庭護理建議,並提供與無症狀感染者接觸的相關公共衛生管理措施。

英文版: 

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detail/home-care-for-patients-with-suspected-novel-coronavirus-(ncov)-infection-presenting-with-mild-symptoms-and-management-of-contacts

中文版: 

https://apps.who.int/iris/bitstream/handle/10665/330671/9789240000896-chi.pdf

口罩使用指南

本文件就新型冠狀病毒暴發針對在社區、家庭護理和醫療環境中該如何佩戴口罩提出建議。

英文版:

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detail/advice-on-the-use-of-masks-the-community-during-home-care-and-in-health-care-settings-in-the-context-of-the-novel-coronavirus-(2019-ncov)-outbreak

應急傳播及社區參與指南

該指南旨在為各國實施有效的應急傳播及社區參與策略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導,有助於在新型冠狀病毒的早期響應中保護公眾健康。

英文版:

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detail/risk-communication-and-community-engagement-readiness-and-initial-response-for-novel-coronaviruses-(-ncov)

中文版:

https://apps.who.int/iris/bitstream/handle/10665/330678/9789240000810-chi.pdf

監測和病例確診指南

全球監測的目的是監測以人傳人和/或人畜間傳播方式感染的疾病發展趨勢;在病毒沒有傳播的國家中迅速檢測出新病例;提供用於在國家、區域和全球層面進行風險評估以及指導應對措施的流行病學信息。

英文版:

https://www.who.int/emergencies/diseases/novel-coronavirus-2019/technical-guidance/surveillance-and-case-definitions

醫療機構內感染防控指南

該指南適用於醫療機構以及國家和地區/省級層面的醫護人員(HCW)、醫療管理者和IPC團隊。

英文版:

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detail/infection-prevention-and-control-during-health-care-when-novel-coronavirus-(ncov)-infection-is-suspected-20200125

中文版:

https://apps.who.int/iris/bitstream/handle/10665/330674/9789240000957-chi.pdf

疾病診療工具包

英文版:

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detail/disease-commodity-package---novel-coronavirus-(ncov)

實驗室檢測指南

該指南為針對在中國武漢暴發的由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患者進行實驗室測試的實驗室和相關工作者提供臨時指導。

英文版:

https://www.who.int/emergencies/diseases/novel-coronavirus-2019/technical-guidance/laboratory-guidance

早期調查指南

醫務工作者潛在危險因素評估指南

該指南旨在為識別醫護人員中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危險因素提供流行病學和血清學信息。

英文版:

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detail/protocol-for-assessment-of-potential-risk-factors-for-2019-novel-coronavirus-(2019-ncov)-infection-among-health-care-workers-in-a-health-care-setting

家庭聚集性傳播調查指南

該指南旨在對新型冠狀病毒的臨床醫學、流行病學和病毒學特徵提供快速早期信息。

英文版:

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detail/household-transmission-investigation-protocol-for-2019-novel-coronavirus-(2019-ncov)-infection

首發病例和接觸人員調查指南

該指南為存在地理和人口學差異的國家或地區提供早期調查的標準化操作建議

英文版:

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detail/the-first-few-x-(ffx)-cases-and-contact-investigation-protocol-for-2019-novel-coronavirus-(2019-ncov)-infection

臨床病例記錄表 

該病例記錄表旨在為收集臨床數據提供一種標準化的方法,以便更好地了解疾病的自然史並更好地描述疾病的臨床表型和治療幹預措施(即臨床特徵)。

英文版:

https://www.who.int/docs/default-source/coronaviruse/who-ncov-crf.pdf

減少從動物到人類的傳播

本文件提供了世衛組織針對減少從動物到人類的傳播所提出的一般性建議。

英文版:

https://www.who.int/health-topics/coronavirus/who-recommendations-to-reduce-risk-of-transmission-of-emerging-pathogens-from-animals-to-humans-in-live-animal-markets

  

想要了解更多,關注世衛組織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技術指南合集,獲取最新指南:

https://www.who.int/emergencies/diseases/novel-coronavirus-2019/technical-guidance

 BBC史詩大片:被病毒感染者是如何自愈的?(視頻+文字中英文)

相關焦點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英文簡稱為「NCP」 世衛組織也將謹慎正名
    在8日舉行的中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司長宋樹立通報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暫命名、簡稱和英文簡稱。據宋樹立介紹,國家衛健委關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暫命名事宜發布通知。
  • 世衛組織給武漢新型冠狀病毒命名,病毒命名有「門道」
    世衛組織在聲明中說,在其他國家發現這種新型冠狀病毒病例並不令人意外,呼籲其他國家繼續做好監測等工作。不建議對中國實施任何旅行或貿易限制。世衛組織建議採取一些衛生防護措施。/世衛組織推特14日,武漢市衛健委在官網發布《新型冠狀病例感染的肺炎疫情知識問答》,對武漢市新型肺炎的相關問題進行解答。針對傳染風險,問答中提到「尚未發現明確的人傳人證據,不能排除有限人傳人的可能,但持續人傳人的風險較低。」
  • 世衛組織最新疫情報告:新冠病毒與菊頭蝠冠狀病毒有關聯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雙語新聞>時政熱點>正文世衛組織最新疫情報告:新冠病毒與菊頭蝠冠狀病毒有關聯 2020-02-12 12:23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 新冠病毒名稱之爭:世衛組織反對「SARS二代」,病毒分類委員會這樣...
    近日,兩大國際公共衛生組織幾乎同時對新型冠狀病毒提出「官方」命名。11日,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幹事譚德塞宣布,該組織儀已正式將新型冠狀病毒產生的疾病命名為COVID-19,全稱是coronavirus disease-2019(2019冠狀病毒)。然而,就在譚德塞官宣前不久,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ICTV)的冠狀病毒研究組將新型冠狀病毒命名為SARS-CoV-2。
  • COVID-19,世衛組織終於給新冠病毒命名,知道它是什麼意思嗎
    這樣一來,這場肺炎疫情也就有了官方定名了,今後我們可以將其稱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也可以叫做「新冠肺炎疫情」,英文簡稱就是「NCP」疫情。那麼關於新型冠狀病毒呢?就在2月11日,這種新型冠狀病毒也有了正式的名字,世界衛生組織當日在日內瓦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將新型冠狀病毒正式命名為「COVID-19」, 此英文縮寫象徵著它是2019年發現的新型的冠狀病毒,其具體的解釋為:COVID
  • 世衛組織召開緊急會議,已發布報告梳理新病毒疫情發展全過程
    「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是由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緊急情況委員會依據《國際衛生條例》提出的一份正式聲明,廣泛為其所有成員國所採納和接受,如果這份聲明被宣布,表示世衛組織認為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可能構成全球範圍的公共衛生危機。
  • 雙語閱讀:世衛組織澄清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的傳言
    吃大蒜預防新型冠狀病毒?使用紫外線燈可以殺滅病毒?注射肺炎疫苗能提供保護?世界衛生組織近日揭穿了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的13個虛假傳言。1.
  • 世衛組織:北半球國家出現冠狀病毒疫苗短缺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稱,北半球國家在採購流感疫苗方面遇到了困難。 在全球冠狀病毒大流行的背景下,由於人們爭相在冬季來臨前保護自己,今年對流感疫苗的需求有所增加。 然而,世界衛生組織並沒有透露具體哪些國家正在努力獲得疫苗。 報告還說,在出現任何短缺的情況下,應該優先考慮弱勢群體和衛生工作者。
  • 世衛命名新冠病毒「COVID-19」 新冠肺炎簡稱 NCP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記者會上宣布,世界衛生組織將新冠狀病毒命名為「COVID-19」。此英文縮寫象徵著19年發現的冠狀病毒疾病。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選擇這一名稱,是為了避免將此病毒與地域、動物或個人所關聯,消除歧視。
  • 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的常見問題
    新型冠狀病毒是以前從未在人類中發現的冠狀病毒新毒株。人可能會感染新型的動物源冠狀病毒嗎?詳細調查結果顯示,中國在2002年發生了從果子狸傳至人的SARS冠狀病毒疫情,沙烏地阿拉伯在2012年發生了從單峰駱駝傳至人的MERS冠狀病毒疫情。
  • 世衛組織回應川普:病毒無國界 不能與地域關聯
    世界衛生組織18日說,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已超過20萬例。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當天在例行記者會上說,該組織收到各個國家和地區報告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總數已超過20萬例,死亡病例總數超過8000例。確診病例中80%來自西太平洋地區和歐洲地區。
  • 世衛組織確定病毒來源自然界,是真的嗎?
    當地時間5月1日,世界衛生組織在記者會上表示:全世界許多科學家確認,新型冠狀病毒來源於自然界。這是世衛組織針對病毒來源的第二次表態。這是真的嗎?有美國施壓的影響嗎?1、真不真現在還很難確定。病毒溯源本身就是個科學難題,很複雜,需要較長時間,而且還可能存在反覆,目前世衛組織的發言,估計新冠病毒的起源也是初步確認。其實,不只是新冠病毒,連早已存在的愛滋病、SARS等,雖然有了很大進展,但目前全球醫學領域依然對其探索。在傳染性疾病領域,對未知病毒的溯源,一般有兩個步驟:第一步先找到致病的病原體;第二步確定到底是哪種動物被最先感染。
  • 世衛組織回應川普:病毒無國界,不能與地域關聯
    世界衛生組織18日說,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已超過20萬例。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當天在例行記者會上說,該組織收到各個國家和地區報告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總數已超過20萬例,死亡病例總數超過8000例。確診病例中80%來自西太平洋地區和歐洲地區。
  • 世衛組織澄清13個有關新型冠狀病毒虛假傳言(雙語)
    吃大蒜預防新型冠狀病毒?使用紫外線燈可以殺滅病毒?注射肺炎疫苗能提供保護?世界衛生組織近日揭穿了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的13個虛假傳言。   1.   世界衛生組織稱:「為了免受新型冠狀病毒的侵襲,你應該經常用含酒精的洗手液洗手,或用肥皂和水洗手。」   'Once your hands are cleaned, you should dry them thoroughly by using paper towels or a warm air dryer.'
  • 世衛組織:科學家描述的豬流感病毒並非新型病毒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日內瓦7月1日報導: 世界衛生組織緊急項目執行主任麥可·瑞安在日內瓦舉行的記者會上強調指出,中國科學家近日在所發表文章中提到的豬流感病毒並非新型病毒。瑞安說:「需要讓民眾放心,告訴他們,這不是新型病毒,而是已經在監測的病毒。我們在對它進行觀察。」
  • 【世衛稱一次冠狀病毒感染不會終身免疫】當地時間10月9日,世衛...
    2020-10-10 09:01:02來源:FX168 【世衛稱一次冠狀病毒感染不會終身免疫】當地時間10月9日,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技術主管瑪麗亞·范·科霍夫表示,許多研究顯示,無論病情嚴重程度如何,人體感染新冠病毒後都會產生免疫反應,甚至無症狀感染者也會產生免疫反應,但尚不清楚其強度和延續時間如何。
  • ...IH)與世衛組織秘書處在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上合作發表文章...
    2020-02-16 16:18:09來源:FX168 【世衛組織《柳葉刀》發文:所採取的防控措施應持續至2月底】2月14日,世界衛生組織科學與技術傳染性危害顧問組(STAG-IH)與世衛組織秘書處在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上合作發表文章稱,為消除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所採取的防控措施應持續至2020年2月底,監測社區傳播情況至關重要。
  • 世衛組織強調新冠病毒來自大自然 目前最重要的是確定其宿主
    世衛組織強調新冠病毒來自大自然 目前最重要的是確定其宿主 2020-05-02 12:01:47 來源:北京晚報  |  作者:佚名> | 字號:A+ | A- 【世衛組織強調新冠病毒來自大自然】當地時間5月1日,世衛組織召開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針對關於新冠肺炎病毒是否來自武漢病毒研究所的質疑,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麥可·瑞安表示,已有許多科學家研究了新冠肺炎病毒基因序列
  • 《人類簡史》作者捐款100萬美元助力世衛組織
    4月16日,《人類簡史》的作者、以色列著名作家尤瓦爾·諾亞·赫拉利通過其官方微博發文表示,他與伊茨克·雅哈夫以及二人共同創立的公司一起向世衛組織捐款100萬美元。在其官方微博發文稱:「伊茨克·雅哈夫、尤瓦爾·赫拉利以及二人共同創立的社會影響力公司Sapienship一起向世界衛生組織捐款100萬美金,以應對世界衛生組織的資金削減。
  • 2月9日,中國-世界衛生組織新型冠狀病毒溯源研究聯合專家組召開新聞發布會.
    點藍色字關注「雙鴨山城市號」2月9日,中國-世界衛生組織新型冠狀病毒溯源研究聯合專家組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世衛組織專家組組長彼得列出了新冠病毒傳到人身上的四個假說。其中,通過中間宿主將病毒引入人類,即先感染離人類關係較近的動物,而後再感染給人,這樣的路徑是最有可能的。此外,通過冷鏈食物的渠道感染人,也較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