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委:仍有12歲以下孩子騎共享單車,需要更多技術保障

2021-01-11 澎湃新聞

「12周歲以下不能騎自行車。」3月27日,在寶山永清路小學內,上海市交警總隊民警借「交通安全微課」,為小學生講述出行安全。

當日,上海第22個全國中小學安全教育日活動在此舉行,恰逢新修訂的《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條例》於兩日前實施,交警普及了不少新規中與未成年人息息相關的內容。

其實今年年初,上海市教委和市交警總隊就已經在中小學學生中開展過與道路交通相關的安全教育,還專門對使用共享單車的年齡限制作出了提示。

「然而我們還是看到,最近一段時期,隨著種類繁多的共享單車出現,馬路上有不少未滿12周歲的孩子在騎共享單車。」上海市教委副主任賈煒在活動中表示,這說明安全教育工作還是要引起各方高度的關注。

賈煒希望社會各界包括企業也能參與進中小學生的安全教育中。比如共享單車管理,應考慮如何避免不滿12周歲的孩子使用,這需要更多技術上的保障和日常管理。

交通安全體驗館:VR技術融入安全教育

永清路小學學生表演交通手勢操  楊嘉璐 供圖

3月27日,上海永清路小學的「安全童行」交通安全體驗館內布置了諸多模擬裝置,讓孩子親身體驗交通安全重要性。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看到,比如「醉酒體驗」利用VR技術,讓小學生體驗酒後行走(駕車)的感覺,使他們親身感受這一行為的危險性。

永清路小學學生進行消防演練 澎湃新聞記者 李菁 圖

又比如「Mini城市」,讓小學生駕駛平衡車任選線路環繞整個場館,過程中需注意紅綠燈、地面標識、單行道、停車線等諸多交通要素。

館內還設有「安全小遊戲」終端,學生需要在模擬動畫場景中,找出所有違反交通規則的行為。

交通安全體驗館的「Mini城市」模擬駕駛體驗  澎湃新聞記者 李菁 圖

交通安全體驗館的「醉酒體驗」  澎湃新聞記者 李菁 圖

現場一名小學生告訴記者,他的班級每個月都會來一次安全體驗館,「安全童行」體驗館是永清路小學實施生命教育的重要場所。

結合場館實踐項目,學校還在各班推行德育校本課程「安全童行」,讓每名學生掌握安全出行技能,並培養應急和自我保護能力。

在當日安全教育日活動現場,上海市交警總隊民警為小學生上了一堂「交通安全微課」:如騎自行車一定要年滿12周歲;騎自行車經過路口時要下車推行;開車門時,左手開右車門,右手開左車門。

民警同時普及了「新交規」中的有關規定,呼籲學生「放下手機,抬頭步行」,同時也希望孩子們回去提醒父母。

市教委:學生安全教育需納入課程和評價

22年來,上海的安全教育已延伸到了多種領域。

目前,上海的公共安全教育涵蓋交通、氣象、消防、海事等領域,涉及水上安全、居家安全、飲食安全、交通安全等主題,上海市教委表示,據統計,近幾年上海中小學生非正常死亡中因交道事故的比例逐年下降。

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課程體系也在不斷建設加強中。

在「安全教育日」的基礎上,從2014學年起,上海市教委明確將每學期開學第一周設為全市學校「安全教育周」。賈煒表示,「安全教育周」不僅要抓常規內容,還要抓實時更新內容,比如道路交通新條例。

賈煒還建議學校將安全教育內容納入課程,堅持不懈地教與學。他表示,學校應將安全教育納入師資培訓中,尤其是對於小學和幼兒園教師,應重點培訓急救技能,並將對學生、教師的安全教育內容納入到對學生、教師的評價體系中,「只有納入課程、納入評價、納入教學,安全教育才能落到實處」。

賈煒希望社會各界包括企業也能參與進中小學生的安全教育中,把安全教育作為社會責任來推動。比如共享單車管理,應考慮如何避免不滿12周歲的孩子使用,這需要更多技術上的保障和日常管理。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上海公共機構節能宣傳周開幕,鼓勵機關人員騎共享單車出行
    作為牽頭部門,上海市機關事務管理局今年以「雲起綠水青山,共享健康低碳」為主題,推出包括「綠色理念雲宣傳、綠色出行運共享、綠色辦公雲互動、綠色技能雲培訓」在內的一系列線上主題宣傳活動。線上活動由4個板塊組成。一是「綠色理念雲宣傳」,營造垃圾分類新時尚。
  • 支付寶騎共享單車每天最多獲得多少綠色能量
    支付寶騎共享單車每天最多獲得多少綠色能量?最近應該有一些玩螞蟻森林的朋友想要知道騎共享單車可以獲得多少綠色能量。PConline水銀師小編現在就為大家帶來了騎共享單車獲得綠色能量的上限介紹。相信對你有所幫助。
  • 我被這詞環繞:共享單車
    數以萬計的共享單車被投放在校園、地鐵站、公交站和居民區等地,用戶只需通過手機掃一掃就可以馬上使用。截至到2017年7月,全國共享單車註冊人數超過1.3億人次。今年12月,共享單車更入選由中國社科院和百度聯合發布的「2017年民生熱詞榜」。共享單車以「共享」為前提,徹底顛覆了傳統的自行車行業。它既具備隨開隨用、隨停隨放的天然優勢,又能通過線上支付,方便快捷。
  • 「共享單車」註定是智慧出行的一部分
    自行車出行本身出行就有限制,天氣不好時不能騎,身體狀況不好時不能騎,天黑不能騎,拿一些東西時不能騎、甚至對著裝也有要求(如女生夏天穿裙子不能騎車);隨著經濟發展,短距離出行可以選擇的方式也很多,比如步行、公交車、自駕、打車、班車等;騎自行車有一定風險,因為城市裡大多沒有自行車道,有自行車道的也多數被佔用(停車、賣東西、行人走等),導致你需要和汽車搶道;最重要的一點是自行車的獲取難度比較大,不僅包含找車
  • 從楊浦誤騎到羅涇!84歲老人兩天騎共享單車行30公裡……
    新民晚報訊 (記者 郭劍烽)前天,寶山羅涇鎮塘灣村志願者在夜間道口值守時發現一名迷途老人,老人竟已離家2日,一人騎著共享單車已誤行30公裡,最終在民警與志願者共同努力下老人順利回家。圖說:小區志願者為老人準備了泡麵。
  • 共享單車席捲,廣州街頭單車店倒下一大片
    記者近日走訪市區9家單車店發現,7家關門歇業,剩下的兩家在苦苦支撐,有的店同時賣起了皮箱書包等其他商品。市民經歷:成品單車買不到,網購單車不會裝今年9月,市民何先生的孩子剛上幼兒園,為方便妻子接送孩子讀書,他想在國慶期間為妻兒選購一輛自行車。「共享單車不能裝座椅,就想著自己去買輛單車。
  • ofo回應還清欠款是謠言 曾經共享單車現在怎麼樣了?
    我們用實際生活舉個例子,正常人騎自行車的車速為每小時12-20公裡,我們粗略估計騎行速度為每小時15公裡,所以如果你家距離地鐵站0至3.75公裡,那麼你需要支付的騎行費用為1.5元,如果你家距離地鐵站3.75至7.5公裡,那麼你需要支付的騎行費用為2元。當然這僅僅只是理論值,實際生活中的紅綠燈會進一步延長用戶的騎行時間。
  • 智能共享單車的科技密碼
    下了公交,出了地鐵,路不太遠,單靠雙腿走,累點倒是無所謂,關鍵是有上班遲到的風險,心裡除了鬱悶,還有一個字——煩!共享單車的出現,解決了出行最後一公裡的痛點!看到低碳、環保、綠色這些關鍵詞,政府、市民都發自內心地支持,堅決支持!小物件大智慧,簡約但不簡單!一切來得太突然!不到一年,智能共享單車就獲得了「新四大發明」之一的美譽。真是「人怕出名豬怕壯」,想低調都不行!
  • 共享單車快慢分季節?紐約公交趕不上三輪?
    對於有些較長的路程,比如從東邊聯合國大廈到西邊的地獄廚房(Hell's Kitchen),共享單車出行的速度在一天90%的時間裡超過了計程車。值得一提的是,在2016年7月到2017年6月期間,計程車從42街到59街總共需要的時間是共享單車的八倍,顯然騎自行車會比乘計程車更加省時。
  • 共享單車併購背後有何玄機
    我們需要風投讓我們來贏得時間,用這個時間窗口來探索我們的盈利模式」。去年冬天摩拜的一份財務報表顯示,共享單車在一個月內經營成本近3億元,折舊費用約3億元,而包括用戶付費等收入總額只有1億多。也就是說,共享單車在淡季,每個月就虧損數億元。  為此,共享單車企業也曾想像過各種盈利方式。此前,小藍單車設想過在車身上設置顯示屏,與定位系統相結合,做精準的線下廣告展示和分發。
  • 哈囉出行2019年度盤點:瀋陽人去年騎共享單車減少碳排放量超2.5萬噸
    共享出行,節能減排,過去一年瀋陽人因選擇哈囉共享兩輪出行工具而減少的碳排放量超2.53萬噸,相當於種植了超141萬棵梭梭樹。 2019年,瀋陽的雙魚座最愛共享出行 數據還勾勒出了瀋陽共享單車用戶的群像。
  • 朝鮮街頭的共享單車為什麼無人問津?
    在朝鮮旅行期間,讓我覺得意外的是平壤街頭能見到共享單車。大家都知道,共享單車在我國一度非常火熱,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共享單車,由此也造成了各種亂象。現在共享單車已回歸理性,管理也更加規範。騎共享單車出行,如今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共享單車是一種新鮮事物,對我們來說都很時髦。
  • 誰動了我們的共享單車?
    在創新的浪潮下,共享單車走進了人們的視野。共享單車因為其特性大大方便了大部分人的出行。不過,伴隨著共享單車的便利而來的也有不少的不和諧現象,小編最近就遇到了這麼一件事。那是一個陰天微風的早上,小編想去附近的萬達廣場買買買,腦海中第一時間就想到了之前騎過的小黃車,於是果斷打開了地圖。好的,最近的小黃車有點遠,不過沒關係,小編非常願意付出這點時間。
  • 共享單車都添上屏幕了,但我們需要的真的不止於此
    實際上,從共享單車在街頭出現到現在,不論是摩拜、ofo還是小藍等品牌,在自行車上都嘗試了一些科技元素,在這些變化當中,共享單車變得越來越好用,但它仍有值得提升的部分,今天我們不妨一起來聊聊,想讓共享單車變得更好用,這些單車品牌還能怎麼做?新技術萌芽的傳統自行車這麼多年,我們身邊的傳統自行車其實沒有發生太大變化。
  • 放假我們已經離不開共享單車,但騎行中出事故誰來賠償,掃到假...
    「目前在技術上沒有問題。」用戶人身安全誰來保障——企業:車輛有質保,用戶送保險律師:應豐富險種,公開保險協議及額度,並明確受益人共享單車即刷即用,在方便出行的同時,也存在安全隱患。今年3月26日下午,上海一名11歲男童騎著ofo共享單車與一輛大巴車發生碰撞,不幸身亡。根據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規定,在道路上騎行自行車必須年滿12周歲。
  • 多個二手物品交易平臺叫賣共享單車,還能花千元學費學解鎖
    近日,多個二手物品交易平臺上出現共享單車,叫價在40元至100元不等,甚至還教授共享單車開鎖技術,每個品牌要價1000元。二手物品交易平臺上驚現共享單車近日,有網友表示,ofo小黃車出現在某二手物品交易平臺上。截圖顯示,該二手物品交易平臺用戶「後座2144」正以59元的價格出售小黃車。
  • 共享單車給企業、打工者、城市帶來怎樣的改變?
    Ofo最終沒有熬過2018年,而退押金也成為著名段子:排隊系統顯示,一些用戶需要等到2050年才能拿回300元押金。最終的結果無非是全體用戶「被動」地替ofo創業失敗買單。相比之下,摩拜單車的質量和服務要好得多,車身堅固、定位裝置準確、車子的故障率非常低。有傳言說:他們曾經想請代工大王富士康幫其生產金屬車身,可見摩拜從第一開始就想把產品做好。
  • 共享單車的「升級版」是什麼樣子?
    究其原因,大家可能並不是為了 77.77 的紅包,而是一種玩的心態,更多的也許是對於小黃人的喜愛。從商業角度而言,ofo 確實做了一次成功的借勢營銷,以後,ofo 與小黃人的營銷案例也許真的會被「抄爛」。扯皮不少,不過當你在「騎」小黃人的過程中,也許你會發現小黃人車(暫且這麼稱吧)其實除了外觀之外,其餘方面好像並沒有太大的改善。
  • 共享單車以幾何級數增長 須警惕「馬爾薩斯陷阱」
    時至今日,共享單車要想掙脫陷阱、良性發展,顯然需要更具全局性的社會治理。  有人設想:如果在共享單車興起之初,就加以規範,是否能夠避免今天的亂象呢?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楊宏山認為,這個想法不太現實。
  • 共享單車 報廢求解(圖)
    10月9日,河北區紅星路與幸福道交口西側、紅星路小學附近人行道上,大量共享單車堆積,其中多為摩拜。共享單車有的佔壓了綠地,有的疊在一起,不少已破舊損壞。10月11日,在河西區珠江道一處地鐵建設工地圍擋外,十幾輛共享單車三五成堆地丟在角落裡,有的已然破損,不管是完整的不完整的,無不落滿塵土,看上去很久沒有人騎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