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車突然想到一種博弈模型:
你騎在一條小路,對面移來一輛自行車。
你跟他都有三個選擇:1.靠左行,2.右,3.中間(可能性小)
接近50%的機率:你們會選擇同一個方向。
於是發生——
K事件:你們估計會與對方撞到,於是幾乎同時轉向另一邊。
K事件不斷重複,最後險險通過或撞上
我暫時把它稱作為:單車博弈(bicycle game,簡稱BG)
BG描述了一種現實中廣泛存在的困境。
黑暗森林理論的兩個假設是:1猜疑鏈(我不知道你知不知道我是怎麼看你的),2技術爆炸
BG的兩個假設是:1同步決策,2猜疑環
兩個人的決策方式相似,陷入一種循環和僵局。
破解猜疑循壞有幾個方法:
1主動暴露自己的決策。比如明確自己往一個方向,對方很快就會調整。
2鈍化決策方式。也就是傻瓜一點,看對方怎麼變,然後再選。
3退出決策。也就是,減速停車,微笑頷首,目送對方通過
從人際或群際來說就是:
1主動溝通。破解僵局,通過溝通協商,實現雙贏
2退讓。退讓一步,既紳士,效率又高
3別想太多。從對方角度想想,多想幾種可能性。如果自己總是以消極或敵意的思維去看問題,那這種思維本身會產生很多消極結果和敵人。
在人際或群際交往中,如果我們只從自己的角度去看問題,只考慮自己的利益,那麼,很容易發生單車博弈。我們會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與人僵持甚至衝突。
如同單車博弈所描述的,我們並不想僵持或衝突,這對雙方都沒有好處。但是它卻發生了。這就是策略和思維上的局限性。
如果我們從對方的角度,從整體的角度去思考,如果能了解對方,並溝通,就能快速解決這個問題,從而雙贏!
人為自己謀生存謀福利,很正常~
但是,一個太自私的人,經常遇到單車博弈。因為他視野窄,眼裡只有自己的利益,從而經常與他人利益衝突!他自己也是得不到期望的利益的。
可見,自私,在群居社會,特別是人類社會裡,是一種致命的缺點!
人類社會,講究群體協作,講究配合。信任和情感,其實是在降低人類合作的成本,大大提高人類生產力的一種東西!
所以,自私可以說是一種社會人格上的殘疾和缺陷。
道德是什麼?道德,其實是為了,我們日常生活中避免種種困境和衝突的最佳策略!
因為那些困境和衝突,會帶來巨量的資源損失,從而影響人類生存。
而道德,避免了這些,讓我們更好的生存。
但是不可避免的是,道德容易被僵化和扭曲,從而違反社會效益。
所以,道德也是一門學問。我們應該研究道德,其中是有大智慧的。
修正一下單車博弈(BG):加入性別參數。
男騎手還好,女騎手突發情況可能會: 手忙腳亂,猛轉方向,踩油門,閉著眼衝過去……
你無法預測一個女性的行為,那是一個混沌事件;
你不可能懂女生是怎麼想的,因為她們自己也不知道;
如果你以為你懂,那你就是一個傻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