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帆:「共享單車」背後的經濟學原理

2021-01-13 中國新聞網

何帆:「共享單車」背後的經濟學原理
2017-03-03 19:03:22來源:中新經緯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陳鴻燕

2017年03月03日 19:03 來源:中新經緯

參與互動 

    作者 何帆(北京大學滙豐商學院經濟學教授)朱鶴(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經政所博士)

  近期,卡拉單車突然遭遇投資方撤資的事件引起了創業投資界的廣泛關注。有的觀點認為,本次撤資反映出當前我國創業投資界仍存在盲目湧入單一市場、創業項目魚龍混雜等問題,急需加強政府引導和市場監管。我們認為,對創投資金撤資的現象不必過度擔憂,政府亦不必急於介入相關市場的監管,而應把重點放在培育透明、公平、高效的市場環境上,為創業者和投資方提供更好的投融資和創業環境。

  首先,創業項目均為初創期項目,自身風險較高,創投資金需要相應的工具和措施來管理投資風險。正因如此,許多創業項目的前幾輪融資中,投資方多會要求創業者籤訂對賭協議,約定創業項目應達到的條件。這既是對創業方的激勵和約束,也是保障投資方的重要手段。由於此類對賭協議是項目雙方按照自願原則籤訂的,足以體現雙方在事前對該項目的盈利、風險和市場前景等方面有共同認識,因此並不存在一方侵害另一方權益的問題。既然對賭協議中已經明確項目資金方擁有在一定條件下可以隨時撤出資金的權利,那麼資金方是否選擇行使這一權利就是理性個體的合法行為,這同時體現出了市場機制的公平性和靈活性。

  其次,創業項目往往伴隨著技術、產品和商業模式等層面的創新,僅憑理性思維不足以衡量創業項目投資的合理性。根據著名經濟學家熊彼特的理論,在創新的初期會先有一兩家企業成功,隨後在短時間內就會出現大量的企業跟進,從而形成規模化的市場。從最開始的網購市場,到滴滴打車、UBER等約車項目的出現,再到如今的摩拜單車和ofo單車市場,都體現出這種資金湧入式的投資現象。不僅如此,這恰恰反映出的是投資方對該市場未來前景的看好。當然,也存在投資方採取了「剩者為王」的策略,即雖然某個領域內的項目在當前階段出現虧損,但投資方依然不斷地投入資金,原因在於存活到最後的企業可以通過獲得整個市場份額實現規模效應,從而獲得盈利。但投資方是盈虧自負的主體,創業投資失敗的概率本來就遠遠高於成功的概率。只要投資方並未受到某種外部力量脅迫,或者政府並沒有通過特定的鼓勵或補貼政策在特定市場形成扭曲,那麼任何情況下,投資者對創業項目的投資都是合理行為。

  最後,本次卡拉單車創業方存在非常明顯的管理問題,項目融資規模並不大,亦不具有普遍性。卡拉單車作為一家在福建嘗試「共享單車」模式的企業,首期投放的667輛單車在一個月時間內丟了510輛,流失率達76.5%。這充分暴露出創業方存在明顯的管理問題和技術問題。同時,卡拉單車的押金管理也存在一些問題,遭到了消費者的質疑。有鑑於此,投資方才依據對賭協議的內容在短期內快速撤資。應該說,投資方前期看好共享單車市場的前景是其個人選擇,無所謂正確不正確;如今投資方依據對賭協議撤資更是行使權利,無可厚非。

  當前,中國正處在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時期,傳統的業態和商業模式已經暴露出各式各樣的問題,眾多新興產業正在迅速成長。中國擁有一個龐大的國內市場,足以催生大量的新技術和新業態的出現和普及,高鐵和網購市場就是最好的例子。隨著市場化改革的推進,許多服務行業,特別是高端服務行業的準入限制會逐步放開,這又會激發巨大的國內市場需求。因此,在未來經濟轉型的過程中,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將更多地依靠國內市場,那些能夠瞄準國內市場、準確抓住國內需求的創業項目會有非常好的市場前景。

  與此同時,創業又是一個風險很大的商業實踐,項目最終能夠取得成功離不開眾多偶然因素。在這個過程中,就需要大規模的、風險承受能力較高的、投資經驗豐富的創投資金予以支持。各級地方政府已經開始進行產業引導基金的實踐,目的就是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槓桿效應和引導效應,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支持創業項目和企業。初衷是好的,但最終能否取得良好的效果取決於能否充分調動起社會資本的活力。在這方面,英美德等發達國家政府在支持創業方面的做法值得借鑑。例如,美國政府參與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的主要方式是信用擔保,而不是直接對企業提供融資,同時通過實行「小企業投資公司計劃」選擇合格的創業投資基金公司,再對這些創投公司進行注資或融資支持,並監管創業投資基金的運營。再如,以色列政府則主要通過採用有限合伙人制度,聯合國際知名的創業投資基金、產業投資基金以及其他機構投資者發起創投基金,同時,還規定這些創投基金的投資對象應主要集中於以色列戰略新興產業,通信、信息、醫藥生物醫療等領域。

  總而言之,市場應理性對待創投資金的撤資現象,政府更應保持理性,不必過度鼓勵特定行業的創業創新。在發揮政府引導作用的同時,政府應著力培育一個透明、公正、高效的市場環境,讓更多的創業項目可以更方便地接觸到創投資本,從而更好地推動創新創業,逐漸塑造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動能。(中新經緯APP)

  【專家簡介】何帆,北京大學滙豐商學院經濟學教授、海上絲路研究院執行院長。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所長,兼任中國人民銀行匯率專家組顧問、財政部國際司顧問、商務部顧問、外交部國際經濟司顧問。2005 年被評為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青年全球領袖、亞洲社會青年領袖。

  (歡迎轉載,註明來源「中新經緯」,即視為已獲轉載授權。本文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相關焦點

  • 共享單車使用原理的全面解讀—小強單車
    用戶通過手機APP可以查看附近的共享單車,並進行預約,然後通過地圖引導找到單車,並通過掃二維碼遠程開鎖進行騎車,其實很多用戶好奇為什麼共享單車只需要通過手機端掃一掃就可以開鎖騎走呢。  共享單車使用app開可以完成付費和行駛線路記錄,其實是通過車身鎖內集成了嵌入式晶片,GPS 模塊和 SIM 卡,隨時監控自行車在路上的具體位置,這裡就給大家解讀共享單車背後的使用原理。
  • 共享單車的心臟-詳解共享單車核心原理
    共享單車的風靡,相信大家都有體驗過了,其原理功能大概一名理科生或者有著電子科技愛好的人大概都能猜出來,但是作為一名嵌入式工程師或做電子行業的一定會對裡面核心模塊感興趣,那今天我從網上搜集的一些信息(畢竟不敢自己拆...),和大家一起解開共享單車的秘密。
  • 淺談共享單車智能鎖的供電原理
    共享單車最成功的技術之一,就是掃碼自動開鎖,作為共享單車品牌領導者,摩拜單車研發出了全球第一把智能鎖,成為此項技術的先驅者,下面【亦強科技】小編來淺談一個摩拜共享單車智能鎖的供電原理。  想要了解摩拜共享單車智能鎖的供電原理,我們先來簡單了解看看共享單車智能鎖具備以及馬蹄形智能鎖結構圖。
  • 圖解共享單車物聯網開鎖原理
    如今城市街道多了一道道風景線,那就是共享單車,比較出名的是摩拜單車和ofo單車,他們的出現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日常出行方式,不但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交通擁擠的問題,也為城市汽車的尾氣排放的減少做出了貢獻。貢獻單車是典型的物聯網技術應用的產品。可大家知道共享單車的工作原理嗎?
  • 手機是如何解鎖共享單車的?帶你了解背後的原理
    隨著網絡的發展和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共享單車作為新的出行方式,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方便,解決了出行最後一公裡的難題。只需要用手機輕輕掃描單車上的二維碼,就可以解鎖使用共享單車,十分方便。那麼手機是如何解鎖共享單車的呢?
  • 共享單車併購背後有何玄機
    去年冬天摩拜的一份財務報表顯示,共享單車在一個月內經營成本近3億元,折舊費用約3億元,而包括用戶付費等收入總額只有1億多。也就是說,共享單車在淡季,每個月就虧損數億元。  為此,共享單車企業也曾想像過各種盈利方式。此前,小藍單車設想過在車身上設置顯示屏,與定位系統相結合,做精準的線下廣告展示和分發。為此,小藍還開發了一款帶中控屏幕的新款單車。
  • 共享單車以幾何級數增長 須警惕「馬爾薩斯陷阱」
    馬爾薩斯陷阱雖然針對的是人口,但揭示的是經濟學一個基本原理:任何增長都會遇到承載能力的制約。  一邊是增長,一邊是無法承受增長。共享單車的泛濫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如何治理,各方都感到棘手。  在北京市月壇街道辦事處,調研員董子琴指著幾張照片,向記者介紹他們和單車企業的合作。
  • 滴滴遇挫,單車退燒,共享經濟背後的黑洞是什麼?
    由此共享經濟的概念和實踐才慢慢的國內流行開來,之後在整個國內市場上,共享民宿、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共享雨傘等等一大批處於共享經濟範疇概念之內的創業項目如雨後春筍般的流行開來。同時這樣的消費模式似乎也慢慢的被國內的消費者所接受,各個原始型創業項目的市場份額也是成幾何倍數的增長,資本也是扎堆式的湧入到這些項目中來。
  • 共享單車競爭發展對策及建議
    郭建明針對共享單車面臨的現狀、出現的意義、存在的問題進行經濟學分析,指出共享單車各品牌商應優化生產設計並創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合理布點以提高使用頻率,密切關注相關法律規定以制定出合適的運營方案,從而提高整個共享單車行業的資源利用效率、降低投資風險。
  • 從共享單車,看創新成敗規律-虎嗅網
    比如在摩拜、ofo這些私營的共享誕單車模式進入深圳以前,深圳政府就已經建了很多的自行車停車樁。這種情況下,很快就部署了自行車。即使沒有共享單車,也會有政府提供的解決方案,但它不夠方便。政府提供的共享自行車必須從指定地點提取,再存放到指定地點。也就是用車樁這個設備來管理單車就帶來很大不方便。但政府就沒想到可以利用網際網路的特性。這一點就現實出自由市場的魔力,它能夠想法設法利用各種條件。
  • 微信推出「共享單車」?背後隱藏著這些故事
    廣州微信辦公園區上線的「微信單車」 超前的設計,簡潔的造型,再加上微信名號加身,「小綠」一經亮相,就引發眾人驚呼:微信要做共享單車了麼? 當然,窮遊、無印良品從700bike處獲得定製版單車是為了售賣,而財大氣粗的微信則是把售價3599的單車直接團購了一批,擺在微信園區門口,用於員工出行。 對於此番「大搖大擺」擺出單車而引發的微信進軍共享單車傳言,微信表示一臉懵逼。
  • 一文讀懂共享單車的核心技術原理
    共享單車已經成為了中國新四大發明之一,被輸往了世界上很多城市。 共享單車已經成為了中國新四大發明之一,被輸往了世界上很多城市。在我看來,雖然共享單車的實現並不複雜,其實質是一個典型的「物聯網+網際網路」應用。應用的一邊是車(物)、另一邊是用戶(人),通過雲端的控制來向用戶提供單車租賃服務。
  • 揭秘摩拜單車背後的物聯網技術
    共享單車作為一種全新的共享經濟模式,進入了我們的生活,現在幾乎是隨處可見的就是摩拜和ofo單車。她們作為低碳環保的綠色出行方式,給我們的出行帶來了便利。相信很多人一定對共享單車的工作原理非常感興趣,還有她背後所代表的物聯網技術應用。
  • 共享單車困局:共享單車為何成了無人認領的「殭屍車」?
    在一些街道拐角處、地鐵附近或者公交車站周邊的空地上也時不時可以看到橫七豎八、堆放在一起的數量驚人的ofo或摩拜或其他品牌的共享單車,以致於被大家戲稱為共享單車「墳場」。實際上,這些單車並非都是損毀的。在大興舊宮一個停車場內,堆放著大量的、至少三個品牌的共享單車,記者從中挑選了幾輛摩拜和ofo單車,嘗試了一下,均能開鎖並正常行駛。
  • 10年前就出現的共享單車,為啥在中國火了?共享單車的前世今生
    中國2016年共享出行市場規模達到700億元,資本追捧的共享單車,誰會最後勝出?簡單的使用相關係數分析,單車投放量與人口的相關係數為0.79,與城市面積的相關係數為0.19。可見人口因素遠比城市面積對共享單車的影響更大。這是因為共享單車主要滿足短途出行,即便是中小型的城市,隨著人口的增加,對共享單車的使用需求也會相應增加。而地廣人稀的大城市,人們的交通出行距離較遠,則有可能選擇公交、地鐵等交通工具。但在我國,共享單車企業似乎不僅僅將其是做城市輔助出行的工具。
  • 共享單車「三國殺」,沒有出局才是最好的結局
    雖然大部分的單車名字如今已經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但是他們作為共享單車時代的參與者,在共享單車的發展史上,確實也該有他們的名字,畢竟他們也曾參與過這段輝煌的歷史。現今的共享單車的主力,已經只有哈羅單車、美團單車以及青騎單車三家在競爭,而從目前的格局來看,一家獨大的局面應該是不會再出現。而曾經輝煌一時的小黃車,也只能存在3+1的歷史當中。
  • 從物聯網卡到共享單車,原來我們的出行可以這麼智慧!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進一步開放,共享經濟也被推到了高潮,像共享單車、共享汽車、共享充電寶等一大批共享設備也開始在市場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而今天我要講的就是共享單車是如何方便我們的生活的。
  • 共享單車 報廢求解(圖)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共享單車行業發展迅速。人們仿佛剛剛適應它的存在,就不得不迎接它的「死亡」。一方面,在共享單車三年強制報廢標準下,大量共享單車將依次報廢;另一方面,由於使用不當,部分共享單車「提前」成了廢品。損毀、廢棄的共享單車,如果處理不當可能導致一系列生態環境問題。
  • 摩拜被美團「低價」收購 共享單車併購背後有何玄機
    他的一番話不僅道出了共享單車兩大巨頭的發展現狀,更透露了美團等接盤者的目的。在朱嘯虎退出後,ofo和摩拜各自艱難發展,融資也從一個月兩次降到了8個月一次。如今,摩拜被美團收購,ofo將車輛抵押給阿里借款17億元,共享單車企業的日子似乎不再好過。
  • 公共自行車應向共享單車學點什麼
    公共自行車應向共享單車學點什麼來源:《工人日報》 張世光  如何讓「共享」與方便共存、與秩序共融、與綠色共建,考驗著地方政府的智慧與胸懷。  前幾天去了一趟北京,一下子就被共享單車吸引住了。下載APP,註冊,交押金,然後就可以隨時隨地使用了。  當時還想,這種單車什麼時候能到我家門口。