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都添上屏幕了,但我們需要的真的不止於此

2021-01-13 極客公園

作者:

5月19號,一條關於小藍單車的官方消息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小藍單車宣布推出一款全新的「智能」車型,就是下面這輛

這一次,官方不但將自行車升級成了碳纖維車架,還在車前加上一個屏幕,用來進行導航、並顯示速度、距離等信息。當然,官方還表示這塊屏幕可以作為服務推廣平臺成為共享單車盈利的一部分。雖然大家對輛車討論很多,但毫無疑問它成功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

實際上,從共享單車在街頭出現到現在,不論是摩拜、ofo還是小藍等品牌,在自行車上都嘗試了一些科技元素,在這些變化當中,共享單車變得越來越好用,但它仍有值得提升的部分,今天我們不妨一起來聊聊,想讓共享單車變得更好用,這些單車品牌還能怎麼做?

新技術萌芽的傳統自行車

這麼多年,我們身邊的傳統自行車其實沒有發生太大變化。在共享單車出現以前,市面上的自行車,嘗試加入了電助力系統,或者使用新材料來增強其性能,但直到共享單車出現,我們才得以見到一個傳統事物如何巧妙結合技術讓我們生活發生改變。

因為共享單車,我們身邊大多數人第一次嘗試用掃二維碼的方法開鎖,第一次在手機上尋找身邊的自行車,或者第一次用這樣的方式外出遊玩。在這背後,我看到的其實是自行車在向著「智能硬體」的轉變。

典型的例子是摩拜單車、不但最開始設計成了實心輪胎、沒有鏈條、依靠齒輪傳動的「非主流」車型,而且還在自行車裡內置了聯發科晶片,這樣一來,將你的手機端、城市中的自行車端以及雲端三方共同組成物聯網(IOT)系統,所以我們才能看到,只需要用手機掃一下二維碼,就能直接打開自行車。

(摩拜單車之前使用的是MT6261晶片,小藍單車使用的是MT2503晶片)

不僅如此,現在你還能在一些單車騎行應用中看到自己走過的路徑,以及消耗的熱量信息,這些也都離不開晶片的支持。

晶片之外,還有一個細節一定有人留意過。很多共享單車的車筐有一塊黑色的板子,它看起來像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板子,但實際上這是太陽能電池板,在光照不錯的情況下,能夠給自行車提供足夠的電能,這樣自行車車鎖就能正常工作了。

而除了這些之外,今天的共享單車實際上還有更多潛力,有很多能改進讓它變得更加充滿實用,同時又充滿科技感的升級,這些也是我所期待未來會發生的。

越來越主流的實心胎

充氣輪胎的車子騎起來要比實心無氣胎舒服很多,但當我們興衝衝找到一輛車時,發現車胎沒氣了,要不就是扎胎了,這種體驗著實不爽。對維護人員來說,車胎維護也是很頭疼的事,所以越來越多的,我們看見了各種實心無氣胎單車出現。

無氣胎有很多好處,但對我們的屁股可能還不夠友好。所以,作為輪胎大廠的普利司通,最近就拿出了新的無氣胎,我們先來看看它究竟是怎樣設計的。

從造型上看,這款無氣胎內圈分做兩層,但仍然延續了輻狀結構,區別在於這一次內圈與外圈之間的部分使用了密度更高的熱塑性樹脂輻條圈,保證強度的同時,儘量提升舒適度。

(如今的自行車胎是從過去的汽車車胎演化而來)

這款輪胎的設計並不是設計是異想天開的結果,實際上,在2011年,普利司通就造出了用於小型機動車的無氣輪胎,當時的造型就是今天看到的這個造型的原型。普利司通希望能夠通過減少輪胎更換,從而間接減少機動車碳排放,並且對於汽車維護也更容易。

六年之後,這款被壓扁的車輪不但看上去更加美觀,而且結構上採用的這種內外圈設計也能減少騎行時的不適感。我相信相比傳統的無氣胎,這樣的車胎騎行起來會更舒服,而且也很有個性。另外,想想看,如果共享單車全都能夠使用上這樣的輪胎,那麼對於維護來說也會變得更加容易,省下不少維護成本,感覺會是一石二鳥的好事情。

普利司通表示,這款輪胎所有材料均為可回收材料,將會在2019年投入市場,不知道國內什麼時候能出現類似的輪胎,如果有的話,我還真想嘗試一下。

導航提示+夜間車燈需要完美結合

很多人都說小藍單車要在自行車上加一塊屏幕的想法雖然好,但有些理想了,一定會出現很多人想要破壞單車,把屏幕帶走,而且也有人在質疑對於共享單車來說,加入輔助導航功能到底有多重要?我想,也許從一些調查數據中能得出推論。

這是今年3月,企鵝智庫對於摩拜單車和ofo用戶的調查數據。可以看大,雖然比例最小,但對全國已經上千萬兩的共享單車,仍然有超過6%的用戶通過共享單車騎行5千米以上。

那麼我們可以假設,這一部分人在騎行過程中,至少會拿出手機地圖來進行一次導航,那麼按照比例來講每天就有上百萬人在騎車時拿出手機進行導航,所以如何方便的為共享單車加入一個輔助導航的功能,也許是很有必要的。

事實上,我已經不止一次聽到身邊的人對我說,每次騎著共享單車出去玩都要時不時拿出手機來看導航路線,而假如戴著耳機聽著語音來導航,又會很不安全。這就是小藍單車推出屏幕作為導航顯示的原因,但其實一般情況一邊騎車一邊低頭看手機就不夠安全,如果換成一個更大的屏幕,或許還會出現這種問題,我想,下面這個裝備可能會更好:

這個叫SmartHalo的自行車導航儀有一個簡單的顯示屏,它只能顯示紅色、綠色的燈光,除此之外不會有任何其他幹擾信息。每當你使用手機開始導航時,它會通過藍牙將導航信號展示出來,非常簡單直觀,讓你掃一眼就知道該怎麼走,也避免了停在路邊拿手機看路的麻煩。

由於SmartHalo通過藍牙連接在你的手機上,所以它不但可以進行導航,還能在你騎行有電話或者信息時進行提示,方便你能第一時間知道有電話打進來,當然,這也只是通過燈光簡單提示你,並不會干擾你正常的騎行。

另外,除了導航和消息提示之外,SmartHalo還能充當夜間行車的車燈,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晚上騎車會路過一些沒有路燈而且還比較昏暗的道路,但這個功能無疑會增加你騎車時的安全性,同時,SmartHalo的防水防塵功能也很好,在極端的天氣中,也能使用,可以說,給自己的自行車安裝一個也很不錯。

亂停亂放很心煩?

共享單車的出現解決了長期困擾人們的「最後一公裡」難題,但是假如某一天,我們看到共享單車扎堆,雜亂無章擺放在路邊,那麼到底是更方便了呢,還是讓我們生活不便?

這不是假設,現在我們正在面臨這樣的問題,看到在路邊停著一大堆共享單車,造成擁堵,我想你一定也會頭痛。所以近期,我們看到已經有一些城市要求未來共享單車必須停放在「電子圍欄」裡,以規範共享單車行業。不過,要說起共享單車管理方面,作為鄰國的日本,用的手段就更先進了。

這個單車回收系統名叫ECO-Cycle,是由日本一家叫Giken的公司負責設計建設的。這張圖很直觀的體現了它的特色。

這套系統接入的自行車需要在出廠前安裝一個感應器,相當於車子的「身份證」,用戶在註冊會員繳納一定的費用之後就能使用了,存車過程完全自動化。

找到存車點,把車子放在凹槽中,自行車就會被自動鎖住。

然後按一下門口的按鈕,就不用再管啦,車子會被直接放進地下車庫。

取車時也很方便,在車庫門前進行身份確認,只需十幾秒,自行車就從門口出來了。

相比在地面上雜亂無章的停放,地下車庫的整齊有序是顯而易見的。而建造這樣的地下車庫系統也並沒有想像中那樣複雜,通過使用打樁機先形成圓柱形牆壁,然後挖掉圓柱內的土壤,接著將整套系統設置好,然後建造入口就能完成,由於在打樁時就採用了抗震材料作為停車場「圍牆」,所以最終建成的地下停車場也能抗震。Giken公司的地下汽車車庫也是類似的設計。

這套系統建成之後一切操作均為自動化,所以一方面大大提升了存車的效率,另一方面解決了路邊亂停亂放的問題。實際上,這樣一個直徑8.5m,深度11.6m的地下圓柱形車庫,可以容納204輛自行車。這套系統也已經在三年前在日本採用了,目前日本至少有16個地區43個站點採用了這套系統。

Eco-Cyle系統存在兩個問題,一是造價很貴,單個站點耗費大約150億日元,二是要在地下打洞,會有很多困難,在日本,這項工程是由政府和企業共同完成,在國內似乎難以實現。不過,以當下共享單車的「激烈競爭」勢頭來看,我倒真希望有誰能好好規範一下行業,讓它在方便生活的同時,不要成為新的負擔。

除霧霾的空氣淨化自行車你願意騎嗎?

你還記得荷蘭設計師DaanRoosaegaarde之前曾經在北京建了一座吸霧霾的塔嗎?為了對付中國的霧霾,他造了一個白色的空氣淨化塔SmogFreeTower,通過釋放正電荷到周圍的空氣中,形成微弱的靜電場,然後利用內部裝有負電荷的裝置將汙染顆粒捕獲,並排出乾淨空氣。

當時,這座7米高的塔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不光是因為它能耗很低,能淨化空氣,還有最後將汙染物壓縮成立方體,做成戒指的創意,可以說既有創造力,又具有一定的環保意義。

而最近,他又想到了新點子,還是為了解決霧霾,他設想了一輛能夠進行空氣淨化的自行車——SmogFreeBike。

這輛自行車設想的工作原理和早前的空氣淨化塔類似,通過在車前安裝的一個簡單的空氣吸收裝置,把周圍的汙染物顆粒通過電荷吸附的形式吸附於裝置內,並排除新鮮空氣,這樣,當你在騎自行車時,車上的這套設備能將空氣中的汙染物攔截下來。

儘管只是概念階段,DaanRoosaegaarde也並非說說而已,他說自己的工作室設在荷蘭以及北京,所以他了解環境汙染帶來的危害。而現在,中國越來越多的共享單車出現,也許能夠通過這種方式去做一些改變,雖然他明白「一座塔或者幾輛自行車不能解決中國的空氣汙染,但這個想法至少會激發大家去創造一個更綠色環保的城市。」

他說得對,不管怎麼樣,共享單車已經是這一年多時間裡,在城市當中最讓我們感到便利的存在了,如果我們能有機會利用它讓城市生活變得更好,我們為什麼不開始動手去做呢?

誰是大英雄

相關焦點

  • 共享單車的「升級版」是什麼樣子?
    作者:最近一段時間,共享單車圈內真是熱鬧非凡。摩拜與 ofo 相繼融資,作為剛剛創業近兩年的創業公司,無論單筆融資規模還是融資速度與融資總規模都算的上是空前的。而 ofo 與小黃人的「聯姻」,更是被稱為「史上最黃 CP」。
  • 廢棄的共享單車,都去哪兒了?
    一些二手交易平臺上出現了不少共享單車的零件公開販賣;而在一些區域,更有人悄然在路邊對這些年久失修、無人問津的共享單車進行著「廢品回收」。本文來源:創業資本匯  作者:張國鋒 嶽亞楠倒閉只是開始:二手交易平臺上出售共享單車日前,朋友小汪告訴記者,在「閒魚」平臺上搜索二手單車時,居然發現有共享單車在上面公開出售。
  • 朝鮮街頭的共享單車為什麼無人問津?
    在朝鮮旅行期間,讓我覺得意外的是平壤街頭能見到共享單車。大家都知道,共享單車在我國一度非常火熱,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共享單車,由此也造成了各種亂象。現在共享單車已回歸理性,管理也更加規範。騎共享單車出行,如今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共享單車是一種新鮮事物,對我們來說都很時髦。
  • 誰動了我們的共享單車?
    在創新的浪潮下,共享單車走進了人們的視野。共享單車因為其特性大大方便了大部分人的出行。不過,伴隨著共享單車的便利而來的也有不少的不和諧現象,小編最近就遇到了這麼一件事。那是一個陰天微風的早上,小編想去附近的萬達廣場買買買,腦海中第一時間就想到了之前騎過的小黃車,於是果斷打開了地圖。好的,最近的小黃車有點遠,不過沒關係,小編非常願意付出這點時間。
  • 共享單車的心臟-詳解共享單車核心原理
    共享單車的風靡,相信大家都有體驗過了,其原理功能大概一名理科生或者有著電子科技愛好的人大概都能猜出來,但是作為一名嵌入式工程師或做電子行業的一定會對裡面核心模塊感興趣,那今天我從網上搜集的一些信息(畢竟不敢自己拆...),和大家一起解開共享單車的秘密。
  • 共享單車困局:共享單車為何成了無人認領的「殭屍車」?
    在一些街道拐角處、地鐵附近或者公交車站周邊的空地上也時不時可以看到橫七豎八、堆放在一起的數量驚人的ofo或摩拜或其他品牌的共享單車,以致於被大家戲稱為共享單車「墳場」。實際上,這些單車並非都是損毀的。在大興舊宮一個停車場內,堆放著大量的、至少三個品牌的共享單車,記者從中挑選了幾輛摩拜和ofo單車,嘗試了一下,均能開鎖並正常行駛。
  • 我被這詞環繞:共享單車
    這一年,共享單車在共享經濟的熱潮下應運而生。2016年底, 一張關於共享單車的手機截屏躥紅網絡,24個共享單車app霸滿了整個手機屏幕。一時間,以ofo和摩拜為首的二、三十個新的共享單車品牌紛紛湧入市場。共享單車是網際網路快速發展的產物,其實質是共享經濟。
  • 10年前就出現的共享單車,為啥在中國火了?共享單車的前世今生
    ,今天我們所熟悉的摩拜單車,已屬於第四代共享單車的範疇,其最初形式在2005年的匈牙利出現。身份驗證需要用戶提供身份信息或繳納較高額度的押金,這較為有效地避免了用戶的道德風險。第四代系統採用智能App進行身份驗證,還可以與徵信系統相連接,為高信用客戶提供免除押金服務,帶來差異化的用戶體驗。同時移動互聯時代,擁有用戶信息帶來的數據積累,為共享單車運營公司帶來移動消費入口的機遇。
  • 從物聯網卡到共享單車,原來我們的出行可以這麼智慧!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進一步開放,共享經濟也被推到了高潮,像共享單車、共享汽車、共享充電寶等一大批共享設備也開始在市場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而今天我要講的就是共享單車是如何方便我們的生活的。
  • 共享單車 報廢求解(圖)
    回收處理三大難題前不久,在市道路運輸管理局召開的一次業界座談會上,法規處(研究室)調研員付向東說:「報廢共享單車回收處理,是提給我們的課題,已經算不上未雨綢繆了,現在需要做的就是擺問題,想辦法,談下一步怎麼做。」換言之,這句話的意思是:「報廢共享單車的處理已迫在眉睫,而目前來看應該還存在很多問題,大家一起來想想辦法,該如何把這項工作推行下去,使之順利實施。」
  • 共享單車併購背後有何玄機
    在4月13日舉辦的「零界·2018年CEO峰會」上,金沙江創投董事總經理、ofo早期投資人朱嘯虎評論美團併購摩拜一事時稱,去年年底是共享單車合併的唯一機會,摩拜和ofo合併後估值還有兩三倍的空間,不過兩家沒有選擇合併;共享單車在頭部城市的投放其實已經飽和了,摩拜和ofo這兩家公司都已經看到天花板了。
  • 共享單車的連接方式探討
    共享單車是IoT(物聯網)應用的一個範例,其形態很好地詮釋了低功耗、廣覆蓋、大連接情況下的IoT的使用。  共享單車的由來是共享經濟。IoT顧名思義,就是把萬物都連接在一起。當把共享經濟、IoT概念和自行車聯繫在一起的時候,就出現了新的形態,解決了短距離、便捷交通出行需求。  共享單車的整個商業鏈條是怎樣?
  • 一文讀懂共享單車的核心技術原理
    共享單車已經成為了中國新四大發明之一,被輸往了世界上很多城市。 共享單車已經成為了中國新四大發明之一,被輸往了世界上很多城市。在我看來,雖然共享單車的實現並不複雜,其實質是一個典型的「物聯網+網際網路」應用。應用的一邊是車(物)、另一邊是用戶(人),通過雲端的控制來向用戶提供單車租賃服務。
  • 超380000輛共享電單車!長沙出手了
    現場 城區電單車大幅「瘦身」,扎堆違停現象減少「以前這裡被單車堵得水洩不通,從地鐵站裡出來路都走不了,現在你看,已經沒有幾輛車了。」3日下午5時30分,錦泰廣場地鐵站2號出入口,幾位剛從地鐵站出來的市民說。
  • 廢棄的共享單車新去處:二手交易平臺、廢品回收站
    近期,證券時報·創業資本匯記者獲悉,在一些二手交易平臺上出現了不少共享單車的零件公開販賣;而在一些區域,更有人悄然在路邊對這些年久失修、無人問津的共享單車進行著「廢品回收」…… 倒閉只是開始:二手交易平臺上出售共享單車 日前,朋友小汪告訴記者,在「閒魚」平臺上搜索二手單車時,居然發現有共享單車在上面公開出售
  • 共享單車競爭發展對策及建議
    文王 佳 馬阿佳  蓬勃發展的共享單車(共享單車是運營商向用戶提供的、在公共區域放置無樁自行車供用戶隨取隨用的一種分時租賃活動)行業,讓我們看到中國重塑「自行車王國」的可能。  (三)靈活性  共享單車的使用完全取決於使用者的需求。共享單車不同於滴滴打車之類的共享產物,用戶通過自主選擇,基於自身需求完成租賃活動。該過程可以說基本無專人監督,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使用者的自身素質和意志,部分人鑽了空子,一些不文明用車、私佔單車的行為也就上演了。
  • 其它國家的共享單車啥樣?基本都有停車樁
    巴黎為兒童設共享「專車」共享單車運營商:Velib歸還方式:有樁收費:不超過半小時免費,之後每半個小時1歐元,周租5歐元,月租29歐元2007年7月15日,法國巴黎推出自行車共享系統Velib(法語「自由自行車」的簡稱),成為世界上首個大規模出現的共享單車系統。
  • 馬雲一統共享單車江山,以後單車免費 免押金 免掃碼!
    共享單車爭了這麼久,沒想到半路殺出個馬雲—— 今支付寶出手,高調宣布螞蟻金服已與>ofo、永安行、小藍、funbike、優拜等共享單車品牌完成合作,意味著分裂割據的共享單車局面,最終被秦皇馬雲給收了,一統共享單車江山!
  • 共享單車使用原理的全面解讀—小強單車
    用戶通過手機APP可以查看附近的共享單車,並進行預約,然後通過地圖引導找到單車,並通過掃二維碼遠程開鎖進行騎車,其實很多用戶好奇為什麼共享單車只需要通過手機端掃一掃就可以開鎖騎走呢。  共享單車使用app開可以完成付費和行駛線路記錄,其實是通過車身鎖內集成了嵌入式晶片,GPS 模塊和 SIM 卡,隨時監控自行車在路上的具體位置,這裡就給大家解讀共享單車背後的使用原理。
  • 共享單車「添堵」怎麼「破」?煙臺交警重拳出擊整治違規亂象
    針對這一亂象煙臺交警部門重拳出擊對共享單車違規現象開展整治。學校門前共享單車亂停放影響交通近期,魯東大學和部分小學門前被大量共享單車佔據,導致學校門前擁堵,人車混行的場景頗為多見,存在較大安全隱患。交警部門加大對商圈周邊共享單車亂停治理除此之外,煙臺交警也聯合城管部門對市區商圈、醫院、景點等人流量較大的海港路、毓西路、山海路等主次幹路不按規定擺放的各類共享單車進行清理,對影響市民正常通行的還車點予以取消,並責令企業控制各還車點共享單車投放數量,避免「扎推」情況發生。截至目前,市區共拖移不按規定擺放共享單車5000餘輛,取消不合理還車點位150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