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楊浦誤騎到羅涇!84歲老人兩天騎共享單車行30公裡……

2020-12-06 新民晚報

新民晚報訊 (記者 郭劍烽)前天,寶山羅涇鎮塘灣村志願者在夜間道口值守時發現一名迷途老人,老人竟已離家2日,一人騎著共享單車已誤行30公裡,最終在民警與志願者共同努力下老人順利回家。

圖說:小區志願者為老人準備了泡麵。寶山公安分局供圖

前天19時30分,寶山羅涇鎮塘灣村的志願者在一道口值守時,發現一名獨自騎著共享單車老人在路上徘徊,而當時郊區的溫度已經接近冰點,老人還穿單衣,身形看上去非常疲憊。

志願者立即上前詢問老人情況,老人表示自己家住楊浦,出來逛逛,現在準備騎車回家。志願者十分驚訝,因再往前就是江蘇了,而老人家住楊浦,應該是走錯方向了,於是撥打了110報警電話。5分鐘後,上海市公安局寶山分局羅涇派出所民警趕到現場。經了解,老人今年84歲,家住楊浦中原地區,15日離家,本想騎車共享單車溜達一圈,沒想到不慎迷路,越走越遠,最終離家30公裡。得知老人兩日未進食後,志願者趕緊把老人攙扶進值守點,為老人泡上泡麵,倒上熱水,讓老人解解乏。

民警決定將老人帶所,幫助他尋找家人,但老人卻堅持要求自己騎車回去。民警耐心開導老人,此時天已黑,氣溫較低,騎車回楊浦要3個多小時。在民警不斷勸說下,老人終於同意跟隨民警回派出所。

圖說:老人的女兒到所內接人。寶山公安分局供圖

回到派出所後,民警立即開始尋找老人家屬,在老伯提供的點滴線索中,民警聯繫上了老人的女兒。當晚9時30分許,老人的女兒驅車趕到了羅涇派出所,對民警和志願者表示感謝。

警方提醒:

疫情期間,儘量減少外出,外出一定要戴口罩,做好防護措施。家中有老人和孩子的,要注意看護,不要讓老人與孩子單獨出門,如發現家中有人走失,一定要第一時間報警。

相關焦點

  • 騎單車打卡楊浦濱江 感受「世界會客廳」新魅力
    圖說:上海市民和國內外遊客可以騎上一輛哈囉小藍車,打卡楊浦濱江沿線地標 採訪對象供圖新民晚報訊(記者 金志剛)秋季是騎行的好時節。由上海旅遊節楊浦區組委會指導、上海市信息服務業行業協會主辦、上海楊浦濱江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和哈囉出行承辦的「共行共美好·楊浦濱江世界會客廳」高峰論壇及主題騎遊打卡系列活動將在9月22號正式啟動。
  • 支付寶騎共享單車每天最多獲得多少綠色能量
    支付寶騎共享單車每天最多獲得多少綠色能量?最近應該有一些玩螞蟻森林的朋友想要知道騎共享單車可以獲得多少綠色能量。PConline水銀師小編現在就為大家帶來了騎共享單車獲得綠色能量的上限介紹。相信對你有所幫助。
  • 「探索」楊浦濱江旅遊更便利:共享單車下周起有序開放!
    隨著楊浦濱江南段公共空間對外開放,百年工業博覽帶徐徐揭開神秘面紗,廣大市民遊客紛至沓來,憑欄觀江,欣賞藝術,品味美食,流連忘返。與此同時,5.5公裡的超長岸線確實對大家體力提出挑戰,帶來「甜蜜的煩惱」。
  • 哈囉出行2019年度盤點:瀋陽人去年騎共享單車減少碳排放量超2.5萬噸
    2019年是哈囉出行服務瀋陽人的第二個年頭,數據顯示,2019年瀋陽用戶使用哈囉單車、哈囉助力車,累計騎行超3.6億公裡,相當於繞地球赤道近9200圈,從地球到月球往返480次。共享出行,節能減排,過去一年瀋陽人因選擇哈囉共享兩輪出行工具而減少的碳排放量超2.53萬噸,相當於種植了超141萬棵梭梭樹。 2019年,瀋陽的雙魚座最愛共享出行 數據還勾勒出了瀋陽共享單車用戶的群像。
  • 共享單車席捲,廣州街頭單車店倒下一大片
    店內,一老人正閉目養神,一小孩在收銀臺做著作業,女老闆在為一名女學生的自行車充氣。除了女學生,店裡沒有其他客人。「今天一輛車都沒賣出去。」老闆易女士搖頭嘆道:「前幾年生意好時,一天至少能賣出幾輛車,如今一個月都賣不出十輛車了。」易女士告訴記者,她在廣州銷售自行車近十年,而從共享單車推行開始,自行車銷售生意就變得很難做。
  • 上海教委:仍有12歲以下孩子騎共享單車,需要更多技術保障
    其實今年年初,上海市教委和市交警總隊就已經在中小學學生中開展過與道路交通相關的安全教育,還專門對使用共享單車的年齡限制作出了提示。「然而我們還是看到,最近一段時期,隨著種類繁多的共享單車出現,馬路上有不少未滿12周歲的孩子在騎共享單車。」上海市教委副主任賈煒在活動中表示,這說明安全教育工作還是要引起各方高度的關注。
  • 我被這詞環繞:共享單車
    摩拜和ofo成為行業巨頭,永安行與哈羅單車合併,悟空、3V、町町等不少共享單車企業已陸續倒閉或轉讓。新的行業格局已經形成。界面職場頻道用同一套問題採訪了七位不同領域的受訪者,他們中有共享單車品牌的推廣者,單車維護部的資深職員,北漂的視頻編輯,已入職場的萬科員工,某重點大學的研究生和山地自行車專賣店的老闆,看看他們對共享單車的解釋。
  • 48歲王祖賢騎單車春遊踏青 女神青春依舊(圖)
    48歲王祖賢騎單車春遊踏青 女神青春依舊(圖) 時間:2015.02.23 來源:鳳凰娛樂綜合 分享到:
  • 對話酷騎單車CEO高唯偉:創業太累了,想做一個與世無爭的人
    這一幕和三個多月前的悟空單車如出一轍。然而,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酷騎身陷「押金難退」的消息不脛而走,受到了社會的極大關注,成為了「自帶流量」的企業,當然也因此吸引到了投資人的注意。正在酷騎一步步走向血海的時候,9月29日晚間,根據澎湃新聞報導,近期身陷「無法退款、客服無人接聽、CEO被罷免」的困境的共享單車企業—酷騎單車或以10億元的價格被接手。
  • 騎共享單車可刷支付寶綠色能量
    騎共享單車可刷支付寶綠色能量 從今天起,進入螞蟻森林攻略頁面,手動開啟綠色能量騎行功能後,用支付寶掃碼騎行ofo超過3分鐘,即可產生綠色能量了。­  每分鐘1.8g,單次上限30分鐘,單日上限88分鐘。也就是說,每天騎ofo就能獲得最多158.4g。
  • 當你騎單車穿梭在大街小巷 一棵棵樹已綠了曠野荒山
    雲南網訊(記者 李星佺)如今,共享單車已成為人們出行方式的重要選擇之一。3月12日是植樹節,當天哈囉出行發布的一組數據引人關注:僅在2月10日至3月9日這1個月的時間內,昆明人騎哈囉單車的總裡程就達到了548萬公裡,減少312噸碳排放,相當於植樹1.8萬棵。
  • 騎單車對身體有哪些好處?值得收藏!
    2.減肥 騎行40分鐘左右相當於步行4公裡左右消耗的熱量,加速了身體的熱量消耗,也可以幫助塑造腿部、手部等身體部位的曲線。 原因之一是他們送信的時候經常騎自行車。
  • 風眼 | 對話酷騎單車前CEO:欠債5億,帳上只有5000萬
    酷騎單車創始人高唯偉出品| 鳳凰科技《風眼》欄目記者| 管藝雯 賀樹龍在距離酷騎單車總部3公裡的一個茶館裡,《風眼》記者見到了處於輿論漩渦中心的酷騎單車創始人高唯偉,他癱坐在沙發上,滿臉疲憊,一支又一支不停地抽菸
  • 沒騎過電動車的75歲農村老人,能否騎電動三輪車。最後一點是關鍵
    現在農村裡騎電動三輪車的人,大多是上了年紀的老人,六七十歲的比比皆是。那年過七十五歲,之前從沒有電動車騎行經歷的老人,是不是也可以加入這個騎行大軍呢?這我們還得從以下三方面來考量一番。如果從需求角度來說,電動三輪車確實給老人帶來不少方便,也減輕了他們很多負擔。
  • 共享單車的「升級版」是什麼樣子?
    扯皮不少,不過當你在「騎」小黃人的過程中,也許你會發現小黃人車(暫且這麼稱吧)其實除了外觀之外,其餘方面好像並沒有太大的改善。當新鮮感過後,我們會發現其實我們需要的還是一輛好騎的車。就像 iPhone,最近幾年用戶對蘋果的吐槽大多是創新少,只能用「姨媽紅」(好像不太準確哈)來換取存在感。當一款產品能夠滿足用戶的基本需求之後,大家都會對他有更高的期待。
  • 「共享單車」註定是智慧出行的一部分
    ,直到你離開父母、離開家鄉,要去另外的城市,他也被塵封到院子的角落裡。也許你大學校園很大,你在大學又從學長那淘到輛二手自行車,你騎著他去上課,去兼職,去喜歡女生的宿舍樓下等她。當時間一到,你又畢業啦,把這車送給自己的學弟,然後你就在也沒有騎過車。如果想知道單車應該在我們出行中佔有什麼地位,我們就需要先分析下我們的出行方式(這裡指交通需求,不包含徒步、騎行等)以及影響出行方式的因素。
  • 朝鮮街頭的共享單車為什麼無人問津?
    在朝鮮旅行期間,讓我覺得意外的是平壤街頭能見到共享單車。大家都知道,共享單車在我國一度非常火熱,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共享單車,由此也造成了各種亂象。現在共享單車已回歸理性,管理也更加規範。騎共享單車出行,如今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共享單車是一種新鮮事物,對我們來說都很時髦。
  • 端午假期首日楊浦交警嚴查共享單車違法 半小時內現三起
    一旦發現共享單車亂停放現象,相關人員馬上拍照上傳至微信群,共享單車公司就會派專人把單車拖走。這是上海楊浦交警支隊為綜合治理共享單車「亂停放亂騎行」現象,與各部門建立的聯動機制。  5月28日是端午「小長假」第一天,楊浦交警支隊五大隊民警在五角場環島商圈區域對共享單車交通違法行為進行了現場查處。
  • 解決「亂停放」問題 長寧楊浦試點共享單車電子圍欄
    原標題:長寧楊浦正在試點 共享單車電子圍欄  眼下,城市共享單車方興未艾,「亂停放」問題也日漸突出。近日,有市民建議進行共享單車停車區域限定。市交通委肯定市民的建議並同時表示:待各區部分非機動車停放點設置虛擬電子圍欄試點有成果後,再決定是否在全市實行進一步大範圍推廣。
  • 共享單車給企業、打工者、城市帶來怎樣的改變?
    前些天,摩拜單車宣布停止服務,相關的帳號、金額可全面轉移到美團單車,至此,第一代共享單車的最後一抹紅色徹底消失。其實,這並不是什麼爆炸性新聞,因為自2018年摩拜被美團斥資27億美元收購之後,這就是註定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