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周歲以下不能騎自行車。」3月27日,在寶山永清路小學內,上海市交警總隊民警借「交通安全微課」,為小學生講述出行安全。
當日,上海第22個全國中小學安全教育日活動在此舉行,恰逢新修訂的《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條例》於兩日前實施,交警普及了不少新規中與未成年人息息相關的內容。
其實今年年初,上海市教委和市交警總隊就已經在中小學學生中開展過與道路交通相關的安全教育,還專門對使用共享單車的年齡限制作出了提示。
「然而我們還是看到,最近一段時期,隨著種類繁多的共享單車出現,馬路上有不少未滿12周歲的孩子在騎共享單車。」上海市教委副主任賈煒在活動中表示,這說明安全教育工作還是要引起各方高度的關注。
賈煒希望社會各界包括企業也能參與進中小學生的安全教育中。比如共享單車管理,應考慮如何避免不滿12周歲的孩子使用,這需要更多技術上的保障和日常管理。
交通安全體驗館:VR技術融入安全教育3月27日,上海永清路小學的「安全童行」交通安全體驗館內布置了諸多模擬裝置,讓孩子親身體驗交通安全重要性。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看到,比如「醉酒體驗」利用VR技術,讓小學生體驗酒後行走(駕車)的感覺,使他們親身感受這一行為的危險性。
永清路小學學生進行消防演練 澎湃新聞記者 李菁 圖又比如「Mini城市」,讓小學生駕駛平衡車任選線路環繞整個場館,過程中需注意紅綠燈、地面標識、單行道、停車線等諸多交通要素。
館內還設有「安全小遊戲」終端,學生需要在模擬動畫場景中,找出所有違反交通規則的行為。
交通安全體驗館的「Mini城市」模擬駕駛體驗 澎湃新聞記者 李菁 圖現場一名小學生告訴記者,他的班級每個月都會來一次安全體驗館,「安全童行」體驗館是永清路小學實施生命教育的重要場所。
結合場館實踐項目,學校還在各班推行德育校本課程「安全童行」,讓每名學生掌握安全出行技能,並培養應急和自我保護能力。
在當日安全教育日活動現場,上海市交警總隊民警為小學生上了一堂「交通安全微課」:如騎自行車一定要年滿12周歲;騎自行車經過路口時要下車推行;開車門時,左手開右車門,右手開左車門。
民警同時普及了「新交規」中的有關規定,呼籲學生「放下手機,抬頭步行」,同時也希望孩子們回去提醒父母。
市教委:學生安全教育需納入課程和評價22年來,上海的安全教育已延伸到了多種領域。
目前,上海的公共安全教育涵蓋交通、氣象、消防、海事等領域,涉及水上安全、居家安全、飲食安全、交通安全等主題,上海市教委表示,據統計,近幾年上海中小學生非正常死亡中因交道事故的比例逐年下降。
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課程體系也在不斷建設加強中。
在「安全教育日」的基礎上,從2014學年起,上海市教委明確將每學期開學第一周設為全市學校「安全教育周」。賈煒表示,「安全教育周」不僅要抓常規內容,還要抓實時更新內容,比如道路交通新條例。
賈煒還建議學校將安全教育內容納入課程,堅持不懈地教與學。他表示,學校應將安全教育納入師資培訓中,尤其是對於小學和幼兒園教師,應重點培訓急救技能,並將對學生、教師的安全教育內容納入到對學生、教師的評價體系中,「只有納入課程、納入評價、納入教學,安全教育才能落到實處」。
賈煒希望社會各界包括企業也能參與進中小學生的安全教育中,把安全教育作為社會責任來推動。比如共享單車管理,應考慮如何避免不滿12周歲的孩子使用,這需要更多技術上的保障和日常管理。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