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的單車|從騎車到博弈論,到道德的起源

2021-01-12 騰訊網

騎車突然想到一種博弈模型:

你騎在一條小路,對面移來一輛自行車。

你跟他都有三個選擇:1.靠左行,2.右,3.中間(可能性小)

接近50%的機率:你們會選擇同一個方向。

於是發生——

K事件:你們估計會與對方撞到,於是幾乎同時轉向另一邊。

K事件不斷重複,最後險險通過或撞上

我暫時把它稱作為:單車博弈(bicycle game,簡稱BG)

BG描述了一種現實中廣泛存在的困境。

黑暗森林理論的兩個假設是:1猜疑鏈(我不知道你知不知道我是怎麼看你的),2技術爆炸

BG的兩個假設是:1同步決策,2猜疑環

兩個人的決策方式相似,陷入一種循環和僵局。

破解猜疑循壞有幾個方法:

1主動暴露自己的決策。比如明確自己往一個方向,對方很快就會調整。

2鈍化決策方式。也就是傻瓜一點,看對方怎麼變,然後再選。

3退出決策。也就是,減速停車,微笑頷首,目送對方通過

從人際或群際來說就是:

1主動溝通。破解僵局,通過溝通協商,實現雙贏

2退讓。退讓一步,既紳士,效率又高

3別想太多。從對方角度想想,多想幾種可能性。如果自己總是以消極或敵意的思維去看問題,那這種思維本身會產生很多消極結果和敵人

在人際或群際交往中,如果我們只從自己的角度去看問題,只考慮自己的利益,那麼,很容易發生單車博弈。我們會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與人僵持甚至衝突。

如同單車博弈所描述的,我們並不想僵持或衝突,這對雙方都沒有好處。但是它卻發生了。這就是策略和思維上的局限性

如果我們從對方的角度,從整體的角度去思考,如果能了解對方,並溝通,就能快速解決這個問題,從而雙贏

人為自己謀生存謀福利,很正常~

但是,一個太自私的人,經常遇到單車博弈。因為他視野窄,眼裡只有自己的利益,從而經常與他人利益衝突!他自己也是得不到期望的利益的。

可見,自私,在群居社會,特別是人類社會裡,是一種致命的缺點

人類社會,講究群體協作,講究配合。信任和情感,其實是在降低人類合作的成本,大大提高人類生產力的一種東西

所以,自私可以說是一種社會人格上的殘疾和缺陷。

道德是什麼?道德,其實是為了,我們日常生活中避免種種困境和衝突的最佳策略

因為那些困境和衝突,會帶來巨量的資源損失,從而影響人類生存。

而道德,避免了這些,讓我們更好的生存

但是不可避免的是,道德容易被僵化和扭曲,從而違反社會效益。

所以,道德也是一門學問。我們應該研究道德,其中是有大智慧的。

修正一下單車博弈(BG):加入性別參數。

男騎手還好,女騎手突發情況可能會: 手忙腳亂,猛轉方向,踩油門,閉著眼衝過去……

你無法預測一個女性的行為,那是一個混沌事件;

你不可能懂女生是怎麼想的,因為她們自己也不知道;

如果你以為你懂,那你就是一個傻瓜

相關焦點

  • 王嘚吧博弈論:《囚徒困境》與《智豬博弈》
    如果兩個罪犯都招供了各判4年;兩人都不招供的話罪行減輕,但是結合警察手中已有的證據,雙方個判2年;如果一人招供,另一人不招供,那招供的罪犯由於戴罪立功,無罪釋放,不招供的罪犯由於抗拒執法罪加一等,判6年; 附加條件:兩個罪犯都是明智的、聰明的 群體的最優解是A、B都不說,這樣只會判2年,但是兩人都不知道對方是什麼態度,進而產生了博弈
  • 騎車忘鎖欠兩千萬摩拜單車忘鎖了怎麼辦
    隨著共享單車越來越深入人們的生活,很多個品牌的共享單車層出不窮,但是最火的還數摩拜和ofo單車,但是這些共享單車總是會遇到很多困難,需要不斷地更新改良,現在已經差不多都是智能鎖了,那麼近日一則騎車忘鎖欠兩千萬是怎麼回事?摩拜單車忘鎖了怎麼辦?
  • 從空城計到阿爾法狗,博弈論如何滲透我們的生活?
    說到博弈論,我們不禁會聯想到那些充滿權謀智慧的歷史故事。比如戰國時期的田忌賽馬、孫臏獻計,都是以己方相對優勢的組合策略去戰勝絕對優勢的對方。這是博弈理論中最佳對策(best reply)的一個範例。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唱的那出嚇退司馬懿大軍的空城計,更是在不對稱信息環境下實踐行為博弈的傳奇。
  • 漫談博弈論
    而臺灣地區譯成「賽局理論」,聽起來跟遊戲更接近了,但是容易讓人聯想到「田忌賽馬」,我覺得是一個比較糟糕的譯名。至於為什麼說「容易讓人聯想到『田忌賽馬』的譯名就不太合適」,後面我們還會說到。此外,「對策論」這個譯名,也在內地大量使用。比如,國內博弈論研究的一個重要學術組織就叫「中國運籌學會對策論分會」。
  • 如果要騎車到月球,需要帶多少乾糧才夠用?
    考慮到新時代太空探索應當倡導低碳環保主義,讓我們計算一下騎單車到達月球需要多少時間?什麼?騎單車到月球?是的,計算騎單車到達月球涉及到許多的物理問題,讓從科學的角度梳理一下,騎車到月球究竟要多久?首先需要連接地球和月球的一條超級纜繩。
  • 兩個小哥騎車被鴕鳥追,狂飆到時速50公裡,簡直是生死時速
    瑞士一個男子Oleksiy,為了能夠參加南非的自行車比賽,和朋友先到當地進行訓練。沒想到在半路,突然竄出一隻嚴格的鴕鳥教練,把兩人嚇得半死。Oleksiy和朋友在騎車時,眼睛餘光瞥到後面有一隻鴕鳥。這隻鴕鳥竟然開始邁開步伐,直接衝著他和朋友過來。
  • 囚徒的困境-博弈論
    這則故事明白無誤地說出了下棋的軍事起源。中國的圍棋和印度的「恰多蘭加」遊戲,以及世界上其他地方的許多遊戲,也都是模仿戰爭的。那些把遊戲看作模擬戰爭的人,也可以把戰爭看作一種遊戲。該書揭露了戰後令人毛骨悚然的一些政府間的爾虞我詐,是一本關於博弈論及其在冷戰和核軍備競賽中的作用的出色的社會歷史教科書。作者簡介作者:威廉姆¥·龐德斯通(WilliamPoundstone),曾在麻省理工學院學習物理學,定居於洛杉磯。他為世界各地的報刊、雜誌以及美國電視臺撰稿。
  • 博弈論,誰主沉浮?
    這是一部由博弈領域的兩位領軍人物——朱·弗登博格和讓·梯若爾編著的集大成之作,囊括了迄今為止除演化博弈之外的所有博弈論的理論和方法,代表了博弈論發展的最高水平。它不僅涵蓋了博弈論的方方面面,而且幾乎對每一個論題都給出了嚴密的數學推導和證明。《博弈論》具有以下幾個特點:第一,覆蓋面廣,幾乎涵蓋了博弈論的各個領域。
  • 黃昱寧︱當簡·奧斯丁遇見博弈論
    對於核心術語「博弈論」,它給出的定義通俗易懂:博弈論基於理性選擇理論,考量的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個體之間的相互作用,是運用理論化和專業化的方式去解釋「人們為什麼要這樣做,而不是那樣做」。它是過去五十年間,尤其在政治和經濟領域中廣為接受和最為流行的人類行為動機理論。
  • 你可以不懂博弈論但不能不知道納什
    納什是博弈論創始人,也是有史以來唯一一位諾獎和阿貝爾獎雙料得主。他瘋狂離奇的經歷被改編成電影《美麗心靈》後廣為人知,但納什曾表示電影情節和他的人生並不一致。你可以不懂博弈論,但不能不知道納什。天才少年 坎坷成名路納什生來便是個古怪傲慢的人,高中階段,他常常可以用幾個簡單的步驟取代老師一黑板的推導和證明,然而在學校裡,納什的社交障礙、特立獨行等時常受到老師的詬病。
  • 諾貝爾獎又雙叒叕頒給了博弈論:博弈論為何如此被偏愛?
    要想在現代社會做一個有文化的人,你必須對博弈論有一個大致的了解。他還在激勵與組織、經濟與博弈論、網絡簡介、價格戰略、精算科學等領域多有著述。羅伯特·威爾遜(Robert Wilson)的主要研究領域為:經濟學一般理論、經濟學數學方法、博弈論以及交易理論。威爾遜試圖利用博弈論作為基礎來重構經濟學理論,並利用博弈論將現實中經常發生的現象引入經濟學理論。
  • 博弈論思想
    {c},but,難理解的是,噬菌體通過侵入細菌,噬菌體的基因熵減,讓 被感染的大腸桿菌 死亡,進而導致 大腸桿菌的基因無法遺傳 去 維持 熵減 ,要牽扯到博弈思想了。{d},簡單講講,基因回報率。生物一些行為,如 成年動物 保護 幼崽 ;螞蟻過河、螞蟻撲火行為——螞蟻成團,舍小利 保大利。
  • 從楊浦誤騎到羅涇!84歲老人兩天騎共享單車行30公裡……
    新民晚報訊 (記者 郭劍烽)前天,寶山羅涇鎮塘灣村志願者在夜間道口值守時發現一名迷途老人,老人竟已離家2日,一人騎著共享單車已誤行30公裡,最終在民警與志願者共同努力下老人順利回家。圖說:小區志願者為老人準備了泡麵。
  • 博弈論雜談:基本假設
    今天我們來點學術的話題,博弈論的基本假設。經典博弈論研究中的一個基本假設,就是參與人是完全理性的。什麼是完全理性?實話實說,學術界對此還沒有達成共識,這就讓我們很糾結了,因為對於博弈論來說,這是一個十分核心的問題。能不能搞清楚,這是學術大佬的事兒,我估計是搞不清楚了,但其實,這並不影響我們來了解博弈論。
  • AI的博弈論,一份插圖教程
    但這對我們理解博弈論還是有幫助的。所以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鳥瞰博弈論。我們還將討論博弈論在人工智慧領域的應用。我以一種即使是初學者和非技術人員也能跟上的方式來寫這篇文章。目錄什麼是博弈論?博弈論中的納什均衡博弈類型人工智慧中的博弈論1.什麼是博弈論?什麼是博弈論?我相信你在某個時候曾經遇到過這個概念,但從來沒有真正深入研究過它。相信我,在人工智慧領域,這是一個耐人尋味的話題。我們先來給博弈論下一個正式的定義。
  • 李呈赫教你了解博弈論的詭計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需要先分析他人的意圖從而做出合理的行為選擇,而所謂博弈就是行為者在一定環境條件和規則下,選擇一定的行為或策略加以實施並取得相應結果的過程。 博弈論用途很廣。但正如上文所講,博弈論原是數學運籌中的一個支系,其研究運用了種種的數學工具,一般讀者如何能掌握呢? 這裡存在著一個矛盾。
  • 博弈論速成指南:那些融入深度學習的經典想法和新思路
    但是,利用博弈論原則多次建模 AI 宇宙超出了納什均衡的範疇。想理解如何利用博弈論構建 AI 系統,最好先理解我們在社會或經濟互動中常遇到的博弈類型。我們每天參與數百種基於遊戲動態(game dynamics)的交互。但是,遊戲化環境的架構與此完全不同,其激勵和參與者目的也不相同。如何將這些原則應用到 AI 智能體建模中呢?
  • 博弈論大師約翰·納什領獎返家途中遇車禍身亡
    納什均衡,從實質上說,是一種非合作博弈狀態。近代對於博 弈論的研究,開始於策墨咯,波雷爾及馮-諾伊曼。1928年,馮-諾依曼證明了博弈論的基本原理,從而宣告了博弈論的正式誕生。1944年,馮-諾依曼和 摩根斯坦共著的劃時代巨著《博弈論與經濟行為》將二人博弈推廣到n人博弈結構並將博弈論系統的應用於經濟領域,從而奠定了這一學科的基礎和理論體系。
  • 量子博弈論基本原理的簡單解釋
    量子博弈論,英文Quantum Game Theory,是量子理論與博弈論相結合的一門新型理論,通過對博弈現象的認知決策過程進行建模,運用量子力學理論數學方法,研究與描述博弈現象及其對策的交叉科學。量子博弈論是在經典博弈論基礎上結合量子理論而發展起來的。為解釋量子博弈論基本原理,有必要首先得從經典博弈論及其博弈的基本概念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