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已經成為了中國新四大發明之一,被輸往了世界上很多城市。在我看來,雖然共享單車的實現並不複雜,其實質是一個典型的「物聯網+網際網路」應用。應用的一邊是車(物)、另一邊是用戶(人),通過雲端的控制來向用戶提供單車租賃服務。
一.共享單車的「雲端應用」
1.雲計算基礎平臺
共享單車的雲端應用,是一個建立在雲計算之上的大規模雙向實時應用。雲計算一方面能夠保證共享單車應用的快速部署和高擴展性,另一方面能夠應付大規模高並發場景,滿足百萬級數量的連接需要。(例如摩拜的雲服務是建立在微軟的Azure公有雲服務平臺之上)
2.數據資產
雲端應用需要採集、存儲並管理兩類關鍵數據:
a.單車數據(物聯網特性的資產數據:包括單車的通信連接狀態、車鎖狀態、使用記錄等),單車數據由智能鎖通過通信模塊和SIM卡,經過電信運營商的網絡以及運營商的物聯網平臺,上傳到共享單車的服務平臺;
b.用戶數據(網際網路特性的用戶數據:除了用戶基本信息、消費記錄、用戶帳戶和徵信信息等,還包括用戶的行為數據:騎行的路徑和位置信息)。正如此文開頭所述,共享單車是「物聯網+網際網路」應用,所以企業資產(單車)和用戶數據是共享單車企業的核心資產。
3.平臺服務
由於共享單車一方面涉及海量的物聯網數據、用戶數據的管理,另一方面又要隨時跟進用戶需求而做功能開發和優化,所以應用之下會先構建平臺服務(PaaS)。配備平臺服務層,一方面能夠使得應用承載百萬量級的高並發數據流,另一方面又能做到資源和能力的動態調配、功能的靈活開發。
所以,摩拜不僅使用了微軟的基礎雲服務(Azure),還使用了微軟的平臺服務(PaaS),包括物「Azure-Iot」平臺服務、Dynamics 、CRM、客戶關係管理服務、以及基於機器學習的預測分析功能等。
二.共享單車的「智能鎖」
從摩拜1代的簡訊解鎖和OFO 1代的手動機械解鎖,到如今的藍牙解鎖、電子圍欄、預約等新增的功能應用,智能鎖關鍵、基礎的功能已經逐漸確定下來,各家智能鎖的差異已經不大了。目前,智能鎖基本都是由控制、通信、感知、執行、供電等幾大類模塊組成。
主要的模塊功能如下:
控制晶片(單片機):智能鎖系統的控制中樞,整體負責通信、車鎖控制和狀態信息收集。
移動通信晶片(Modem):內置電信運營商的Sim卡,負責與雲端應用後臺進行通信。
藍牙通信模塊:主要是用於連接用戶手機並實現解鎖、也與電子圍欄的應用實現有關。
GPS通信模塊:物理定位功能
車鎖的傳感器:感知車鎖的開、關狀態,並將車鎖狀態信息向控制晶片上報。
車鎖的執行器:控制晶片通過執行器對車鎖進行開、關操作。
蜂鳴器:用於異常狀態的發聲告警
電源模塊:電池、充電模塊(晶片)、充電裝置(太陽能電池板;電機和測速傳感器等)
共享單車應用,其實就是通過「單車-雲端-用戶手機」之間的信息傳遞來完成的,其中最關鍵的是解閉智能鎖的過程。目前,最新的「GPS定位+藍牙」解鎖和還車模式已經比較普遍。
藍牙模式解鎖流程:
1. 手機先掃單車上二維碼,而後向雲端發起解鎖請求(請求中會攜帶掃碼單車的ID信息及用戶個人帳號信息)。雲端對用戶信息、單車信息進行核查,而後將授權信息發送給手機。(步驟1、2)
2. 用戶通過手機藍牙接口將解鎖指令和授權信息傳遞給單車的智能鎖,智能鎖核驗授權信息後解鎖,並將解鎖成功的信息通知手機。(步驟3、4)
3. 手機將解鎖成功的信息回復給雲端,雲端開始給用戶計費。(步驟5、6)
4. 在用戶騎行過程中,單車和手機APP會將各自的GPS定位信息上報雲端應用。(步驟7)
藍牙模式鎖車、還車流程:
1. 用戶鎖車後,由智能鎖通過藍牙通知手機:「還車成功」。(步驟1)
2. 手機隨即通知雲端「還車成功」,雲端將費用結算信息會送給手機和用戶。(步驟2、3)
3. 智能鎖在用戶還車後將位置信息的上報。(步驟4)
採用藍牙的方式,實現手機對智能鎖的解閉,能夠減少智能鎖的通信量(通信資費)和耗電量。不過採用藍牙方式,穩定性和兼容性不能夠完全保證。所以傳統的、比較耗電的解鎖方式(手動密碼解鎖、GSM簡訊或GPRS流量解鎖)往往還是會被保留,作為備選。
簡訊或流量方式的解鎖流程(具備GPS功能):
1. 手機先掃單車上二維碼,而後向雲端發起解鎖請求。(步驟1)
2. 雲端完成對用戶和單車的信息核查,並將解鎖指令發送給單車智能鎖,智能鎖開啟後向雲端回復「解鎖成功」。(備註:部分共享單車在解鎖信息上報過程中,智能鎖會把下一次解鎖的密碼或秘鑰也一併上報給雲端)(步驟2、3)
3. 雲端通知用戶手機,並開始計費。(步驟4)
4. 在用戶騎行過程中,單車和手機APP會將各自的GPS定位信息上報雲端應用。(步驟5)
簡訊或流量方式的鎖車、還車流程:
1. 用戶鎖車後,由智能鎖通知雲端:「還車成功」。(步驟1)
2. 雲端隨即通知用戶手機並進行費用結算。(步驟2)
3. 智能鎖在用戶還車後將位置信息的上報。(步驟3)
三.共享單車迭代的步伐不止
從整體來看,共享單車「端-雲-用戶」三位一體的應用架構並不複雜,但從行業輿論對共享單車各方面的爭論和點評來看,似乎共享單車的應用又要比純正的網際網路應用更複雜一些。其實,複雜就複雜在了對車的管理上。因為單車不再是屬於用戶的終端設備(例如手機、平板電腦)了,而是摩拜、OFO們的企業資產。
既然單車是最重要資產,就需要花心思去管理(在單車管理上,目前主要是關注:耗電、連接、零件故障、位置、使用頻率)。對單車的有效管理和用戶體驗有極大的正相關關係,單車企業對其資產(車)管理的手段和技術必然會不斷迭代和進步。
所以,如今的智能鎖都會配備GPS定位的功能,以方便企業獲取單車位置和移動路徑;智能鎖再帶上藍牙解鎖的功能,減少運營商網絡的通信流量和連接的不確定性,同時還能更省電;
單車企業跟進電信運營商推銷的NB-Iot網絡接入方案,一方面降低智能鎖通信的耗電量,另一方面增加連接可靠性,更利於資產的狀態跟蹤;研發、測試、試運行各種電子圍欄的解決方案,配合市政要求解決單車在公共場所亂停放的問題;此外,還有研發更高效穩定的供電方式、向用戶提供故障反饋頁面等等。
除了「玩車」外,單車企業還需要結合用戶行為的大數據分析,來提升單車的使用頻率。例如,工作日早晚發生的用戶潮汐效應,即大量用戶早上「湧灌」到工業園區,晚上下班「回流」到居民區所形成一種規律的「人口遷移」現象。
單車企業就需要考慮如何調度單車,以迎合用戶集中的出行需求,以提高資產(單車)使用率。
未來智能實驗室致力於研究網際網路與人工智慧未來發展趨勢,觀察評估人工智慧發展水平,由網際網路進化論作者,計算機博士劉鋒與中國科學院虛擬經濟與數據科學研究中心石勇、劉穎教授創建。
未來智能實驗室的主要工作包括:建立AI智能系統智商評測體系,開展世界人工智慧智商評測;開展網際網路(城市)雲腦研究計劃,構建網際網路(城市)雲腦技術和企業圖譜,為提升企業,行業與城市的智能水平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